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国宝大熊猫 > 大熊猫科普
科普 | 大熊猫的历史
发布日期:2024-08-05 来源:国家林草局官网 作者: 字体:
分享到:

大熊猫为何被誉为“活化石”

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由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发生过巨大变化,同时期的许多物种因为不能适应这些种种变故而相继灭绝。唯有大熊猫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保持古老的原有特征,成为“活化石”。

大熊猫的进化史

依据对云南禄丰晚中新世古猿地层中发现的大熊猫化石研究分析,在800—9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我国云南禄丰等地的热带潮湿森林的边缘,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个体犹如一只较肥胖的狐狸。

始熊猫的主支在我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为大熊猫类,其中一种名为小种大熊猫,出现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体型只有现生大熊猫的一半大,像一只胖胖的狗;到了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武陵山亚种和大熊猫巴氏亚种出现。其中武陵山亚种是小种大熊猫到巴氏亚种的过渡型,化石大熊猫武陵山亚种的体型仅比现生大熊猫小约1/8,而化石大熊猫巴氏亚种的体型普遍比现生大熊猫大约1/8。

更新世中晚期,自然环境开始发生剧烈变化,我国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直到距今约1万8千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剑齿虎、剑齿象等众多大型动物灭绝,北方的大熊猫也随即绝迹,仅留下南方一小支大熊猫继续繁衍生息,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现生大熊猫。

有关大熊猫的史籍记载

大熊猫自古以来就被我国人民视为奇珍异兽,在中华民族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大熊猫的记载,留下了不少奇闻和传说。特别是关于大熊猫的众多古名,在各朝代的书籍中都有着相同或不同的记述。

科学发现大熊猫

1862年—1874年期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来华传教,偶然得知我国四川宝兴县蕴藏着全中国近1/4的动物物种,以珍禽异兽居多,便从上海来到宝兴,担任穆坪东河邓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的春天,戴维在路过一户姓李的人家时,突然被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相间的奇特动物皮深深吸引,并得知它被当地人叫作“竹熊”,性情温顺,一般不伤人。戴维感到非常激动,他猜想这种动物将是“科学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新物种”,这次发现将填补世界动物研究的一个空白。

1869年4月1日,当地猎人为戴维捕到一只“竹熊”,戴维帮其取名为“黑白熊”。“黑白熊”黑白相间的体色、又圆又大的脑袋以及滑稽可笑的动作倍受戴维的喜爱。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喂养,戴维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带回法国,但无奈“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还没到成都便奄奄一息。戴维便将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标本,送回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展出,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标本便由此产生。

“大熊猫”该名的由来

当大熊猫标本被送到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之后,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对其进行充分研究后,把戴维起名的“黑白熊”Ursus(熊属)改为Ailuropoda(猫熊属),种名melanoleuca保留,成了Ailuropoda melanoleuca(黑白相间的猫熊)。

后来,对于大熊猫的学名,分类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还是认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黑白相间的猫熊)最合适,这一学名也就一直被使用并延续下来了。

中文“熊猫”名字的由来,有着不同的说法。比较流行的是:1939年,我国第一次在重庆北碚平民公园(今北碚公园)展出饲养大熊猫。当时展出的名字标牌上分别用中、英文字书写“猫熊”,为了和英语的书写方式保持一致,亦从左往右用中文写上“猫熊”两字。由于当时中文的读写习惯是从右往左,因此游人都将“猫熊”读成了“熊猫”。此后,“大熊猫”这一称呼便约定俗成,从此流传下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科普 | 大熊猫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4-08-05 来源:国家林草局官网

大熊猫为何被誉为“活化石”

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由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发生过巨大变化,同时期的许多物种因为不能适应这些种种变故而相继灭绝。唯有大熊猫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保持古老的原有特征,成为“活化石”。

大熊猫的进化史

依据对云南禄丰晚中新世古猿地层中发现的大熊猫化石研究分析,在800—9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我国云南禄丰等地的热带潮湿森林的边缘,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个体犹如一只较肥胖的狐狸。

始熊猫的主支在我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为大熊猫类,其中一种名为小种大熊猫,出现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体型只有现生大熊猫的一半大,像一只胖胖的狗;到了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武陵山亚种和大熊猫巴氏亚种出现。其中武陵山亚种是小种大熊猫到巴氏亚种的过渡型,化石大熊猫武陵山亚种的体型仅比现生大熊猫小约1/8,而化石大熊猫巴氏亚种的体型普遍比现生大熊猫大约1/8。

更新世中晚期,自然环境开始发生剧烈变化,我国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直到距今约1万8千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剑齿虎、剑齿象等众多大型动物灭绝,北方的大熊猫也随即绝迹,仅留下南方一小支大熊猫继续繁衍生息,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现生大熊猫。

有关大熊猫的史籍记载

大熊猫自古以来就被我国人民视为奇珍异兽,在中华民族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大熊猫的记载,留下了不少奇闻和传说。特别是关于大熊猫的众多古名,在各朝代的书籍中都有着相同或不同的记述。

科学发现大熊猫

1862年—1874年期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来华传教,偶然得知我国四川宝兴县蕴藏着全中国近1/4的动物物种,以珍禽异兽居多,便从上海来到宝兴,担任穆坪东河邓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的春天,戴维在路过一户姓李的人家时,突然被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相间的奇特动物皮深深吸引,并得知它被当地人叫作“竹熊”,性情温顺,一般不伤人。戴维感到非常激动,他猜想这种动物将是“科学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新物种”,这次发现将填补世界动物研究的一个空白。

1869年4月1日,当地猎人为戴维捕到一只“竹熊”,戴维帮其取名为“黑白熊”。“黑白熊”黑白相间的体色、又圆又大的脑袋以及滑稽可笑的动作倍受戴维的喜爱。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喂养,戴维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带回法国,但无奈“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还没到成都便奄奄一息。戴维便将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标本,送回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展出,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标本便由此产生。

“大熊猫”该名的由来

当大熊猫标本被送到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之后,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对其进行充分研究后,把戴维起名的“黑白熊”Ursus(熊属)改为Ailuropoda(猫熊属),种名melanoleuca保留,成了Ailuropoda melanoleuca(黑白相间的猫熊)。

后来,对于大熊猫的学名,分类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还是认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黑白相间的猫熊)最合适,这一学名也就一直被使用并延续下来了。

中文“熊猫”名字的由来,有着不同的说法。比较流行的是:1939年,我国第一次在重庆北碚平民公园(今北碚公园)展出饲养大熊猫。当时展出的名字标牌上分别用中、英文字书写“猫熊”,为了和英语的书写方式保持一致,亦从左往右用中文写上“猫熊”两字。由于当时中文的读写习惯是从右往左,因此游人都将“猫熊”读成了“熊猫”。此后,“大熊猫”这一称呼便约定俗成,从此流传下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5号 邮政编码:610081 网站运维电话:028-83228669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6 蜀ICP备1903940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93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