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1日讯(桂学军 记者 文骥)精准扶贫以来,各级组织、单位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帮扶。他们沉到脱贫攻坚最基层,为一村脱贫致富奉献青春热血。为了脱贫攻坚,他们在贫困村抛洒汗水、坚守执着、忘我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描绘了一幅秀美答卷。
达州市宣汉县东林乡罐山村,位于县城以南30余公里,距乡政府约6公里,幅员3.09平方公里,辖3个社,人口223户756人。这里群山环抱、坡陡弯急,属于浅丘山区地貌,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4363元,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共59户17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2.9%。
2015年7月,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研发中心副主任刁维被派驻到罐山村担任第一副书记。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刁维一直在技术管理岗位工作。刚到任时,他两眼一抹黑,情况不清、家底不明、任务不详……凭着一名党员的初心和坚强毅力,刁维摸着石头过河,誓将罐山村脱贫攻坚进行到底。驻村4年,他为该村整村脱贫“摘帽”作出了重要贡献。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入门成为刁维首先需要迈过的一道坎。到村不久,通过实地调查总结,他系统归纳了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思路和办法,并主动向第一书记和村班子建言献策,提出治村兴村富村建议。
初入农户走访,刁维发现,当地不少村民不思进取现象十分突出。青壮劳力整日打牌,无所事事;老弱妇女则是夏天靠墙庇荫、冬天围炉烤火。
一次入户调查土坯房情况时,一位村民热情地拉着刁维进屋寒暄,一碗热腾腾的荷包蛋递到了刁维手里。得知新来的第一副书记是从省城来的,附近村民们也主动端来荷包蛋。当天,刁维连吃了9个荷包蛋。肚子虽撑,但心却很暖。面对如此淳朴的老百姓,他坚定了带领大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经过思考,刁维启动并开办了“农民夜校”70余期。通过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忆苦思甜教育,组织评选“最美东林人”道德先锋模范户,提高村民思想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村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让村民真正懂得了好日子要靠奋斗的道理。
2016年,刁维与第一书记蔡利顺、村支两委彻夜不休,反复讨论、多次修订完善《东林乡罐山村脱贫规划(2016-2020)》,为罐山村制定了5年发展蓝图。
当时的罐山村是“空壳村”,刁维主动思考项目资金争取渠道和路径。他总计争取到位资金900余万元,带头组织实施完成硬化道路10.4公里、入户路3公里;建成入户饮水管网7000余米、整治堰塘7口、修建蓄水池5口;累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44户133人,实施改厨改厕12户32人;电视信号、网络全覆盖入户……
村民们评价说,路通了,出门也方便了,过去上街1小时,现在只需10分钟。
在当地,刁维还极力倡导发展集体经济,并成立了“万丰养殖专合社”,利用罐山村特殊气候环境发展罐山土鸡,采取网销、单位认购等方式,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通过土地流转,刁维带领村民们发展种养植业,3年累计为村民增收100万元以上。他还借助网销平台,宣传推介罐山村白酒,目前已远销全国多地。
2017年10月,刁维任期已满,可他主动申请延期。他说:“罐山村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任务还很繁重,这里的老百姓还需要我。”
为了全村长远发展,刁维工作敢于较真碰硬,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刁维发现,原村班子软弱涣散,于是,他主动向乡党委建议调整班子。新班子运行后,刁维在村支书和第一书记等统筹安排下,牵头修改完善了村党务政务公开、基层党组织应急管理流程、“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10余项。针对罐山村留守老人多的现实,他与村班子共商解决对策,制定完善为民办事服务指南、建立为民办事响应机制和服务台账等。
在村班子、第一书记等积极支持下,刁维多次向帮扶单位汇报罐山村短板弱项,成功连接院党委与村党支部结成“党建共建”对子,邀请院党委书记为全村党员干部上党课。
双方结对共建以来,建成以3名党员为代表的党员示范工程,为全村树立一批“学超赶”标杆。党员桂勇、汪贵山、朗廷仲分别养牛20头年收入10余万元,种植脆李40亩第一年挂果收入约1万余元,林下养鸡1000余只年收入10万元。
2018年底,罐山村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7400余元,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如今,一个“四好新村”在群山环抱中耀眼展现。(达州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