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四川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发展涉农职业教育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第0093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为壮大高素质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完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一是提升农业类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大力支持农业类普通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四川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的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等19个涉农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西昌学院等8所高校的园艺、动物医学等13个涉农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加强涉农职业学校建设,1个涉农高职专业群入选国家级“双高计划”专业群,4个涉农高职专业群入选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11个涉农中职专业入选省级中等职业教育名专业;在农学、园艺、动物医学、风景园林等涉农专业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二是推动农业职业教育“两头延伸”。2016年,教育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5部门印发《四川省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十三五”期间,立项建设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00个,其中涉农专业7个。在2023年应用型示范专业验收中,西华师范大学的园林专业以及西昌学院的农学、动物科学专业验收结论为“优”。落实《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职业启蒙教育,通过认知性参观、生产性劳动、职业兴趣现场测试等实践教学方式,开展职业启蒙、职业认识、职业体验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的职业认知和动手能力。2021年,教育厅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每所学校建立相对固定的劳动教育场所,每县(市、区)至少建设一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遴选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实验校,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1课时。2022年,全省遴选认定了5个省级劳动教育实验区、50所省级劳动教育实验校,打造劳动教育品牌。三是健全农业职业教育生源扶持机制。目前,我省对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免除学费,对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享受范围,标准为2000元/生·年(每月200元,每年10个月)。2010年开始,在成都市财政支持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对就读农业技术类专业的成都籍学生实行学费减免,目前,已有7600余名学生享受此项资助,推动成都农业技术现代化本土人才的培养。
下一步,我省将立足区域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加快优化农业类职业学校的布局和涉农专业的设置,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向义务教育阶段延伸,完善涉农职业教育生源扶持机制,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乡村振兴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关于强化产教融合发展赋能的建议
大力推动农业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切实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一是支持高校积极参与农业科研。构建以高校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支持职业学校同农业类高校、涉农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中试熟化、成果转化,建设“川猪产业升级与猪肉安全”“川粮丰产高效”等国家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0个,聚集现代农业科研人员1900余人,在粮食、畜牧、土地、经济作物、食品安全、农村建筑、乡村治理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二是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实践实训平台建设。指导高校、职业学校积极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四川农业大学、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高校、职业学校入选部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基地,四川农业大学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训项目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被认定为省级“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治理骨干现场培训机构。2023年,全省认定15个省级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引领全省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培养。三是探索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支持“饲料工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产教融合创新示范”“智能农机装备制造技术应用创新服务平台”等涉农项目立项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打造集教学、生产、培训、技术研发、技能鉴定等为一体开放共享的公共实训基地。指导园林工程技术等涉农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指导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双理事长”运行四川现代农业职教集团,该职教集团获评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贵单位的建议,推动高校、职业学校、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组建现代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强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建设,提高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和服务能力,培养生物育种、数字农业、农机装备等领域的创新人才,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
四川省教育厅
2023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