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三国风云入胸中 蹭蹬一生笑落日
陈寿(公元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南充市)人,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侍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元康七年(公元297年)病逝。
(图源:四川发布)
陈寿一生坎坷,少年时代即以文章知名于蜀中。他的师父,是鼎鼎大名的谯周。在蜀汉政权里已阅尽仕途况味的谯周对这位小同乡关爱有加,除尽心教他儒学典籍,还会在待人接物上指点一二。
青年陈寿以才学闻名,走上仕途却被蜀汉政权任命到了一个卑微的职位:观阁令史。官场的黑暗和世人的不宽容,让陈寿一度心灰意冷,然而也让他内心暗暗发誓:一定要从世路坎坷中走出来,真正有一番作为。
蜀汉亡后,作为前朝遗民,陈寿在家乡南充又沉寂了数年,他一边侍奉年迈的老母,一边闭门读书。在此期间他萌生了为蜀汉写史的念头。公元268年左右,陈寿得到张华的举荐,被举为孝廉,朝廷授予他佐著作郎(相当于著作郎副职)的官职,随即又出任阳平县(在今安徽境内)县令。在张华的鼓励下,陈寿撰写成了《诸葛亮集》上报朝廷,被正式任命为著作郎。《诸葛亮集》的完成使得通往巨著《三国志》的写作门径就此打开。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灭吴,三国归晋,中华民族重新实现了大一统。十年后,陈寿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分为《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计六十五卷,记载了从公元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到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整整六十年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三国历史。
尽管一生蹭蹬,然而我们可以想象,在告别人世的那一刻,陈寿的内心一定是笑对落日的。每当一轮红日西沉的时候,陈寿经常搁下笔,一个人凭窗眺望,思念着故乡的山水,尽管关山重重,然而,嘉陵江的涛声始终在他心头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