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重要工作】
●全省学生防溺水工作专题会议召开
【就业工作】
●我省织密就业监测网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
●成都医学院念好“五字诀” 推进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新质生产力】
●四川农业大学强化有组织科研赋能新质生产力
●成都师范学院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
【思政工作】
●资阳市“五个一”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西华师范大学守正创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安全工作】
●我省建立“四项机制”推进校园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宜宾市叙州区多措并举抓实抓细防溺水工作
【教育信息化】
●绵阳市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
【重要工作】
●全省学生防溺水工作专题会议召开。6月18日,教育厅联合公安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省妇联、四川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组织召开全省学生防溺水工作专题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学校安全的部署要求,坚持安全底线思维,分析当前工作形势,深入查摆问题短板,研究细化工作举措,坚决做好当前全省学生防溺水和学校安全各项工作。
会议指出,近期我省气温持续升高,部分学生中高考刚结束,心态放松,安全警戒意识不严,学生防溺水工作已成当前重中之重,各地各校要以最大的决心、最坚定的态度、最务实的措施,从严从实从细从快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
会议强调,全省教育系统必须高度重视学生防溺水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黄强省长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预防为先、工作靠前,以教育引导为切入点,以警醒管理为抓手,全力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会议要求,各地各校要认真做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要突出精准管控。各地各校要围绕重点学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对学生防溺水工作实行精准管控,摸排重点关注学生名单、加强重点水域动态监测、提升重点时段巡查频次,通过多种方式反复提醒家长切实担负学生非在校期间监管职责。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会同属地公安、水利、农业农村、妇联等部门,共同探索建立学生防溺水工作联动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合力。二要抓实隐患治理。各地各校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抓实源头治理,做好源头防控,结合学生涉水、出门活动规律,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建立一套问题台账,组建一个管控队伍、开具一份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一次性将问题整改到位。要联动相关部门,建立应急救援响应机制,完善溺水应急处置预案,常态化开展演练,切实提升救援反应能力。要严格执行节假日期间24小时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及时报送相关信息。三要加强宣传教育。各地各校要积极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督促家长认真学习教育厅向全省发放的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让“四知道”“六不”“两会”的知识深入人心。引导学生课外多阅读“防溺水”相关文章、书籍或视频,参加暑期“防溺水”宣传志愿者活动等。及时传达气象预警信息,遇强降雨或高温天气,及时警示家长做好学生离校、离家外出活动的管护。四要强化督导考评。教育厅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加大对各地各校学生防溺水工作的督导力度,并将相关工作纳入平安校园建设考评。各地要组建督导队伍开展明查暗访,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问题整改到位;要建立重、特大事故责任追究机制,对因工作责任不落实、管理措施不到位、重点水域漏管失控等,导致发生较大及以上学生溺亡事故的,以及存在迟报、漏报、瞒报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依规严肃追究问责。(安稳信处)
【就业工作】
●我省织密就业监测网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1)压实责任网,有序推进工作。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工作方案,层层压实责任链条,逐项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工作高效运行。(2)建立预警网,及早发现问题。落实就业监测工作“四不准”“三不得”要求,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月监测”“周监测”和布点监测高校“日监测”工作,梳理形成省内9类就业监测问题。(3)筑牢精准网,确保数据真实。组织开展就业数据核查专项行动,针对监测反馈问题和信访举报线索,成立7个工作专班赴省内20余所高校“点对点”开展实地核查,指导高校扎实抓好摸排自查和问题整改,确保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就业数据真实准确。(4)打造透明网,强化社会监督。主动面向社会公布教育厅和省内高校就业统计监测举报电话及邮箱,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维护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就业指导中心)
●成都医学院念好“五字诀” 推进就业工作提质增效。(1)念好“联”字诀,部门协同促进就业。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持续完善就业工作机制。人员、部门联动做好西部计划、科研助理等政策性岗位宣传和组织工作。强化行业协同育人,与企业交流人才培养需求、毕业生就业特点及课程设置等,构建“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推出“前辈领航”活动,邀请优秀校友分享经验,建立“就业传帮带”链条。(2)念好“云”字诀,优化措施线上发力。通过公众号、就业网站、短信等形式,推送就业政策、岗位信息等。根据毕业生就业意向,分类建立毕业生群组,精准推送就业信息。搭建线上平台,组织“空中双选会”,提供就业岗位近1万个。线下双选会现场配套开展直播带岗,搭建毕业生与企业供需“云端桥梁”。(3)念好“帮”字诀,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实施重点群体毕业生“3+3+3”精准服务,即开展3次以上谈心谈话、推荐3个有效岗位、组织参与3次线上线下就业促进活动。完善“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帮扶机制,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举办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班2期,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4)念好“实”字诀,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建立“班级常态、学院分类、学校全面”三级就业核查工作机制,强化核查结果运用。做好网签数据核查工作,确保毕业生就业数据真实准确。成立就业工作督查小组,采取定期督查与随机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二级学院开展督促检查。(5)念好“心”字诀,用情服务精细指导。成立职业生涯工作室,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举办职业规划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和辅导员工作室作用,开展毕业生就业心理一对一咨询服务,探索“就业+心理”双指导模式。举办“大学生积极心态与生涯规划”专家讲座、毕业心灵加油站等活动,培养毕业生抗挫能力。(成都医学院)
【新质生产力】
●四川农业大学强化有组织科研赋能新质生产力。(1)创新驱动培优蓄能。瞄准信息工程、全基因组选择、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性颠覆性技术,落实高校高质量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专项行动,实施校本级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集中优势力量持续攻关,着力实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育种等项目经费持续增长,努力攻克一批现代种业、智慧农业、食品加工、农机装备等“卡脖子”关键问题。(2)高端平台强基提质。争取将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成都基地建设,共建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天府永兴实验室林草碳汇研究中心,加强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国际合作和哲社研究基地内涵建设。大力推进天府农业国际研究院建设,创新目标任务和资源“包干制”,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3)聚焦服务积势增效。围绕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加大与西藏、成都、重庆等地交流合作,深化与中国电信、五粮液等企业沟通交流,落实“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方案,建好智慧农业、川藏高寒地区现代农牧产业等创新实验室,谋划建设温江、崇州、邛崃、大邑等地农业新质生产力集中示范区。(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师范学院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1)创新人工智能教育新实践。实施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培养教育信息化培训“种子教师”。开展智能教育实践,创新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流程,促进教师减负,提升教学成效。(2)搭建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库。组建“智能教育专家库”,开展系列教研教改行动,引领地方教育改革发展。依托“1+4+N”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共同体,开展省内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中小学教师专题培训,推进试点工作;举办成都东部新区信息化教学创新骨干教师专项提升培训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3)拓展人工智能教育新空间。明确“数字赋能、五维重构、以师育师”师范生培养改革思路,打造以数字化理念和技术赋能“环境建设、教学变革、评价改革、个性培养”的实施路径。建构5G智慧校园,打造智能学习空间。将人工智能融入课堂,建立综合测评系统,开展师范生课堂学习测评,助力教育人才培养与成长。(成都师范学院)
【思政工作】
●资阳市“五个一”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探索一套工作机制。制定《资阳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和思路,细化建设任务和步骤。组建由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任主任委员,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等为成员的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思政课教师开展一体化建设研究、咨询、实践等工作。(2)培养一支优秀队伍。组建市级中小学思政学科攻坚团队,举办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与课标培训,助推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邀请名校专家现场授课,引领教师更新观念。(3)孵化一批品牌活动。开展“将帅故里”研学活动,引导教师把牢职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推动跨学科融合教学,遴选政治、语文、历史教师同上一堂课,把革命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4)打造一批示范“金课”。开展“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基础教育思政精品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优质课展示活动,推进思政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5)开发一批课程资源。市、县、校联合开发《大仁于心 大爱于行》《智慧守护青春》等校本课程。依托“文轩优教”网络平台,开发思政特色网络课程,开展思政特色网络活动。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红色文化校本教材,加快建设市域内思政课一体化校本课程资源库。(资阳市教育和体育局)
●西华师范大学守正创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1)强化基础保障,开齐思政课。足额划拨思政课专项经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经费。设置思政课专职教师岗位津贴,提升思政课教师荣誉感、获得感、责任感。制定《西华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学分、学时。(2)深化教学改革,讲活思政课。发挥思政课国家级教学团队示范引领作用,构建思政小课堂、网络新课堂、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的立体化思政课教学模式。组建专题教学组,构建“轮课”制专题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3)创新实践教学,讲透思政课。成立实践实训教研室,统筹思政课各门课程实践教学。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看、诵、读、讲、行”五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定期开展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覆盖全体本科学生、所有思政课程。(西华师范大学)
【安全工作】
●我省建立“四项机制”推进校园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1)建立决策研判机制。整合校园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等各领域专家资源,建立校园安全专家库,每月组织专家深入校园开展安全督导调研,帮助学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问题。每月召开校园安全风险研判会,听取专家意见建议,为安全检查、标准制定、安全培训等提供决策参考。(2)建立隐患排查机制。印发《关于开展全省教育系统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的通知》等文件,围绕燃气消防、校车交通、食品卫生、招生就业、校外培训、心理健康等重点内容,形成教育领域风险隐患排查任务清单,督促各地各校每月对照排查风险隐患,举一反三抓好问题整改。(3)建立分片督查机制。将市(州)、高校划分成9个组,分片包干开展督查指导。定期深入各地各校指导隐患排查整改,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建立案例机制,约谈校园安全风险较高的地方政府分管领导、学校主要负责人,督促工作检讨、案例复盘,查找工作短板。(4)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会同公安、交通运输、消防救援、市场监管等部门,分类开展涉校涉生安全管理、道路交通、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等专项整治行动,借助专业力量加强校园隐患排查治理。督促市(州)、高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隐患整改,确保隐患“清零销号”。(安稳信处)
●宜宾市叙州区多措并举抓实抓细防溺水工作。(1)扩大宣传面。发放防溺水明白卡和安全提示单,将防范溺水“六不”“四不要”“四知道”以及典型溺水案例等宣传到户、提醒到人。通过公众号、“村村通”广播等,加大安全宣传力度。(2)签订承诺书。利用班会、大课间等时间段,强化学生安全教育。与学生及家长签订《预防学生溺水法定监护责任承诺书》,确保知晓率、签订率达到100%。(3)排查隐患点。开展校园周边水坝、水库等危险水域排查,形成排查情况书面报告,乡镇(街道)牵头整改安全隐患,相关单位落实警示标志、防护设施和专人看护措施。(4)严防脱管期。紧盯防溺水“重点人群、重点水域、重点时段”,督促家长加强学生往返学校期间、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安全监管。做好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危险水域沿线附近家庭子女及监护人等重点人群安全教育。(5)奖励举报者。倡议市民群众参与防溺水行动,对有效制止学生在危险水域戏水、游泳的,一经核实,给予一定奖励。(6)建立联席会。建立部门、学校、社区等多方参与的防溺水联防联控机制。在溺水事件多发易发期实行“日报平安、周报情况”工作模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每年汛期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7)筑牢防护网。各级网格员、防汛员、劝导员等履行巡查劝导职责。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村党员等参加防范学生溺水巡查巡逻和宣讲。在重点水域配好救生圈、竹竿、长绳等防溺水救护工具,细化防溺水措施。(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
【教育信息化】
●绵阳市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1)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成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组建平台试点工作“市、县、校”三级管理团队、市级指导团队,创建试点学校,促进平台应用推广。成立优质教育资源应用服务联盟,覆盖全市农村学校。出台《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等文件,将资源建设与应用纳入教师职称评审条件。(2)引导各地深度应用。通过送培到县方式,开展教育资源推广应用。开发平台应用培训课程,围绕国家、省市智慧教育平台基本功能和应用场景等进行培训面授。学科讲师团队基于平台应用,打磨学科精品课程。组织师生参与平台“大咖”讲AI专栏、AI金课等学习,探索平台“智能学伴”工具应用,推进绵阳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包片指导攀枝花市和阿坝州两地,2023年赴两地开展培训共计21场,辐射8000余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3)助力教学提质增效。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探索“双师教学”和“三师教学”模式,构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多师教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研训助教”“名校网络课堂+学科送教”等育人模式,依托优质学校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着力解决乡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缺失,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大等问题。(教育信息化处、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
【简讯】
▲6月17日,2024年全国教育政策法治工作会议在眉山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总结交流2023年以来教育政策法治建设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2024年工作。(法规综改处、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6月15日,我省2024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笔试)顺利举行。本次考试成绩将于考试结束60个工作日内发布,具体时间和查询方式关注中国教育考试网。(省考试院)
▲6月14日,天府家长“慧”第六期活动举行。省考试院和有关高校招生负责同志围绕2024年最新招生录取政策、高校办学特色、招生信息以及志愿填报策略进行深度解读和现场互动答疑,帮助家长、考生科学、合理填报志愿。(校外教育监管处)
▲6月14日,“建行杯”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组织工作培训会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举行。培训中,相关专家对大赛评审规则与项目优化、创新项目实践及商业计划要点、金种子项目选拔与培育等进行了解读。(高教处)
▲6月13日至14日,四川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干部培训班在成都举办。培训会上,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达州市教育局等关工委作交流发言;西南科技大学关工委就如何做好高校关工委主任作专题报告。培训期间,还举办了民办高校关工委建设工作专题培训。(离退休处)
▲6月8日,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平稳顺利结束,实现“平安高考”目标。按照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进程,从6月10日起将进入评卷工作阶段,预计6月23日公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考生成绩,7月初至8月中旬开展招生录取工作。(省考试院)
▲近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我省高校获奖总数28项,位居全国第一,四川省教育厅荣获“最佳组织奖”。(宣思统处)
▲近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及相关专家一行到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案例资源研发调研活动。活动中,对由四川师范大学和省教科院指导,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发的《左宗棠西征》案例进行了研讨。(教科院、民教处)
▲近日,教育厅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核查工作,通过查阅资料、电话随访、数据比对等方式,严查违反教育部“四不准”“三不得”规定情况、就业监测异常数据整改情况及各类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理情况等。(高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