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
聚焦经济热点 为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 2025年01月23日 08时4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1月22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成都金牛宾馆礼堂举行,省政协委员周宏、吕芙蓉、王晓贤和李军分别走上通道,同记者面对面交流,并围绕促进川港合作、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用好清洁能源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履职情况和建议意见。

    省政协委员、香港贸易发展局西部地区首席代表周宏:

    期待川港联手“飞”出低空经济新赛道

    “香港是四川最大的外资来源地,作为港区四川省政协委员,请您谈谈过去一年的履职成效。您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才能更好实现经贸合作上的双向奔赴?”面对记者的提问,周宏介绍,在稳外资方面,去年香港贸易发展局成都办事处联合四川省香港商会举办了4场在川港商座谈会,了解港商发展遇到的问题,同省贸促会举办政企对话会,坚定了港商在四川的发展信心。在稳外贸方面,先后推动四川美食、美酒等在香港贸发局展会的四川展馆亮相。在全方位宣介四川投资商机上,先后协助商务厅、省经济合作局等省直部门,以及成都、宜宾等市(州)到香港开展投资推介活动,吸引港资来川发展。

    周宏表示,成渝地区拥有庞大内销市场、完整工业产业链、优良基础设施及众多人才,加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沿海产业转移等,带来重大市场商机。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成渝地区企业走出去,进行全球布局的重要门户。两地可以在贸易、金融、航空航运、科技、新能源等方面深入合作、共赢发展。

    周宏还分享了自己此次参会带来的提案:“今年,我将向大会提交关于川港合作发展低空经济的提案,期望推动川港两地企业在科技新赛道新领域中找到新的发展商机、实现双赢。”

    省政协委员、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吕芙蓉:

    提高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水平

    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关乎企业的发展信心,也关乎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四川去年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方面重点做了哪些工作,2025年又有哪些举措呢?吕芙蓉向记者讲述了政务服务领域的改革探索。她介绍,去年以来,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重点做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惠企政策清单管理,初步实现政策文件、事项清单、申报指南一站发布,一站查询。二是做好政策的精准推送,对政策和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并进行了精准推送,逐步实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三是做好兑现和预算管理,去年我省起草了全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资金暂行办法,推动了奖补资金及时兑现,今年又纳入了预算120多亿元。

    谈及今年的工作重点,吕芙蓉介绍,今年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建设“天府易享”平台,提高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水平。

    一是抓精准推送,进一步打通相关平台,进一步精准画像、精准匹配,确保实现更加精准的推送。二是抓简化程序,推进分类限时审批,推行惠企政策申报“一件事”,进一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成本、减跑动。三是抓常态推进,围绕解决惠企政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推动落实惠企资金“直达快享”暂行办法等。

    省政协委员,南充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南充市委会主委王晓贤: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做好“三件事”

    乡村全面振兴关乎经济发展和群众福祉。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四川政协人是如何参与其中的?在实践中大家作出了哪些贡献,又积累了哪些经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王晓贤说,省政协“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确定了帮助自己的定点帮扶村李子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履职思路。其间,邀请了专业人士到村指导权益保护、养护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助力村民实现了“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目前,王晓贤所帮扶的村,种植李子800余亩,2024年总产量达30万公斤。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积极响应民革四川省委会的号召,协调资源助力稻城县蒙自乡大力发展藏香猪养殖和水果加工产业。”王晓贤说,近年来,自己通过省政协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提升中心城镇载体功能等建议,不少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采纳并转化为政策举措。

    关于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王晓贤认为要注重这几点:一是要关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在实现适度规模生产的同时努力做精做优。二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三是要在特色农产品加工、仓储设施建设、技术产品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引导。

    省政协委员、川开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

    川渝地区未来将成为全球电力产业创新高地

    “川渝两地资源丰富,为更好促进成渝双核联动联建,把两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您有哪些思考和建议?”

    作为绿色低碳产业链链主企业负责人,李军所在的川开电气是川渝地区电力产业的龙头企业。面对记者的提问,李军表示,将勇担责任,积极推进“储能网+充电网+配电网+微电网”四网融合发展,夯实川渝新能源产业基础,在云网和输出各个领域体现电力产业的价值。

    李军说,一是可以参与微电网、配电网、充电网、虚拟电厂,包括风、电、光伏、氢能、抽水蓄能等关键领域发展,打造成渝电力产业新的增长极;二是通过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加强电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发展和转型发展;三是通过川渝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渝输配电产教联盟等平台,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畅通渠道、共享资源,拉动川渝1000多家电力企业竞合发展,促进川渝电力产业深度融合、成链集群发展,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李军坚信,未来川渝地区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电力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和创新高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新型电力系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从而真正地实现让能源更智慧,让世界更美好。(记者 樊邦平 钟帆 田珊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
    聚焦经济热点 为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 2025年01月23日 08时4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1月22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成都金牛宾馆礼堂举行,省政协委员周宏、吕芙蓉、王晓贤和李军分别走上通道,同记者面对面交流,并围绕促进川港合作、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用好清洁能源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履职情况和建议意见。

    省政协委员、香港贸易发展局西部地区首席代表周宏:

    期待川港联手“飞”出低空经济新赛道

    “香港是四川最大的外资来源地,作为港区四川省政协委员,请您谈谈过去一年的履职成效。您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才能更好实现经贸合作上的双向奔赴?”面对记者的提问,周宏介绍,在稳外资方面,去年香港贸易发展局成都办事处联合四川省香港商会举办了4场在川港商座谈会,了解港商发展遇到的问题,同省贸促会举办政企对话会,坚定了港商在四川的发展信心。在稳外贸方面,先后推动四川美食、美酒等在香港贸发局展会的四川展馆亮相。在全方位宣介四川投资商机上,先后协助商务厅、省经济合作局等省直部门,以及成都、宜宾等市(州)到香港开展投资推介活动,吸引港资来川发展。

    周宏表示,成渝地区拥有庞大内销市场、完整工业产业链、优良基础设施及众多人才,加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沿海产业转移等,带来重大市场商机。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成渝地区企业走出去,进行全球布局的重要门户。两地可以在贸易、金融、航空航运、科技、新能源等方面深入合作、共赢发展。

    周宏还分享了自己此次参会带来的提案:“今年,我将向大会提交关于川港合作发展低空经济的提案,期望推动川港两地企业在科技新赛道新领域中找到新的发展商机、实现双赢。”

    省政协委员、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吕芙蓉:

    提高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水平

    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关乎企业的发展信心,也关乎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四川去年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方面重点做了哪些工作,2025年又有哪些举措呢?吕芙蓉向记者讲述了政务服务领域的改革探索。她介绍,去年以来,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重点做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惠企政策清单管理,初步实现政策文件、事项清单、申报指南一站发布,一站查询。二是做好政策的精准推送,对政策和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并进行了精准推送,逐步实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三是做好兑现和预算管理,去年我省起草了全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资金暂行办法,推动了奖补资金及时兑现,今年又纳入了预算120多亿元。

    谈及今年的工作重点,吕芙蓉介绍,今年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建设“天府易享”平台,提高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水平。

    一是抓精准推送,进一步打通相关平台,进一步精准画像、精准匹配,确保实现更加精准的推送。二是抓简化程序,推进分类限时审批,推行惠企政策申报“一件事”,进一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成本、减跑动。三是抓常态推进,围绕解决惠企政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推动落实惠企资金“直达快享”暂行办法等。

    省政协委员,南充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南充市委会主委王晓贤: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做好“三件事”

    乡村全面振兴关乎经济发展和群众福祉。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四川政协人是如何参与其中的?在实践中大家作出了哪些贡献,又积累了哪些经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王晓贤说,省政协“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确定了帮助自己的定点帮扶村李子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履职思路。其间,邀请了专业人士到村指导权益保护、养护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助力村民实现了“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目前,王晓贤所帮扶的村,种植李子800余亩,2024年总产量达30万公斤。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积极响应民革四川省委会的号召,协调资源助力稻城县蒙自乡大力发展藏香猪养殖和水果加工产业。”王晓贤说,近年来,自己通过省政协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提升中心城镇载体功能等建议,不少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采纳并转化为政策举措。

    关于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王晓贤认为要注重这几点:一是要关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在实现适度规模生产的同时努力做精做优。二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三是要在特色农产品加工、仓储设施建设、技术产品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引导。

    省政协委员、川开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

    川渝地区未来将成为全球电力产业创新高地

    “川渝两地资源丰富,为更好促进成渝双核联动联建,把两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您有哪些思考和建议?”

    作为绿色低碳产业链链主企业负责人,李军所在的川开电气是川渝地区电力产业的龙头企业。面对记者的提问,李军表示,将勇担责任,积极推进“储能网+充电网+配电网+微电网”四网融合发展,夯实川渝新能源产业基础,在云网和输出各个领域体现电力产业的价值。

    李军说,一是可以参与微电网、配电网、充电网、虚拟电厂,包括风、电、光伏、氢能、抽水蓄能等关键领域发展,打造成渝电力产业新的增长极;二是通过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加强电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发展和转型发展;三是通过川渝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渝输配电产教联盟等平台,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畅通渠道、共享资源,拉动川渝1000多家电力企业竞合发展,促进川渝电力产业深度融合、成链集群发展,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李军坚信,未来川渝地区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电力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和创新高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新型电力系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从而真正地实现让能源更智慧,让世界更美好。(记者 樊邦平 钟帆 田珊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