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江地质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7月,初创以李振江为主的6人技术团队为班底,依托地质调查、数字填图等传统技术优势和既有工作项目,以“生产带科研,科研促生产”为目标,围绕梭罗沟金矿增储上市,着力提振金矿矿山深部地质找矿核心能力,立足技术攻关、岗位创新,开展系列科技创新。工作室现有人员18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9人、本科8人,均为中高级职称技术骨干。
2019-2020年,工作室以梭罗沟综合科研项目成果指导矿山勘查,尤其是矿山深部勘查,连年取得找矿突破,累计新增金资源量达10吨以上。
2020年,工作室创新研发的“外业掌通”APP,解决了四川省文旅资源普查外业数据采集、外业资料配套整理、文物普查数据转换登记等多个关键技术难点,具有获取资料准确高效、填报的数据规范可靠、形成表式美观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文旅普查进度可控等多项优点,完善了外业工作流程,在四川全省被推广应用。该项技术成果助力四川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文化和旅游资源“双普查”省份,并在2021年12月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单位也凭借该软件技术成功获得青海文旅资源普查项目4个,产值近1000万元。
2021年,工作室将获得授权的矿浆搅拌系统、清洗陶瓷过滤机酸液循环利用系统2项专利应用于梭罗沟矿山生产中,当年节约生产成本在30万元以上。同年,工作室研发制定的《千年古驿道,一脉双城汇—巴蜀文明地学科普研学六日游》精品旅游路线,获“双城杯”成渝经济圈精品旅游路线设计大赛预赛特等奖、决赛一等奖,李振江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勤耕不辍,精业笃行。四年来,李振江地质创新工作室始终以“生产带科研,科研促生产”为目标,成果节创经济效益累计超过400万元;始终以项目带动人才成长为已任,着力技术攻关,年均培训人数约130人次,其中有10余人成为技术骨干、5人走上实体管理岗位,分别担任实体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等职务,为单位人才梯次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取得12项创新成果,其中转化落地2项,累计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工作室成果斐然,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未来,李振江地质创新工作室也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单位现有产业资源为基础,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以项目作为创新成果转化的核心载体,最大限度提高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率,促进单位科技找矿目标的实现。
李振江地质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