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创新整改见成效 留住南飞“雁”找回鱼与虾

  • 2021年09月03日 08时5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冬天才有的候鸟赤膀鸭,如今夏天在岷江河畔也能拍到了。”8月31日,眉山市青神县摄影爱好者何刚兴奋地在摄影圈中分享这一喜讯。

    在传统候鸟迁徙路线中,地处北纬29度的青神县岷江河段原本仅是迁徙的一个节点,但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此停留,繁衍生息。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一场碧水保卫战的实践。”眉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眉山坚持河湖渠系生态维护和工农业污水生态治理,提升全域水环境质量,为鱼虾归来和候鸟驻足打下坚实生态基础。

    为河湖渠系再造生态屏障

    “这是米虾,那是鲫鱼……”8月30日,家住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谢家场社区的张光年指着跃出水面的鱼虾,对年幼的孙子说道。

    毛河是流经谢家街道的主要河流。过去,由于该街道的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排污不达标,导致毛河污染严重,河里的鱼虾消失殆尽。

    2017年以来,彭山区大力开展水环境治理,不仅在谢家场社区毛河段建起1280多平方米生态浮岛,还在水底栽植8400多平方米沉水植物,通过生态办法治理污染,曾经的污染之河变成鱼虾聚集的清澈之流。

    在青神县,生态屏障改变河流水质的故事也在上演。

    受畜禽养殖业影响,青神县过去水环境质量堪忧。2018年以来,青神县采用“竹林+绿植”形式,围绕全县河湖渠系建起数千亩的竹林湿地公园,极大改善流入岷江的水质。

    水质变好,引来候鸟筑巢。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来,青神县发现的鸟类从最初的100余种增加至140余种,每年新发现的鸟类几乎全是外迁而来的候鸟。

    “从毛河鱼虾回归到青神县候鸟成群,背后是河湖渠系治理的生态坚持。”眉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市创新办法,在全市河湖渠系中累计建起153个生态湿地(生态节点),1.2万亩生态廊道和数万平方米生态浮岛,充分利用水中植物根系吸收污染物,净化水体,从而为全市水域构筑起一道生态屏障。

    水环境质量的提升极大地增加水生生物数量。截至目前,眉山全市淡水水生生物已达369种,较5年前实现大幅提升。

    建生态湿地提升整改实效

    8月31日,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刘琳来到园区人工湿地。近两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到园区检查湿地运行情况,已成为这位环保干部常态。

    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内,落户有通威高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工厂等企业。过去由于有效治污手段缺乏,园区企业排放的污水常有不达标情况。

    2017年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四川省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位于岷江中游的眉山市境内岷江干流及支流断面2016年水质达标率仅12.5%,V类水质占比26.9%,劣V类水质占比42.3%,水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为尽快破解这一难题,形成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眉山狠抓污水源头治理,上马了一大批污水处理设备。“我们还在工厂和农村广泛建设人工生态湿地,通过湿地植物涵养吸收等方法,净化水体。”眉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上马传统治污工程,甘眉工业园区还建起占地50亩的人工湿地,采用“多级人工湿地+氧化塘”处理污水,每天可以净化污水1万吨;水流经人工湿地再净化后,尾水可直接用于城市绿化和建筑施工。

    不止甘眉工业园区。近年来,眉山市在污水处理厂末端,按照1吨污水配套10平方米人工生态湿地原则建设湿地,先后建起1000余亩配套人工湿地;同时推进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起22.1万座以人工湿地池为主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让全市80%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

    目前,眉山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纳入国考的3个断面水质优良率和纳入市考的7个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 (记者 樊邦平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眉山创新整改见成效 留住南飞“雁”找回鱼与虾

  • 2021年09月03日 08时5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冬天才有的候鸟赤膀鸭,如今夏天在岷江河畔也能拍到了。”8月31日,眉山市青神县摄影爱好者何刚兴奋地在摄影圈中分享这一喜讯。

    在传统候鸟迁徙路线中,地处北纬29度的青神县岷江河段原本仅是迁徙的一个节点,但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此停留,繁衍生息。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一场碧水保卫战的实践。”眉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眉山坚持河湖渠系生态维护和工农业污水生态治理,提升全域水环境质量,为鱼虾归来和候鸟驻足打下坚实生态基础。

    为河湖渠系再造生态屏障

    “这是米虾,那是鲫鱼……”8月30日,家住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谢家场社区的张光年指着跃出水面的鱼虾,对年幼的孙子说道。

    毛河是流经谢家街道的主要河流。过去,由于该街道的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排污不达标,导致毛河污染严重,河里的鱼虾消失殆尽。

    2017年以来,彭山区大力开展水环境治理,不仅在谢家场社区毛河段建起1280多平方米生态浮岛,还在水底栽植8400多平方米沉水植物,通过生态办法治理污染,曾经的污染之河变成鱼虾聚集的清澈之流。

    在青神县,生态屏障改变河流水质的故事也在上演。

    受畜禽养殖业影响,青神县过去水环境质量堪忧。2018年以来,青神县采用“竹林+绿植”形式,围绕全县河湖渠系建起数千亩的竹林湿地公园,极大改善流入岷江的水质。

    水质变好,引来候鸟筑巢。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来,青神县发现的鸟类从最初的100余种增加至140余种,每年新发现的鸟类几乎全是外迁而来的候鸟。

    “从毛河鱼虾回归到青神县候鸟成群,背后是河湖渠系治理的生态坚持。”眉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市创新办法,在全市河湖渠系中累计建起153个生态湿地(生态节点),1.2万亩生态廊道和数万平方米生态浮岛,充分利用水中植物根系吸收污染物,净化水体,从而为全市水域构筑起一道生态屏障。

    水环境质量的提升极大地增加水生生物数量。截至目前,眉山全市淡水水生生物已达369种,较5年前实现大幅提升。

    建生态湿地提升整改实效

    8月31日,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刘琳来到园区人工湿地。近两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到园区检查湿地运行情况,已成为这位环保干部常态。

    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内,落户有通威高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工厂等企业。过去由于有效治污手段缺乏,园区企业排放的污水常有不达标情况。

    2017年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四川省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位于岷江中游的眉山市境内岷江干流及支流断面2016年水质达标率仅12.5%,V类水质占比26.9%,劣V类水质占比42.3%,水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为尽快破解这一难题,形成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眉山狠抓污水源头治理,上马了一大批污水处理设备。“我们还在工厂和农村广泛建设人工生态湿地,通过湿地植物涵养吸收等方法,净化水体。”眉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上马传统治污工程,甘眉工业园区还建起占地50亩的人工湿地,采用“多级人工湿地+氧化塘”处理污水,每天可以净化污水1万吨;水流经人工湿地再净化后,尾水可直接用于城市绿化和建筑施工。

    不止甘眉工业园区。近年来,眉山市在污水处理厂末端,按照1吨污水配套10平方米人工生态湿地原则建设湿地,先后建起1000余亩配套人工湿地;同时推进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起22.1万座以人工湿地池为主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让全市80%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

    目前,眉山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纳入国考的3个断面水质优良率和纳入市考的7个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 (记者 樊邦平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