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科技立市”战略,依托国有企业等创新主体,以强供给、畅通道、优保障为主攻方向,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2023年,全市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45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突破100亿元,位列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50强榜单第17位,获评全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
一、多元化供给,夯实成果转化基础
一是加强自主研发。推动长虹控股、九洲集团等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实施科技创新规划,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聚力形成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华丰科技研发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实现对国外垄断企业的反超,九洲集团研发的超低温航天线缆打破国外垄断、北斗三号导航芯片补齐我省北斗应用产业链短板。二是加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建联合实验室等方式,与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围绕重大装备、空管系统等领域联合实施58个重大科研项目,其中,长虹控股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量子动态绝对重力仪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九洲集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发的星基监视载荷填补了我国面向空管应用的星基监视技术空白。三是加强成果引进。坚持立足四川、辐射全国,推动科技成果双向引进、双向转化,助力绵阳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科技创新大市场。长虹控股自主开发的工业互联网等科技成果在成渝地区中小企业推广运用;通过“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入股+国有企业现金出资入股”模式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成立合资公司,成功引入其X-FLASH放疗技术,发展核医疗装备产业,射线源剂量率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二、多措施推进,畅通成果转化渠道
一是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整合创新资源,筹建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并依托其成立国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公司,市属国企拥有的国、省级创新平台达到91个,其中,国防先进技术研究院成为西部地区首家被军委科技委授予“某创新特区”的创新平台。二是强化供需对接服务。高效运营“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2023年新增引进入驻知名高校7所、顶尖创新创业团队15个,解决在绵企业技术需求50余项,落地转化科技成果21项。建立“科技顾问”和“科技助理”制度,搭建院所、高校、企业、科技部门对接桥梁。成功举办川渝地区首届“融合创新”军地院企供需对接等活动,促成合作项目落地13项。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累计收录科技成果5万余项。三是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遴选光电探测、硅基负极材料等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在长虹能源、九洲空管等科技型企业实施骨干员工持股、股权激励、岗位分红、项目跟投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三、多维度保障,优化成果转化环境
一是做优政策保障。在抓好国、省政策落实的同时,结合绵阳实际,制定出台“科创十条”,研究制定《绵阳市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从扩大成果有效供给、加快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提高成果转化承接能力、提升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健全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制定若干政策措施,引导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做优资金保障。构建政府、企业、社会资本“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投入体系,2023年推荐“国产超低损耗轻型射频电缆研发成果产业化项目”等19个项目纳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支持范围,近3年通过聚九、哈勃等基金引入资金7.8亿元,2023年市属国企研发投入超过50亿元、完成产业化项目投资124亿元。三是做优人才保障。制定出台“人才十条”,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改组组建全省首家人才集团——绵阳科技城人才发展集团,立足人才工作市场化营运,聚焦重点人才发展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探索建立“人才+科技+资本+服务”的创新创业生态闭环。实施人才强企“梧桐计划”,组织市属国企赴重庆、西安、武汉等地共64所高校开展“猎才行动”,累计引进人才4400余人,其中硕博士学历人才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