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产量710亿斤、新建450万亩高标准农田 四川这样保障粮食安全
四川是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中国三大育种基地之一。为了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目前四川省粮食生产进展情况怎么样,要完成目标任务,有哪些措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方面,具体怎么做?
4月22日上午10点,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小余将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就“多举措稳定粮食生产,筑牢粮食安全屏障”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小余(左)
今年四川粮食生产情况总体较好粮食目标产量710亿斤
肖小余介绍,四川省粮食产量始终排在全国前十位,继2020年时隔20年突破700亿斤大关后,去年再创新高,达到716.4亿斤。今年全省粮食面积要达到9502.8万亩、产量710亿斤。目前来看,我省粮食生产情况总体较好。为确保完成全年粮食扩面增产任务,关键是向撂荒地要粮、向科技要粮、向种粮大户要粮。
他说,落实好国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种粮大户补贴等惠农政策,在76个产粮大县全覆盖开展完全成本保险试点,确保种粮有合理收益。还要严格良田粮用管控,巩固撂荒地治理成果,探索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的耕地“非粮化”和“撂荒”监测信息平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同时,组织开展好农资、农技、农机和助耕帮扶等“四个服务”,特别是加强农资调剂调运,满足生产所需。组建科技小分队,抓好指导服务和技术培训,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建设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200万亩,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技术模式,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坚持省、市、县各级粮食园区占比不低于30%,今年力争达到35%左右,建立平原、丘陵、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高原藏区不同生态类型的现代粮食生产示范区,大力发展“稻香杯”优质稻、青贮饲用玉米、酿酒高粱、高蛋白大豆、加工专用马铃薯等优质粮食生产,着力推动川粮结构优化提升。
“统筹落实5.3亿元财政资金,建设16个“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种养循环、五良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10个鱼米之乡示范县;建设22个“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发展示范县,实现“千斤粮万元钱”“吨粮田五千元”,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他说,同时重点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特别是水稻“两迁”害虫和稻瘟病等病虫害监测防控。及早制定完善技术预案,科学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干旱、洪涝和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小余
大力建设亩高标准农田提升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四川今年将有哪些工作举措?
“2022年,将完成450万亩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肖小余说,将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21个市(州)146个县(市、区),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落实到具体项目,集中打造优势粮油生产基地。确保5月底前完成2021年立项结转任务315.2万亩,不误大春粮食生产。同时,加快2022年立项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5月底前全部完成审批工作,9-12月再完成135万亩以上建设任务。
同时,加强高标准农田管护利用,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应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推动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确保良田粮用。今年的新建项目,对不属于耕地、不用于粮食生产的,坚决不予立项批复。积极开展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种养循环、五良融合试点,实现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高水平产出,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保障基础,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他还介绍,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中省市县财政资金补助每亩共计不低于3000元。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共同事权属性,健全投入保障机制,今年中央下达我省38.1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财政将加大投入力度。同时,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推进7个县退化耕地治理试点,确保耕地土壤生态质量。以2022年高标准农田项目为平台,整合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推进耕地质量持续提升。(记者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