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吹风会

  • 2024年12月26日 21时45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字体: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15:00,《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吹风会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商务厅、四川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和省社科院有关专家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政策吹风会由四川省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敏主持。

    主持人 王敏: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四川省政府政策吹风会”。

    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省政府新闻办和省政府信息公开办联合举行省政府政策吹风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据局局长顾红松先生,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廖先德先生,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建伟先生,商务厅二级巡视员王春莲女士,四川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钱海燕女士,省社科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盛毅先生,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首先,请顾红松先生作介绍。

    顾红松: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四川数字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24年1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借此机会,现就《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通报。

    近年来,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要着力在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经济治理等引领性改革上攻坚突破,更好担负起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的重大改革任务。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强化整体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协同发展。

    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科教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广阔,拥有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具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

    加快数字化发展深化建设“数字四川”,对于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引领技术革命性突破、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有助于我省传统生产力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为切实树牢数据工作“一盘棋”思维,理顺数据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省对标国家数据局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结合四川实际,在省发展改革委加挂省数据局牌子,强化对数据工作的统筹、协调及牵头作用。

    省数据局自2024年1月挂牌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统筹推进数字四川、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建设,建强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推动数字赋能政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融合发展,强化数字技术创新驱动、数据要素牵引赋能、数字人才培育供给、数字治理安全保障、数字化改革制度支撑五大关键能力,有序推进建设数字经济强省相关工作,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决策部署,锚定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总目标,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统筹数据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体制机制构建双轮驱动,协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和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力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提出两阶段目标。一是到2027年,数字经济总量及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开发利用和交易流通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建成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战略支点,算力总规模达到40EFLOPS,培育一批国家级数字科技创新载体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据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二是到2030年,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全面建立,数据资源化、要素化、价值化体系更加健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

    为确保上述目标落地落实,《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一条主线”,统筹“三个建设”,即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数字四川、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建设。提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数字新技术新赛道以及全面推进数字化赋能4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包括促进数据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加快培育一体化数据市场、强化数据安全治理等15项具体任务。同时提出加强统筹推进、政策支持、人才支撑等3方面保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抓好《实施意见》的推进实施,科学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构建部门横向联动、省市上下协同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顾红松:

    我就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顾红松先生。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改革报记者:

    中国改革报记者提问。“数字经济”这个词近年来高频出现,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加快推动,请问如何理解数字经济对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对四川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有何突出意义?

    盛毅: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全面和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数字经济的巨大影响,我把它概括为“五个剂”:

    一是生产要素的“放大剂”。传统的原料、能源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经数字技术赋能,其利用效率更高、适应性更强、成本更低、功能更多样。以咱们四川老百姓熟悉的白酒为例,五粮液用大数据与酿酒专家的经验相结合,优化了蒸馏、发酵、提炼过程,使得酒曲产量、优质率显著提高,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数字技术在酒业里的运用迅速普及。

    二是产业融合的“粘接剂”。通过数字经济加持,企业间分工协作、集群建设及产业链融合,将打破现有空间、载体、技术等制约,进而大幅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智造”和“群造”生态。比如成都市用数字技术打通医药制造企业、零售药店、医药流通企业、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字营销、智能标价、智能造药,推动医药全产业链共享协同,让患者得到更加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质效齐升。

    三是新经济成长的“催化剂”。新型生产要素、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型配置,改变了生产和服务的组织方式,催生大量新业态、新经营模式和新服务场景,推动产业深度转型。以数据的归集、处理、流通等环节为例,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专业机构提供服务,才能保障和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度,这些专业机构就是我们所称的“数商”。而这些数商所提供的数据和数据产品,又将助力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扩大就业的“助推剂”。产业门类的多层次和结构的高级化,经营模式的日益丰富和多元化,创造出大量灵活多样和高质量就业岗位,显著拓宽了就业门路。国家曾在2020年提出支持15种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以扩大就业,如今看来,15种业态中的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无人经济都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业态、更新的赛道,供广大劳动者发挥自己的才能。

    五是社会发展的“增效剂”。数字经济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就业等方面,还体现在提升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而公共服务和政务环境的改善,又为经济高效率运转创造了更有利条件,进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比如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政府如何确保每个公民享有及时、高效的交通、医疗、教育等服务?如何确保每个家庭用水、用电、用气的稳定、安全?如何确保有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时,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这就需要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之力,从海量数据中解析有效信息,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正如刚才顾红松局长介绍,《实施意见》所确定的4方面重点工作和15项具体任务,不仅展示了我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经济治理等引领性改革上攻坚突破的决心和信心,也明确了我省发挥数字经济“五个剂”重要功能,提升生产要素可塑性、科技创新颠覆性、产业生态适应性、基础设施支撑性、公共服务渗透性、政府管理灵活性的方向和路径。

    盛毅:

    有序推动《实施意见》落地落实,将切实加快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深度拓展先进技术的场景应用,推动四川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强化我省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促进四川与全国乃至全球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构筑四川参与区域合作、融入全球发展的竞争新优势。

    我认为,在这一轮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数字经济将会起到主要作用。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盛毅先生。请继续提问。

    金融投资报记者:

    金融投资报记者提问。工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针对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加快推动工业智改数转有哪些重点举措?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廖先德: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当前推进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还普遍存在“不会、不敢、不愿”等问题,经济和信息化厅将围绕降本、增效、提质、扩绿四大关键点,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不断健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机制。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让企业“会转”。落实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计划,我们结合国务院总体部署,形成95项重点工作清单,指导推进智改数转改革任务。同时,融合国家数字化转型相关评估规范构建适应我省产业发展的智改数转评价指标体系,加快编制化工园区以及原材料、装备、白酒等12个领域“智改数转”实施指南,引导企业对照规划转型路径。

    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让企业“敢转”。省级财政每年拿出1/3的省级工业发展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实施智改数转,今年已支持重点项目400余个、撬动社会投资超560亿元,带动建设1200余个数字化车间。目前新入库的智改数转项目超2100个。同时,联合人行加大智改数转产融对接合作,目前全省智改数转重点企业贷款余额超3600亿元。

    廖先德:

    三是完善服务供给让企业“愿转”。搭建供应商、服务平台等智改数转供给资源池,面向全国遴选发布140家优质供应商,涉及356项产品和服务;上线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率先投用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赋能平台。在赋能平台引导带动下,华为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和眉山、泸州、达州等市(州)专业赋能平台载体正加快建设,企业转型升级意愿不断增强,一批企业需求正在与专业供应商细化对接,四方伟业、川能智网等公司的一批合作意向已转化落地实施。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廖先德先生。请继续提问。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当前,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对于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具体有哪些举措?

    顾红松:

    这位记者朋友提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是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牛鼻子”。国家层面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入研究谋划,并向社会做了公开发布。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长期探索。我这里结合四川实际,讲一下抓落地的具体举措。

    一是抓好三个统筹,把牢数字经济发展“方向盘”。统筹好数字四川、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建设,主动融入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统筹好全省各方力量,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统筹好安全与发展,探索适应数据特点的安全治理模式,确保隐私得到保护,产业得到发展,安全不受威胁,打造兼顾活力与秩序的数字治理体系。

    二是健全一套体系,找准数字经济发展“切入点”。围绕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数据安全管理、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做好与国家制度衔接,结合我省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协同创新,放大政策组合效应,有力推动实施意见落地落实。

    三是谋划一批项目,握紧数字经济发展“主抓手”。围绕“强化储备一批、促进开工一批、加速建设一批、推动竣工一批”目标,积极对接国家专项支持方向,持续做好项目储备,进一步细化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切实发挥投资稳增长和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四是培育特色品牌,擦亮数字经济发展“金名片”。整合公共数据、企业数据等数据资源,建设更多具有四川特色、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行业高质量数据集。组建四川数据集团,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推动建设四川省数字资产交易中心。务实推进“数据要素×”重点工作,挖掘推广典型案例。积极争取在川建设“人工智能+”场景示范工程和国家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基地。争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一批制造业“智改数转”标杆项目。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建设绿色数据中心。

    五是聚合多元动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圈”。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数字经济领域流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力量,着眼数字领域引才引智,增加高水平数字人才有效供给。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顾红松先生。请继续提问。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提问。请问当前我省平台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平台?主要考虑从哪些方面推动平台经济产业链发展?此外,高质量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主要从哪些方面着力?谢谢。

    王春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这位媒体的提问。平台经济是由网络协同、平台支撑、数据驱动的经济活动单元构成的新经济体系,是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我省平台企业经营范围主要涉及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线文旅、在线教育、出行货运等行业。这些行业中,电子商务平台是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最集中的体现。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电商平台企业260余家;其中零售平台企业中,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2024年1-9月达763.4亿元,占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23.6%。

    目前在川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按照其总部注册地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全国性知名平台在川设立的区域公司,例如京东、阿里、抖音、快手、美团、饿了么、苏宁、盒马、当当、朴朴等消费类平台,腾讯、支付宝、喜马拉雅、货拉拉、滴滴、携程等其他行业平台。二是总部位于四川的平台企业,例如1919、文轩在线、花娃、医联等,其中部分平台企业在垂直行业领域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省政府将“平台经济”作为重点产业链,建立了省领导任链长的协同推进机制。商务厅作为平台经济产业链的牵头部门,持续深入开展以电商为重点的平台经济产业链的研究分析,对符合省政府“16条”、消费品以旧换新、“蜀里安逸”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条件的电商平台企业予以支持,发动各大电商平台参与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味美四川”粉丝暖冬消费季、川货电商节、“天府精品”迎春购物月等重大促消费活动。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主体培育、创新发展、载体建设、要素保障、市场监管,推动平台经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力争全省网上零售额从2023年的4855亿元,到2027年突破8000亿元。

    对高质量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方面,自成都市2016年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我省积极学习借鉴沿海发达省份经验,深入挖掘新业态新模式对外贸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跨境电商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全省共有8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017年的54.9亿元,提升到今年1-10月的1130.1亿元,全年有望超过1300亿元。

    王春莲:

    下一步,我们将从五个方面推动全省跨境电商更好更快发展。一是以评促建,以跨境电商综试区评估为抓手,推动综试区对标先进,提升建设水平。二是夯实产业基础,发掘培育带动产业作用更大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更多产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触“电”出海。三是促进贸产对接,积极举办分行业的产销对接活动,推动西部跨境电商博览会等活动提升规模和影响力。四是挖掘平台带动,持续努力争取落地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以及集货中心仓。五是培育孵化人才,产教融合促进实战人才培育和留用。

    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王春莲女士。请继续提问。

    封面新闻记者: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快网络设施提质扩容。请问我省网络基础设施当前发展现状如何,下一步从哪些方面进行提质扩容?

    钱海燕: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四川信息通信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决策部署,“建用研”一体推进,体系化、规模化部署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成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全省5G基站达20.7万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万兆光网全覆盖,千兆光网家庭覆盖能力超过6500万户,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92TB,算力网络运载力综合水平位居全国第四位。

    我省骨干网络能力持续增强,新增成都到重庆、西安、贵州等地的省际骨干传输网,成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扩容至2900Gbps,成都国际直达数据专用通道总带宽达到360Gbps,服务范围从成都高新区扩大至66个产业功能区。算力网络性能不断提升,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光层配置总带宽115Tb/s,带宽利用率63%,构建起城市内1ms,成渝枢纽节点内3ms,省内城市到天府集群5ms,国家枢纽节点间18ms的算力网络时延圈。

    通信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实施“满格天府”专项行动和农村地区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实现全省乡乡通“双千兆”网络和行政村“村村通5G”。

    下一步,我省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网络基础设施提质扩容。

    一是加强战略性基础设施布局,提升网络设施能级。加快建设西部信息通信业发展高地、国家战略腹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备份基地,积极推动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大力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成都托管与灾备节点)能级,积极跟进参与6G、卫星互联网等技术研发和商用部署。

    二是持续提升网络传输能力,促进算网融合发展。推进400G高速光传输等新技术应用部署,加快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同步扩容升级,适度超前开展“双万兆”网络部署。推动基础电信企业数据推理中心、万卡级智算集群建设,实现算力规模、智能算力、先进存力倍增。加快建设多层次算力高速直联网络,从网络时延、带宽容量、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覆盖率等多个方面提升算力网络运力性能,建成多元泛在、智能敏捷、互联互通、绿色低碳的高性能算力网络体系。

    钱海燕:

    三是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支撑经济社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与工业企业、园区开展5G虚拟专网、混合专网建设部署,引导工业领域重点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持续打造高水平5G工厂,促进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扎实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推进5G+工业互联网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深层次赋能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更好支撑服务新型工业化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钱海燕女士,请继续提问。

    香港商报记者: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文件中提出到2027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到2030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请问接下来四川数字产业发展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发力?谢谢。

    廖先德: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感谢你的提问。四川是较早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展研究的省份之一。早在2019年,四川即提出了推动“芯屏端软智网”等数字核心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并在当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即突破万亿元规模。以突破万亿为新起点,四川在提质、引强、补链、建圈等方面持续发力,成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先后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落地成渝,成都、绵阳、眉山已形成全国最大柔性屏生产基地。今年1—10月,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在重重风险挑战下,实现营业收入超1.3万亿元,同比增长6.1%。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巩固数字产业竞争优势,按照“创新引领、龙头带动、成链集群、协同融合”的基本思路,推动领先领域持续创新、优势领域巩固提升、新兴领域拓展突破,奋力推动产业能级向“高”攀升实现大跨越,支撑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形成若干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一是推动新型显示领先领域“珠峰攀登”。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柔性显示研究院,布局高世代柔性面板生产线,推动全球首条玻璃基Micro LED显示屏生产线实现量产,建成全球一流的柔性显示生产基地和无屏显示总部基地。

    二是推动优势领域加快发展。不断提升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基础领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扩大视听电子、能源电子、先进存算等新兴增长点,打造柔性显示、芯片、行业应用软件等标志性产品。

    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围绕信息安全、卫星网络、智能传感器、量子科技、6G通信、元宇宙、太赫兹技术、生物芯片等新兴领域,布局新赛道、培育新优势,引导企业针对低空经济、北斗规模应用、智慧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场景创造新需求,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廖先德先生。请继续提问。

    消费日报记者:

    消费日报记者提问。此次《实施意见》提出要建设数字社会、全面推进数字化赋能,请问这些目标任务的实现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能否举例说明?谢谢。

    顾红松: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数字化是时代发展趋势,近年来,我省坚持为民惠民、赋能增效,加快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经济社会治理,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

    在各部门的协同推进、各市(州)的创新实践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数据底座不断夯实、城市精细治理更加深入、城市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持续完善,正迈向“体系重构、质效提升”的全域数字化转型新阶段。四川在数字社会建设方面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这里我简要介绍几个。

    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比如成都市新津区,有老城区,也有新城区,有工业园区,也有不少农业地区,这些年通过系统推进区域全域数字化转型,打破传统产业边界与生产模式,构筑“数字+制造”“数字+乡村”“数字+文旅”的复合产业形态,形成了全新的产业业态与发展模式,为城乡融合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子。

    在促进绿色化发展方面,比如南充市建设嘉陵江流域综合治理监管平台,开展禁渔禁捕、秸秆焚烧、森林防火、水位水质监测等工作,在减少空气污染、长江流域生态平衡、林区资源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比如,在促进智慧交通方面,成都的交通运行协调中心,它就是用数字化的手段去调度、匹配和服务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出行偏好。在成都东站的LED屏上,你可以看到正在候客的出租车空车数量、需要排队的时间,也可以看到周边公交的信息和到站时间,以及周边有哪些共享单车,车辆停放位置和数量。同时,系统还可以提前30分钟预测并智能调度,精准实现“人+车+数据”的实时匹配,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局)将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坚持场景牵引、以人为本,助力解决企业、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一批可感可知的数字化应用成果,让数字化转型建设成果惠及全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顾红松先生。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提最后一个问题。

    科技日报记者: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今年以来省委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全省一号创新工程予以推进,省政府也将人工智能产业链列为我省重点推进的15条产业链之一,此次印发的《实施意见》也再次对人工智能产业进行了部署,请介绍一下四川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效。谢谢。

    王建伟: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人工智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新引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主赛道。近年来,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取得积极进展,为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创造了先决条件。

    我这里通报一组数据供大家参考,目前全省拥有人工智能领域企业1100余家,集聚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顶尖人才领衔的优势创新团队24个,电子科大、中电科29所等高校院所研发实力在全国处于第一方阵,全省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居全国第7位,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达969.2亿元、同比增长32.9%。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角度,可以说基本形成覆盖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创新发展体系。

    立足我省坚实的发展基础。前不久,科技厅会同省发改委联合印制了《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为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科技厅将会同有关省级部门和地方“点链面”同步发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壮大。

    “点”,就是聚焦人工智能关键细分领域,梳理形成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攻关任务、基础设施项目、行业垂直大模型培育、标志性产品研制、百强企业培育、目标招引企业、应用场景开放等7张工作清单,涉及支持内容548项,以“清单制+责任制”推动落实,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链”,就是着眼人工智能产业协作配套,系统梳理芯片、机器人、无人机、大模型等上下游企业和省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引导优势市场主体、科研主体“云端”入驻,打造产业链供需对接、技术服务的线上人工智能“超市”,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

    王建伟:

    “面”,就是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分别在成都、绵阳、自贡3地启动建设首批芯片、机器人、无人机等3家创新型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德阳智能油气装备、南充智能真空装备、泸州智能酿造、乐山智能晶硅光伏、宜宾智慧新能源、达州先进计算等8家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提升区域协作水平。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王敏:

    谢谢王建伟先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谢谢顾红松先生和各位发布人。今天的政策吹风会就到这里,再见。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吹风会

  • 2024年12月26日 21时45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15:00,《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吹风会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商务厅、四川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和省社科院有关专家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政策吹风会由四川省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敏主持。

    主持人 王敏: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四川省政府政策吹风会”。

    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省政府新闻办和省政府信息公开办联合举行省政府政策吹风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据局局长顾红松先生,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廖先德先生,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建伟先生,商务厅二级巡视员王春莲女士,四川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钱海燕女士,省社科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盛毅先生,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首先,请顾红松先生作介绍。

    顾红松: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四川数字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24年1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借此机会,现就《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通报。

    近年来,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要着力在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经济治理等引领性改革上攻坚突破,更好担负起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的重大改革任务。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强化整体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协同发展。

    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科教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广阔,拥有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具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

    加快数字化发展深化建设“数字四川”,对于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引领技术革命性突破、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有助于我省传统生产力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为切实树牢数据工作“一盘棋”思维,理顺数据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省对标国家数据局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结合四川实际,在省发展改革委加挂省数据局牌子,强化对数据工作的统筹、协调及牵头作用。

    省数据局自2024年1月挂牌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统筹推进数字四川、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建设,建强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推动数字赋能政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融合发展,强化数字技术创新驱动、数据要素牵引赋能、数字人才培育供给、数字治理安全保障、数字化改革制度支撑五大关键能力,有序推进建设数字经济强省相关工作,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决策部署,锚定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总目标,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统筹数据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体制机制构建双轮驱动,协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和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力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提出两阶段目标。一是到2027年,数字经济总量及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开发利用和交易流通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建成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战略支点,算力总规模达到40EFLOPS,培育一批国家级数字科技创新载体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据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二是到2030年,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全面建立,数据资源化、要素化、价值化体系更加健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

    为确保上述目标落地落实,《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一条主线”,统筹“三个建设”,即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数字四川、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建设。提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数字新技术新赛道以及全面推进数字化赋能4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包括促进数据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加快培育一体化数据市场、强化数据安全治理等15项具体任务。同时提出加强统筹推进、政策支持、人才支撑等3方面保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抓好《实施意见》的推进实施,科学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构建部门横向联动、省市上下协同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顾红松:

    我就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顾红松先生。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改革报记者:

    中国改革报记者提问。“数字经济”这个词近年来高频出现,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加快推动,请问如何理解数字经济对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对四川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有何突出意义?

    盛毅: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全面和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数字经济的巨大影响,我把它概括为“五个剂”:

    一是生产要素的“放大剂”。传统的原料、能源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经数字技术赋能,其利用效率更高、适应性更强、成本更低、功能更多样。以咱们四川老百姓熟悉的白酒为例,五粮液用大数据与酿酒专家的经验相结合,优化了蒸馏、发酵、提炼过程,使得酒曲产量、优质率显著提高,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数字技术在酒业里的运用迅速普及。

    二是产业融合的“粘接剂”。通过数字经济加持,企业间分工协作、集群建设及产业链融合,将打破现有空间、载体、技术等制约,进而大幅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智造”和“群造”生态。比如成都市用数字技术打通医药制造企业、零售药店、医药流通企业、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字营销、智能标价、智能造药,推动医药全产业链共享协同,让患者得到更加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质效齐升。

    三是新经济成长的“催化剂”。新型生产要素、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型配置,改变了生产和服务的组织方式,催生大量新业态、新经营模式和新服务场景,推动产业深度转型。以数据的归集、处理、流通等环节为例,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专业机构提供服务,才能保障和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度,这些专业机构就是我们所称的“数商”。而这些数商所提供的数据和数据产品,又将助力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扩大就业的“助推剂”。产业门类的多层次和结构的高级化,经营模式的日益丰富和多元化,创造出大量灵活多样和高质量就业岗位,显著拓宽了就业门路。国家曾在2020年提出支持15种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以扩大就业,如今看来,15种业态中的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无人经济都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业态、更新的赛道,供广大劳动者发挥自己的才能。

    五是社会发展的“增效剂”。数字经济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就业等方面,还体现在提升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而公共服务和政务环境的改善,又为经济高效率运转创造了更有利条件,进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比如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政府如何确保每个公民享有及时、高效的交通、医疗、教育等服务?如何确保每个家庭用水、用电、用气的稳定、安全?如何确保有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时,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这就需要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之力,从海量数据中解析有效信息,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正如刚才顾红松局长介绍,《实施意见》所确定的4方面重点工作和15项具体任务,不仅展示了我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经济治理等引领性改革上攻坚突破的决心和信心,也明确了我省发挥数字经济“五个剂”重要功能,提升生产要素可塑性、科技创新颠覆性、产业生态适应性、基础设施支撑性、公共服务渗透性、政府管理灵活性的方向和路径。

    盛毅:

    有序推动《实施意见》落地落实,将切实加快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深度拓展先进技术的场景应用,推动四川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强化我省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促进四川与全国乃至全球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构筑四川参与区域合作、融入全球发展的竞争新优势。

    我认为,在这一轮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数字经济将会起到主要作用。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盛毅先生。请继续提问。

    金融投资报记者:

    金融投资报记者提问。工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针对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加快推动工业智改数转有哪些重点举措?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廖先德: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当前推进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还普遍存在“不会、不敢、不愿”等问题,经济和信息化厅将围绕降本、增效、提质、扩绿四大关键点,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不断健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机制。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让企业“会转”。落实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计划,我们结合国务院总体部署,形成95项重点工作清单,指导推进智改数转改革任务。同时,融合国家数字化转型相关评估规范构建适应我省产业发展的智改数转评价指标体系,加快编制化工园区以及原材料、装备、白酒等12个领域“智改数转”实施指南,引导企业对照规划转型路径。

    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让企业“敢转”。省级财政每年拿出1/3的省级工业发展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实施智改数转,今年已支持重点项目400余个、撬动社会投资超560亿元,带动建设1200余个数字化车间。目前新入库的智改数转项目超2100个。同时,联合人行加大智改数转产融对接合作,目前全省智改数转重点企业贷款余额超3600亿元。

    廖先德:

    三是完善服务供给让企业“愿转”。搭建供应商、服务平台等智改数转供给资源池,面向全国遴选发布140家优质供应商,涉及356项产品和服务;上线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率先投用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赋能平台。在赋能平台引导带动下,华为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和眉山、泸州、达州等市(州)专业赋能平台载体正加快建设,企业转型升级意愿不断增强,一批企业需求正在与专业供应商细化对接,四方伟业、川能智网等公司的一批合作意向已转化落地实施。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廖先德先生。请继续提问。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当前,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对于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具体有哪些举措?

    顾红松:

    这位记者朋友提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是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牛鼻子”。国家层面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入研究谋划,并向社会做了公开发布。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长期探索。我这里结合四川实际,讲一下抓落地的具体举措。

    一是抓好三个统筹,把牢数字经济发展“方向盘”。统筹好数字四川、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建设,主动融入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统筹好全省各方力量,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统筹好安全与发展,探索适应数据特点的安全治理模式,确保隐私得到保护,产业得到发展,安全不受威胁,打造兼顾活力与秩序的数字治理体系。

    二是健全一套体系,找准数字经济发展“切入点”。围绕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数据安全管理、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做好与国家制度衔接,结合我省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协同创新,放大政策组合效应,有力推动实施意见落地落实。

    三是谋划一批项目,握紧数字经济发展“主抓手”。围绕“强化储备一批、促进开工一批、加速建设一批、推动竣工一批”目标,积极对接国家专项支持方向,持续做好项目储备,进一步细化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切实发挥投资稳增长和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四是培育特色品牌,擦亮数字经济发展“金名片”。整合公共数据、企业数据等数据资源,建设更多具有四川特色、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行业高质量数据集。组建四川数据集团,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推动建设四川省数字资产交易中心。务实推进“数据要素×”重点工作,挖掘推广典型案例。积极争取在川建设“人工智能+”场景示范工程和国家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基地。争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一批制造业“智改数转”标杆项目。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建设绿色数据中心。

    五是聚合多元动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圈”。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数字经济领域流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力量,着眼数字领域引才引智,增加高水平数字人才有效供给。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顾红松先生。请继续提问。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提问。请问当前我省平台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平台?主要考虑从哪些方面推动平台经济产业链发展?此外,高质量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主要从哪些方面着力?谢谢。

    王春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这位媒体的提问。平台经济是由网络协同、平台支撑、数据驱动的经济活动单元构成的新经济体系,是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我省平台企业经营范围主要涉及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线文旅、在线教育、出行货运等行业。这些行业中,电子商务平台是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最集中的体现。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电商平台企业260余家;其中零售平台企业中,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2024年1-9月达763.4亿元,占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23.6%。

    目前在川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按照其总部注册地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全国性知名平台在川设立的区域公司,例如京东、阿里、抖音、快手、美团、饿了么、苏宁、盒马、当当、朴朴等消费类平台,腾讯、支付宝、喜马拉雅、货拉拉、滴滴、携程等其他行业平台。二是总部位于四川的平台企业,例如1919、文轩在线、花娃、医联等,其中部分平台企业在垂直行业领域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省政府将“平台经济”作为重点产业链,建立了省领导任链长的协同推进机制。商务厅作为平台经济产业链的牵头部门,持续深入开展以电商为重点的平台经济产业链的研究分析,对符合省政府“16条”、消费品以旧换新、“蜀里安逸”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条件的电商平台企业予以支持,发动各大电商平台参与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味美四川”粉丝暖冬消费季、川货电商节、“天府精品”迎春购物月等重大促消费活动。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主体培育、创新发展、载体建设、要素保障、市场监管,推动平台经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力争全省网上零售额从2023年的4855亿元,到2027年突破8000亿元。

    对高质量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方面,自成都市2016年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我省积极学习借鉴沿海发达省份经验,深入挖掘新业态新模式对外贸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跨境电商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全省共有8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017年的54.9亿元,提升到今年1-10月的1130.1亿元,全年有望超过1300亿元。

    王春莲:

    下一步,我们将从五个方面推动全省跨境电商更好更快发展。一是以评促建,以跨境电商综试区评估为抓手,推动综试区对标先进,提升建设水平。二是夯实产业基础,发掘培育带动产业作用更大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更多产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触“电”出海。三是促进贸产对接,积极举办分行业的产销对接活动,推动西部跨境电商博览会等活动提升规模和影响力。四是挖掘平台带动,持续努力争取落地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以及集货中心仓。五是培育孵化人才,产教融合促进实战人才培育和留用。

    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王春莲女士。请继续提问。

    封面新闻记者: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快网络设施提质扩容。请问我省网络基础设施当前发展现状如何,下一步从哪些方面进行提质扩容?

    钱海燕: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四川信息通信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决策部署,“建用研”一体推进,体系化、规模化部署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成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全省5G基站达20.7万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万兆光网全覆盖,千兆光网家庭覆盖能力超过6500万户,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92TB,算力网络运载力综合水平位居全国第四位。

    我省骨干网络能力持续增强,新增成都到重庆、西安、贵州等地的省际骨干传输网,成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扩容至2900Gbps,成都国际直达数据专用通道总带宽达到360Gbps,服务范围从成都高新区扩大至66个产业功能区。算力网络性能不断提升,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光层配置总带宽115Tb/s,带宽利用率63%,构建起城市内1ms,成渝枢纽节点内3ms,省内城市到天府集群5ms,国家枢纽节点间18ms的算力网络时延圈。

    通信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实施“满格天府”专项行动和农村地区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实现全省乡乡通“双千兆”网络和行政村“村村通5G”。

    下一步,我省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网络基础设施提质扩容。

    一是加强战略性基础设施布局,提升网络设施能级。加快建设西部信息通信业发展高地、国家战略腹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备份基地,积极推动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大力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成都托管与灾备节点)能级,积极跟进参与6G、卫星互联网等技术研发和商用部署。

    二是持续提升网络传输能力,促进算网融合发展。推进400G高速光传输等新技术应用部署,加快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同步扩容升级,适度超前开展“双万兆”网络部署。推动基础电信企业数据推理中心、万卡级智算集群建设,实现算力规模、智能算力、先进存力倍增。加快建设多层次算力高速直联网络,从网络时延、带宽容量、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覆盖率等多个方面提升算力网络运力性能,建成多元泛在、智能敏捷、互联互通、绿色低碳的高性能算力网络体系。

    钱海燕:

    三是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支撑经济社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与工业企业、园区开展5G虚拟专网、混合专网建设部署,引导工业领域重点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持续打造高水平5G工厂,促进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扎实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推进5G+工业互联网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深层次赋能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更好支撑服务新型工业化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钱海燕女士,请继续提问。

    香港商报记者: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文件中提出到2027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到2030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请问接下来四川数字产业发展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发力?谢谢。

    廖先德: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感谢你的提问。四川是较早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展研究的省份之一。早在2019年,四川即提出了推动“芯屏端软智网”等数字核心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并在当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即突破万亿元规模。以突破万亿为新起点,四川在提质、引强、补链、建圈等方面持续发力,成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先后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落地成渝,成都、绵阳、眉山已形成全国最大柔性屏生产基地。今年1—10月,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在重重风险挑战下,实现营业收入超1.3万亿元,同比增长6.1%。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巩固数字产业竞争优势,按照“创新引领、龙头带动、成链集群、协同融合”的基本思路,推动领先领域持续创新、优势领域巩固提升、新兴领域拓展突破,奋力推动产业能级向“高”攀升实现大跨越,支撑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形成若干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一是推动新型显示领先领域“珠峰攀登”。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柔性显示研究院,布局高世代柔性面板生产线,推动全球首条玻璃基Micro LED显示屏生产线实现量产,建成全球一流的柔性显示生产基地和无屏显示总部基地。

    二是推动优势领域加快发展。不断提升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基础领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扩大视听电子、能源电子、先进存算等新兴增长点,打造柔性显示、芯片、行业应用软件等标志性产品。

    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围绕信息安全、卫星网络、智能传感器、量子科技、6G通信、元宇宙、太赫兹技术、生物芯片等新兴领域,布局新赛道、培育新优势,引导企业针对低空经济、北斗规模应用、智慧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场景创造新需求,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廖先德先生。请继续提问。

    消费日报记者:

    消费日报记者提问。此次《实施意见》提出要建设数字社会、全面推进数字化赋能,请问这些目标任务的实现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能否举例说明?谢谢。

    顾红松: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数字化是时代发展趋势,近年来,我省坚持为民惠民、赋能增效,加快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经济社会治理,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

    在各部门的协同推进、各市(州)的创新实践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数据底座不断夯实、城市精细治理更加深入、城市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持续完善,正迈向“体系重构、质效提升”的全域数字化转型新阶段。四川在数字社会建设方面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这里我简要介绍几个。

    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比如成都市新津区,有老城区,也有新城区,有工业园区,也有不少农业地区,这些年通过系统推进区域全域数字化转型,打破传统产业边界与生产模式,构筑“数字+制造”“数字+乡村”“数字+文旅”的复合产业形态,形成了全新的产业业态与发展模式,为城乡融合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子。

    在促进绿色化发展方面,比如南充市建设嘉陵江流域综合治理监管平台,开展禁渔禁捕、秸秆焚烧、森林防火、水位水质监测等工作,在减少空气污染、长江流域生态平衡、林区资源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比如,在促进智慧交通方面,成都的交通运行协调中心,它就是用数字化的手段去调度、匹配和服务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出行偏好。在成都东站的LED屏上,你可以看到正在候客的出租车空车数量、需要排队的时间,也可以看到周边公交的信息和到站时间,以及周边有哪些共享单车,车辆停放位置和数量。同时,系统还可以提前30分钟预测并智能调度,精准实现“人+车+数据”的实时匹配,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局)将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坚持场景牵引、以人为本,助力解决企业、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一批可感可知的数字化应用成果,让数字化转型建设成果惠及全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谢谢!

    主持人 王敏:

    谢谢顾红松先生。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提最后一个问题。

    科技日报记者: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今年以来省委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全省一号创新工程予以推进,省政府也将人工智能产业链列为我省重点推进的15条产业链之一,此次印发的《实施意见》也再次对人工智能产业进行了部署,请介绍一下四川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效。谢谢。

    王建伟: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人工智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新引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主赛道。近年来,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取得积极进展,为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创造了先决条件。

    我这里通报一组数据供大家参考,目前全省拥有人工智能领域企业1100余家,集聚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顶尖人才领衔的优势创新团队24个,电子科大、中电科29所等高校院所研发实力在全国处于第一方阵,全省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居全国第7位,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达969.2亿元、同比增长32.9%。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角度,可以说基本形成覆盖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创新发展体系。

    立足我省坚实的发展基础。前不久,科技厅会同省发改委联合印制了《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为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科技厅将会同有关省级部门和地方“点链面”同步发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壮大。

    “点”,就是聚焦人工智能关键细分领域,梳理形成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攻关任务、基础设施项目、行业垂直大模型培育、标志性产品研制、百强企业培育、目标招引企业、应用场景开放等7张工作清单,涉及支持内容548项,以“清单制+责任制”推动落实,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链”,就是着眼人工智能产业协作配套,系统梳理芯片、机器人、无人机、大模型等上下游企业和省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引导优势市场主体、科研主体“云端”入驻,打造产业链供需对接、技术服务的线上人工智能“超市”,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

    王建伟:

    “面”,就是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分别在成都、绵阳、自贡3地启动建设首批芯片、机器人、无人机等3家创新型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德阳智能油气装备、南充智能真空装备、泸州智能酿造、乐山智能晶硅光伏、宜宾智慧新能源、达州先进计算等8家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提升区域协作水平。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王敏:

    谢谢王建伟先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谢谢顾红松先生和各位发布人。今天的政策吹风会就到这里,再见。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2277.jpg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