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 2022年08月24日 22时18分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年7月以来,我省面临极端高温、少降雨量的局面。此轮高温晴热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盆地多地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目前正值夏季与秋季交替之时,哪些疾病易发高发?该如何预防?需要遵循哪些养生原则?规避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采取什么措施干预,才能提高我们的免疫抗病能力?为了及时回应网友关切,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联合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推出专家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绵阳市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沈其霖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沈院长也将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就"夏秋之交的中医养生策略"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今天我们的访谈将联合新华网、四川观察、川观新闻、四川发布、封面新闻等平台同步直播,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沈院长您好,请您给我们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绵阳医院沈其霖,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夏秋之交中医养生的智慧。

    主持人:

    非常感谢沈院长,也再次欢迎您作客我们今天的直播间。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夏秋交替之际,我们今年这个时间段的气候有什么特点,请您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夏秋之交,天气是由热转凉,是阳消阴长的一个时期,也是一年最重要的一个季节,也是我们中医养生防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时候。昨天是处暑,明天就出伏了,我们今年这个夏秋之交,它很不寻常。不寻常在什么地方呢?一个是干旱少雨的时间、范围和程度都创下了历史记录。还有一个,它的极端高温天气强度,影响的范围,持续的时间也是创造了有观察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很多地方的高温都突破了极限,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46度,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概念。那么长时间的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就是一种灾难性的天气,大灾之后有大雨,会不会出现接下来的暴雨洪涝灾害和一些传染病,我们现在估计,可能这也是大概率事件。至少这一轮新冠疫情爆发已经颠覆了我们很多认知,因为冠状病毒通常是在冬春季节多发,它是呼吸道病毒,为什么在这么高温的天气,全国多点还爆发新冠疫情,所以说我们如何来应对夏秋之交的历史性天气和疫情,防范可能出现新的一些疾病,我们中医有一套理论和方法可以分享给大家。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还是有请沈院长给大家分享一下中医方面的理论方法,来预防夏秋之交的常见疾病。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一般来说,立秋,立秋就是每年的8月7、8号一般都是立秋,过去我们一般来说,立秋之前是夏天,立秋之后就是秋天,天气渐凉。但是在气候学上面,它不是一个概念,它是要平均气温下降到22度。那么这5天时间最开始那一天才是秋季的开始。虽然现在已经立秋15天时间了,但是从气温来说,现在秋天还没有真正开始,现在还是一个秋老虎。这个秋老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立秋的时候,它没有下雨,一般来说有24个秋老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很热的天气。昨天是处暑,处暑过后,处暑应该是暑天结束的时候,处暑之后一般还有10多天是有高温天气。所以我们现在仍然还是在一个高温天气中间运行。所以这个时候气候对人体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所以现在气候还属于比较反常的气候。那么夏秋之交最常见的病是什么病呢?主要有这么几种,一个是伤风感冒,因为夏秋之交,秋天风比较大,伤风感冒比较多。还有一个是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为秋天在我们中医来说,秋天就是应肺,秋属金,金属肺,所以秋天最容易得肺上的疾病,所以说这个是呼吸道疾病。还有一个就是过敏性疾病,皮肤过敏、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这种发病率也是很好。还有一个就是胃肠道疾病比较多。因为夏秋之交,湿气还有强的特点,气候的炎热,消化道的运转也还是有一些问题。如果饮食不恰当,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胃肠道疾病、胃肠炎。还有风湿性关节炎,有风寒湿,季节交替的时候,风寒湿就比较重,也容易出现风湿性关节炎。还有皮肤病,包括皮肤过敏,皮肤长疮、长节子这些,都是秋天容易发。还有最重要一个就是传染病,这个传染病主要有两种传染病,一个是夏秋之交的时候,肠炎痢疾传染病,还有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在我们当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新冠肺炎的防治。

    主持人:

    接下来如何在夏秋之交来养生防病,特别是刚刚像沈院长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医方面如何养生防病呢?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养生防病这一块是我们中医很擅长的方面,因为中医,它从《黄帝内经》一开始就有系统的理论,而且有很好的实践,效果也很好。《黄帝内经》的养生观有四个基本原则,就是要顺应自然四时变化。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我们一定要去顺应它,而不是逆反它。还有要保持我们心态的平和稳定,还有我们居住的环境要舒适。还有我们要通过一些食品或者药品调节阴阳平衡,达到刚柔相济的状态。《黄帝内经》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说得很好,“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个说得多好。《黄帝内经》还有这么一段话,中医很多人都能背诵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上古很久远的老祖先,对道研究得很深的,道就是规律,对自然界的规律研究很深的,他就会怎么做呢?他就会做到这个就是法于阴阳,要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达到形与神倶。这个就可以活,尽终天年,天年是多长时间呢?度百岁乃去,至少要活100岁,我们现在来说至少要活120岁。这个里头我想跟大家再分享一下,我们作为学中医的,对《黄帝内经》比较了解,真正要说得很好,很多都能背,不仅仅是养生,还指导我们临床。比如说的法于阴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效法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我们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所以我们一定要顺从阴阳。也就是老子也讲,道法自然,顺从规律,不能逆天行事,要顺其自然。第二个就是和于术数,就是要把握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在古代中医有很多养生保健方法,还有很多知识我们都要了然于心,用在我们行动上。这种情况就叫和于术数。还有饮食有节,这个事情大家很好理解,因为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食饮有节就是要管住嘴。这个节就是一个饮食要有规律,不能乱吃,要有节制,不能过饱过饥,还有要顺应节气,暴饮暴食,饥饱不均,或者是偏食、酗酒,还有吃反季节的食品,这都是中医认为不好的事情。起居有常,就是我们生活起居要符合规律,并且要形成规律性的常态化。就是我们该睡的时候要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顺应自然,不能昼夜颠倒、神魂错乱,违背阴阳,四时寒暑,以及要生疾病。不妄作劳,劳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叫做神劳,体力劳动叫做形劳,还有房劳,房劳就是房事。还有不能好逸恶劳,劳也要有度。不妄作劳就是不能过度的去劳作,一定要劳逸结合。过度的劳作就容易产生过劳死。形于神俱,形就是形体器官,神就是精神心理。就是身体和心理都能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那才叫健康。我们过去有些人认为,身体好我只要是身体棒,肌肉长得很结实就是健康,如果你心理不健康也不叫健康。所以说形神皆俱,形于神俱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一段话是说得非常好,就是说我们自然界的病邪叫做虚邪贼风,身体虚了,病邪就容易伤害身体,叫做虚邪。贼风,就是偷偷摸摸的侵入到我们身体,叫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我们要逃避它。恬淡虚无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心态要好,不要过于追求一些不该追求的东西,要有心胸,要有顺应自然。还有真气从之,就是我们要把正气留好,身体的正气要把它养好。精神内守就是说把神要守住,自己的神,精神要守好。这种情况,病安从来就是病就不会来。我们把这几点都做到了,又能够避虚邪贼风,又能够恬淡虚无,又能够从真气,又能够守精神,就不会得病,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古人对养生理论都是一套一套的,但是这些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

    主持人: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理论知识以后,我们在夏秋交替上面有什么样的养生攻略,比如说我们该吃点什么呢?有没有什么特点,怎么吃才有益于身体健康呢?接下来还是有请沈院长给大家介绍。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夏秋之交气候变化比较大,由一个潮湿的环境进入干燥。通过秋天,很快就进入冬天,所以它是一个交替的季节。这个时候自然界就有很多的变化,我们人体要适应它,人体也会有很多变化。夏秋之交怎么养生呢?我把它总结了几点,分享给大家。一个就是要解秋乏,秋天就是感觉到很疲惫,想睡觉,这个时候就要通过除湿、养气等方法,把心调整平和,心身达到比较好的状态就不会疲乏了。第二是防秋燥,秋燥就会伤肺,因为很干燥,我们觉得口干舌燥,还有一个要干咳咳嗽,有的甚至会咳血。所以我们也要防秋燥,防秋燥可以多喝水,还可以吃一些养阴润肺的一些食品。还有贴秋膘,贴秋膘什么意思呢?这是民间的说法,贴秋膘本身是动物的行为,动物要过冬,秋天有很多的果实,有很多粮食作物,它要吃得很肥,它才好过冬。我们人这一方面的话,在秋天我们也要养我们的正气,凡是想减肥的不要在这个时候饿肚子或者不吃东西。贴秋膘就是养正气,肌肉要强健,内脏要健康,这都是养正气。顺秋气呢,秋风秋气是气候的变化,我们要顺应它,秋风扫落叶,还有秋风箫瑟,这种情况的话,我们要尽量的顺应避免它直接伤到我们。还有一个要识秋冻,有一句话叫春捂秋冻,春捂秋冻是后面的一个说法。为什么呢?春天,因为是冬天过了,到春天到夏天,逐渐天气要变热,春天衣服不要脱太快,要捂一下,不要春天很快就把衣服脱了。夏天那么热,你又去脱什么,慢慢减衣服才能适应。秋天就相反,秋天就要冻,秋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加衣服的时候不要加得太快,如果加衣服加快了,到冬天穿什么呢?逐渐的要适应气候变化,一步一步来,要适应秋冻。还有唱秋歌,秋歌什么意思呢?秋歌就是说我们要登高放歌,实际上就是说我们要笑,要把我们情绪调整好,要引亢高歌,实际上要笑要唱歌,也是锻炼我们肺功能,实际上也是把心胸打开,心胸开阔一点,这有利于肺脏保养。还有古人说了,秋天要早睡早起,要与鸡倶兴,什么意思呢?就是像鸡一样,天一黑的时候就早点睡觉,不是说和鸡一样那么早,但是九点钟十点钟就应该要睡觉了,早上可以早点起来,早睡早起,与鸡倶兴。还有适当的午睡,因为比较疲乏,所以还要适当午睡,要化解困顿,工作也很辛苦,特别是上班一族,一上午很辛苦,中午也不休息,下午脑筋就感觉到很困顿。

    还有食疗和药疗方面,从中医来说就是滋阴润燥,就要有滋阴药用。还有补气养肺,一般人都有气阴两虚,气不足,觉得疲乏,阴不足就觉得干燥,叫气阴两虚。还有要适当运动,适当运动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对抗性运动,我们可以做一些常态化的,比如说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五擒戏,这些都是练吐纳,练呼吸的,适量的运动。还有一个饮食要均衡,我们饮食要讲究营养均衡,不要偏食,比如说我喜欢吃什么东西我天天吃,要尽量讲究营养和均衡。均衡就是什么都可以吃一点。

    还有一段就是在食品这方面,也跟大家讲一下,因为中医有一个观点叫药食同源,有些东西既是药品也是食品,叫药食同源。秋天有很多药食同源的东西,比如说莲藕、白萝卜、山药、银耳、白果、梨,这些都是白色蔬菜水果,白色就对应肺,所以这些白色的蔬菜水果对我们肺有好处。还有我们可以增加一些优质的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比如瘦肉、鸡蛋、鱼、乳制品,都是我们秋天养生的高蛋白的优质蛋白摄入很好的东西。还有雪梨,冰糖雪梨膏,银耳百合莲子汤、白萝卜炖鲫鱼,还有白果老鸭汤,这些都是润燥养肺的东西。还有可以泡茶,枸杞子、菊花、决明子,既可以养肺阴,也可以养肝,滋阴养肝,还可以明目。所以这些就可以泡茶,既养肺又养肝。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卸肺气的东西我们要少一点,比如辛辣燥火的东西,花椒、海椒、胡椒、姜葱蒜这些东西,秋天气候干燥,吃了这些东西更加干燥,容易伤阴,所以这个时候最好这些东西做调料的时候用一点,平常少吃一点。有一种东西可以多吃一点,酸味的东西,酸味的东西可以敛降肺气,就是肺气需要降,敛降肺气就是不能让肺气耗散,就是酸味的东西,酸有酸收的作用,比如、乌梅、山楂、杨桃、苹果、釉子,这些都是带果酸的,这种东西我们可以多吃一点,既可以生津,也可以润燥,也可以降降肺气。所以药食同源的东西是很多的,对我们过好这个秋天,喝点茶,煲点汤,这些东西吃了是很好的,还可以养颜保湿。

    主持人:

    非常感谢沈院长。现在目前还处于常态化防控中间,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什么点呢?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我们大家都知道,新冠疫情从2019年年底到现在已经将近3年时间了,疫情还是此起彼伏的状态,尤其最近这段时间全国多点爆发疫情,现在还是属于风险比较高的疫情防控阶段。那么我们在疫情防控方面,我们主要是有三个方面要注意,一个是管理传染源,二一个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好易感人群。这也是传染病防治三个重要的东西,传染源就是说病人,病人就是传染源,这个病人我们要把传播途径切断,就是隔离,定点医院就是切断传播途径。还有保持一米线,这些都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还有保护易感人群,很多人容易感染,特别是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我们要加以保护,可以用药物方式,或者锻炼身体,调解体质,把自身身体要搞好,保护易感人群。做好这三项工作的话,我们想主要四个方面共同努力,一个是要靠我们自己,自己一定是要重视,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自己要讲规矩,要听招呼,还有自己要把身体搞好,自己身体自己搞不好,靠别人也不行。一要靠自己,二要靠政府,我们政府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在全世界我觉得都是非常优秀的政府。政府调动管控、集中精力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我们哪个地方有疫情了,我们就通过政府调动资源人员去筛查去管控,只有我们政府才能做得到。第三个靠社会,这个是全社会参与,包括我们居委会、小区、外卖小哥,我们出租车司机,这都是社会各界,大家都重视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第四个最重要就是我们医卫界,医卫界就是哪里有疫情,我们就到哪里去,筛查也好,救治也好,还有我们对药品的研制方案,具体的实施要靠医卫界。中国的办法是世界可以参考的。

    那么中医药在传染病方面,因为我是绵阳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是我是从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就参与这个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关注传染病发展趋势,也在挖掘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一些方法,我总结中医药治疗传染病从古代到现代,有一整套组合拳,这个组合拳就是16个字,提前预测,及早预防,辩症论治,瘥后防复。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医可以提前预测。有些人不相信,历史上有很多案例,从非典的时候我们也有很多总结,这一次新冠我们也有中医的大家做了预测。它不仅可以推测气候的变化和恶意发病,而且可以用于临床实践,凡是老中医都懂这个,不是一个封建的东西,这个是很科学的东西。第二个就是及早预防,《黄帝内经》提出来了,不治已病治未病。已经生病了再治就晚了,在它未生病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治,这就是圣人,最高等的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要回避、要躲避,把有毒的这一种东西回避,我们现在所做的很多动作就是。比如现在的管控。还有特别强调,为什么我们在一个环境里面,有的人感染,有的人没有感染,没有感染的人肯定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免疫力、抵抗力比较强,对病毒有一个抵抗作用。那么治疗的时候我们要讲究辩症论治。辩症论治就是说要因人因时因地,每一个人身体状况不一样,体质不一样,得了这个病,症状不一样,表现也不一样。还有时间不一样,比如春天的,夏天的,冬天的,所以为什么我们中医方案,包括预防的大锅汤我们要调整,每个季节用药是有差别的。还有因地制宜,北方的新冠和南方的新冠,武汉的新冠和我们这个新冠,它的气候地理位置是不一样,也是有差别的,中医讲究的是三因制宜,辩症论治。第四个瘥后防复,这个也很重要,这个也是中医药特色。病人新冠已经好了,但是身体很虚弱,气血阴阳偏虚,这个时候很容易风吹草动又复发了,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进行调理,调补机能阴阳,把人体的脏腑机能调整到最好的状态。也就是我们正气恢复了,我们就不会再复发。现在新冠有些已经转阴了还复阳,就是这种情况。中医这一套方法是很有用的。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来看,中医预防传染病有哪些特点和方法呢?包括刚才提到的新冠肺炎疫情,包括传染病,在中医方面有哪些特点和方法呢?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中医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系列的方法,很多方法都是古人所创造出来的,这几年我们用这些方法进行实践,我们感觉效果还是比较好,比如说呼吸道传染病,空气很重要,比如加湿器,秋天来了很干燥,我们就要用加湿器,加湿器一般是加水,如果把中药加在里面,通过加湿器弄到满屋子,既保湿了,也中药防病了。还有中药香囊,香囊这个东西是过去端午节佩香囊,实际上也是有意义。现在新冠来了,各个地方都在佩香囊,有些觉得这个事情还不好理解,实际上我们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个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首先把香囊都是很有效果的。还有一个我们佩在身上,身上就有偶尔的香气,我们做过试验,戴在身上,蚊虫不会叮咬你,细菌病毒能不能起到预防作用呢?肯定能起到作用。还有一个我们用一种熏蒸的方法,烟熏,那就是苍术。苍术在中国古代叫做防未的第一个药,就是苍术。苍术效果很火,在非典的时候,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用苍术来进行熏,他们医院当年没有一个人发生院内感染。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东西。还有要合理膳食,合理膳食就是在疫情期间,我们一定不要去吃野生动物,不要吃生冷东西,尽量要煮熟,营养搭配要均衡。前面讲的很多药食同源的我们都可以用。还有穴位保健,穴位保健这个事情是很好的,中医有很多穴位保健的,当时学中医的时候,就是身体要安康,足三里那个穴位经常要艾灸或者针灸做到起。足三里的穴位很好找,就在膝关节下面有膝眼,膝眼这个地方,胫骨外一寸就是足三里穴位,两个,一边一个,用手指去按,或者用器件,不要太尖锐的东西,那个穴位会很酸胀。在这个穴位上手按也可以,扎针也可以,艾灸也可以,这是一个穴位。还有气海关元,气海关元就是小腹这个位置,网上一查,就很清楚在哪个位置。这个地方就用艾灸,就是我们说的丹田。还有三阴交,三阴交在踝关节内踝上面,骨头边上,有三寸的地方,这个穴位是很好的,我们可以经常用手指按压,也可以艾灸,这是效果很好的。还有合理运动,前面也讲过,现在有些在家里面隔离,或者在方舱医院里面,这种情况下,如果把五擒戏、太极拳、八段锦这些用起来,既可以调身,也可以调心。还有一个要找准形治,我们现在很多人有一点焦虑,特别遇到一些事情,疫情防控期间,很容易烦躁。这个时候我们一定是要调整好我们的情绪,把神智要调整到最好的状态,不要骄、不要燥,要静养,不要惊慌失措。因为中医讲的七情都容易致病。特别是秋天要注意,秋天过去一种情绪叫悲秋,秋天干燥的秋风秋雨,秋风扫落叶,产生悲伤的气氛,悲伤在中医来说就容易伤肺,我们尽可能不要产生悲伤的情绪。秋天重阳节要登高放歌,一定是要想尽各种方法把我们情绪调整到很好的状态。还有就是起居有常,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作息要有规律,要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被和室内温度,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现在很多人熬夜,熬夜这种情况,我们上网耍手机,晚上经常不睡觉,还有打牌,这种情况很不好,特别伤我们的正气。一般来说11点钟要睡觉。有一句开玩笑,11点钟不睡觉叫不要脸,1点钟不睡觉叫不要命。为什么呢?11点钟不睡觉要影响美容,要黑眼圈,脸上容易长斑,这个叫不要脸。1点钟如果还不睡觉,因为11点到1点是子时,子时还不睡觉,打牌打到半夜三更,这个就不要命了,因为把我们人体的肾脏搞乱了,长期这样身体就搞乱了,内分泌系统都要失调,发生很多疾病。所以起居有常是很重要的。还有中医有一种方法叫膏方,膏方现在在广东、江苏、江浙和上海那边很时兴的膏方,膏方是中医很好的方法,就是我们把中医药弄来收膏,根据我们体质和季节气候做一副膏方,一副膏方一般吃一两个月,这一副膏方吃下去以后,我们人体觉得很舒服,有些慢性病也调理好了,身体状况也好了。现在很多医院每年冬天都有膏方节,美容也好,养颜也好,慢性病调理也好,都可以。

    还有传染病流行时期,中医药预防的大锅汤。这个大锅汤这个事情也是非常好的,根据病人很多的情况下,传染病症状相似,病情相同,这个情况就用一个比较恒定的处方,根据当时的季节气候和疫情来开一个处方,大家都喝,喝了以后预防疾病。这个是有先例的,2020年的武汉武昌那个地方,是武汉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当时新冠肺炎发病最高的地方,当时武昌的医院是人满为患,当时还没有方舱医院的时候,科学院院士仝小林等三个院士就到武汉去,看到当时的情况,很多的病人和隔离人员都在隔离点,人很多,隔离点的病人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比例达到90%,但是他们进不了医院,因为医院没有病床,他们就用很好的处方,武汉抗疫一号方,政府通过社区就发到了老百姓特别是隔离点的病人手里,发下去以后大家都喝这个汤,效果很好,几天时间,隔离点的病人确诊率由90%下降了30%,再过了一个礼拜,就下降了13%。所以这种情况的话,我们觉得中药大锅汤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我们绵阳当时也遇到这种情况,当时我开了绵阳第一张预防的大锅汤,大家吃了很好。绵阳有些医务人员,开始的时候大概有40个医务人员成为密切接触者,有一个病人在我们那里待了6天时间,我们医生护士都和他密切接触了,最后他确诊了,因为他从武汉回来的,他到隔离点医院去治疗去了,我们医生接触了怎么办,我们就把他们隔离起来,然后就喝了我们的预防药,最后没有一个人发病。这个事情还是,我们觉得这个中药大锅汤是有效果的。如果是在我们疫情多发的地点和时间,我觉得我们一定要主动的去服这个中药预防药。我们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也调整了几版处方,调整都是根据当时的季节气候和病毒的变异情况和症状来确定我们换了几个版。所以大家还是要珍惜我们很多人的劳动成果,我也参与了制定。

    主持人:

    前段时期,中医药局连续发布了几版中药预防药大锅汤的配方,这个配方是针对哪些人群?主要针对哪些针状的?刚才我们也提到人群大家都可以,不光老年人、小孩,还有针对的症状有哪些呢?还是请沈院长给大家介绍一下。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中药预防药大锅汤是针对易感人群,就是容易感染的人群。这种人群还都没有得病,还都没有感染,感染了就是确诊患者。易感人群还没有感染,要预防到不能感染。所以这类人在服大锅汤的时候一般都没有症状,有症状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一般分两个方面,这个预防药不可能分很多症型,我们主要是成人的和儿童的,成人和儿童不一样,儿童要简单一点,儿童用药我们一定是要轻一点,量要小一些。成人,而且有些还有一些基础疾病,成人有些正气不足,这种情况有一点区别。最主要区别就是成人和儿童用量的区别比较大一点,药味上的区别,成人在补益正气方面发挥多一点。这个预防处方都是比较简单的处方。

    主持人:

    在这里也请您给各位网友分享下,中医养生的共性规律?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我们中医养生有很多规律,也有很多成功案例,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四川在现在有两位老中医,今年都94岁了,现在还在上班。我们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王成荣老师,是儿科的医生,94岁了,现在每周都还在上门诊。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西南医科大学的孙老师,肝病专家,他也是西医学习中医的,他们最早都是西医,然后响应中央的号召,参加西学中,他们中医学得非常好,所以这两个都是我们国家的名中医,两个人今年都94岁了,都还在上班。他们养生,有很多的规律在里面。比如名老中医养生,它至少有几个优势。一是有中医理论指导,它不像我们很多人,在养生这方面,有些观点有些说法很乱,但是他们养生有中医理论指导,有临床实践依据,有自觉自主意识,能辨人辨体养生,还注重抗衰老,还有把养生和防疾病结合起来。共性规律有哪些呢?我也参加了大国医这样养生、当代国家级名老中医养生保健书的编写,我总结了几十个老中医养生的经验,总结出这么些规律。第一是生活很有规律,起居有常。什么时间该吃饭,什么时候该起床,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穿什么衣服,一年四季都很有规律的,不得乱来的。第二个,精神愉悦,心态平和。他精神很好,心情很好,心胸很开阔,心态平和。可以说是不把有些问题很纠结,不像我们容易生气,他不会。第三个就是饮食有节,他吃饭吃东西,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该吃多少,哪些东西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他根据自己的体质,到底是阴虚阳虚还是怎么回事,他自己掌握得很好。第四个就是动静兼养,以静为主。动就是要运动,还要静养,把动静平衡点找得很好,以静为主。还有就是无病早防,有病无惧。无病早防就是没有病的时候就开始要预防,有病无惧,就是真正得了病也不怕。原来我的老师得了一个肿瘤,而且癌症转移了,到四川很大的医院去,医生说你这个没什么治的了,手术也不能做了,吃药也没有用,你回去吧,回去该吃吃,该耍耍。他回来路上给我说,他说我得了这个肿瘤,我们要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战略上要藐视它,战术上要重视它。就是要藐视这个癌症,不要被它吓到,战略上藐视它,叫有病无惧。战术上要重视,不把它当回事不行,还得认真治疗,自己给自己开药,他本身也是老中医。药吃得很苦,活了很长时间。所以说无病早防,有病无惧,这个事情很重要。还有一个就是要持之以恒,综合调理。有些人短时间做一件事情很容易,但是要长期坚持,很难做到。我说的这些老中医基本上是这些概念,长期养成一种习惯,还有就是恬淡虚无,情趣高雅。恬淡虚无就是说,心情要好,无欲无求,对金钱、权力这些都看得很淡,淡泊名利,恬淡虚无。情趣高雅,这些老中医,一般都写诗、写对联、书法,老中医字写得很好,有些还下棋,都是很高雅的情趣。还有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很多老中医人格很高尚,王成荣老师,他交费都是一玩一万的交,他交很多党费啊,他自己生活过得很简单。还有孙老师,他在西南医科大附属中医院总结了一个同交风范,总结了一个出来。四川省第二中医院总结了王成荣的精神,就是他们的精神非常的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

    主持人:

    非常感谢沈院长给我们分享这么多中医的方法策略。今天的访谈也受到网友朋友们的关注,下面来回答网友提问。

    网友凌达:

    夏秋换季了,天气既有炎夏的余威,又有秋干的特点,早晚温差大,中午温度又比较高,尤其是老人、孩子的抵抗力较弱,要格外注意些什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夏秋换季的时候气候有个特点,一个是气候干燥的特点,早晚温差大的特点,还有一个气候中间的湿气也还有,这个时候要顺应气候来做一些调理,前面已经讲过的,药食同源的东西,调整身体,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要顺应气温变化,比如早晚温差大,该加衣服就加衣服,该降温要降温。夏天的时候有很多老人,高温就抗不住。因为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弱,这个时候特别要注意出汗比较多的情况下,出了汗过后不要吹风扇,要把汗擦干。沐浴以后尽快要把水擦干。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都注意到了,增减衣服,然后把饮食整得营养均衡一点,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一般来说度过高温天气没有问题。

    网友叶子黄了:

    拔火罐刮痧可以同时进行吗?自己在家操作,是气罐,一周拔一次可以吗?火罐的颜色有的很深,有的颜色很浅,这个颜色代表是身体的湿气吗?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拔火罐和刮痧是中医的非药疗法,历史很悠久,对整个的疾病确实是有效,但是我们中医不主张随便拔火罐,特别自己去拔火罐。现在街上有很多商业性的拔火罐,我们觉得还是要慎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每一次的治疗,无论是刮痧还是拔火罐,都要有适应症,在医生的指导下。因为拔火罐也好,刮痧也好,它还是有一点损伤的。并不是说拔火罐刮痧以后就补了身体,它不是补身体,实际上是疏通经络,针对毛细血管有破坏,会造成瘀血,弄得不好还感染。曾经有一个病人,还是一个演员,得了肿瘤以后去拔火罐,全身拔得到处都是,最后又溃烂感染。说中医把它怎么怎么了,这不是中医的问题,实际上是拔火罐没有掌握好适应症,没有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这个方法,所以导致一些不好的后果。特别强调拔火罐刮痧一定是要在医生指导下,而且要在中医指导下来使用。

    主持人:

    我们也感谢沈院长对这位网友提出的建议。我们也希望各位网友一定要比如说拔火罐刮痧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

    网友灯台:

    一到秋冬天,鼻子就开始痒,流鼻涕,一直打喷嚏,去医院打针吃药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有没有药方可以根治?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这个网友说的是过敏性鼻炎,刚才说了秋天比较容易发生的疾病就是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都很多的,这种情况中医是有办法的,中医有很多中药效果很好,因为我就是搞呼吸科的,过敏性鼻炎很多效果很好,就是吃中药,首先是把过敏症状,比如流鼻涕、鼻痒等很多症状,中医有很多的药把症状控制以后再调理身体。因为过敏性疾病一般是身体素质的问题,比如肺气不足,在治本的时候就要补肺气,益气养阴,把这个过敏因素解决了。尽量避免过敏因素,比如秋天掉毛毛的地方去,梧桐树下的飞絮就容易导致过敏,这种情况戴口罩就比较好。

    网友松子: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中药调理方面,有什么好的配方可以分享吗?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糖尿病现在发病率也很高,它的专业性也很强。糖尿病治疗还是要辩症的治,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症状,你光说是糖尿病,到底血糖有多高,还有没有并发症,或者是口渴,还是小便问题,有没有其它的并发症发生,在中医辩症情况下来治疗比较好。中药很多药是降糖效果很好的,桑枝、桑叶,桑树的一些东西,降糖效果都比较好,还有黄连,黄连降糖效果也比较好,还有山药,有些滋阴的药降糖效果也比较好。降糖也还有很多中成药。虽然这样,我还是主张病人一定是要在糖尿病专科医生特别是中医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要面诊,因为中医如果不看舌苔就开了处方药还是有遗憾的。

    主持人:

    非常感谢沈院长对糖尿病患者这个问题的解答。处暑已过,在这个夏秋之交,天气既有炎夏的余威,又有秋干的特点,早晚天气比较凉爽,中午时分温度又比较高。此时节易发感冒,进入秋季之后,不少朋友会选择进补,在冬季到来之前为身体储备一些能量。"贴秋膘"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不能盲目。今天沈院长也分享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加注意,以免出现身体不适。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沈院长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带来耐心的解答。感谢大家对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 刘晨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 2022年08月24日 22时18分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年7月以来,我省面临极端高温、少降雨量的局面。此轮高温晴热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盆地多地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目前正值夏季与秋季交替之时,哪些疾病易发高发?该如何预防?需要遵循哪些养生原则?规避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采取什么措施干预,才能提高我们的免疫抗病能力?为了及时回应网友关切,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联合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推出专家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绵阳市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沈其霖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沈院长也将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就"夏秋之交的中医养生策略"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今天我们的访谈将联合新华网、四川观察、川观新闻、四川发布、封面新闻等平台同步直播,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沈院长您好,请您给我们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绵阳医院沈其霖,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夏秋之交中医养生的智慧。

    主持人:

    非常感谢沈院长,也再次欢迎您作客我们今天的直播间。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夏秋交替之际,我们今年这个时间段的气候有什么特点,请您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夏秋之交,天气是由热转凉,是阳消阴长的一个时期,也是一年最重要的一个季节,也是我们中医养生防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时候。昨天是处暑,明天就出伏了,我们今年这个夏秋之交,它很不寻常。不寻常在什么地方呢?一个是干旱少雨的时间、范围和程度都创下了历史记录。还有一个,它的极端高温天气强度,影响的范围,持续的时间也是创造了有观察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很多地方的高温都突破了极限,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46度,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概念。那么长时间的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就是一种灾难性的天气,大灾之后有大雨,会不会出现接下来的暴雨洪涝灾害和一些传染病,我们现在估计,可能这也是大概率事件。至少这一轮新冠疫情爆发已经颠覆了我们很多认知,因为冠状病毒通常是在冬春季节多发,它是呼吸道病毒,为什么在这么高温的天气,全国多点还爆发新冠疫情,所以说我们如何来应对夏秋之交的历史性天气和疫情,防范可能出现新的一些疾病,我们中医有一套理论和方法可以分享给大家。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还是有请沈院长给大家分享一下中医方面的理论方法,来预防夏秋之交的常见疾病。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一般来说,立秋,立秋就是每年的8月7、8号一般都是立秋,过去我们一般来说,立秋之前是夏天,立秋之后就是秋天,天气渐凉。但是在气候学上面,它不是一个概念,它是要平均气温下降到22度。那么这5天时间最开始那一天才是秋季的开始。虽然现在已经立秋15天时间了,但是从气温来说,现在秋天还没有真正开始,现在还是一个秋老虎。这个秋老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立秋的时候,它没有下雨,一般来说有24个秋老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很热的天气。昨天是处暑,处暑过后,处暑应该是暑天结束的时候,处暑之后一般还有10多天是有高温天气。所以我们现在仍然还是在一个高温天气中间运行。所以这个时候气候对人体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所以现在气候还属于比较反常的气候。那么夏秋之交最常见的病是什么病呢?主要有这么几种,一个是伤风感冒,因为夏秋之交,秋天风比较大,伤风感冒比较多。还有一个是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为秋天在我们中医来说,秋天就是应肺,秋属金,金属肺,所以秋天最容易得肺上的疾病,所以说这个是呼吸道疾病。还有一个就是过敏性疾病,皮肤过敏、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这种发病率也是很好。还有一个就是胃肠道疾病比较多。因为夏秋之交,湿气还有强的特点,气候的炎热,消化道的运转也还是有一些问题。如果饮食不恰当,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胃肠道疾病、胃肠炎。还有风湿性关节炎,有风寒湿,季节交替的时候,风寒湿就比较重,也容易出现风湿性关节炎。还有皮肤病,包括皮肤过敏,皮肤长疮、长节子这些,都是秋天容易发。还有最重要一个就是传染病,这个传染病主要有两种传染病,一个是夏秋之交的时候,肠炎痢疾传染病,还有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在我们当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新冠肺炎的防治。

    主持人:

    接下来如何在夏秋之交来养生防病,特别是刚刚像沈院长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医方面如何养生防病呢?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养生防病这一块是我们中医很擅长的方面,因为中医,它从《黄帝内经》一开始就有系统的理论,而且有很好的实践,效果也很好。《黄帝内经》的养生观有四个基本原则,就是要顺应自然四时变化。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我们一定要去顺应它,而不是逆反它。还有要保持我们心态的平和稳定,还有我们居住的环境要舒适。还有我们要通过一些食品或者药品调节阴阳平衡,达到刚柔相济的状态。《黄帝内经》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说得很好,“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个说得多好。《黄帝内经》还有这么一段话,中医很多人都能背诵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上古很久远的老祖先,对道研究得很深的,道就是规律,对自然界的规律研究很深的,他就会怎么做呢?他就会做到这个就是法于阴阳,要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达到形与神倶。这个就可以活,尽终天年,天年是多长时间呢?度百岁乃去,至少要活100岁,我们现在来说至少要活120岁。这个里头我想跟大家再分享一下,我们作为学中医的,对《黄帝内经》比较了解,真正要说得很好,很多都能背,不仅仅是养生,还指导我们临床。比如说的法于阴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效法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我们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所以我们一定要顺从阴阳。也就是老子也讲,道法自然,顺从规律,不能逆天行事,要顺其自然。第二个就是和于术数,就是要把握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在古代中医有很多养生保健方法,还有很多知识我们都要了然于心,用在我们行动上。这种情况就叫和于术数。还有饮食有节,这个事情大家很好理解,因为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食饮有节就是要管住嘴。这个节就是一个饮食要有规律,不能乱吃,要有节制,不能过饱过饥,还有要顺应节气,暴饮暴食,饥饱不均,或者是偏食、酗酒,还有吃反季节的食品,这都是中医认为不好的事情。起居有常,就是我们生活起居要符合规律,并且要形成规律性的常态化。就是我们该睡的时候要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顺应自然,不能昼夜颠倒、神魂错乱,违背阴阳,四时寒暑,以及要生疾病。不妄作劳,劳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叫做神劳,体力劳动叫做形劳,还有房劳,房劳就是房事。还有不能好逸恶劳,劳也要有度。不妄作劳就是不能过度的去劳作,一定要劳逸结合。过度的劳作就容易产生过劳死。形于神俱,形就是形体器官,神就是精神心理。就是身体和心理都能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那才叫健康。我们过去有些人认为,身体好我只要是身体棒,肌肉长得很结实就是健康,如果你心理不健康也不叫健康。所以说形神皆俱,形于神俱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一段话是说得非常好,就是说我们自然界的病邪叫做虚邪贼风,身体虚了,病邪就容易伤害身体,叫做虚邪。贼风,就是偷偷摸摸的侵入到我们身体,叫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我们要逃避它。恬淡虚无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心态要好,不要过于追求一些不该追求的东西,要有心胸,要有顺应自然。还有真气从之,就是我们要把正气留好,身体的正气要把它养好。精神内守就是说把神要守住,自己的神,精神要守好。这种情况,病安从来就是病就不会来。我们把这几点都做到了,又能够避虚邪贼风,又能够恬淡虚无,又能够从真气,又能够守精神,就不会得病,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古人对养生理论都是一套一套的,但是这些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

    主持人: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理论知识以后,我们在夏秋交替上面有什么样的养生攻略,比如说我们该吃点什么呢?有没有什么特点,怎么吃才有益于身体健康呢?接下来还是有请沈院长给大家介绍。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夏秋之交气候变化比较大,由一个潮湿的环境进入干燥。通过秋天,很快就进入冬天,所以它是一个交替的季节。这个时候自然界就有很多的变化,我们人体要适应它,人体也会有很多变化。夏秋之交怎么养生呢?我把它总结了几点,分享给大家。一个就是要解秋乏,秋天就是感觉到很疲惫,想睡觉,这个时候就要通过除湿、养气等方法,把心调整平和,心身达到比较好的状态就不会疲乏了。第二是防秋燥,秋燥就会伤肺,因为很干燥,我们觉得口干舌燥,还有一个要干咳咳嗽,有的甚至会咳血。所以我们也要防秋燥,防秋燥可以多喝水,还可以吃一些养阴润肺的一些食品。还有贴秋膘,贴秋膘什么意思呢?这是民间的说法,贴秋膘本身是动物的行为,动物要过冬,秋天有很多的果实,有很多粮食作物,它要吃得很肥,它才好过冬。我们人这一方面的话,在秋天我们也要养我们的正气,凡是想减肥的不要在这个时候饿肚子或者不吃东西。贴秋膘就是养正气,肌肉要强健,内脏要健康,这都是养正气。顺秋气呢,秋风秋气是气候的变化,我们要顺应它,秋风扫落叶,还有秋风箫瑟,这种情况的话,我们要尽量的顺应避免它直接伤到我们。还有一个要识秋冻,有一句话叫春捂秋冻,春捂秋冻是后面的一个说法。为什么呢?春天,因为是冬天过了,到春天到夏天,逐渐天气要变热,春天衣服不要脱太快,要捂一下,不要春天很快就把衣服脱了。夏天那么热,你又去脱什么,慢慢减衣服才能适应。秋天就相反,秋天就要冻,秋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加衣服的时候不要加得太快,如果加衣服加快了,到冬天穿什么呢?逐渐的要适应气候变化,一步一步来,要适应秋冻。还有唱秋歌,秋歌什么意思呢?秋歌就是说我们要登高放歌,实际上就是说我们要笑,要把我们情绪调整好,要引亢高歌,实际上要笑要唱歌,也是锻炼我们肺功能,实际上也是把心胸打开,心胸开阔一点,这有利于肺脏保养。还有古人说了,秋天要早睡早起,要与鸡倶兴,什么意思呢?就是像鸡一样,天一黑的时候就早点睡觉,不是说和鸡一样那么早,但是九点钟十点钟就应该要睡觉了,早上可以早点起来,早睡早起,与鸡倶兴。还有适当的午睡,因为比较疲乏,所以还要适当午睡,要化解困顿,工作也很辛苦,特别是上班一族,一上午很辛苦,中午也不休息,下午脑筋就感觉到很困顿。

    还有食疗和药疗方面,从中医来说就是滋阴润燥,就要有滋阴药用。还有补气养肺,一般人都有气阴两虚,气不足,觉得疲乏,阴不足就觉得干燥,叫气阴两虚。还有要适当运动,适当运动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对抗性运动,我们可以做一些常态化的,比如说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五擒戏,这些都是练吐纳,练呼吸的,适量的运动。还有一个饮食要均衡,我们饮食要讲究营养均衡,不要偏食,比如说我喜欢吃什么东西我天天吃,要尽量讲究营养和均衡。均衡就是什么都可以吃一点。

    还有一段就是在食品这方面,也跟大家讲一下,因为中医有一个观点叫药食同源,有些东西既是药品也是食品,叫药食同源。秋天有很多药食同源的东西,比如说莲藕、白萝卜、山药、银耳、白果、梨,这些都是白色蔬菜水果,白色就对应肺,所以这些白色的蔬菜水果对我们肺有好处。还有我们可以增加一些优质的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比如瘦肉、鸡蛋、鱼、乳制品,都是我们秋天养生的高蛋白的优质蛋白摄入很好的东西。还有雪梨,冰糖雪梨膏,银耳百合莲子汤、白萝卜炖鲫鱼,还有白果老鸭汤,这些都是润燥养肺的东西。还有可以泡茶,枸杞子、菊花、决明子,既可以养肺阴,也可以养肝,滋阴养肝,还可以明目。所以这些就可以泡茶,既养肺又养肝。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卸肺气的东西我们要少一点,比如辛辣燥火的东西,花椒、海椒、胡椒、姜葱蒜这些东西,秋天气候干燥,吃了这些东西更加干燥,容易伤阴,所以这个时候最好这些东西做调料的时候用一点,平常少吃一点。有一种东西可以多吃一点,酸味的东西,酸味的东西可以敛降肺气,就是肺气需要降,敛降肺气就是不能让肺气耗散,就是酸味的东西,酸有酸收的作用,比如、乌梅、山楂、杨桃、苹果、釉子,这些都是带果酸的,这种东西我们可以多吃一点,既可以生津,也可以润燥,也可以降降肺气。所以药食同源的东西是很多的,对我们过好这个秋天,喝点茶,煲点汤,这些东西吃了是很好的,还可以养颜保湿。

    主持人:

    非常感谢沈院长。现在目前还处于常态化防控中间,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什么点呢?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我们大家都知道,新冠疫情从2019年年底到现在已经将近3年时间了,疫情还是此起彼伏的状态,尤其最近这段时间全国多点爆发疫情,现在还是属于风险比较高的疫情防控阶段。那么我们在疫情防控方面,我们主要是有三个方面要注意,一个是管理传染源,二一个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好易感人群。这也是传染病防治三个重要的东西,传染源就是说病人,病人就是传染源,这个病人我们要把传播途径切断,就是隔离,定点医院就是切断传播途径。还有保持一米线,这些都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还有保护易感人群,很多人容易感染,特别是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我们要加以保护,可以用药物方式,或者锻炼身体,调解体质,把自身身体要搞好,保护易感人群。做好这三项工作的话,我们想主要四个方面共同努力,一个是要靠我们自己,自己一定是要重视,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自己要讲规矩,要听招呼,还有自己要把身体搞好,自己身体自己搞不好,靠别人也不行。一要靠自己,二要靠政府,我们政府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在全世界我觉得都是非常优秀的政府。政府调动管控、集中精力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我们哪个地方有疫情了,我们就通过政府调动资源人员去筛查去管控,只有我们政府才能做得到。第三个靠社会,这个是全社会参与,包括我们居委会、小区、外卖小哥,我们出租车司机,这都是社会各界,大家都重视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第四个最重要就是我们医卫界,医卫界就是哪里有疫情,我们就到哪里去,筛查也好,救治也好,还有我们对药品的研制方案,具体的实施要靠医卫界。中国的办法是世界可以参考的。

    那么中医药在传染病方面,因为我是绵阳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是我是从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就参与这个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关注传染病发展趋势,也在挖掘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一些方法,我总结中医药治疗传染病从古代到现代,有一整套组合拳,这个组合拳就是16个字,提前预测,及早预防,辩症论治,瘥后防复。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医可以提前预测。有些人不相信,历史上有很多案例,从非典的时候我们也有很多总结,这一次新冠我们也有中医的大家做了预测。它不仅可以推测气候的变化和恶意发病,而且可以用于临床实践,凡是老中医都懂这个,不是一个封建的东西,这个是很科学的东西。第二个就是及早预防,《黄帝内经》提出来了,不治已病治未病。已经生病了再治就晚了,在它未生病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治,这就是圣人,最高等的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要回避、要躲避,把有毒的这一种东西回避,我们现在所做的很多动作就是。比如现在的管控。还有特别强调,为什么我们在一个环境里面,有的人感染,有的人没有感染,没有感染的人肯定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免疫力、抵抗力比较强,对病毒有一个抵抗作用。那么治疗的时候我们要讲究辩症论治。辩症论治就是说要因人因时因地,每一个人身体状况不一样,体质不一样,得了这个病,症状不一样,表现也不一样。还有时间不一样,比如春天的,夏天的,冬天的,所以为什么我们中医方案,包括预防的大锅汤我们要调整,每个季节用药是有差别的。还有因地制宜,北方的新冠和南方的新冠,武汉的新冠和我们这个新冠,它的气候地理位置是不一样,也是有差别的,中医讲究的是三因制宜,辩症论治。第四个瘥后防复,这个也很重要,这个也是中医药特色。病人新冠已经好了,但是身体很虚弱,气血阴阳偏虚,这个时候很容易风吹草动又复发了,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进行调理,调补机能阴阳,把人体的脏腑机能调整到最好的状态。也就是我们正气恢复了,我们就不会再复发。现在新冠有些已经转阴了还复阳,就是这种情况。中医这一套方法是很有用的。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来看,中医预防传染病有哪些特点和方法呢?包括刚才提到的新冠肺炎疫情,包括传染病,在中医方面有哪些特点和方法呢?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中医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系列的方法,很多方法都是古人所创造出来的,这几年我们用这些方法进行实践,我们感觉效果还是比较好,比如说呼吸道传染病,空气很重要,比如加湿器,秋天来了很干燥,我们就要用加湿器,加湿器一般是加水,如果把中药加在里面,通过加湿器弄到满屋子,既保湿了,也中药防病了。还有中药香囊,香囊这个东西是过去端午节佩香囊,实际上也是有意义。现在新冠来了,各个地方都在佩香囊,有些觉得这个事情还不好理解,实际上我们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个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首先把香囊都是很有效果的。还有一个我们佩在身上,身上就有偶尔的香气,我们做过试验,戴在身上,蚊虫不会叮咬你,细菌病毒能不能起到预防作用呢?肯定能起到作用。还有一个我们用一种熏蒸的方法,烟熏,那就是苍术。苍术在中国古代叫做防未的第一个药,就是苍术。苍术效果很火,在非典的时候,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用苍术来进行熏,他们医院当年没有一个人发生院内感染。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东西。还有要合理膳食,合理膳食就是在疫情期间,我们一定不要去吃野生动物,不要吃生冷东西,尽量要煮熟,营养搭配要均衡。前面讲的很多药食同源的我们都可以用。还有穴位保健,穴位保健这个事情是很好的,中医有很多穴位保健的,当时学中医的时候,就是身体要安康,足三里那个穴位经常要艾灸或者针灸做到起。足三里的穴位很好找,就在膝关节下面有膝眼,膝眼这个地方,胫骨外一寸就是足三里穴位,两个,一边一个,用手指去按,或者用器件,不要太尖锐的东西,那个穴位会很酸胀。在这个穴位上手按也可以,扎针也可以,艾灸也可以,这是一个穴位。还有气海关元,气海关元就是小腹这个位置,网上一查,就很清楚在哪个位置。这个地方就用艾灸,就是我们说的丹田。还有三阴交,三阴交在踝关节内踝上面,骨头边上,有三寸的地方,这个穴位是很好的,我们可以经常用手指按压,也可以艾灸,这是效果很好的。还有合理运动,前面也讲过,现在有些在家里面隔离,或者在方舱医院里面,这种情况下,如果把五擒戏、太极拳、八段锦这些用起来,既可以调身,也可以调心。还有一个要找准形治,我们现在很多人有一点焦虑,特别遇到一些事情,疫情防控期间,很容易烦躁。这个时候我们一定是要调整好我们的情绪,把神智要调整到最好的状态,不要骄、不要燥,要静养,不要惊慌失措。因为中医讲的七情都容易致病。特别是秋天要注意,秋天过去一种情绪叫悲秋,秋天干燥的秋风秋雨,秋风扫落叶,产生悲伤的气氛,悲伤在中医来说就容易伤肺,我们尽可能不要产生悲伤的情绪。秋天重阳节要登高放歌,一定是要想尽各种方法把我们情绪调整到很好的状态。还有就是起居有常,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作息要有规律,要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被和室内温度,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现在很多人熬夜,熬夜这种情况,我们上网耍手机,晚上经常不睡觉,还有打牌,这种情况很不好,特别伤我们的正气。一般来说11点钟要睡觉。有一句开玩笑,11点钟不睡觉叫不要脸,1点钟不睡觉叫不要命。为什么呢?11点钟不睡觉要影响美容,要黑眼圈,脸上容易长斑,这个叫不要脸。1点钟如果还不睡觉,因为11点到1点是子时,子时还不睡觉,打牌打到半夜三更,这个就不要命了,因为把我们人体的肾脏搞乱了,长期这样身体就搞乱了,内分泌系统都要失调,发生很多疾病。所以起居有常是很重要的。还有中医有一种方法叫膏方,膏方现在在广东、江苏、江浙和上海那边很时兴的膏方,膏方是中医很好的方法,就是我们把中医药弄来收膏,根据我们体质和季节气候做一副膏方,一副膏方一般吃一两个月,这一副膏方吃下去以后,我们人体觉得很舒服,有些慢性病也调理好了,身体状况也好了。现在很多医院每年冬天都有膏方节,美容也好,养颜也好,慢性病调理也好,都可以。

    还有传染病流行时期,中医药预防的大锅汤。这个大锅汤这个事情也是非常好的,根据病人很多的情况下,传染病症状相似,病情相同,这个情况就用一个比较恒定的处方,根据当时的季节气候和疫情来开一个处方,大家都喝,喝了以后预防疾病。这个是有先例的,2020年的武汉武昌那个地方,是武汉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当时新冠肺炎发病最高的地方,当时武昌的医院是人满为患,当时还没有方舱医院的时候,科学院院士仝小林等三个院士就到武汉去,看到当时的情况,很多的病人和隔离人员都在隔离点,人很多,隔离点的病人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比例达到90%,但是他们进不了医院,因为医院没有病床,他们就用很好的处方,武汉抗疫一号方,政府通过社区就发到了老百姓特别是隔离点的病人手里,发下去以后大家都喝这个汤,效果很好,几天时间,隔离点的病人确诊率由90%下降了30%,再过了一个礼拜,就下降了13%。所以这种情况的话,我们觉得中药大锅汤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我们绵阳当时也遇到这种情况,当时我开了绵阳第一张预防的大锅汤,大家吃了很好。绵阳有些医务人员,开始的时候大概有40个医务人员成为密切接触者,有一个病人在我们那里待了6天时间,我们医生护士都和他密切接触了,最后他确诊了,因为他从武汉回来的,他到隔离点医院去治疗去了,我们医生接触了怎么办,我们就把他们隔离起来,然后就喝了我们的预防药,最后没有一个人发病。这个事情还是,我们觉得这个中药大锅汤是有效果的。如果是在我们疫情多发的地点和时间,我觉得我们一定要主动的去服这个中药预防药。我们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也调整了几版处方,调整都是根据当时的季节气候和病毒的变异情况和症状来确定我们换了几个版。所以大家还是要珍惜我们很多人的劳动成果,我也参与了制定。

    主持人:

    前段时期,中医药局连续发布了几版中药预防药大锅汤的配方,这个配方是针对哪些人群?主要针对哪些针状的?刚才我们也提到人群大家都可以,不光老年人、小孩,还有针对的症状有哪些呢?还是请沈院长给大家介绍一下。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中药预防药大锅汤是针对易感人群,就是容易感染的人群。这种人群还都没有得病,还都没有感染,感染了就是确诊患者。易感人群还没有感染,要预防到不能感染。所以这类人在服大锅汤的时候一般都没有症状,有症状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一般分两个方面,这个预防药不可能分很多症型,我们主要是成人的和儿童的,成人和儿童不一样,儿童要简单一点,儿童用药我们一定是要轻一点,量要小一些。成人,而且有些还有一些基础疾病,成人有些正气不足,这种情况有一点区别。最主要区别就是成人和儿童用量的区别比较大一点,药味上的区别,成人在补益正气方面发挥多一点。这个预防处方都是比较简单的处方。

    主持人:

    在这里也请您给各位网友分享下,中医养生的共性规律?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我们中医养生有很多规律,也有很多成功案例,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四川在现在有两位老中医,今年都94岁了,现在还在上班。我们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王成荣老师,是儿科的医生,94岁了,现在每周都还在上门诊。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西南医科大学的孙老师,肝病专家,他也是西医学习中医的,他们最早都是西医,然后响应中央的号召,参加西学中,他们中医学得非常好,所以这两个都是我们国家的名中医,两个人今年都94岁了,都还在上班。他们养生,有很多的规律在里面。比如名老中医养生,它至少有几个优势。一是有中医理论指导,它不像我们很多人,在养生这方面,有些观点有些说法很乱,但是他们养生有中医理论指导,有临床实践依据,有自觉自主意识,能辨人辨体养生,还注重抗衰老,还有把养生和防疾病结合起来。共性规律有哪些呢?我也参加了大国医这样养生、当代国家级名老中医养生保健书的编写,我总结了几十个老中医养生的经验,总结出这么些规律。第一是生活很有规律,起居有常。什么时间该吃饭,什么时候该起床,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穿什么衣服,一年四季都很有规律的,不得乱来的。第二个,精神愉悦,心态平和。他精神很好,心情很好,心胸很开阔,心态平和。可以说是不把有些问题很纠结,不像我们容易生气,他不会。第三个就是饮食有节,他吃饭吃东西,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该吃多少,哪些东西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他根据自己的体质,到底是阴虚阳虚还是怎么回事,他自己掌握得很好。第四个就是动静兼养,以静为主。动就是要运动,还要静养,把动静平衡点找得很好,以静为主。还有就是无病早防,有病无惧。无病早防就是没有病的时候就开始要预防,有病无惧,就是真正得了病也不怕。原来我的老师得了一个肿瘤,而且癌症转移了,到四川很大的医院去,医生说你这个没什么治的了,手术也不能做了,吃药也没有用,你回去吧,回去该吃吃,该耍耍。他回来路上给我说,他说我得了这个肿瘤,我们要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战略上要藐视它,战术上要重视它。就是要藐视这个癌症,不要被它吓到,战略上藐视它,叫有病无惧。战术上要重视,不把它当回事不行,还得认真治疗,自己给自己开药,他本身也是老中医。药吃得很苦,活了很长时间。所以说无病早防,有病无惧,这个事情很重要。还有一个就是要持之以恒,综合调理。有些人短时间做一件事情很容易,但是要长期坚持,很难做到。我说的这些老中医基本上是这些概念,长期养成一种习惯,还有就是恬淡虚无,情趣高雅。恬淡虚无就是说,心情要好,无欲无求,对金钱、权力这些都看得很淡,淡泊名利,恬淡虚无。情趣高雅,这些老中医,一般都写诗、写对联、书法,老中医字写得很好,有些还下棋,都是很高雅的情趣。还有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很多老中医人格很高尚,王成荣老师,他交费都是一玩一万的交,他交很多党费啊,他自己生活过得很简单。还有孙老师,他在西南医科大附属中医院总结了一个同交风范,总结了一个出来。四川省第二中医院总结了王成荣的精神,就是他们的精神非常的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

    主持人:

    非常感谢沈院长给我们分享这么多中医的方法策略。今天的访谈也受到网友朋友们的关注,下面来回答网友提问。

    网友凌达:

    夏秋换季了,天气既有炎夏的余威,又有秋干的特点,早晚温差大,中午温度又比较高,尤其是老人、孩子的抵抗力较弱,要格外注意些什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夏秋换季的时候气候有个特点,一个是气候干燥的特点,早晚温差大的特点,还有一个气候中间的湿气也还有,这个时候要顺应气候来做一些调理,前面已经讲过的,药食同源的东西,调整身体,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要顺应气温变化,比如早晚温差大,该加衣服就加衣服,该降温要降温。夏天的时候有很多老人,高温就抗不住。因为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弱,这个时候特别要注意出汗比较多的情况下,出了汗过后不要吹风扇,要把汗擦干。沐浴以后尽快要把水擦干。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都注意到了,增减衣服,然后把饮食整得营养均衡一点,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一般来说度过高温天气没有问题。

    网友叶子黄了:

    拔火罐刮痧可以同时进行吗?自己在家操作,是气罐,一周拔一次可以吗?火罐的颜色有的很深,有的颜色很浅,这个颜色代表是身体的湿气吗?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拔火罐和刮痧是中医的非药疗法,历史很悠久,对整个的疾病确实是有效,但是我们中医不主张随便拔火罐,特别自己去拔火罐。现在街上有很多商业性的拔火罐,我们觉得还是要慎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每一次的治疗,无论是刮痧还是拔火罐,都要有适应症,在医生的指导下。因为拔火罐也好,刮痧也好,它还是有一点损伤的。并不是说拔火罐刮痧以后就补了身体,它不是补身体,实际上是疏通经络,针对毛细血管有破坏,会造成瘀血,弄得不好还感染。曾经有一个病人,还是一个演员,得了肿瘤以后去拔火罐,全身拔得到处都是,最后又溃烂感染。说中医把它怎么怎么了,这不是中医的问题,实际上是拔火罐没有掌握好适应症,没有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这个方法,所以导致一些不好的后果。特别强调拔火罐刮痧一定是要在医生指导下,而且要在中医指导下来使用。

    主持人:

    我们也感谢沈院长对这位网友提出的建议。我们也希望各位网友一定要比如说拔火罐刮痧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

    网友灯台:

    一到秋冬天,鼻子就开始痒,流鼻涕,一直打喷嚏,去医院打针吃药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有没有药方可以根治?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这个网友说的是过敏性鼻炎,刚才说了秋天比较容易发生的疾病就是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都很多的,这种情况中医是有办法的,中医有很多中药效果很好,因为我就是搞呼吸科的,过敏性鼻炎很多效果很好,就是吃中药,首先是把过敏症状,比如流鼻涕、鼻痒等很多症状,中医有很多的药把症状控制以后再调理身体。因为过敏性疾病一般是身体素质的问题,比如肺气不足,在治本的时候就要补肺气,益气养阴,把这个过敏因素解决了。尽量避免过敏因素,比如秋天掉毛毛的地方去,梧桐树下的飞絮就容易导致过敏,这种情况戴口罩就比较好。

    网友松子: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中药调理方面,有什么好的配方可以分享吗?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其霖:

    糖尿病现在发病率也很高,它的专业性也很强。糖尿病治疗还是要辩症的治,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症状,你光说是糖尿病,到底血糖有多高,还有没有并发症,或者是口渴,还是小便问题,有没有其它的并发症发生,在中医辩症情况下来治疗比较好。中药很多药是降糖效果很好的,桑枝、桑叶,桑树的一些东西,降糖效果都比较好,还有黄连,黄连降糖效果也比较好,还有山药,有些滋阴的药降糖效果也比较好。降糖也还有很多中成药。虽然这样,我还是主张病人一定是要在糖尿病专科医生特别是中医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要面诊,因为中医如果不看舌苔就开了处方药还是有遗憾的。

    主持人:

    非常感谢沈院长对糖尿病患者这个问题的解答。处暑已过,在这个夏秋之交,天气既有炎夏的余威,又有秋干的特点,早晚天气比较凉爽,中午时分温度又比较高。此时节易发感冒,进入秋季之后,不少朋友会选择进补,在冬季到来之前为身体储备一些能量。"贴秋膘"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不能盲目。今天沈院长也分享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加注意,以免出现身体不适。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沈院长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带来耐心的解答。感谢大家对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 刘晨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