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内江市局坚持“三个强化”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24-07-11 来源:内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 分享到:

内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部门职能职责,坚持“三个强化”,主动担当作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中共内江市委关于以美乡优城为重要突破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精神在全市自然资源系统落地落实,切实为全市城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然资源部门的智慧和力量。

强化城乡融合发展红线底线思维。强化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从严落实“占补平衡”,实现连续三年耕地净流入,在2023年度全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排名全省第7、位列第一方阵。认真打好地质灾害“除患铸安”攻坚行动(2022—2024年)收官战;全力推进国债地灾防治项目,避险搬迁签约率100%、完工率60.9%,均居全省第一,地灾综合治理子项目进度全省第三,资金拨付率全省第五,连续11年实现“三零”目标。

强化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布局。编制完成《内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构建“一核两轴、三副多点”城镇空间结构,产业用地比由现状的12.3%提升至19.7%;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获批;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心城区14个片区+3县市相关片区)编制工作,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统筹园区发展与县城建设,进一步完善“一县(市、区)一园区”的空间布局体系;编制形成全市27个乡镇级片区、90个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获得奖补资金2604万元。

强化城乡融合发展用地保障。今年以来,上报建设用地34个413.25公顷,获批建设用地46个459.77公顷;供应土地64宗、423.19公顷(工业仓储用地32宗、95.2公顷);严格落实“全年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保障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已下达集体建设用地16个批次、20.44公顷年度计划指标;上图入库设施农业地62宗、14.71公顷;处置批而未供土地5777.8亩、闲置土地1604.2亩;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在2023年全省“亩均论英雄”评价中,内江市工业主导型和产城融合型开发区综合评价分别名列全省第1、第2。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内江市局坚持“三个强化”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11 来源:内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内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部门职能职责,坚持“三个强化”,主动担当作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中共内江市委关于以美乡优城为重要突破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精神在全市自然资源系统落地落实,切实为全市城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然资源部门的智慧和力量。

强化城乡融合发展红线底线思维。强化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从严落实“占补平衡”,实现连续三年耕地净流入,在2023年度全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排名全省第7、位列第一方阵。认真打好地质灾害“除患铸安”攻坚行动(2022—2024年)收官战;全力推进国债地灾防治项目,避险搬迁签约率100%、完工率60.9%,均居全省第一,地灾综合治理子项目进度全省第三,资金拨付率全省第五,连续11年实现“三零”目标。

强化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布局。编制完成《内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构建“一核两轴、三副多点”城镇空间结构,产业用地比由现状的12.3%提升至19.7%;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获批;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心城区14个片区+3县市相关片区)编制工作,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统筹园区发展与县城建设,进一步完善“一县(市、区)一园区”的空间布局体系;编制形成全市27个乡镇级片区、90个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获得奖补资金2604万元。

强化城乡融合发展用地保障。今年以来,上报建设用地34个413.25公顷,获批建设用地46个459.77公顷;供应土地64宗、423.19公顷(工业仓储用地32宗、95.2公顷);严格落实“全年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保障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已下达集体建设用地16个批次、20.44公顷年度计划指标;上图入库设施农业地62宗、14.71公顷;处置批而未供土地5777.8亩、闲置土地1604.2亩;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在2023年全省“亩均论英雄”评价中,内江市工业主导型和产城融合型开发区综合评价分别名列全省第1、第2。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