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锦江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建立三项机制、实施四大工程、搭建三个系统,织密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 建立三项机制,织密“精细管理网”
一是建立统筹领导机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等齐抓共管,出台《锦江区“三教四方 全员育心”行动计划》《锦江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锦江区青少年社区教育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凝心聚力抓好心理健康工作。
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召开联席会、专题会、座谈会,明确工作目标,细化责任措施,联动卫健、妇联、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在相互沟通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密切配合中合力推进工作落实。
三是建立考核督导机制。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政府评价考核,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重要指标,强化考核督导,促进工作落地落实。创新组建系统内专(兼)职责任督学、专家责任督学、公众责任督学,协同发力提升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二、实施四大工程,织密“提质增效网”
一是实施学校教育服务提质工程。升级三级心理辅导室“快乐加油站”建设,精准实施教师培训,立足特色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同质学校横向联盟”共同体,严格落实“双减”工作,“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多措并举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二是实施家庭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建好区级、校级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开发“家长课程”和“指导师课程”,出版发行涵盖中小幼全学段的《智慧家长家庭教育指导丛书》,每年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员300余名,开展家庭教育送教、暑期“社区雏鹰”等活动,形成“家家有良训、户户飘书香、人人重教育”局面。
三是实施社区教育水平提能工程。利用社区教育阵地、社区公服空间,创新打造“社区龙门阵”,建立“友邻教师工作坊”,遴选“友邻教师”,下沉到社区贴近学生、家长摆“龙门阵”,为其“把脉问诊”、答疑解惑。建立集观摩、体验、研学于一体的学生社区教育研学基地,开展“扮靓家园”“金边银角”创设等活动,形成“小活动不离开小区、大活动不离开街道”的“5至10分钟活动圈”,为学生提供艺术熏陶、劳动实践等社区教育活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四是实施医疗支持体系共建工程。整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等医疗资源,组建“锦江区心育联盟”,提供心理评估、危机个案转介等服务,帮助300余名锦江学子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就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心理门诊,招募公益心理咨询机构,包片服务辖区学校,探索建立“学校—医院网上咨询门诊直通车”平台,让辖区学生就近就便接受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
三、搭建三个系统,织密“动态调整网”
一是搭建“监、测、评”数据反馈系统。多维度、全过程加强心理健康监测与测评,聚焦学生情绪、问题行为等多项内容指标,组织全区小学4年级到高中3年级开展个体心理测评,从区域、学校工作开展情况和个体发展等方面,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动态,“一生一案”跟踪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二是搭建“研、解、定”数据应用系统。召开全区心理健康监测和测评研讨会,进行数据分析,面向学校管理团队进行数据解读,指导学校进行问题诊断。各校广泛开展校本报告解读,深化监测数据信息理解,因校制宜动态制定心理健康策略并落地实施,推动监测数据应用。
三是搭建“政、校、家”环境支持系统。区教育主管部门强化统筹规划,提升数据监测与治理水平,教研机构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区域教育和学校发展,学校基于监测数据确定需改进、可优化的育人关键环节,教师根据学生个体评测报告开展针对性的引导教育,依托家长学校等引导家长更新教育理念,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心理关爱,构建政府主导、学校实施、家长配合的支持系统,优化心理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