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基本信息 >> 回应关切 >> 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会:“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⑧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成效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2-07-19 12:47 来源:教育部网站 分享:

续梅:

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今天来参加“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要向各位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的有关成效。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高校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年来,教育部门和广大高校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成效显著,为创新型国家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2-07-1910:00:00

续梅:

今天,我们特意邀请了几位嘉宾,共同来为大家作介绍,主会场出席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雷朝滋司长,北京大学孙庆伟副校长,清华大学曾嵘副校长。本场专家是我们记者朋友都很熟悉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瞿会长将在线上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此次“1+1”活动的分会场设在江苏,分会场参加会议的嘉宾是,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和南京农业大学的陈发棣校长。

下面,在嘉宾介绍相关内容之前,我们先播放一个视频短片,一起回顾一下这十年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有关情况。

2022-07-1910:01:53

续梅:

下面,我们首先请雷朝滋司长介绍十年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

2022-07-1910:08:32

雷朝滋: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高校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支撑了我国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2022-07-1910:09:07

雷朝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高校科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9月,在教文卫体专家座谈会上强调,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2021年4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同年5月,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今年以来,又专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责任和使命,为我们做好高校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2-07-1910:10:50

雷朝滋:

十年来,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谋划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成效显著,为创新型国家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十年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

2022-07-1910:11:28

雷朝滋:

第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

一是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十年来,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主动布局建设了25个前沿科学中心、14个集成攻关大平台、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布局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超过1500个。此外,高校牵头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支撑有效的科研平台体系。

二是科技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十年来,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稳步壮大,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支撑了数百万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2022-07-1910:12:10

雷朝滋:

三是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十年来,高校R&D拨入经费从768.7亿元增长到1592亿元,十年累计拨入经费总额上万亿元。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经费从2012年的391.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47.5亿元,增长超过116%。高校科技活动中的R&D人员全时当量从20.9万人年增长到33.4万人年,增幅近60%。创新资源的汇聚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跃升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国际科技合作更加广泛。十年来,高校共派出近40万人次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人员174万人次,更多高校走出国门,深度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大洋钻探等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牵头组织了国家首批科技大科学计划之一“深时数字地球”,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广泛开展深层次国际合作,建设了70多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2022-07-1910:13:53

雷朝滋:

五是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升。十年来,高校科技成果供给力量和转化效率显著提升,高校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项,增幅达到346.4%,授权率从65.1%提高到83.9%;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2000多项增长到15000多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增幅接近十倍,实现了质、效、能的同步提升。

2022-07-1910:14:14

雷朝滋:

第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一是持续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地位,不断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物理学领域,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我国物理学家发现的最重要的物理效应之一,也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重大原创突破,获得了2018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化学领域,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发现了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新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获得了2019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材料学领域,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革新功能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理论,创制的新型介孔催化剂可大幅提升原油资源利用率,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获得了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外,中国科技大学牵头研制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华中科技大学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西安交通大学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等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的6项、全部自然科学奖中67%的奖项,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

2022-07-1910:15:12

雷朝滋:

二是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聚力打造“国之重器”。在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羲和逐日、高速铁路、C919大飞机、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大国工程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数百所高校在突破“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天鲸号”,实现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完成了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清华大学牵头设计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

2022-07-1910:16:18

雷朝滋:

北京大学研发了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助力我国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华中科技大学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高档数控系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产业化。湖南科技大学领先研发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海牛Ⅱ号”,打破了我国可燃冰勘探技术装备对国外的依赖。南昌大学开创了世界LED照明第三条技术路线,解决了LED照明芯片的“卡脖子”问题。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72%的奖项,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这十年,高校科技成果丰硕,我这里只是点了少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还有很多高校取得了优异成绩,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列举了。

2022-07-1910:17:20

雷朝滋:

第三,服务贡献成效显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为。

一是积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高校医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出一批重大成果。例如北京大学在全球首创胚胎着床前遗传学诊断系列新方法。浙江大学牵头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特别要说明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校快速响应,数十所高校万余名科研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目前已经联合企业研发出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百余款;清华大学张林琦团队自主研发了我国首款获批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团队研制的宣肺败毒颗粒在缩短新冠肺炎病程方面有着良好疗效;高校在5条新冠病毒疫苗技术路线上开展攻关,其中四川大学和厦门大学分别牵头的两款新冠肺炎疫苗已在国外完成三期临床研究。

2022-07-1910:18:29

雷朝滋:

二是扎实服务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实施高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一大批高校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校牵头承担了40%的农业农村领域重点研发计划,例如,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团队带领澜沧直过民族“拉祜族”农民走上了生态脱贫致富之路。华中农业大学牵头开发了当年唯一可处理百万级群体、兼具基因组选择和精准选配功能的猪基因组选配软件,选育了“高繁”“快长”瘦肉猪新品系11个,优秀基因年覆盖商品猪超过1亿头。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培育的新品种覆盖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亿亩,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和基层干部超过200万人次,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2022-07-1910:19:43

雷朝滋:

三是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教育部先后和北京、上海签署了共建国际科创中心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京高校与北京市在集成电路、脑科学等领域共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了多学科交叉平台;在沪高校牵头承担人工智能、超限制造等上海市重大专项。清华大学与浙江省共建长三角研究院,并以此为引领累计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创新创业平台50余个,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孵化培育科技企业2700余家,其中规模超百亿企业近20家,推动了柔性电子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022-07-1910:20:08

雷朝滋:

四是有力支撑科技冬奥成功举办。清华大学主导设计了“雪如意”大跳台,浙江大学保障“冰丝带”安全运行,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支持建造“最美、最快的冰”,哈尔滨工业大学助力“水立方”向“冰立方”华丽转身,东华大学让冬奥会火炬能够“飞扬”起来,北京理工大学打破冬奥电动客车的低温禁区,共同支撑了一届科技范儿十足的北京冬奥会。

2022-07-1910:21:46

雷朝滋:

第四,学术平台不断优化,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推动“放管服”改革,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持续推动赋予高校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简化财务报销流程,配备科研助理,明晰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红线底线,为高校科研人员吃下定心丸;会同科技部等6部门出台《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组织高校开展了扩大高校科研自主权的一系列试点,高校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

2022-07-1910:22:01

雷朝滋:

二是深化评价改革,引领科技创新价值追求。2013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2020年又出台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直属机关在评估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带头“破五唯”,督促“双一流”建设高校进行对照整改,以创新质量、能力、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在高校逐步树立。

2022-07-1910:23:01

雷朝滋:

三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创新文化。十年来,教育部持续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实施“转学风、提质量”攻坚行动,强化科研人员自律意识,深入开展科研诚信专项教育整治活动和科学家进校园等科学道德宣讲,打造新时代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创新文化,高校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增强,涌现出了时代楷模黄大年、钟扬、李保国等先进典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大中、刘永坦、钱七虎、王泽山等一批“大先生”。

2022-07-1910:24:48

雷朝滋:

十年来,高校科技工作始终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砥砺前行,成果丰硕。

开启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的重要论述,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加强有组织科研,持续加强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走好“千校万企”“百校千项”“百校千城”的产学研合作“三部曲”,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好地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服务,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2022-07-1910:25:16

续梅:

感谢雷朝滋司长,下面我们请孙庆伟副校长介绍北京大学十年科技创新进展的有关情况。

2022-07-1910:26:51

孙庆伟: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媒体朋友们一起交流高校科技工作情况。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北大的关心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自觉承担引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使命,在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本、大力推进科学交叉、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的科技创新体系。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北大科研的相关情况。

2022-07-1910:27:18

孙庆伟:

第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定不移强化基础研究,持之以恒推动学科交叉,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近年来,北京大学持续加大对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在保持高水平自由探索的同时,注重支持开展应用牵引、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大对“临床医学+X”“碳中和+”“数智化+”“数字与人文”等重大交叉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激发科研新范式。

2020年,北京大学与莫斯科大学牵头成立了中俄数学中心,着力打造世界级数学研究高地,在刚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北大有6位教师受邀作报告。针对我国“出生缺陷”重大难题,乔杰院士、谢晓亮院士、汤富酬教授团队在全球首创胚胎着床前遗传学诊断系列新方法,为我国每年数百万家庭带来了孕育健康新生命的希望。围绕人类文明起源等重大问题,大力推进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深度交叉,持续产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成果。

2022-07-1910:28:38

孙庆伟:

第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持续优化创新体系,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着力引导学者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学校多个团队在石墨烯材料制备、光电器件装置、氮化镓半导体、高端医疗装备、麦类和蔬果生物育种、数字经济等领域瞄准国家需求推动创新型研究。梅宏院士团队在大数据融合的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发明了“颠覆式”黑盒互操作技术;高文院士团队在超高清视频编解码领域建立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

2022-07-1910:29:12

孙庆伟:

加强有组织科研是北大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北大持续调整优化院系结构,先后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能源研究院、材料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计算机学院、智能学院、电子学院、双碳研究院、青藏高原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加快建设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为科学家提供革命性的成像研究手段。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在纳光电子、塞罕坝生态系统、口腔医学等领域方向新认定10余个国家级基地。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完成首批10家基地实体化,其中“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已作为“标杆”获批建设。

2022-07-1910:30:27

孙庆伟:

第三,面向世界一流标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动团队建设,打造创新人才汇聚新高地。

探索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估机制,建立了教研系列、专职研究系列、专职教学系列分类评价和晋升的人才工作体系,重点引进了谢晓亮、鄂维南、朱松纯等一批战略科学家。加强青年人才战略储备,目前学校教师队伍中36到50岁教师较为集中;新引进人才中青年教师占比达90%以上。

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责任担当,出台理工科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试点方案,加快构建以领军人才为龙头、高水平团队为支撑的科技攻关战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在新冠特效药物、环状新冠RNA疫苗研发等方面积极贡献北大力量,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推动科研与育人紧密结合,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依托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先进节点工艺等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工程硕士300余名,近三年95%以上的毕业生投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

2022-07-1910:31:17

孙庆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大时强调,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北大将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将基础研究与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转化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驱动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2022-07-1910:31:44

续梅:

感谢孙庆伟副校长,接下来我们请曾嵘副校长介绍清华大学十年科技创新进展的有关情况。

2022-07-1910:32:34

曾嵘: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更加强调科技创新要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清华大学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根本遵循,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有机结合,努力做到“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2012年以来,我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首位,38项创新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下面就我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简要介绍。

2022-07-1910:33:47

曾嵘:

一是勇于探索、久久为功,潜心搞好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离不开长期的积累和稳定的支持。学校大力引进菲尔兹奖获得者等顶尖基础研究人才、多方筹措资源、加强平台建设,鼓励科研团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共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地下实验室——锦屏地下实验室,支撑了暗物质探测、核天体物理等前沿基础科学实验研究,取得世界最好的高纯锗暗物质实验结果等一系列重大成果;薛其坤院士团队长期潜心基础研究,持续不断攻坚克难,对大量样品进行了生长和测量,最终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获得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2-07-1910:34:23

曾嵘:

二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学校积极实施龙头企业战略合作计划和产学研融合专项计划,瞄准“真问题”、坚持“有组织科研”,统筹推动重大科研任务攻关。我校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始终坚持“大团队攻关,多学科交叉”的科研组织模式,历经三代人、数百位科学家30多年艰苦努力,与华能、中核共同研发建设的全球首台固有安全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于去年12月并网发电,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飞跃,团队带头人王大中院士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路新春教授团队长期深耕化学机械抛光技术领域,科研成果转化的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12英寸CMP商业机型的高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打破了国际巨头在此领域数十年的垄断。2018年以来,学校自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先后布局成立了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集成电路学院、碳中和研究院,瞄准“卡脖子”问题,发挥高校人才与学科优势开展科研攻关。

2022-07-1910:35:39

曾嵘:

三是从我做起、主动作为,科研攻关抗击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迅速组织成立18支科研抗疫突击队,围绕新冠检测、治疗、防控“多线并行、协同作战”,取得多项成果。张林琦教授团队研发成功的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已获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上市;程京院士团队研发的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可于45分钟内完成样本检测;饶子和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和重构了新冠病毒转录复制机器的完整组成形式,为研发抗新冠病毒广谱药物提供关键支撑。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面向全球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开展前沿研究。

2022-07-1910:35:49

曾嵘:

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清华大学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提高站位、前瞻部署,扎实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与《2030创新行动计划》重点任务落地,全力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大力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持续加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平台基地建设,持续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巩固“破五唯”改革成效,努力建设成为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2022-07-1910:36:32

续梅:

感谢曾嵘副校长,下面我们请分会场徐子敏副书记介绍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的有关情况。

2022-07-1910:37:51

徐子敏: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教育部给江苏提供交流工作的机会,也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江苏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教育厅和全省高校坚持“四个面向”,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可以概括为“四个新”,即新跃升、新台阶、新作为、新突破。下面,我就围绕这“四个新”作一个介绍。

2022-07-1910:38:43

徐子敏:

一是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跃升。

十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特聘教授计划”等人才工程,着力构建国家、省、校三级人才结构体系。截至2021年底,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9.2万人,比2012年增加3.1万人,增长50.8%;拥有两院院士7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800余人,高层次人才总数占全国高校10%,一大批优秀青年科学家和高水平团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十年来,江苏高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61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5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类)573项。

2022-07-1910:39:00

徐子敏: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

十年来,我们始终聚焦科技攻关能力提升,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目前,江苏高校建有各类科研基地(平台)7000多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6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0家,较十年前增长近2倍,居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获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居全国第二;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3个,居全国第一。近十年来,江苏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累计获得科技经费总额1880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经费732亿元,年均增长10%。2021年,江苏高校获得科技经费285.49亿元,较2012年的121.14亿元增长2.4倍。

2022-07-1910:40:47

徐子敏:

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展现新作为。

十年来,我们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科技支撑。我们推动高校在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制造科学等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助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如,苏州大学研制的柔性白光OLED效率达到国际最高,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产OLED产线装备空白。我们推动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为载人航天、南水北调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克多项国家急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成果近五年应用于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30多个国家重大工程。我们推动高校在能源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对深海、深空、极地方向的探索研究,为改善民生和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科学基础。比如,东南大学研制的Ka频段毫米波CMOS相控阵芯片已在车载、船载和无人机宽带卫星移动通信和毫米波5G领域得到规模性应用。此外,“祝融”探火、“羲和”逐日、“蛟龙”探海、“天和”遨游星辰等重大工程的背后,都有江苏高校科研贡献。

2022-07-1910:41:27

徐子敏:

四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新突破。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大限度地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全省高校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16所、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0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苏高校专利转让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技术交易合同成交数和成交额分别从2017年的18661项、8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009项、124.8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4.7%和51.7%;累计成交约11万项,成交额539.5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为7.8%和8.7%。

2022-07-1910:42:05

徐子敏:

面向新征程,江苏高校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省份作出新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2022-07-1910:43:26

续梅:

感谢徐子敏副书记,最后我们请瞿振元会长点评这十年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和成效。

2022-07-1910:44:04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点评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特点和成效。

瞿振元:

总体的判断,高校科技创新这十年是开拓的十年、奋进的十年,是成果和人才双丰收的十年,实现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历史性跨越。具体来说,四个方面特别突出:

2022-07-1910:46:53

瞿振元:

第一,高校科技工作的思路更加明确、更加清晰。高校科技战线通过持续、深入、认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教育工作、“双一流”建设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结合高校科研工作实际,使得高校科技工作思路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四个强调”:一是强调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共同促进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来推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二是强调科研工作要坚持“四个面向”,把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价值取向、最高追求。三是强调科技工作评价的正确导向,稳妥地推进“破五唯”,形成重实效、重贡献、重发展、重水平的正确导向,促进把顶天立地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四是强调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工作发展道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鼓励高水平基础研究自由探索的同时,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产学研协同创新、科学交叉融合,支持科研、产业和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创新。工作思路更加明确。

2022-07-1910:47:43

瞿振元:

第二,科技工作基础更加深厚,科研工作能力大幅提升。一是高校科技创新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聚集了相当规模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梯队,形成了不少具有相当实力的创新团队,这是高校创新能力跃升的最重要的根基。有了人,才能做事。高校的R&D人员全时当量已经达到了33.4万人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同时是高质量的一支队伍,高水平的一支队伍,这个非常重要。二是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化的完善。高校牵头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研平台,自主布局了一批高水平的、有稳定支持、长期进行深入研究的重大平台,同时还系统建设了一批科研基地,这样使得高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研平台体系,来支撑科学研究。三是科研创新服务贡献卓越,这一点特别突出。

2022-07-1910:48:46

瞿振元:

第三,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无论是抓学风提质量,还是在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以后,加快转段升级、转型发展,还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给学校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工作。这中间特别重要的是,一是更加突出国家使命,二是更加突出主动服务,三是更加突出质量提升。这样使得高校科技工作初步实现了从外延型的扩张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转变。

2022-07-1910:49:40

瞿振元:

第四,重要表现在于高校科技有力支撑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双一流”建设高校是高校科研的核心力量,体现“双一流”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科学研究水平的显著提高。推动科技创新和“双一流”建设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十年来,高校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作用,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训练,把科技创新的思维方式、组织模式、科研方法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支撑了数百万的硕士、数十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大量的高质量创新人才,而且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教学内容更新以及教学方法的变革,都离不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建设国家战略科研力量方面,也和“双一流”建设紧密结合,在建设目标、路径选择、资源配置上深度融合,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有力地带动和支持了“双一流”建设。

2022-07-1910:50:56

瞿振元:

这十年,教育部和高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都是“蛮拼的”,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是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特别是最近三年多时间,我们既做好了抗疫工作,而且更加奋发有为,扎实推进科技的创新,实属不易。期待下一个十年高下科技力量能够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2022-07-1910:51:02

续梅:

感谢瞿振元会长。我们几位嘉宾介绍就到这里,下面我们进入答问环节,看看记者朋友们有没有问题。

2022-07-1910:52:52

中国网记者:

我这个问题提给南京农业大学的陈校长。在十年当中,我们看到了在农业技术研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当中有很多涉农高校的身影,想请陈校长为我们解答一下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方面有怎样的做法和成效?谢谢。

2022-07-1910:53:42

陈发棣: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农业大学深刻把握“四个面向”,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有关情况。

2022-07-1910:54:50

陈发棣:

一是扎根基础研究,聚焦农业科技前沿“无人区”,坚持创新引领。学校深入解析农业生命科学的现象、原理、机制等,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揭示了自私基因模型调控水稻杂种不育的机理,阐明了水稻株高及株型调控理论,突破了籼粳杂种优势利用难的瓶颈,为进一步挖掘作物高产优质基因提供了理论支撑。聚焦作物疫病,首次提出了作物疫霉菌“诱饵模式”致病机制模型,实现了生物互作领域的重大理论突破。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实施农业生物全基因组编辑、农业生物“干细胞”、食物-环境-人类大健康科学行动,作物表型大科学等计划,推动农业科技领域迭代式关键研究,抢占基础研究制高点,突破农业科技前沿“无人区”。

2022-07-1910:55:10

陈发棣:

二是守住粮食安全,聚焦农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立自强。学校围绕大豆、水稻、小麦等作物开展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等科技创新攻关,坚持做强种业“芯片”、提升粮食生产科技“含金量”,守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收集保存3.5万份大豆资源,深度挖掘抗病虫、高产、优异基因,实施“大豆南下行动计划”,在海南、广西等地建立种源研发基地、新品种试验基地,开展优异育种材料创制和新品种的培育,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大豆花叶病毒抗性鉴定技术体系,服务全国60%以上大豆主栽品种的审定。发掘水稻抗条纹叶枯病优异种质和基因,构建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培育系列抗病新品种,从根本上控制了长江流域条纹叶枯病的危害;发掘广谱持久抗稻飞虱基因,创制高抗新种质,为利用品种抗性防治水稻首要害虫提供了重要支撑。攻克远缘优异种质利用“卡脖子”技术难题,创制的兼抗白粉病、条锈病优异新种质,解决了小麦两种主要病害抗原匮乏的困扰,实现了新一轮抗原更替。

2022-07-1910:56:38

陈发棣:

三是服务乡村振兴,聚焦涉农高校“主战场”,推动共同富裕。学校立足江苏、侧重华东、辐射全国、服务社会,聚焦科技创新团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耕“三农”事业“主战场”,高质量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依托5000余份菊花种质资源,在湖北麻城、贵州麻江等全国20余个省市打造了30余个“菊花海”,前伸后延牵引菊花产业链条,促进了地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显著提升了所在地的旅游综合效益。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围绕有机肥产业所需与发展所向,开展农业固体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土壤结构改善、作物品质提升等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为我国经济作物产业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校定点帮扶贵州麻江,依托优势学科成立了10支产业技术专班服务麻江蓝莓、水稻、菊花、红蒜等10个产业,用金牌学科、铸招牌产业、创品牌产品,打造麻江乡村产业“特色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科技激发当地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2022-07-1910:57:19

陈发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新发展阶段,南京农业大学将继续与全国涉农高校一道,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创新引领,推动交叉融合,围绕保障粮食安全集中攻关,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2022-07-1910:58:18

科技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想问一下孙校长,北京大学在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原始创新这一块有哪些举措和经验?谢谢。

2022-07-1910:59:08

孙庆伟:

谢谢提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北大也在这两点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在这里,我和各位媒体朋友交流北大在推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方面的几点经验。

2022-07-1911:00:35

孙庆伟:

一是把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丰富基础研究人才储备。近年来,北大逐步构建了结构合理的“人才金字塔”体系,重点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具有向上力、冲击力和带动力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学者,发掘了一批潜力突出、充满活力和创新力的中坚人才队伍;加强青年人才队伍的战略储备,将资源投入向优秀青年人才倾斜;创新人事体制,鼓励发展高水平专职研究人员队伍,适度扩大优秀博士后的规模。

2022-07-1911:01:53

孙庆伟:

二是持续营造宽松、开放、包容性强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文化。北大充分尊重学术自由,强化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宽容失败,鼓励探索,引导更多的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们学校生命科学学院的魏文胜教授团队,自2009年开始研究基因编辑技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应用新技术开发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的环状RNA疫苗。另一个例子是我们工学院张信荣教授团队,他深耕二氧化碳研究和应用领域长达20多年,在今年的冬奥会上,帮助国家速滑馆控制冰面温差,提升制冰效能,成功打造出“冬奥历史上最快的冰”。

2022-07-1911:02:03

孙庆伟:

三是坚持不懈推动学科交叉,促进基础研究新发展。自2000年以来,北大逐步建立了30多个理工医科新体制研究机构,为基础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不断加大对“临床医学+X”“碳中和+”“数智化+”“数字与人文”等重大交叉领域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同时,围绕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推进新工科建设,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未来,北京大学将不断夯实在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领域的优势,为国家持续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知识人才储备和科技支撑。我就简单介绍这些,谢谢。

2022-07-1911:03:44

中国日报记者:

刚刚介绍中提到了高校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科研攻关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请教一下清华大学,能否介绍一下学校是如何迅速响应积极开展新冠疫情科研攻关的。谢谢。

2022-07-1911:04:49

曾嵘:

谢谢您的提问。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学校积极响应,尤其是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学校来视察,为了落实视察要求,我们围绕新冠病毒的诊断、治疗和防控、康复,布局组织了18支科研突击队。由自主科研计划启动了紧急支持,校基金会设立了“春风基金”给予持续支持。两年多来,学校的抗疫科技成果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应急管用的成果,部分成果已经服务于抗疫一线,我前面介绍的张林琦教授的团队领衔研发的新冠病毒抗体组合药物,去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上市。这个月7日,首批抗体药物也实现了商业放行,在医院里可以用了。除此之外,医学院刘鹏、药学院白净卫、生命学院王建斌团队还完成了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监测系统,这个系统实现了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有场馆内的现场应用。此外,我们社科学院的院长彭凯平老师的团队还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截止到今年4月底,累计接听了5万多次电话,危机干预案例387例,还研发了线上自助的心理测试和康复平台,累计使用人数达到32万人次。我们编写了《疫情安心手册》和上百篇科普论文,累计阅读量达到了3800余万人次。

2022-07-1911:05:08

曾嵘:

今年随着科技抗疫进入新阶段,学校也通过专家调研访谈确定了未来科技抗疫的几个重点方向。一是更快速准确的感染检测技术。二是更高效的流行病学调查方式。三是防感染效果更强的疫苗技术。四是低成本有效药物的开发技术。五是疫情防控社会效应评估技术。学校也在多渠道筹集资金,长期稳定支持科技抗疫工作。

2022-07-1911:06:45

曾嵘:

目前,药学院何伟教授和化学系刘磊教授团队与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合作,建立智能新药研发跨院系合作团队,助力我国药物研发迈向原始创新时代并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加快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与上市。此外,学校还大力支持抗疫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及时促进成果的示范应用和产业化。

以上是我介绍的一些基本情况,谢谢。

2022-07-1911:07:2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请问雷司长,刚才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也了解到,这十年来确实高校的科技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请问在接下来的十年当中,教育部科技司对于这一块内容还有什么样新的思考和新的部署?谢谢。

2022-07-1911:08:09

雷朝滋:

谢谢央视记者朋友的提问。下一个十年,教育部将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这是教育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推动新时代高校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战略思考,有组织科研涉及高校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的变革,涉及高校科技工作指导思想的战略调整。

2022-07-1911:09:59

雷朝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这不仅仅是对高校科技工作特别是对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作用和地位的肯定,更是提出了新阶段高校科技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过去一个时期,高校科技工作发挥了自由宽松、学科交叉、基础深厚的优势,自由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建设成为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基础研究重大原创成果还不够多,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支撑还不够。下一个十年,高校科技工作要实现再次跨越,答好向世界科技前沿进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仅靠自由探索是远远不够的。

2022-07-1911:10:49

雷朝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提出要在保持高层次、高质量自由探索的同时,加强有组织科研攻关,扎实有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校科技工作的转段升级和转型发展。

2022-07-1911:11:12

雷朝滋:

从指导思想上讲,有组织科研就是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把过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转变为国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围绕“四个面向”,组织重大任务,根据任务需要建设大平台,依托大平台组建大团队,长期持续攻关,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基础研究不断有重大原创突破,为建设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技术创新要真正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补短板、锻长板,提升我国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07-1911:12:32

雷朝滋:

能否有效支撑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是检验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准。我们要大力推动“四个转变”,在项目组织上,从被动的“接单式”向主动谋划、主动服务转变,建立重大任务组织机制,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平台建设上,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转变,围绕重大需求和攻关任务,加强培育布局。在团队建设上,从“戴帽子”向重实战转变,在实战中发现和造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在支撑引导上,从资源引导向综合施策转变,要更加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有组织科研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2022-07-1911:13:58

雷朝滋:

一是要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上下功夫。基础研究一定要提高层次、提高质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要瞄准若干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组织跨学科团队,长期坚持、长期积累,力争不断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有力支撑我国尽早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二是要在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下功夫。既要加快战略高技术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又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把科技的命脉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国家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

2022-07-1911:14:32

雷朝滋:

三是要在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上下功夫。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等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的区位优势和学科人才优势,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科技资源聚集,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四是要在提升行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要主动与行业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加强对接,走好有组织的产学研深度合作“三部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谢谢。

2022-07-1911:15:49

续梅:

感谢刚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嘉宾的回答,我们第八场“教育这十年”“1+1”系列活动的第一个“1”,也就是一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就开到这里,第二个“1”是一路采访团,在江苏的中央媒体驻站记者和省属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还会去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以及苏州大学进行实地采访。北京的记者朋友们如果有采访的需求,也可以和我们新闻办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

(结束)

2022-07-1911:16: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黄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