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大行动 以科技支撑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 2024年05月31日 20时41分
  • 来源: 四川观察
  • 【字体:
  • 四川是农业大省,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科技创新是关键——《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四川省科技支撑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已制定出台。5月31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与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蒋辉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刘伟一起走进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直播间与广大网友交流。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基础强、科技装备强、经营服务强、抗风险能力强、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的农业现代化强省。牟锦毅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四川将大力开展种业创新“良种天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兴粮”、农业装备研制“智慧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和园区“产业慧聚”以及农业科技服务“赋能提升”五大行动,为“天府粮仓”插上科技翅膀。在空间布局上,则要布局“一带、五区、三十集群、千个园区”,其中“一带”即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为引领,辐射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五区”即根据气候、地形、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分区域明确成都平原、盆地丘陵、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川西高原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区主要发展稻麦、稻油、稻菜轮作和稻鱼综合种养等,逐步实现平原地区以粮为主。“三十集群”即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集中打造30个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千个园区”即按照以粮为主、粮经饲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思路,分级分类建设1000个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国家和省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谈到省农科院在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工作成效,牟锦毅表示:“我们重点聚焦‘卡脖子’问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棉花高抗枯萎病育种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食用菌科间杂交细胞融合技术研发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籼型三系杂交水稻选育、人工合成小麦资源利用等5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我们还在重大品种培育上不断取得突破,加快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建设。”目前,农业农村部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和以院天府种业实验室为基础打造的天府万安实验室已获批建设,“国家西南特色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圃(成都)”正式授牌,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成功揭牌,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四川省海南南繁育种工程中心、四川省长江鲟保护中心等部省级平台建设有序推进,联合共建“天府粮仓”数字农业川渝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西南丘陵山区智能绿色农业装备联合创新应用中心、热带农业农村遥感应用中心(四川)等平台,全院各级各类创新平台总数突破100个。

    科技创新强调原始创新是关键,省农科院正在哪些重点方向突破?牟锦毅介绍,生物种业创新方面正加快前沿育种技术研发与利用,推进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生物芯片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创新,逐步推动育种向精准化、高效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农作物突破性新品种和具有自主种质基础的国产化畜禽品种,确保种源自主可控。在耕地质量巩固提升方面,加强技术研发,突破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和耕地污染治理等技术瓶颈,探索复耕地、撂荒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高效利用、中低产耕地地力提升、退化耕地生态修复,不断提升“天府粮仓”持续丰产的能力。同时还正在实施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配套工程,重点加强固碳减排、秸秆利用、绿色防控、智慧管控等关键技术创新,强化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集成推广,有效破解农业资源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提高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型人才是创造新技术和整合新要素的关键。牟锦毅表示:“我们坚持高标准精准引进和高质量自主培养‘两手抓’,灵活采取以才引才、平台引才等方式,加快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构建‘产业+学科+人才’定向培养模式,重点加强博士后和青年领军人才培育;持续深化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确保每项科研任务都有专家团队领衔支撑,在授权、松绑、激励方面力求更大突破,支持更多优秀人才挑大梁、出成果,最大化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潜能。”并且省农科院还积极选派专家参加“科技下乡万里行”“科技特派员”等活动,继续开展干部“墩苗”行动,创新科研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工作模式,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筑牢人才根基。

    在互动环节,各位嘉宾还分别就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等网友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记者 刘畅)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实施五大行动 以科技支撑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 2024年05月31日 20时41分
  • 来源: 四川观察
  • 四川是农业大省,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科技创新是关键——《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四川省科技支撑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已制定出台。5月31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与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蒋辉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刘伟一起走进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直播间与广大网友交流。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基础强、科技装备强、经营服务强、抗风险能力强、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的农业现代化强省。牟锦毅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四川将大力开展种业创新“良种天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兴粮”、农业装备研制“智慧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和园区“产业慧聚”以及农业科技服务“赋能提升”五大行动,为“天府粮仓”插上科技翅膀。在空间布局上,则要布局“一带、五区、三十集群、千个园区”,其中“一带”即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为引领,辐射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五区”即根据气候、地形、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分区域明确成都平原、盆地丘陵、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川西高原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区主要发展稻麦、稻油、稻菜轮作和稻鱼综合种养等,逐步实现平原地区以粮为主。“三十集群”即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集中打造30个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千个园区”即按照以粮为主、粮经饲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思路,分级分类建设1000个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国家和省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谈到省农科院在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工作成效,牟锦毅表示:“我们重点聚焦‘卡脖子’问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棉花高抗枯萎病育种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食用菌科间杂交细胞融合技术研发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籼型三系杂交水稻选育、人工合成小麦资源利用等5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我们还在重大品种培育上不断取得突破,加快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建设。”目前,农业农村部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和以院天府种业实验室为基础打造的天府万安实验室已获批建设,“国家西南特色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圃(成都)”正式授牌,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成功揭牌,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四川省海南南繁育种工程中心、四川省长江鲟保护中心等部省级平台建设有序推进,联合共建“天府粮仓”数字农业川渝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西南丘陵山区智能绿色农业装备联合创新应用中心、热带农业农村遥感应用中心(四川)等平台,全院各级各类创新平台总数突破100个。

    科技创新强调原始创新是关键,省农科院正在哪些重点方向突破?牟锦毅介绍,生物种业创新方面正加快前沿育种技术研发与利用,推进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生物芯片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创新,逐步推动育种向精准化、高效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农作物突破性新品种和具有自主种质基础的国产化畜禽品种,确保种源自主可控。在耕地质量巩固提升方面,加强技术研发,突破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和耕地污染治理等技术瓶颈,探索复耕地、撂荒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高效利用、中低产耕地地力提升、退化耕地生态修复,不断提升“天府粮仓”持续丰产的能力。同时还正在实施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配套工程,重点加强固碳减排、秸秆利用、绿色防控、智慧管控等关键技术创新,强化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集成推广,有效破解农业资源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提高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型人才是创造新技术和整合新要素的关键。牟锦毅表示:“我们坚持高标准精准引进和高质量自主培养‘两手抓’,灵活采取以才引才、平台引才等方式,加快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构建‘产业+学科+人才’定向培养模式,重点加强博士后和青年领军人才培育;持续深化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确保每项科研任务都有专家团队领衔支撑,在授权、松绑、激励方面力求更大突破,支持更多优秀人才挑大梁、出成果,最大化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潜能。”并且省农科院还积极选派专家参加“科技下乡万里行”“科技特派员”等活动,继续开展干部“墩苗”行动,创新科研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工作模式,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筑牢人才根基。

    在互动环节,各位嘉宾还分别就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等网友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记者 刘畅)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