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伍修强
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省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的五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为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新发展阶段全省“三农”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省政府近日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规划》的有关内容,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伍修强同志,解读文件并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今天的访谈将联合新华网、四川观察、川观新闻、四川发布、封面新闻、四川iptv熊猫新闻频道等平台同步直播,也欢迎大家在收看访谈的过程当中积极提出您的问题。伍书记您好,首先请您给我们广大网友打个招呼吧。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伍修强: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我是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机关党委书记伍修强,非常高兴能够通过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和大家线上互动交流,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伍书记,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下,《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伍修强: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是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特点与优势,我们这次制定《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主要着眼于在十四五期间,如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这里有两个主要背景:
(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形成新型城乡工农关系的客观要求、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快慢、好坏,甚至成与败。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已经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国家正在编制“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规划。
(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进入新阶段、迈步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的重大任务。
四川是农业大省,2020年,四川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全国排位第一,第一产业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1%。四川乡村人口众多,四川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居住在乡村人口已经达到3620.9万人,占全川人口的43.27%。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三五”期间,我省“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农业“10+3”体系加快构建,粮食产量再次登上700亿斤台阶,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城市比较而言,农村还明显落后一些,特别是凉山彝区和涉藏地区的农村。推进现代化四川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迫切需要补上“三农”短板。
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深入实施,为四川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因此,“十四五”时期,将是我省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的五年。
去年9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20〕59号),明确提出要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并将该规划列为省级重点专项规划。根据工作安排,我厅和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编制了《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导性文件。制定规划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将有助于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有助于扩大农村投资和释放农民消费需求,推动新发展阶段全省“三农”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主持人:
谢谢伍书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四川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的重大任务。说完了背景和意义,我们继续深入了解。请伍书记为我们介绍,《规划》主要包含了哪些内容?将开展哪些方面的重点工作?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伍修强:
规划在系统总结全省“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主要成效、分析研判“十四五”面临重大机遇和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实现路径,明确了九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包括稳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生猪等“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提出川粮油、川猪、川牛羊、川菜、川鱼产业区域布局和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等10项重大项目。
二是加快发展高质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包括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加快农村商贸物流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高水平发展都市农业、推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提出川茶、川酒、川竹、川果、川药产业区域布局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等7项重大项目。
三是加快补齐“10+3”产业体系支撑性短板,构建现代农业园区梯级发展体系。包括打好种业翻身仗、提高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应用能力、加强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提出现代种业提升等7项重大项目。
四是深入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包括加快推进村规划建设、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农村厕所革命等10项重大项目。
五是坚决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开展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加强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牧业协调发展,提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等9项重大项目。
六是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包括培育多元化农村市场主体、加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探索创新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着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4项重大项目。
七是扎实做好乡村治理这篇大文章,建设文明和谐乡村。包括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基层党组织提升等6项重大项目。
八是持续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包括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提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工程等4项重大项目。
九是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包括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农业开放合作,提出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等5项重大项目。这就是规划的九个方面的重大任务。
主持人:
刚才您从九个方面介绍了重点工作,可以说涵盖面非常广,既要强支柱又要补短板。《规划》有哪些关键点?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伍修强:
《规划》关键点体现在三个“新”上,第一个“新”:
(一)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科技支撑。坚持创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赋能来实现农业转型升级。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坚持区域、城乡、发展和治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扩大农村需求,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弱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安全高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四是坚持开放发展,深化改革。加强农业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推广先进理念、标准、技术和装备。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着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活力。五是坚持共享发展,共同富裕。坚持农民群众共享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二)着力构建农业农村新发展格局。我们建立了“1+2+N”的四川省“十四五”农业农村规划体系,“1”即《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即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规划》和《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N”即《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四川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四川省现代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若干子规划。《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作为总规划,顶层构建了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明确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目标。
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粮食产量稳定在3540万吨以上,生猪存栏稳定在4000万头以上、出栏稳定在6000万头左右。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现代农业种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支撑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农民全面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继续保持高于城镇居民和全国农民平均水平。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到2035年,全面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核心要件是旱涝保收、高产高效、优质多样、生活便利、乡村美丽、移风易俗,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三)明确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全面编制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统筹考虑区域差异、发展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径图。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根据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差异性,统筹布局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围绕保供给、保多样、保质量,夯实农业基础,强化科技支撑,创新经营方式,推动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支持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等地区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是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围绕强设施、优服务、美环境,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加快建成交通便捷、服务便利、绿色美丽、文明和谐乡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一批“美丽四川·宜居乡村”示范村。
三是加快推进农民富裕富足。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相结合,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改善农民生活品质,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主持人:
谢谢伍书记的详细介绍。介绍了背景、内容,了解了意义、关键点和目标等。说完了是什么,为什么,下一步,我们需要怎么做,来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伍修强:为了保障规划全面有效实施,我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全面实行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要求市县党委定期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县委书记主要精力要抓“三农”工作。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加快建设政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制定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投资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发挥统一战线资源、智力等优势,助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实施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慈善资源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农村人口倾斜和汇聚。加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力度。建立乡村振兴荣誉制度,对在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加强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法治保障。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法治保障,推动《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等法规规章的制定修改工作,并及时出台《四川省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办法》《四川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管理指导办法》等政策文件,推进制度规范衔接配套。持续深化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
(四)健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要求各市县党委政府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把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求省直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在规划编制、机制创新、政策制定、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我厅将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指导,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适时组织开展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制定出台并严格实施《四川省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和《四川省市县党政和省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试行)》。持续用好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等考评激励指挥棒。
主持人:
下一步,我们将开展哪些工作,来推进《规划》的落地实施?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伍修强:
下一步,我厅将牵头研究制定各项重点任务年度工作计划,由省委农办牵头对重大事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考评激励,推动规划重点工作和任务落地落实。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市(州),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同时,还将指导市、县做好“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编制和衔接工作,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
主持人:
今天的访谈也受到网友朋友们的热情关注,接下来我们一块来看一看网友们有哪些关心的问题。
网友“栗子”:我们省很多地方,农业还是靠天吃饭,如何加大科技支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伍修强: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如何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建强农业科研基地。我们将完善农业科研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农业领域国家和部省重点实验室,支持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园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二是要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支持创新团队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攻关和技术集成示范。三是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研发一批种源创新与生物种业、智能农机装备、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绿色高效种养、资源保护与利用、农业重大风险防控等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四是要构建科创激励机制。支持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用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探索“揭榜挂帅”“信用激励”机制,推动产学研、育繁推深度融合。五是要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一批乡村振兴优质院校,大力培养乡村振兴实用人才,构建现代农业农村科普体系。六是要推动科技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支持互联网+农业和5G赋能农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开展四川“天空地人”一体化林草监测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各地创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十四五”期间,我省规划建设2个农业农村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将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科学观测试验站和试验基地20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10家、农业企业创新主体30个。建设省部级林草领域重点实验室10个。
主持人:
网友“杉木栏”:在农村,很多地方还是没有无害化卫生厕所,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怎么解决?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伍修强:
确实,农村环境的是农村是否宜居的关键,但整治“脏乱差”不仅要改善基础设施,还要改变不良卫生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综合施策,梯次有序推进。
“十三五”期间,我们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全省一类县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4%、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91%,全省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58.4%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全省化肥使用量连续5年实现负增长。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8.6%,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新建沼气工程达到792处。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0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深入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的重要位置,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显著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有序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卫生厕所。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力争实现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全覆盖、村民小组专职保洁员全覆盖。持续推进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加快推进农村河湖“清四乱”工作。持续开展水美新村建设。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完成农村危旧房屋改造任务。加大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支持力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因地制宜开展庭院绿化、四旁绿化、乡村公园建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主持人:
网友“番茄味”: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耕地数量在不断减少,如何化解这个问题?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伍修强:
耕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怎么讲都不为过。“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决守住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一是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控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区,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二是严格永久基本农田管理,确保“两区”范围内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菜、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三是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推进耕地质量监测点位涉农县(市、区)全覆盖,开展县域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四是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监管,占优必须补优。五是开展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
网友“月朗星稀”:乡村振兴,就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才能越来越好,现在城市的机会多,各种资源比较完善,但是相比起来,目前很多农村没有特色的产业、项目及投资可以引进,那如何才能留住人才?让农民可以安心待在农村,带动乡村发展?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伍修强: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实现乡村宜居宜业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城市务工收入整体上要比在农村就业收入高得多,要想让劳动力留在农村、发展乡村,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培育多元化农村市场主体。我们将实施家庭农场培育和示范创建工程,推动组建“四川省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合理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支持各类农村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展示推广服务中心。加强供销社农产品流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二是加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我们将扶持更多有意愿、符合条件的小农户发展为家庭农场。优先发展面向小农户需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设施导入小农户。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支持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成”“资产入股”等利益联结机制。
三是探索创新职业农民培养机制。按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总要求,加快培育现代农民,突出抓好农业经理人、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培育。按部署将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在岗基层农技人员纳入高职扩招范围。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四是着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落实农民增收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负责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支持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完善保障农民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盘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房屋等资产,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保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农民转移性收入不减少。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发展“川字号”劳务品牌,稳定和扩大对外务工规模。
主持人:
好的,谢谢,非常感谢伍书记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带来耐心的解答。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