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主体,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基。企业诚信是市场的“第一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大厦的顶梁柱,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企业若能保持诚信,不仅能够树立品牌形象,而且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户信任和支持,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要积极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以解决影响企业诚信经营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明确和规范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体系的目标、价值、主体、理念、形态、步骤、机制等,推动企业诚信经营,助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企业诚信 高质量发展 诚信经营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鲜明主题,是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一把“金钥匙”。企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主体,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基,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诚信是市场的“第一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大厦的顶梁柱,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在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积极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企业诚信,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市场活动中诚实守信、履诺践约,由此形成人们之间相互信任、团结合作、共存共生的关系,是维系人们之间交往活动的纽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若能保持诚信,不仅能够树立品牌形象,而且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户信任和支持,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其主要价值在于:
一是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诚信是企业经营的道德底线,同时也是建立彼此信任关系的基础,唯有诚信才能获得客户的品牌忠诚。企业若能够秉持诚信原则,对消费者负责任,那么将会使消费者对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心存信任,从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较高的品牌忠诚度。相反,企业如果不具备诚信,那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从而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主要途经。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最关心的是其安全性和质量问题。当企业诚信经营时,消费者会感受到产品的可靠性和诚信度,从而建立起对品牌的信任。消费者对于信誉良好的企业更愿意购买其产品或服务,因为他们相信企业会履行其承诺并提供预期的价值。如果企业在产品或服务方面欠缺诚信,给消费者造成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那么消费者很可能会对企业失去信心。
三是提升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依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诚信原则的收益主要在于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减少纠纷等方面,这无疑是企业软实力的有力体现。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积极遵守诚信原则,可以避免不正当竞争行为,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优势和机会,确立长期的信誉和声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是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无形资产。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追求。企业自创立伊始,便踏上了充满风险与挑战的成长之路,这时需要企业树立起诚信的旗帜,以品牌形象赢得市场的长久发展。当企业在市场中树立了诚信的形象,建立起稳定的消费者关系,形成了广泛的口碑与声誉,并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那么就能够在保持长久竞争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更快地开拓市场,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
五是汇聚社会诚信正能量的磅礴力量。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营造“知荣辱知礼仪”的社会风气,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激发社会正能量。整个社会是由一个个简单的个体、单位汇聚而成,个人、单位的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坚实基础。企业诚信与社会诚信是相辅相成的。企业作为经济活动重要的责任主体,进一步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就会不断提高企业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也有助于引导公民共同构建更加宽广稳固的诚信道义高地,鼓励越来越多的人以讲诚信为荣,为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添砖加瓦。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其一,以“信”为先的律己性。诚信观念是信用意识最主要的内容,它不仅引导人们的信用行为,并且是形成各种信用制度的基础、决定企业信用管理成败的关键。诚信待人是一种习惯,严于律己是一种态度,二者紧密相关。当自律意识增强,就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以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尤其在经济活动中,以诚信为道德支撑点,可以让追逐利益合乎道义。
其二,以“契”为要的平等性。契约精神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尊重规则和重视规则的意识,是一种重视承诺与践行承诺的精神。金钱关系的原本性在于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契约关系的平等性在于遵守合同和法律。诚信文化重在强化契约精神,使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各自让渡了自己的部分产品或所有权,同时又从对方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实现平等互利。
其三,以“利”为用的经济性。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企业诚信文化具有显著的以“利”为用的经济性,信用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意义。人们之所以要用诚信来规范各自的行为,是因为这种社会资源在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运作过程中,能够极大降低运作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四,以“法”为基的制度性。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企业诚信问题已经典型地体现为市场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以“法”为基的制度性也是企业诚信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企业市场信用的基础是法治,加强诚信法治建设就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最重要的一环。换言之,诚信法治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法治信用。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体系构建
企业诚信文化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育诚信精神,要以解决影响企业诚信经营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明确和规范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体系的目标、价值、主体、理念、形态、步骤、机制等。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诚信至上成为理念。企业应该始终坚持“诚信至上”的理念,将诚信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价值观,并在企业文化中进行深度融合。这就要求企业从管理者到员工都要讲诚信,以诚信打造质量、铸造品牌,塑造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真正做到不失约、不失信、不食言、不推诿,严格按照约定履行各项承诺。
第二,评价机制健全完善。企业诚信评级是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塑造企业信用形象的“身份证”,是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和竞争力的“资产证”,也是企业获得社会和公众认可的重要渠道。企业应该通过对企业经营、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评估,在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下,采取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线性加权评估方法,构建一套适用的企业诚信评估体系。同时,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机构等参与体系建设,积极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评价制度建设,以此形成有效的权威机制,增强自我约束的力度。
第三,相关信息公开透明。企业要根据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推进诚信信息公开化,明确诚信信息记录主体的责任,保证信息的客观、真实、准确和及时更新。完善诚信信息共享公开制度,推动信用信息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使企业诚信信息征集、查询、应用、互联互通、诚信信息安全和主体权益保护等有法可依,并建立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应该加强对诚信信息的自我监管力度,确保信息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第四,风险防控及时有效。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先机,需要具备足够的诚信风险防控能力。只有合理防控企业诚信风险,才能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重要保证。从源头上分析、预测、把控,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先进适用的风险预警体系,把好第一道关口,努力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鼓励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参与企业诚信风险防控治理,以行业规范、自律公约、举报投诉等多种方式对企业诚信进行约束和监督。
第五,奖罚措施分明到位。推进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要提高企业的失信成本,让失信企业无利可图,让那些不诚信企业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代价。为此,健全企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约束机制,使失信者的不诚信社会经济活动引起全社会的警觉,从而真正认识到不讲信用带来的危害。
第六,数据监测跟踪可靠。诚信数据跟踪是指对特定对象或事件进行监测和记录的过程。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了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而在海量的数据中,深入了解用户和消费者对企业诚信评价的数据至关重要。企业诚信数据至少应该包括企业诚信信息数据收集、评价分析及企业信用信息公告平台等内容。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和技术,持续进行数据跟踪和分析,从中获得宝贵的洞察力,为业务增长和用户满意度提供支持。
第七,树立浓厚的企业诚信文化氛围。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健康、向上向善的诚信文化,积极组织开展“诚信建设万行”“诚信兴商宣传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积极推出诚信经营的典型人物和事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信用政策法规、信用知识和典型案例,生动讲好“诚信企业”故事。另一方面,要积极吸取现代市场经济中契约精神的积极因素,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为市场诚信原则的落细、落小、落实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努力营造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
首先,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激活企业的主体意识。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制定出维护企业诚信的法律法规制度,才能实现对企业诚信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才能充分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企业诚信体系的建构中。就企业来说,要提高思想认识,有效激活企业信用文化建设主体意识,从建立企业内控体系起步,做好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并将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要求有效融入企业内控体系的各个环节,将企业诚实守信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其次,既要建立激励诚信行为的制度规范,又要用文化艺术熏陶引导。制度是外在约束手段。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诚信精神和诚信原则现实化为引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同时,企业在设计企业制度时首先应该明确企业诚信文化的存在。企业制度设计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是相互依存的,通过文化艺术的熏陶,让诚信成为管理者和员工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
再次,既要加强企业诚信管理,又要塑造诚信员工。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诚信管理机制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员工岗位信用制度、职责信用制度和企业诚信管理评价机制,将诚信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定期按相关制度和标准对企业进行诚信评估。同时,要引导全体员工坚持诚信经营的理念。
最后,既要弘扬传统文化,又要坚持兼容并包。新时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诚信文化?这是企业诚信文化建设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我们要的不是延续传统诚信文化的“母版”,也不是西方诚信文化的“翻版”。要立足传统文化的挖掘,让传统文化以各种全新的方式被演绎、诠释和融合,以东方智慧注解诚信文化的时代内涵,体现东方的精神趣味、审美风尚以及活力,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和生命力。同时,要吸收、借鉴和有效地消化西方诚信文化的精华,对其进行科学提炼,系统分析,更好地指导实践。
(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研究员)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