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河水运最新规划发布 18个港口功能明确
“千河之省”四川发展内河水运优势得天独厚,全省现有通航河流176条,通航里程1.05万公里,并且航道网络与经济区天然耦合。前不久,省政府专门印发《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对完善四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水运比较优势,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9月20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总规划师寇小兵来到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直播间,就《规划》的主要内容与网友在线交流。
“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成本低、能耗小、污染少等优点,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我省内河水运在航道条件、港口功能等方面还存在短板,所以我们在编制《规划》时主要考虑了四项原则:科学谋划,适度超前;统筹融合,协调发展;突出重点,一江一策;创新智慧,绿色安全。”寇小兵介绍,《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航道通江达海、港产融合互动、运输经济高效、发展绿色低碳、运行智能可靠的四川内河水运体系。建成5条出川通道,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2160公里,高等级航道对市级行政区的覆盖率达到57%。长江干线常年通行3000吨级以上船舶,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渠江、涪江常年通行1000吨级以上船舶。千吨级以上泊位达到300个,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81亿吨,主要港口和地区性重要港口的铁路进港率近80%,高等级公路进港率达到100%。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比重分别突破5%、20%,成为优化运输结构和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到2050年,全面建成平安、绿色、畅通、智慧、高效的现代化四川内河水运体系。
围绕上述目标,四川未来几年将着力攻坚做好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构建干支衔接的内河航道体系。长江全线扩能,金沙江全线贯通,岷江全线达标,嘉陵江全线升级,渠江、沱江、涪江逐步打通断点堵点、有序贯通,提升支流航道及湖库区航道能力。
二是打造集约高效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完善现代化港口功能,促进港产城协同发展,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三是构建协同高效的航运服务体系。发展清洁高效的运输船舶,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和干支联运,建立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培育壮大航运市场主体。
四是强化创新引领的航运信息化体系。加快水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水运“互联网+管理服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五是践行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方式。提升水运污染防治水平,加大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强化内河航运生态保护修复。
六是构筑能力充分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强化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能力,统筹基础设施建管养用,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加强航运文化建设。
“根据航道基础条件及发展需求等,分为国家高等级航道、地区重要航道、一般航道三个层次。全省规划七级及以上航道总里程5866公里,形成‘一横五纵多线’内河航道体系,‘一横’是指长江、金沙江构成的国家高等级航道,‘五纵’是指岷江、嘉陵江、渠江、沱江、涪江等五条国家高等级航道,‘多线’是地区重要航道和一般航道构成的基础航道网络。”寇小兵还就网友普遍关心的港口布局情况做了详细介绍:“根据港口功能定位和发挥作用,分为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三个层次。全省共规划港口18个,形成‘两核四翼多点’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具体来看,‘两核’是指泸州港、宜宾港两个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四翼’是指乐山港、广安港、南充港、广元港等4个地区性重要港口,‘多点’是指凉山港、遂宁港、达州港、攀枝花港、眉山港、自贡港、内江港、成都港、绵阳港、资阳港、雅安港、巴中港等12个一般港口。”
为有效发挥港口功能,根据全省的各货类运输需求以及码头专业化布局要求,《规划》还明确要打造集装箱运输系统、干散货运输系统、大件运输系统、滚装运输系统、翻坝货物运输系统、旅游客运系统等6大专业化运输系统。同时,为扩大港口服务的经济腹地范围,更好发挥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规划》明确将加快对外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推动四川至北部湾、滇黔、甘陕、西藏、重庆等5个方向对外集疏运通道建设完善;加快港口重点货运作业区以及旅游码头进港铁路、进港公路建设,打通进港“最后一公里”。(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