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如何食补?专家做客省政府网站:少吃麻辣 多吃润肺的白色水果和带酸味的食品

  • 2022年08月25日 12时53分
  • 来源: 封面新闻
  • 【字体:
  • 昨日处暑,明日出伏,正值夏秋之交。哪些疾病易发高发?该如何预防?需要遵循哪些养生原则?规避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采取什么措施干预,才能提高人们的免疫抗病能力?8月24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绵阳市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沈其霖应邀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


    “首先,夏秋之交,阳消阴长,天气应该由热转凉。可是,今年夏秋之交很不寻常,极端高温天气和干旱少雨的程度、范围、持续时间都创下了有观察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沈其霖首先对今年异常的天气作了总结。

    他特别指出,在这么高温的天气下,新冠疫情在全国多点暴发,也是比较反常的。持续极端高温少雨天气之后,是否会出现暴雨洪涝灾害以及新的传染病流行,值得高度警惕。夏秋之交最常见病多发病有哪些?沈其霖谈到,夏秋之交最常见伤风感冒、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炎、传染病、过敏性疾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包括新冠、肠炎、痢疾等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


    夏秋之交养生应注意什么?沈其霖用18个字高度概括“解秋乏,防秋燥;贴秋膘,顺秋气;适秋冻,唱秋歌。”特别引用《黄帝内经》的话“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希望人们“早睡早起,与鸡俱兴,适当午睡,化解困顿。滋阴润燥,补气养肺,适量运动,饮食均衡”。顺应自然气候变化,保持心态平和,居处环境舒适,调节阴阳平衡达到刚柔相济的状态。

    夏秋之交在食补上有没什么特点?怎么吃才有益于身体健康?沈其霖说,夏秋之交既有湿气困脾,又有燥气伤肺,可以选择药食同源的食材除湿健脾,滋阴润肺,改善体质,防病治病。如银耳、百合、山药、白果、白萝卜、莲藕、马蹄、梨、莲子等白色蔬果,做冰糖雪梨羹、银耳百合莲子汤、白萝卜鲫鱼汤、白果老鸭汤等滋补药膳;适当食用乌梅、山楂、杨桃、柚子等酸味水果收降肺气;用石斛、枸杞、菊花、决明子等泡茶滋阴润肺、清肝明目。

    同时,沈其霖建议还要增加鸡蛋、瘦肉、鱼、乳制品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辛辣燥火之品如姜、葱、蒜、韭菜、辣椒、胡椒不宜多食。饮食煮熟煮透,营养搭配均衡,切记不能吃野味。(记者 杨芮雯

    责任编辑: 刘晨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夏秋之交如何食补?专家做客省政府网站:少吃麻辣 多吃润肺的白色水果和带酸味的食品

  • 2022年08月25日 12时53分
  • 来源: 封面新闻
  • 昨日处暑,明日出伏,正值夏秋之交。哪些疾病易发高发?该如何预防?需要遵循哪些养生原则?规避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采取什么措施干预,才能提高人们的免疫抗病能力?8月24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绵阳市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沈其霖应邀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


    “首先,夏秋之交,阳消阴长,天气应该由热转凉。可是,今年夏秋之交很不寻常,极端高温天气和干旱少雨的程度、范围、持续时间都创下了有观察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沈其霖首先对今年异常的天气作了总结。

    他特别指出,在这么高温的天气下,新冠疫情在全国多点暴发,也是比较反常的。持续极端高温少雨天气之后,是否会出现暴雨洪涝灾害以及新的传染病流行,值得高度警惕。夏秋之交最常见病多发病有哪些?沈其霖谈到,夏秋之交最常见伤风感冒、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炎、传染病、过敏性疾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包括新冠、肠炎、痢疾等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


    夏秋之交养生应注意什么?沈其霖用18个字高度概括“解秋乏,防秋燥;贴秋膘,顺秋气;适秋冻,唱秋歌。”特别引用《黄帝内经》的话“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希望人们“早睡早起,与鸡俱兴,适当午睡,化解困顿。滋阴润燥,补气养肺,适量运动,饮食均衡”。顺应自然气候变化,保持心态平和,居处环境舒适,调节阴阳平衡达到刚柔相济的状态。

    夏秋之交在食补上有没什么特点?怎么吃才有益于身体健康?沈其霖说,夏秋之交既有湿气困脾,又有燥气伤肺,可以选择药食同源的食材除湿健脾,滋阴润肺,改善体质,防病治病。如银耳、百合、山药、白果、白萝卜、莲藕、马蹄、梨、莲子等白色蔬果,做冰糖雪梨羹、银耳百合莲子汤、白萝卜鲫鱼汤、白果老鸭汤等滋补药膳;适当食用乌梅、山楂、杨桃、柚子等酸味水果收降肺气;用石斛、枸杞、菊花、决明子等泡茶滋阴润肺、清肝明目。

    同时,沈其霖建议还要增加鸡蛋、瘦肉、鱼、乳制品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辛辣燥火之品如姜、葱、蒜、韭菜、辣椒、胡椒不宜多食。饮食煮熟煮透,营养搭配均衡,切记不能吃野味。(记者 杨芮雯

    责任编辑: 刘晨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