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22万人 四川交出“十三五”时期公共服务成绩单
“十三五”时期,四川公共服务取得了哪些成绩?3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邀请了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余华,对《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进行解读。
“十三五”时期,四川构建起了以基本公共服务清单为核心、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数据显示,2020年,四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9%,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1.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同时,城乡区域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持续向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缩小。2020年,全省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84.8%,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7.56人,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30张,基本实现全省电视户户通、行政村广播全覆盖,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到91.6%。
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0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7173亿元。社会办医稳步发展,全省民营医院达到1745家。阳光康养、森林康养等产业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机构达到312家。家政服务业加速提质扩容,家政服务企业超过8300家。
那么,与四川“十三五”规划相比,这次四川“十四五”规划有哪些变化?
余华表示,“十三五”期间的规划主要强调的是基本公共服务,目标是促进城乡、区域、人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十四五”规划在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首次将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和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统筹纳入规划范围。
其中,全面对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拓展服务内容、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将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纳入规划范围,既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又可为公共服务今后提质升级蓄势储能,促进公共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三者有机衔接、各有侧重,分类有序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记者 罗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