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台企特色水产养殖 助力泸县乡村建设

  • 2020年03月27日 17时12分
  • 来源: 四川省台办
  • 【字体:
  • 刘华耀在虾场

    3月25日,位于四川泸州市泸县方洞镇薛湾村的台资企业卓康农业水产养殖基地内暖意浓浓,几位工人正在新建的保温棚里有序地投放着刚刚抵泸的虾苗。这批虾苗共计150万尾,是基地复工复产以来投放的第一批虾苗。为了抢抓时节,泸县云龙机场特意为这批虾苗的运输开通“绿色通道”,确保虾苗上午从海南起飞,下午到泸县后就下种入塘。

    “刘老板,发展大头虾养殖项目要多少资金投入?苗子是不是从你这里拿?养殖技术上你要多指导哦……”

    基地负责人、台商刘华耀一边带领前来“取经”的村民参观基地,一边耐心地解答着大家的问题。“现在我还要筑砌地埂,扩建100亩养殖场,只要大家有兴趣,都可以发展,技术上我一定全力支持。”刘华耀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村民们露出了笑容。

    台商抢抓机遇政府排忧解难

    乘着改革开放浪潮,40岁的刘华耀从台湾来到大陆,走上了他的创业发展之路。2014年,泸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方洞镇提出“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共融”发展理念,薛湾村以水产养殖项目作为带动整村村民共同养殖、共同致富的抓手,拟在2-3年内建成3000亩的水产专业养殖村。刘华耀看中了泸州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决定在泸县方洞镇开办养殖场。

    “这都要多亏了县台办的大力支持,我的养殖基地才一天天壮大起来。”刘华耀告诉记者:“当时方洞镇正在薛湾村温河坝进行新村项目建设,那里拥有独特的深丘地貌,区内降水充足,又紧邻濑溪河,适合发展水产业。我的企业落户泸县以后,县台办非常关心,为我争取到了产业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用于扩大养殖规模、规范养殖池建设,让我发展的信心更足、底气更强了。”

    加强生态技术保障引种注入新活力

    卓康农业水产养殖基地养殖的泥鳅,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名副泥鳅“水中人参”之实,主要销往重庆、成都等餐饮店,销售市场广阔。但因生长周期较长、抵抗疾病能力差等原因,泥鳅养殖发展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华耀引进台湾品种——“台湾鳗鳅”。台湾鳗鳅一只净重能达250g,两三个月便可出售,具有个体大、长势快、肉质细嫩、抵抗疾病能力强等特点,被称为“鳅中之王”,是泥鳅养殖良种。台湾鳗鳅的引种,缩短了泥鳅生长周期,解决了产量低的问题,为卓康农业水产养殖基地发展注入新活力。

    扩大海虾养殖规模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2018年,刘华耀通过调节水盐浓度等技术手段,打造适合咸水虾生长的环境,将以往必须在海水里养殖的台湾大头虾引入养殖场,实现了“海虾淡养”。

    台湾大头虾顺利在泸州安家,解决了内陆群众难以购买到鲜活海虾的问题。“我们内地吃的虾基本都是冻虾,想品尝到新鲜的虾太不容易了。这个台湾大头虾不仅肉质鲜美,而且个个都有虾黄,简直太美味了。”刘华耀养的大头虾一上市,便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一度供不应求。

    每年8月15日至25日,养殖基地总是一派“鲜虾鱼跃出水面,池边遍地垂钓忙”的兴旺景象,上万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入养殖基地,参加一年一度的“钓虾节”。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大头虾,刘华耀在基地开辟出长20米,宽15米的钓虾池,每天投入成熟大头虾1200多只,供游客垂钓。这一有趣的活动,每天吸引1000多名游客前来驻足,有的村民一口气可以钓到三十多只。周边群众借助虾场的人气,通过开办农家乐等形式,顺利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这里不仅能钓虾,还能钓鱼观光吃美食,感受农家乐趣,明年我还要来!”市民曾先生指着满满一大桶鱼虾说。

    今年,刘华耀的虾场又引进了稻虾养殖新模式,充分发挥稻虾共生的作用,实现水稻、台湾大头虾双丰收。根据多年养殖水产的经验,刘华耀结合当地条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养殖的经验,先后带动60多户贫困户农户走上了发展水产养殖产业的道路。通过“公司+农户”,为农户提供免费虾苗、养殖技术指导等一条龙服务,统一收购后销售。据了解,通过“稻田+虾”的模式,每亩稻田能产出100余斤的台湾虾,每亩稻田能增加约5000元的收入,今年预计收入可达300万元。

    近年来,川台农业合作发展态势良好,“川台7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给在川台资农业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支持,也更加坚定了刘华耀的信心。目前,卓康农业水产养殖基地正申报四川省第三批川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方洞镇也将生态养殖作为带动温河坝新村建设的主导产业,走上了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互动共融的新农村建设新路。

    责任编辑: 赵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台企特色水产养殖 助力泸县乡村建设

  • 2020年03月27日 17时12分
  • 来源: 四川省台办
  • 刘华耀在虾场

    3月25日,位于四川泸州市泸县方洞镇薛湾村的台资企业卓康农业水产养殖基地内暖意浓浓,几位工人正在新建的保温棚里有序地投放着刚刚抵泸的虾苗。这批虾苗共计150万尾,是基地复工复产以来投放的第一批虾苗。为了抢抓时节,泸县云龙机场特意为这批虾苗的运输开通“绿色通道”,确保虾苗上午从海南起飞,下午到泸县后就下种入塘。

    “刘老板,发展大头虾养殖项目要多少资金投入?苗子是不是从你这里拿?养殖技术上你要多指导哦……”

    基地负责人、台商刘华耀一边带领前来“取经”的村民参观基地,一边耐心地解答着大家的问题。“现在我还要筑砌地埂,扩建100亩养殖场,只要大家有兴趣,都可以发展,技术上我一定全力支持。”刘华耀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村民们露出了笑容。

    台商抢抓机遇政府排忧解难

    乘着改革开放浪潮,40岁的刘华耀从台湾来到大陆,走上了他的创业发展之路。2014年,泸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方洞镇提出“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共融”发展理念,薛湾村以水产养殖项目作为带动整村村民共同养殖、共同致富的抓手,拟在2-3年内建成3000亩的水产专业养殖村。刘华耀看中了泸州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决定在泸县方洞镇开办养殖场。

    “这都要多亏了县台办的大力支持,我的养殖基地才一天天壮大起来。”刘华耀告诉记者:“当时方洞镇正在薛湾村温河坝进行新村项目建设,那里拥有独特的深丘地貌,区内降水充足,又紧邻濑溪河,适合发展水产业。我的企业落户泸县以后,县台办非常关心,为我争取到了产业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用于扩大养殖规模、规范养殖池建设,让我发展的信心更足、底气更强了。”

    加强生态技术保障引种注入新活力

    卓康农业水产养殖基地养殖的泥鳅,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名副泥鳅“水中人参”之实,主要销往重庆、成都等餐饮店,销售市场广阔。但因生长周期较长、抵抗疾病能力差等原因,泥鳅养殖发展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华耀引进台湾品种——“台湾鳗鳅”。台湾鳗鳅一只净重能达250g,两三个月便可出售,具有个体大、长势快、肉质细嫩、抵抗疾病能力强等特点,被称为“鳅中之王”,是泥鳅养殖良种。台湾鳗鳅的引种,缩短了泥鳅生长周期,解决了产量低的问题,为卓康农业水产养殖基地发展注入新活力。

    扩大海虾养殖规模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2018年,刘华耀通过调节水盐浓度等技术手段,打造适合咸水虾生长的环境,将以往必须在海水里养殖的台湾大头虾引入养殖场,实现了“海虾淡养”。

    台湾大头虾顺利在泸州安家,解决了内陆群众难以购买到鲜活海虾的问题。“我们内地吃的虾基本都是冻虾,想品尝到新鲜的虾太不容易了。这个台湾大头虾不仅肉质鲜美,而且个个都有虾黄,简直太美味了。”刘华耀养的大头虾一上市,便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一度供不应求。

    每年8月15日至25日,养殖基地总是一派“鲜虾鱼跃出水面,池边遍地垂钓忙”的兴旺景象,上万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入养殖基地,参加一年一度的“钓虾节”。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大头虾,刘华耀在基地开辟出长20米,宽15米的钓虾池,每天投入成熟大头虾1200多只,供游客垂钓。这一有趣的活动,每天吸引1000多名游客前来驻足,有的村民一口气可以钓到三十多只。周边群众借助虾场的人气,通过开办农家乐等形式,顺利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这里不仅能钓虾,还能钓鱼观光吃美食,感受农家乐趣,明年我还要来!”市民曾先生指着满满一大桶鱼虾说。

    今年,刘华耀的虾场又引进了稻虾养殖新模式,充分发挥稻虾共生的作用,实现水稻、台湾大头虾双丰收。根据多年养殖水产的经验,刘华耀结合当地条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养殖的经验,先后带动60多户贫困户农户走上了发展水产养殖产业的道路。通过“公司+农户”,为农户提供免费虾苗、养殖技术指导等一条龙服务,统一收购后销售。据了解,通过“稻田+虾”的模式,每亩稻田能产出100余斤的台湾虾,每亩稻田能增加约5000元的收入,今年预计收入可达300万元。

    近年来,川台农业合作发展态势良好,“川台7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给在川台资农业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支持,也更加坚定了刘华耀的信心。目前,卓康农业水产养殖基地正申报四川省第三批川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方洞镇也将生态养殖作为带动温河坝新村建设的主导产业,走上了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互动共融的新农村建设新路。

    责任编辑: 赵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