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
- 发布时间:2018-12-29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委“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四项重点工程”战略谋划,坚持“分层分类、定向定点”的科学方法,深化“精准招商年”工作主题,大力实施精准招商、精品招商、产业链招商,打一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强链集群的攻坚战,推动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为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作出新的贡献。
一、主要目标
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突破1万亿元,新签约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270个以上,新增落户世界500强企业10家以上。
二、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精品意识、质量第一。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把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省贯穿投资促进全过程,主动对标国际领先、国内一流企业,高度关注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态势,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具有引领性和方向性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二是坚持成链集群、效益优先。按照“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集群”目标,围绕重点优势产业,着力补齐、壮大、拓展产业链条。一手抓重大产业项目引进,一手抓关联配套企业入驻,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壮大产业规模效应,构建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区域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坚持开放共赢、改革创新。全面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主动参与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大力引进权威科研机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四是坚持生态红线、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绿色招商,严把环保门槛,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的落后项目,积极引进节能环保、绿色低碳项目,务实推进“美丽四川”建设。
三、工作安排
(一)深耕重点产业,大力招引项目。
突出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和薄弱板块,大力实施龙头企业主导型招商、产业集群配套型招商、补缺扶弱强链型招商、关联企业集聚型招商,着力引进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独角兽”公司,提升产业整体实力。
1.电子信息产业: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移动终端、信息安全、5G、软件开发等重点领域,争取顶尖企业及上市公司来川设立制造基地、地区总部和研发机构(中心)。积极促进已落户企业在川布局更多产能产品,衍生更多新项目。依托龙头企业,对接引进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和生态圈关键核心企业。
2.汽车产业:以培育发展高端品牌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紧盯整车制造和发动机、电子电器、动力总成、消声系统、座椅、车身覆盖件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环节,促进在川车企导入新车型新品牌,继续大力引进整车项目、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及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建设和研发项目。积极引进汽车后市场主体,发展汽车服务集群。
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抓好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设备、智能制造、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的引进和培育。航空装备突出飞机维修及轻型多用途飞机、新型民用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飞机整机和设备制造,引进一批支撑性项目。轨道交通设备突出高铁、动车、地铁、中低速磁悬浮、现代有轨电车、悬挂式单轨等,积极对接引进一批骨干和配套企业。智能装备制造突出工业机器人、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吸引知名企业和机构来川建厂和设立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节能环保装备突出节能技术装备、环保技术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和节能环保服务业,积极引进高效燃煤锅炉、高效节能电机等领域的制造项目。
4.新材料产业:瞄准材料工业巨头,对接引进钒钛、有色、精细化工、轻工、绿色建材等先进基础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分离薄膜、玄武岩纤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电子陶瓷、先进半导体、稀土等关键战略材料,石墨烯、增材(3D打印)、超导、智能仿生等前沿新材料项目以及新兴材料精深加工项目。
5.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突出生物技术药物、医疗设备与核心部件、生物医药技术服务等重点领域,积极吸引知名医药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和区域总部。发挥四川中医中药传统优势,大力引进种植、研发、生产等中医药企业。围绕“医、养、健、管、游、食”等大健康六大板块,引进健康养生企业,推动形成大健康全产业链。
6.食品饮料产业:突出名优白酒和食品、泡菜和复合调味品、精制茶加工及新型果蔬饮料生产等重点领域,大力引进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继续推动城市资本、工商资本下乡,引进“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示范项目。研究推动四川世界美食大都汇建设,大力引进全球知名餐饮企业。
7.现代服务业:围绕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目标,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来川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后台服务中心或参股我省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来川新设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筹建全国性金融法人机构。顺应旅游产业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大力引进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助力现代物流业发展,对接促成一批铁公水空联运、大件运输、集装箱运输、仓储服务、共同配送、电商物流项目。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大力招引研发设计、信息资源、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等服务项目。积极引进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生态环保服务、会展、康养、娱乐、商贸服务和文化传播等服务业项目。
(二)突出专业精准,办好平台活动。
1.办好两场重大活动。立足国际化和专业化,精心办好上半年的2018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和下半年的第十七届西博会两场重大投资促进活动,做优活动品牌,提升平台影响力。注重客商质量和层次,重点邀请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知名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商协会高层参会。注重洽谈实效,将投资对接、专业论坛、实地考察等有机结合,加大专题对接和小切口洽谈力度,力争达成更多投资合作成果。集中推出一批重点投资合作项目。
2.办好两大产业供应链对接会。创新举办国际汽车产业供应链大会和电子信息产业(集成电路、光电显示)供应链大会,根据现有落地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和配套需求,积极促成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结对联姻,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3.办好系列专业专题活动。针对性举办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金融等产业投资促进活动,重点邀请产业契合度较高、投资意愿较强的企业来川对接,促成一批产业合作项目。举办川商返乡发展大会、产业扶贫投资推介会,适时开展省(境)外投资促进活动。支持各市(州)结合产业优势举办专题投资活动。
(三)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招商实效。
1.加强基础研究。借助智库、科研院所等专业力量,制定《四川省重点产业投资促进指导目录》,实现一个重点产业“一个发展态势报告、一个招商路线图、一个目标企业库、一个招商方案书”。密切跟踪500强企业、知名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等,深入研究其战略布局调整取向,动态完善客商资源库和意向项目库。
2.拓展招商渠道。借助友好省州、外国驻蓉驻渝领馆、高端投融资咨询机构、川内高校校友会、知名商协会等资源力量,探索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发挥川商总会、异地四川商会和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的作用,持续推动川商总部回乡、产业回归、资本回流。研究建立与四川异地商会联系合作机制,吸引更多省外企业来川发展。充分发挥驻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投资促进代表处作用,适时在重点国家和地区增设代表处、聘请投资促进代表。
3.丰富招商手段。优化平台招商、小分队招商、驻外招商等传统招商方式。探索开展资本招商、重资产招商、“零土地”招商及并购重组等新型招商模式,推动招商主体多元化、专业化,促进政企联动招商。支持市(州)、县(市、区)、园区结合实际制定中介招商奖励办法。探索“互联网+招商”,办好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招商信息平台,推动投资促进网络化、高效化。
4.推动内外联动双向互济。以“巩固港澳台、深化欧美日韩新”为主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境外招商,加强联系对接,推动战略合作,吸引更多境外企业落户投资。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别园区、产业园区等,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和技术合作,加大外向型企业引进力度。以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为重点,突出区域产业特色,针对性搭建投资推介和合作交流平台。
(四)健全制度机制,强化工作保障。
1.加强统筹推进。发挥省重大引进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定期研究解决投资促进重大问题。整合省局机关、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市(州)投资促进部门、境外投资促进机构力量,积极借助省直主管部门力量,形成大统筹、大招商格局。坚持和完善省局领导分片联系五大经济区投资促进工作机制,引导各经济区投资促进协同发展、利益共享。
2.狠抓跟踪服务。充分发挥省局“督导地方落实项目、协调部门支持项目、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作用,更好发挥市(州)责任主体作用,为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总结推广“进千企”活动经验,建立“五问五帮”长效机制,重点跟踪服务500家入川企业,推动已入川企业增资扩能。强化省级平台签约项目督导落实,重点抓好全省1000个重点签约项目落地,办好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积极推动涉企政策落实,畅通企业诉求渠道,促进投资环境持续优化。
3.强化考核激励。贯彻落实省政府扩大开放促进投资28条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有关部门适时出台产业支持政策。完善考核体系,科学反映各地投资促进工作和成效。研究制定省级财政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激励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对引进和推动重大产业项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市(州)政府给予奖补。研究制定投资促进工作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四、党的建设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任务,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对投资促进工作的新要求。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训促干、以干代训,举办“投资促进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加大省、市、县投资促进干部挂职交流力度,培养一支坚定政治素养、熟悉经济工作、精通产业知识、擅长沟通谈判的投资促进工作队伍。
主动投入精准脱贫攻坚战。适应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开展产业招商扶贫,全力做好精准帮扶工作,确保完成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任务。
持续深入转变作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实施细则要求,持之以恒整治“四风”。不断完善廉洁自律制度,深化廉政风险点排查和防控,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持风清气正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