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解读:《四川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 2024年09月26日 18时52分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近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包括10个部分33项强有力措施。提出到2025年,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及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目标。

    为了让广大网友能够深入了解《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罗秀兵为我们线上解读《实施方案》并且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今天的直播间还有另外的两位嘉宾,为大家介绍,他们是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朱龙霞、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高级工程师王聪,欢迎。首先请罗总跟我们广大的网友打个招呼。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 罗秀兵:

    各位网友下午好!我是生态环境厅罗秀兵,很高兴通过省政府网站这个平台与广大网友交流互动。借此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主持人:谢谢罗总。2024年8月19日《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我们注意到,这是我省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发布的第三个“大气十条”,可以说是大气领域的又一指引性文件,备受关注。请罗总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 罗秀兵:

    好的,主持人。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先后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纵深推进火电超低排放改造等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措施,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削减。自2015年实施细颗粒物(PM2.5)监测考核以来,在全省GDP上升98.3%情况下,实现PM2.5浓度下降21.3%,累计重污染天数减少62.2%。全省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相信大家深有感受,蓝天白云的盛景经常晒曝朋友圈,这也反映了我省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做的努力。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压力,2023年,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和疫后经济复苏污染排放增加的双重影响,我省空气质量出现反弹。我们认真分析总结,通过坚持“优先治标、持续治本、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强力减排,2024年全省空气质量已同比改善、整体向好,但改善成效还不巩固,重污染天气还没有全部消除,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还未到位,治标措施还未达到“天花板”。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出现沙尘、异常高温天气等不利气象频次加大,空气质量改善形势仍然严峻,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还很艰巨。在此背景下,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好国务院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我们锚定美丽四川建设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正如主持人您所提到的,这是我省发布的第三个“大气十条”,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全省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坚定决心。

    主持人:

    谢谢罗总的介绍,让我们对《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有了清晰的了解。接下来,请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朱龙霞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  朱龙霞:

    好的,主持人。《实施方案》主要包括10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明确提出了全省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两项污染物的减排目标;二是指明了方法路径,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源头防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三是优化调整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和区域,加强区域协同治理。第二至第九部分为8大重要行动,包括三个方面共29项任务:一是在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13项重点任务,涉及严格环境准入、落后产能淘汰、能源绿色清洁化、运输结构优化、移动源清洁化等内容;二是在面源精细化管理和多污染物减排方面,提出了7项重点任务,涉及扬尘、矿山、秸秆、餐饮油烟等排放源管控,以及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污染物和氨等多项污染物治理;三是在机制建设、能力建设、政策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9项重点任务,涉及区域联防联控、重污染应对、监测执法、科技支撑和环境经济政策、标准等内容。第十部分为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全民行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组织领导,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职责。二是严格监督考核,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及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三是加强信息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四是推进社会共治,动员全民参与大气环境保护,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主持人:

    谢谢朱处长的详细介绍,让我们对《实施方案》10个部分的内容了解更加清晰、明确。您刚才在介绍的过程中提到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有所调整,能否就这方面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  朱龙霞:

    好的,主持人。根据《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省人民政府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大气污染传输扩散规律,参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有关规定,划定本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我省于2019年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九个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中,首次划定了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涉及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广安、达州、雅安、眉山、资阳等15个城市,其中,成都、自贡、德阳、内江4市全域划为重点区域。此次省政府印发的《实施方案》中,综合考虑各个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和大气污染传输特点,对重点区域进行了优化调整,全域为重点区域的城市增加至8个(新增遂宁、广安、眉山、资阳4市),其余7市重点区域范围也有所扩大。甘孜、阿坝、凉山、攀枝花、广元、巴中6个城市仍然保持为非重点区域。

    重点区域内可以实行更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或者更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超载地区实行更严格的区域限批;禁止新增化工园区;禁止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禁止新建、扩建高污染燃料燃用设施设备等。此外,重点区域实行区域统筹、综合规划和联合防治制度。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环保标准、环境监管制度,能够更加系统、整体地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共治大格局。

    主持人:

    《实施方案》作为我省第三个“大气十条”,其治理思路是怎样的呢?主要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呢?我们请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高级工程师王聪来介绍一下。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王聪:

    《实施方案》总体治理思路是“优先治标、持续治本、标本兼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重点防治。全面落实国家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措施要求,以改善空气质量为重心,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二是坚持标本兼治。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面源污染治理,突出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污染物减排。三是坚持协同共治。强化区域协同,加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三个重点区域协同,加强与重庆毗邻城市协同。强化部门协同,与公安、经信、住建、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协同。强化要素治理协同,加强臭氧与PM2.5协同治理。

    主要的特色和亮点可以归纳为“有序衔接、细化分解、适当加严和因地制宜”四个方面。一是有序衔接上位文件和省级相关规划。参照国家方案整体框架,结合我省实际,从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等十个方面提出工作措施,目标设定延续了空气质量和排放总量双控的管理模式;任务指标充分衔接省级相关规划和工作方案要求。二是细化分解重点任务。以具体的项目和示范工程为抓手,落实国家层面提出的政策要求,将每项重点任务细化成相应的指标和要求。三是适当加严部分要求。结合全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部分任务对标国家重点区域要求执行,比如淘汰重点区域的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加快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度,促进全省治理水平提升。四是因地制宜突出四川特色。针对我省砖瓦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特点,开展整治提升工作,提出重点城市力争压减40%产线的目标。针对烤烟、制茶污染问题,提出80%“电烤烟”“电制茶”实施改造。综合考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气象条件、人口经济、传输通道影响等因素,优化调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主持人:

    《实施方案》出台后,具体有哪些工作安排?这个问题我们请教一下罗总。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  罗秀兵:

    《实施方案》出台后,我们赓即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系统内部的宣传解读学习,全面掌握目标和重点任务,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细化举措,抓好落实。为贯彻落实好《实施方案》,我们将继续坚持“优先治标、持续治本、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提升“治标”强监管,统筹“治本”抓减排,多措并举、全力攻坚,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提质增效。全力推动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减排项目落地;加快推动砖瓦行业产能整合提标升级,着力提升企业环保绩效水平。加强柴油货车抽检路查、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坚决打击数据造假行为。

    二是深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优化完善川渝两地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制定实施川渝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化重污染天气应对联动合作。加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三大重点区域联动,推动形成区域联动共治大格局。

    三是加强科技支撑精准管控。健全大气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全面提升城市颗粒物和臭氧前体物溯源监测能力,推进重点工业园区空气自动站建设。充分利用在线监控、走航监测、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加强测管协同执法联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

    四是强化监督考核压实责任。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及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对空气质量改善不力、目标差距大、大气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采取约见约谈、省厅挂牌督办、公开曝光、大气专项督察等措施,倒逼责任落实。

    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门统筹抓总作用,会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对地方的督促指导,全面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主持人:

    好的,谢谢。接下来,我们就一块儿来回答部分网友问题。

    网友萝卜:前面介绍中提到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也注意到《实施方案》的重点任务首先围绕三大结构调整作出部署,那么结构调整与空气质量改善的关系是什么呢?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王聪:

    感谢这些网友的提问。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持续深入推进,传统大气污染治理手段的减排空间正在逐渐压缩。根据中国工程院、四川省环境规划院的评估,近几年我省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幅度已明显收窄。要达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必须要从根源上、从结构调整方面挖掘更大的污染物减排潜力。近年来全省下大力气推进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我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绿色化水平不高、交通运输结构偏公路等结构性问题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结构调整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产业结构方面,布局不优、环境绩效水平不高的问题突出。例如,全省砖瓦行业企业数量和产能全国第一,但产能利用率不足50%,环保绩效水平普遍较差;成都市作为新一线城市,二三圈层聚集了2000多家规模不等的家具企业,产业迁移进展较慢。能源结构方面,主要是能源消费端的问题,电煤消费占比较低,很多城市仍存在大量燃煤锅炉、炉窑等分散低效燃煤设施和小型燃生物质锅炉设施,没有充分发挥出四川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在交通结构方面,我省以公路运输为主,大量柴油货车的排放带来了高污染,新能源车船和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推广较慢,目前还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实施结构性根源性减排才是未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施方案》强调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宗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真抓实干,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加强源头防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在任务上首先部署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实施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行动、实施交通运输体系绿色行动,并明确了具体任务的部门责任分工,这将充分释放结构性减排潜力,有力支撑全省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网友丝路:我们注意到,《实施方案》针对移动源提出了很多量化指标,是否说明移动源管控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主要考虑是什么呢?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  朱龙霞:

    好的,我来回答下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研究表明,移动源在我省大气污染物排放中占比达到30%以上,有的城市甚至达到40%以上,对空气污染的贡献非常明显。近年来我省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自2015年的769万辆增长至1595万辆,翻了1倍多,虽然提高了新车排放标准,但由于基数太大,导致排放总量较高。其中老旧车仍有80余万辆,其保有量仅占汽车总量的5%,但造成的污染排放占了移动源的近20%。全省新能源汽车占比7.4%,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动化率也仅为4.3%,与京津冀、东部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大力推动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加强移动源管控成为必然举措。《实施方案》中,一是推进铁路线路扩能改造,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明确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和储煤基地,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二是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推广新能源应用。例如城市公共交通、物流和环卫等领域新增或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大力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鼓励新增或更新的3吨以下叉车采用新能源。三是强化了移动源及油品管控。强化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管执法,严惩弄虚作假违法行为。加强油品全环节监管,提升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油箱中柴油抽测频次等措施。

    主持人:

    网友自然卷:空气质量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空气质量改善行动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日常需要怎么做?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  罗秀兵:

    好的,感谢网友的提问。改善空气质量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每个人都应当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空气污染主要受生产、生活等方面影响,现就围绕日常生活方面,提一些建议,供公众参考。

    一是绿色低碳出行。尽量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拼车。二是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污染源。尽量使用低(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清洁剂和涂料,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三是积极支持清洁能源。可以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或风能,鼓励家庭和企业投资于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四是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可以选择参加当地的环保组织或社区活动,积极参加环保知识宣传引导,提高周围群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五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并积极提供环境违法行为线索,加大举报力度,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助推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此外,还可以实时关注空气质量指数(AQI),避免在重污染天气期间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在此,恳请广大网友对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一起守护蓝天,共享清新空气!谢谢大家!

    主持人:

    好的,感谢三位嘉宾做客我们的直播间,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解读:《四川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 2024年09月26日 18时52分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近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包括10个部分33项强有力措施。提出到2025年,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及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目标。

    为了让广大网友能够深入了解《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罗秀兵为我们线上解读《实施方案》并且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今天的直播间还有另外的两位嘉宾,为大家介绍,他们是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朱龙霞、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高级工程师王聪,欢迎。首先请罗总跟我们广大的网友打个招呼。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 罗秀兵:

    各位网友下午好!我是生态环境厅罗秀兵,很高兴通过省政府网站这个平台与广大网友交流互动。借此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主持人:谢谢罗总。2024年8月19日《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我们注意到,这是我省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发布的第三个“大气十条”,可以说是大气领域的又一指引性文件,备受关注。请罗总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 罗秀兵:

    好的,主持人。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先后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纵深推进火电超低排放改造等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措施,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削减。自2015年实施细颗粒物(PM2.5)监测考核以来,在全省GDP上升98.3%情况下,实现PM2.5浓度下降21.3%,累计重污染天数减少62.2%。全省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相信大家深有感受,蓝天白云的盛景经常晒曝朋友圈,这也反映了我省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做的努力。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压力,2023年,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和疫后经济复苏污染排放增加的双重影响,我省空气质量出现反弹。我们认真分析总结,通过坚持“优先治标、持续治本、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强力减排,2024年全省空气质量已同比改善、整体向好,但改善成效还不巩固,重污染天气还没有全部消除,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还未到位,治标措施还未达到“天花板”。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出现沙尘、异常高温天气等不利气象频次加大,空气质量改善形势仍然严峻,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还很艰巨。在此背景下,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好国务院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我们锚定美丽四川建设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正如主持人您所提到的,这是我省发布的第三个“大气十条”,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全省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坚定决心。

    主持人:

    谢谢罗总的介绍,让我们对《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有了清晰的了解。接下来,请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朱龙霞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  朱龙霞:

    好的,主持人。《实施方案》主要包括10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明确提出了全省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两项污染物的减排目标;二是指明了方法路径,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源头防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三是优化调整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和区域,加强区域协同治理。第二至第九部分为8大重要行动,包括三个方面共29项任务:一是在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13项重点任务,涉及严格环境准入、落后产能淘汰、能源绿色清洁化、运输结构优化、移动源清洁化等内容;二是在面源精细化管理和多污染物减排方面,提出了7项重点任务,涉及扬尘、矿山、秸秆、餐饮油烟等排放源管控,以及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污染物和氨等多项污染物治理;三是在机制建设、能力建设、政策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9项重点任务,涉及区域联防联控、重污染应对、监测执法、科技支撑和环境经济政策、标准等内容。第十部分为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全民行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组织领导,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职责。二是严格监督考核,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及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三是加强信息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四是推进社会共治,动员全民参与大气环境保护,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主持人:

    谢谢朱处长的详细介绍,让我们对《实施方案》10个部分的内容了解更加清晰、明确。您刚才在介绍的过程中提到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有所调整,能否就这方面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  朱龙霞:

    好的,主持人。根据《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省人民政府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大气污染传输扩散规律,参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有关规定,划定本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我省于2019年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九个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中,首次划定了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涉及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广安、达州、雅安、眉山、资阳等15个城市,其中,成都、自贡、德阳、内江4市全域划为重点区域。此次省政府印发的《实施方案》中,综合考虑各个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和大气污染传输特点,对重点区域进行了优化调整,全域为重点区域的城市增加至8个(新增遂宁、广安、眉山、资阳4市),其余7市重点区域范围也有所扩大。甘孜、阿坝、凉山、攀枝花、广元、巴中6个城市仍然保持为非重点区域。

    重点区域内可以实行更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或者更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超载地区实行更严格的区域限批;禁止新增化工园区;禁止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禁止新建、扩建高污染燃料燃用设施设备等。此外,重点区域实行区域统筹、综合规划和联合防治制度。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环保标准、环境监管制度,能够更加系统、整体地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共治大格局。

    主持人:

    《实施方案》作为我省第三个“大气十条”,其治理思路是怎样的呢?主要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呢?我们请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高级工程师王聪来介绍一下。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王聪:

    《实施方案》总体治理思路是“优先治标、持续治本、标本兼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重点防治。全面落实国家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措施要求,以改善空气质量为重心,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二是坚持标本兼治。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面源污染治理,突出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污染物减排。三是坚持协同共治。强化区域协同,加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三个重点区域协同,加强与重庆毗邻城市协同。强化部门协同,与公安、经信、住建、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协同。强化要素治理协同,加强臭氧与PM2.5协同治理。

    主要的特色和亮点可以归纳为“有序衔接、细化分解、适当加严和因地制宜”四个方面。一是有序衔接上位文件和省级相关规划。参照国家方案整体框架,结合我省实际,从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等十个方面提出工作措施,目标设定延续了空气质量和排放总量双控的管理模式;任务指标充分衔接省级相关规划和工作方案要求。二是细化分解重点任务。以具体的项目和示范工程为抓手,落实国家层面提出的政策要求,将每项重点任务细化成相应的指标和要求。三是适当加严部分要求。结合全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部分任务对标国家重点区域要求执行,比如淘汰重点区域的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加快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度,促进全省治理水平提升。四是因地制宜突出四川特色。针对我省砖瓦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特点,开展整治提升工作,提出重点城市力争压减40%产线的目标。针对烤烟、制茶污染问题,提出80%“电烤烟”“电制茶”实施改造。综合考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气象条件、人口经济、传输通道影响等因素,优化调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主持人:

    《实施方案》出台后,具体有哪些工作安排?这个问题我们请教一下罗总。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  罗秀兵:

    《实施方案》出台后,我们赓即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系统内部的宣传解读学习,全面掌握目标和重点任务,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细化举措,抓好落实。为贯彻落实好《实施方案》,我们将继续坚持“优先治标、持续治本、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提升“治标”强监管,统筹“治本”抓减排,多措并举、全力攻坚,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提质增效。全力推动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减排项目落地;加快推动砖瓦行业产能整合提标升级,着力提升企业环保绩效水平。加强柴油货车抽检路查、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坚决打击数据造假行为。

    二是深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优化完善川渝两地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制定实施川渝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化重污染天气应对联动合作。加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三大重点区域联动,推动形成区域联动共治大格局。

    三是加强科技支撑精准管控。健全大气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全面提升城市颗粒物和臭氧前体物溯源监测能力,推进重点工业园区空气自动站建设。充分利用在线监控、走航监测、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加强测管协同执法联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

    四是强化监督考核压实责任。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及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对空气质量改善不力、目标差距大、大气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采取约见约谈、省厅挂牌督办、公开曝光、大气专项督察等措施,倒逼责任落实。

    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门统筹抓总作用,会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对地方的督促指导,全面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主持人:

    好的,谢谢。接下来,我们就一块儿来回答部分网友问题。

    网友萝卜:前面介绍中提到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也注意到《实施方案》的重点任务首先围绕三大结构调整作出部署,那么结构调整与空气质量改善的关系是什么呢?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王聪:

    感谢这些网友的提问。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持续深入推进,传统大气污染治理手段的减排空间正在逐渐压缩。根据中国工程院、四川省环境规划院的评估,近几年我省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幅度已明显收窄。要达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必须要从根源上、从结构调整方面挖掘更大的污染物减排潜力。近年来全省下大力气推进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我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绿色化水平不高、交通运输结构偏公路等结构性问题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结构调整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产业结构方面,布局不优、环境绩效水平不高的问题突出。例如,全省砖瓦行业企业数量和产能全国第一,但产能利用率不足50%,环保绩效水平普遍较差;成都市作为新一线城市,二三圈层聚集了2000多家规模不等的家具企业,产业迁移进展较慢。能源结构方面,主要是能源消费端的问题,电煤消费占比较低,很多城市仍存在大量燃煤锅炉、炉窑等分散低效燃煤设施和小型燃生物质锅炉设施,没有充分发挥出四川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在交通结构方面,我省以公路运输为主,大量柴油货车的排放带来了高污染,新能源车船和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推广较慢,目前还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实施结构性根源性减排才是未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施方案》强调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宗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真抓实干,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加强源头防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在任务上首先部署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实施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行动、实施交通运输体系绿色行动,并明确了具体任务的部门责任分工,这将充分释放结构性减排潜力,有力支撑全省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网友丝路:我们注意到,《实施方案》针对移动源提出了很多量化指标,是否说明移动源管控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主要考虑是什么呢?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  朱龙霞:

    好的,我来回答下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研究表明,移动源在我省大气污染物排放中占比达到30%以上,有的城市甚至达到40%以上,对空气污染的贡献非常明显。近年来我省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自2015年的769万辆增长至1595万辆,翻了1倍多,虽然提高了新车排放标准,但由于基数太大,导致排放总量较高。其中老旧车仍有80余万辆,其保有量仅占汽车总量的5%,但造成的污染排放占了移动源的近20%。全省新能源汽车占比7.4%,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动化率也仅为4.3%,与京津冀、东部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大力推动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加强移动源管控成为必然举措。《实施方案》中,一是推进铁路线路扩能改造,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明确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和储煤基地,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二是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推广新能源应用。例如城市公共交通、物流和环卫等领域新增或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大力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鼓励新增或更新的3吨以下叉车采用新能源。三是强化了移动源及油品管控。强化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管执法,严惩弄虚作假违法行为。加强油品全环节监管,提升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油箱中柴油抽测频次等措施。

    主持人:

    网友自然卷:空气质量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空气质量改善行动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日常需要怎么做?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  罗秀兵:

    好的,感谢网友的提问。改善空气质量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每个人都应当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空气污染主要受生产、生活等方面影响,现就围绕日常生活方面,提一些建议,供公众参考。

    一是绿色低碳出行。尽量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拼车。二是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污染源。尽量使用低(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清洁剂和涂料,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三是积极支持清洁能源。可以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或风能,鼓励家庭和企业投资于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四是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可以选择参加当地的环保组织或社区活动,积极参加环保知识宣传引导,提高周围群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五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并积极提供环境违法行为线索,加大举报力度,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助推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此外,还可以实时关注空气质量指数(AQI),避免在重污染天气期间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在此,恳请广大网友对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一起守护蓝天,共享清新空气!谢谢大家!

    主持人:

    好的,感谢三位嘉宾做客我们的直播间,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