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
  • 发文字号:〔〕号
  • 公文种类: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有效性:有效

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总体方案

发布时间:2021-11-03   【字体:

自贡市、内江市人民政府:

《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总体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请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总体方案的批复》(川府函〔2021〕218号)精神和《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总体方案》要求,组织编制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规划,报我委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审查后由你们联合印发实施。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0月30日 

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总体方案 

为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加快内江自贡同城化(以下简称“内自同城化”)进程,打造区域协作同城化发展典范,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加快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推进内自同城化发展,有利于拓展两市发展新空间,培育竞争新优势,促进资源要素集聚,增强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提升两市整体实力和区域影响力,促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提供有力支撑。

(二)有利于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推进内自同城化发展,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改革措施系统集成,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高效集聚和优化配置,为地域相连、体量相当的全国同类城市同城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三)有利于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创新发展。推进内自同城化发展,有利于整合两个老工业城市开发开放平台集聚、产业基础较好、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提高配套服务成渝双城能力,提升承接产业链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能力,协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区域竞争力,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作出示范。

二、基础条件

(一)空间相近人文相亲。两市中心城区直线距离仅28公里,是全省地级市中心城区距离最近的两个城市,同城化发展有着天然地缘优势。经济体量和区域势能相当,有强烈的共同发展诉求。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民间交往密切,具有较高的文化认同感,同城化发展得到干部群众广泛认同和支持。

(二)交通设施联通成网。两市路网密集、交通便捷,现有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内昆铁路、银昆高速、内荣高速、隆汉高速、厦蓉高速、蓉遵高速和省道S427线、S309线等,初步实现两市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全域1小时可达。

(三)产业协同潜力较大。两市同属老工业城市,共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特色突出,具备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圈的良好基础,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有着互补共融的现实需求和广阔空间。

(四)同城化工作基础扎实。两市已建立推进内自同城化发展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常态化工作机制,重点领域同城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住房公积金、医保、社保等公共服务事项率先实现“跨城通办”,财政税收、教育卫生、生态环境、文化旅游、警务司法等领域合作持续深化。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同城化,引领带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联动渝西地区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

(二)发展定位。

——成渝地区现代产业配套基地。主动融入成渝地区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平台,承接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集聚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等现代产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区域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示范区。

——成渝地区南向开放重要门户枢纽。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畅通经云南至中南半岛、经贵州至广西北部湾等货运通道,提高“铁海联运”班列运行效率,高水平打造开放平台,深化区域开放合作,培育壮大外向型特色产业,整体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引领示范区。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开发利用老工业资源,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示范。

——巴蜀文化旅游特色目的地。全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突出文商旅融合发展和全域旅游发展,共同打造巴蜀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内自同城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内联外畅,现代产业加速集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全面融合,同城化体制机制高效运转,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两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200亿元。

——交通设施网络化全面实现。同城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实现内自主城区之间、内自主城区到两市毗邻县(市)、内自高铁枢纽换乘3个“半小时交通圈”。

——现代产业优势基本形成。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服务成渝、配套成渝、集群成链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同城共治取得明显进展,以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总体水平实现跃升,公共服务政策高度协同、制度有序衔接、标准基本统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供给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同城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同城化发展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工作机制全面构建,跨区域政策协同机制不断完善,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协同改革开放水平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显著改善。

到2035年,实现全域同城化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和成渝地区重要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的骨干支撑。

四、主要任务

(一)推进城镇体系融合共建。统筹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强度、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构建“双核一带三区”的城镇功能布局。优化提升内江市、自贡市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发展内自都市绵延带,依托连接两市交通廊道,串联两市中心城区及沿线城镇,统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促进融合发展。在两市毗邻区域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内自合作园区),推动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的城市新区发展。推进威资荣城镇协同发展区建设,支持威远县创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资中县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荣县建设成渝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推进沿富隆城镇融合发展区建设,支持沿滩区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先行区、富顺县创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隆昌市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新城。统筹发展中心镇、特色小镇,支持威远县连界镇、严陵镇、富顺县代寺镇、荣县长山镇等开展全国强镇培育。

(二)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共网。加快建设成自宜高铁、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规划研究内昆铁路内江至宜宾段扩能改造工程,研究论证重庆至自贡至雅安铁路、内江(自贡)民用运输机场,提升沱江航道等级,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推进自贡至永川、内江至南溪、三台至犍为、成都经自贡至泸州扩容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具备开工条件。推进建设内江至自贡、自贡至隆昌等快速公路。研究建设自贡至泸州大件公路、沱江沿江公路等项目。优化城际公交、客运站点等运营体系,畅通毗邻区域县乡村道,提升通勤通行效率。优化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布局,推进长征渠引水、老蛮桥水库扩建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向家坝灌区一期、大石包水库建设,加强葫芦口水库、小井沟水库等水利工程管护,提升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强5G等信息基础设施、骨干电网、油气联网工程建设。

(三)推进现代产业优势共育。高标准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内自合作园区),积极承接成渝、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境外产业整体转移、产业链协同转移,争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共同推动先进制造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千亿级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百亿级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集群。协同开展稀土永磁铁氧体材料、玻纤复合材料、高性能氟材料、页岩气制氢、生猪种源保护开发等领域技术创新,强化产教融合和技术创新应用,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开发、产业提档升级和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深化与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国家级平台协同联动,构建总部、研发在成渝,生产转化在内自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加强与渝西地区产业合作,推进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自贡綦江“飞地园区”、威远大安现代农业合作园区等合作平台建设。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打造特色消费集聚区,推动大千文化、灯文化、盐文化等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推进生态环境同城共治。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和重大基础设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共同开展生态修复治理,联动实施跨区域重大生态工程,共建沱江生态廊道,协同打造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推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共享。加强沱江流域水体联防联控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沱江干、支流联合“河长制”,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满足程度达90%以上。共同推动土壤污染治理及固废处置设施共建共享,开展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协作处置机制,加强应急预案对接、应急资源共享、应急处置协作。

(五)推进公共服务同城共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整体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全面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跨区域教学交流、师资互派,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常住人口全覆盖,做强职业教育联盟。完善同城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治和应急管理体系,协同推进区域医疗中心、疾控中心、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重大疫情信息互通共享。推进养老服务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完善农村养老“三级”服务网络,探索异地养老协作机制。完善同城化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推动社保服务实现同城化。建立同城化政法公共服务体系,制定户籍迁移便利化政策措施,深化公共法律服务、纠纷多元化解、执法司法联动一体化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协调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

(六)推进改革开放同频共振。联动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机制,推进完善跨区域合作的组织管理、共建共享的公共资源配置、市场主导的产业协作、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等机制,推动两市改革试点政策普惠互享。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同城化发展重点项目土地供应保障机制,规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同城化项目建设。协作搭建开放合作平台,高标准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江、自贡协同改革先行区,协同创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推进内江国际物流港、自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公铁、铁水联运和“一单制”联运服务,强化大通关协作,联合川南渝西城市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探索推进行政审批无差别化受理,推动标准共商共通、检测认证结果互认,共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立投资促进协同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对接,联合开展投资推介和项目服务,携手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指导支持。发挥川南经济区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对内自同城化发展的统筹指导。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能职责,加强指导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同城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在规划编制、项目布局、资金安排、用地保障、资源配置、开放合作、试点示范、改革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完善推进机制。内江市、自贡市是推进内自同城化发展的责任主体,两市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同城化发展工作的领导,发挥好内自同城化发展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共同组建内自同城化发展联合办公室,统筹推动内自同城化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三)健全规划体系。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编制内自同城化发展规划,将同城化发展纳入两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国土空间规划,根据需求编制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推进两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衔接协同。

(四)加强督促落实。将内自同城化发展工作纳入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年度重点任务,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督促。两市分年度制定内自同城化发展重点任务清单,按照“清单制+责任制”推进重点领域建设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