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扎根巴蜀大地建设富有“田野”特色的“大思政课”,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
一、聚焦课堂教学,加强理论武装
一是强化理论研究。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与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社科联等共同打造“思政大讲堂”,先后邀请9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举办105期高水平专题讲座。学校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建立“四级理论研究宣传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为主体,先后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师生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400余场次,直接听众6万余人。
二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思政课课程群建设,高质量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按照规定开齐开足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开设“五史”选择性必修课程,着力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律”等通识课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大力挖掘地质、能源、生态等优势特色学科课程中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建成国家级、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余门。
三是建强教师队伍。传承学校“攀登精神”,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备课,主办系列专题培训、教学研讨会,聘请知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入选“全国优秀教师”“天府万人计划”、首届四川省“四有”好老师。
二、打造“田野课堂”,推进实践教学
一是打造“田野”品牌。围绕“大思政课”建设,引入“田野”教学理念,创设“云端上的课堂”等系列特色“田野课堂”,构建“三事一场五问七理”田野教学问题链,编写实践教学指导、记录手册,建成革命传统教育等四大基地群、46个校内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全面推进思政课田野实践教学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奖励3项,46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获得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表彰。
二是打造实践课程。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协调,教务、宣传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实践教学工作体系。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心,编撰实践教学指导手册,推行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化、标准化、规范化,充实教学内容;构建“实验实训中心—教研室—教师—助教”四位一体教学管理机制,规范教学管理; 构建“馆、室、厂、村、社”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优化教学场景;丰富教学方法,集成读、讲、唱、演、拍、走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式;构建“模块式”田野教学测评机制,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三是构建育人范式。构建“三三三”实践教学模式,即:打造“野外基地、虚拟仿真、竞赛检验”新平台,将校内外、课内外、赛内外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形成学用结合、虚实结合、操验结合的实践强能新范式,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2万余名毕业生、8千余名在校生深度参与西部开发、抢险救灾、脱贫攻坚等,涌现出川藏铁路地质人王栋、全国脱贫攻坚奖布哈等优秀学子。
三、挖掘特色资源,实现全面育人
一是用活场馆育人资源。依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四川省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育廉馆”、川剧艺术传播博物馆、校史馆等“四馆”平台,聚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和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深入挖掘“四馆”育人资源,将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家精神、“攀登”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融入科普现实场景,建设高水平“场馆育人”思政课教师讲解队伍,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创新场馆育人模式。
二是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将地矿行业“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成理“攀登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充分运用峨眉山、马角坝等国家级实习基地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科学精神、报国情怀等实践教育,超过60%的毕业生选择服务西部、扎根艰苦行业。
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扎根西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地质/地理+人文社科”研究特色,建设“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西部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围绕地方资源、能源、生态和管理等领域的重点政策、社会效益、现实路径等产出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国家战略的地方实践。依托校级重点基地“社区研究中心”,先后与12个市(州)社会工作部门签订共建合作协议,牵头完成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甘洛县、理塘县“三区计划”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参与西藏“贫困县退出”评估,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获“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