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办好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地方教育发展水平“检测仪”、地方教育提质增效“助推器”、教育工作对标补差“晴雨表”作用,以务实之功助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以督导之效护航全市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一、当好“检测仪”,全面构建“以干为要、整体推进”样态
一是统筹推进突出导向引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导、接续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委每年组织专题会议听取学前教育工作汇报,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研究学前教育发展,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多次围绕资源布局、财政投入、教师保障等工作研究协调,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常态化研究解决普及普惠中的困难问题,市人大、市政协每年视察幼儿园建设和保教情况,导向引领财政、人社等部门和各区县履行教育职责、聚力学前教育发展。
二是上下齐心拧紧责任链条。坚持长计划短安排,制定《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实施方案》《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年度工作重点与责任分解方案,重点项目实行挂图推进,重难点指标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委督导达成。各区县拟制任务清单和行动指南,由政府统揽推进工作执行。
三是逗硬督考力促贯通执行。市委将幼儿园建设写入全委会报告,作为重点督办民生工程;市政府连续3年把全域创建通过国省督导评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市政府对区县政府教育履职评价的重点内容,作为教育督导“头号工程”。各区县遵循“市级指导、县级为主、部门联动”创建原则,将创建情况作为政务督查任务,推动相关主体责任落实。
二、当好“助推器”,全力加速“以评促建、普及普惠”进程
一是拓展学前教育资源。项目方面全域谋划,在主城区、县城区将最优地段留给教育,优化幼儿园布局规划,办好乡镇公办中心园。用地方面聚合要素,采取调规、改建、回购等方式解决老城区与人口密集区用地,出台专门办法将配建幼儿园作为土地出让前置,全市无偿划拨建设用地1300余亩。投入方面全力保障,除争取公办学前教育债券资金、奖补资金外,市财政新设专项奖补资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对区县公办幼儿园建设进行奖补,市本级领建公办园9所,全市累计投入幼儿园建设资金24亿元。近年来,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园170所,新增学位6.29万个,公办园增至263所。
二是夯实优质幼教支撑。在教师匹配机制上,创新出台广安市公办幼儿园合同制教师、合同制保育员招聘管理办法,坚持“两教一保”,5年招聘合同制教师(保育员)2614名。在队伍保障机制上,及时配备园长、副园长257名,所有合同制幼儿园教师均由财政保障待遇、落实“五险一金”。在办园运行机制上,制定《广安市幼儿园保教费使用管理办法》,刚性保障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和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财政补助,2023年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提标到600元。
三是整体提升育人水平。实施“以园带园、以城带乡”工程,培育“种子园”20所,构建教研共同体120个,组建“广安市学前教育发展联盟”,与重庆市渝北区发起成立“成渝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推动优质园助力薄弱园快速提质。拓展“普惠面”,认定普惠园181所,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占比提升到86.07%。种好“试验田”,推进小区配建幼儿园30所,推进中小学附属园独立设置68所,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73%。
三、当好“晴雨表”,全域形成“以督增效、板块联动”格局
一是健全运行体系提速创建步伐。落实《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和《四川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方案》,对各地创建工作实行基教、督导“双牵头”,坚持月调度、季总结、半年通报进度情况,提质提速普及普惠进程。
二是加大过程管控做实靶向督导。聚焦关键指标督发展、关键政策督保障,加压加力推动创建工作。加强首轮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督导办学规范、保教提质。发挥227名幼儿园责任督学作用,把督优先作为前提、督质量作为核心、督安全作为日常,通过挂牌督导,指导对标竞进。
三是强化督导质效助力行稳致远。印发《加强督学工作十条措施》,聘任督学90名,探索“1+1+1”联动模式和“1+4”联督方式,有效提升教育督导效能。今年以来,聚焦国家督导反馈5大类问题,召开整改工作会议2次,立查立改问题26个,分县“回头看”1次,形成问题台账6本,做实创建工作“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