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高善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建言聚力
名片
高善峰
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会长
履职故事
坚持提案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过去一年里,高善峰带着一批大学生,在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开展系列调研;走进彝区开展“一村一幼”实施情况视察,了解孩子们的午休、午餐等“小切口”问题……省两会开幕前夕,高善峰准备带上会的提案和建议已基本成型。
2018年以来,高善峰一共提交了56件提案,他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10条。
在调研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进中小学时,高善峰发现,杭州、武汉、深圳等地已走在前面。他撰写《建议我省尽快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中小学必修课来开展》提案,提出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精心设计教材等,助力中小学生尽早掌握人工智能技能,被省政协立案答复。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高善峰经过调研,撰写《建议立足川渝毗邻地区特色优势,做好红色游、研学游大文章》提案,建议两地联合出台相关意见或办法,规范研学市场。
今年省两会,高善峰准备的建议涉及中小学生体育教育、青少年国际交流、学术诚信等内容。其中,针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教育,他建议要强化督导监测、健全评价体系,学校要在教学内容、体育课程上进行创新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推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也是高善峰关注的重点。其中,增加公共场所厕所坐位比例的建议,源自他和一位八旬老人的交流。“公共厕所里通常蹲位多、坐位少,对老年人不太友好,蹲久了站起来,可能出现摔跤等意外。”经过充分调研,高善峰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完善公共厕所建设规范标准,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展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四川教育强省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高善峰将围绕中小学全面加强人工智能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等方面,深入调研、小心求解,积极建言聚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给出政协委员的答案。(记者 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