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在四川落地落实,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四川中医药由大省向强省迈进,近日,我省印发了《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建设。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我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的有关内容,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同志,对《行动方案》进行解读,并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今天我们的访谈,将联合四川观察、川观新闻、四川发布等平台同步直播,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再次欢迎李局长,请您给我们广大网友打个招呼吧。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省中医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很高兴通过省政府网站这个平台与广大网友交流互动,共同解读分享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的一些具体情况。首先,我谨代表省中医药局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在解答《行动方案》的内容之前,我想首先请您为我们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谢谢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发展中医药确定为国家战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中医药改革发展,引领中医药取得历史性成就。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成立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省政府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对市(州)绩效目标考核。新修订的《四川省中医药条例》颁布实施,将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的新模式以法规形式固化,是全国中医药大会后最先出台的中医药地方性法规。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尽早、全面、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在全国率先发布中医药预防处方,快速研制新冠系列中药制剂。“流动智能应急中药房”将川产道地药材直接送达抗疫一线、为大规模有效救治患者起到关键作用。数百名中医骨干白衣执甲、逆行战场,中西医结合协同作战,分类开展救治,在大战大考中有力彰显了中医药力量。
新年伊始,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分析把握当前我省中医药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一系列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把四川中医药工作推上了新高度,推向了新征程,彰显了省委省政府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信心决心和鲜明导向。
四川是中医药大省,中医名家辈出,中药材资源富集。近年来,四川中医药人抢抓机遇,把中医药放在全国全球视野下统筹推进,初步形成了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的新模式,构建了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但是,也还存在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供给不足、应急服务体系不健全、创新体系不完善、高层次人才缺乏、中医药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距离中医药强省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迫切需要采取更有力、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发展,如期实现中医药强省建设目标。
因此,去年开始,我们在赴山东、江苏等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充分借鉴兄弟省份的务实举措,结合我省中医药发展现状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规划,牵头起草了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报请省政府审定后已经印发实施。《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中医药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能力取得重大突破,中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取得明显成效,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布局更加合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凸显,“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行动方案》的实施,对加快形成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一二三产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的解答,我们既要实施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也要继续弘扬中医药文化,那么《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目前工作开展情况是怎样呢?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主持人!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涵盖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发展及其保障支撑等方面内容,包括2个“建立健全”、5个“推进”、3个“高地”,即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应急体系,推进传统中医诊所惠民、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助推双循环、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建设中医药人才高地、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中医药文化高地十大行动的任务目标。
服务体系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服务机构、综合医院中医科,鼓励和支持社会办中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争创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一批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实现“出家门就能看中医”,提升人民群众中医药可及性获得感。
应急体系方面:通过建立健全中医药尽早、全程、深度参与的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救援机制,提升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防控网络和应急救援体系。
传统中医诊所惠民方面:通过加强中医药服务人员供给,提升传统中医诊所服务质量和改革完善传统中医诊所发展机制,到2025年,传统中医诊所达到5000家,培育2—3家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四川传统中医诊所连锁品牌,构建“中医诊所在身边”和“10分钟可及圈”的纯中医服务格局。
防治重大疾病方面:通过建设一批四川省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培养一批高精尖的传承创新团队,制订一批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中医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取得一批急性重症胰腺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突破性成效,建立“病有专科、病有专人、病有专方、病有专药”的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体系。
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通过推动中医药优势资源转化,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健全中医药产业标准体系、市场体系,提升药材品质、推动转型发展、拓展服务领域、强化科技支撑等举措,实现中药材种植(养殖)更规范,中药工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龙头企业、品牌效益凸显,中医药大健康产品融入人民群众生活。
信息化建设方面:通过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基础建设,强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推进中医药服务信息互联互通,推动中医药服务均等化、智能化、便捷化,实现川药产业数字化管理,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
助推双循环方面:通过中医药省际协同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一批高质量区域间合作项目,合作共建一批重点海外中医药中心,建设一批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全面助力新发展格局,把四川中医药打造成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名片。
人才高地建设方面:通过全面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使用、评价、激励等举措,搭建医教研产用人才培养大平台,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壮大基层人才,为事业、产业发展培养多元化人才,实现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布局更加合理。
科技创新高地方面:通过推进基地(平台)建设、强化政策支撑、提升能力水平、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机制更加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科技产业化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地方特色鲜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驱动作用显著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中医药文化高地方面:通过中医药文化精髓挖掘、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和阵地建设、中医药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式,在省内命名一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一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争取一批中医药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发一批中医药文化特色文创产品,打响四川中医文化标志和品牌。
为切实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落地落实,目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迅速推动落实,目前已根据行动计划安排部署,实施中医药院士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启动10个省级中医经典传承中心、20个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心建设。同时,加快推进6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目前,1个项目已完工并投入运营,另外5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二是结合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逐条梳理需要落实的重点任务,挂图作战分工落实。进一步加强与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沟通对接,广泛宣传《政策措施》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汇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推进《政策措施》在四川落地落实、开花结果。编制《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争当全国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三是拟于近期召开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将十大行动措施进行细化,以强省领导小组名义印发每一项行动的具体方案。制定并审议加快中西医结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意见。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为我们带来的解答,2个“建立健全”、5个“推进”、3个“高地”,为了建立中医药强省,我们也是多管齐下,那么我省准备从哪些方面来推进《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主持人!下一步我们要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全局统筹谋划,抓好几项重点工作。一是编制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照强省行动方案提到的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汇聚创新要素,部署一批符合我省中医药实际的重点项目,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健康四川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二是积极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对标对表《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协调,争取省级相关部门(单位)和市(州)政府的支持,围绕在重大疾病防治、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创新药物开发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等领域取得新突破,编制我省申报方案。三是用好政府绩效考核“指挥棒”。去年,省政府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纳入对市(州)政府绩效考核。我们要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市(州)政府更加重视发展中医药,助推全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第二,压紧压实各级责任,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保持高度警惕,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清醒认识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复杂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二是坚持中西医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中西医协同救治工作机制,确保中医药尽早、全程、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发挥中药“大锅汤”预防作用,落实确诊患者中医管床、中医会诊制度,确保患者均接受中医药治疗。三是着力提升中医医院疫情防控能力。加快推进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目前尚未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发热哨点的,要加快进度,建立台账,挂牌督战。加快推进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尽快完成三级中医医院具备独立开展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加强实验室建设。四是建立健全中医药应急体系。实施建立健全中医药应急体系行动,完善中医药应急机制,开展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市县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及应急机构建设,组建中医药应急队伍。五是持续助力海外疫情防控。与省委侨办、省委外办等部门建立协同合作机制,持续完成省委侨办“暖侨计划”物资捐赠、抗疫经验分享等任务;持续通过视频会议、物资捐赠的方式协助海外疫情防控;指导已建成的5个海外中医药中心利用中医医疗技术,助力当地抗击疫情。
第三,紧抓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项目、省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和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项目建设。推进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行动,提高急性脑出血等病种的循证能力水平,逐步建成具有中医药循证临床研究能力的技术平台及人才梯队。加强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内涵建设。深化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开展中医医院巡查和达标评审,实施推进传统中医诊所惠民行动,加快实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填平补齐”和“提档升级”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获得感。实施川派杰出人才工程,重点培育中医药院士后备人才和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后备人才,培养一批中医药领军人才。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今年,省政府将实施第二轮十年行动计划。我们要加大挖掘民族医药科学文献和古典医籍收集整理力度,加强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用药方法研究。争取专项资金支持3个省级民族医院(州级民族医院)建设,适时召开民族医药发展大会,统筹推动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第四,提升中药材质量,推动中医药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优化我省中药材产业布局,合力推进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与推广,加强道地药材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共建川渝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川产道地中药材“提品质、创品牌”,打造川药产业千亿产值。加快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大健康产品开发应用,打造中医药龙头企业,推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智能装备上市。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着力构建全省“一核四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格局。
第五,持续弘扬中医药文化,扩大对外交流。持续开展“名中医四川行”、中医药文化“六进”“驻蓉领事官员走进中医药”等系列活动,遴选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与传统知识收集整理。推进海外中医药中心、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深化中医药省际区域合作。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的详细介绍。《行动方案》已经出台,那么我们将如何保障方案有效的落地落实呢?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主持人!在保障《行动方案》的有效落地落实上,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抓: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四川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上述“十大行动”的组织实施、考核工作,研究协调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中医药局)将结合市(州)发展基础和部门(单位)职能职责,细化目标任务,量化工作指标,做好跟踪监测,抓好督促落实。各市(州)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将重点任务纳入“十四五”规划,统筹推动各项行动落地见效,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二是形成工作合力。中医药、卫生健康、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单位)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组织实施好本系统、本领域的专项行动。发展改革、财政、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农村、民政、商务、市场监管、医疗保障、林草、药品监管等部门(单位)要根据职能职责和任务分工,全力支持“十大行动”有序实施。
三是强化工作保障。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实施,积极对接国家资金投向,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省、市、县要按照财政事权分别承担自身支出责任,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保障中医药发展建设资金需要。要认真研究制定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人才保障、物资保障、政策保障措施,为中医药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的解读。今天我们的直播也受到了非常多网友的关注,下面我们就网友朋友的提问进行解答。
网友“旅途”问道:在疫情期间,中医具体做了哪些措施?又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呢?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谢谢这位网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四川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不断完善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健全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联合诊疗工作机制,推动中医药全面深度参与疫情防控,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前期预防、临床救治和后期康复中的作用,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了中医药力量。
一是完善中医药全面介入的工作机制。四川始终把中医药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加强统筹调度、组织全面参与,在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下设的疫情防控组、医疗救治组、科研攻关组中,均将中医药主管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在省级医疗专家组中抽调20余名中医药专家参与,实现中西医救治“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一督导”。省中医药局全面快速融入联防联控机制,部署推进技术制定、人员培训、防控救治、药物研发、对外支援等重点工作,推动实施中西医结合“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四有”防治模式。
二是尽早、全程、深度参与疫情预防、救治、康复全过程。在预防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作用。将中医药干预纳入“四早”内容,在全国率先发布中医药预防建议处方,针对普通、体弱、儿童等人群提出了预防建议。推动各疑似病例集中收治点、隔离留观点等积极使用中医药,中药“大锅汤”覆盖城市、社区和乡村,免费发放1000万人份,对公众广泛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和防疫知识,指导健康养生保健、个人情志调节等。在救治方面,先后制定五版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按照“辨证施治、一人一方”的原则,对普通、体弱以及儿童患者分别提出分期分型的治疗建议处方。在定点医院实施中西医双管机制,建立起定期查房和病情转归会诊机制和中药配送机制,开展省级中医药专家巡回指导和远程会诊。快速研制“新冠”系列中药制剂,全省调剂使用并纳入医保。扎实推进“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紧急开通网上问诊平台,将全省196家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接入平台,减少人员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截至目前,全省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药参与率和总有效率均达96%。在康复方面,制订了分型康复的推荐处方和中成药,遴选了中医药康复适宜技术和方法,实行康复患者出院带中药和中医药随访,及早加强中医药康复技术在患者康复中的运用,患者出院后症状改善明显。
三是组织中医药精锐力量紧急驰援。累计派出54家中医医院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309名骨干支援武汉,由四川省中医院牵头,整合四川援鄂医疗队中医药力量统一管理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2个危重症病区,其他中医医院分别编入各救治组,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救治工作。针对武汉中医药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紧急动员中医药重点企业派出“应急中药流动车”,将川产优质道地中药材直达一线,为大面积使用中医药救治起到关键性作用,得到一线救治专家张伯礼、黄璐琦院士充分肯定。先后针对北京、新疆、云南等省市疫情,派出三支医护和检验队伍支援开展医疗救治和核酸检测检验等工作。
四是积极助力海外抗疫。我局在做好省内疫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行动。向非洲、美洲、澳洲、中东欧等1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外使馆、海外医疗机构、企业、留学生等,捐赠中医药等抗疫物资,交流四川中医药诊疗方案,建立“天府云医·海外惠侨远程医疗站”,加强疫情防控合作,助力海外抗疫,受到国际高度赞誉。
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指导组到省中医药管理局调研指导时,充分肯定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所取得的成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委分别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题报送四川中医药抗疫简报。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的详细解答,接下来这位网友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网友“向阳花”问道:中药吃起来比较麻烦,要熬药什么的,特别是需要外出的时候,那中药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创新的举措呢?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
这位网友的问题非常好。为解决传统中药饮片服用、携带不方便等问题,近年来,国家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动中医药配方颗粒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经中医临床配方后,供患者即冲即服的颗粒。中药配方颗粒是传统中药饮片的补充和汤剂的改良产品,是中药现代化的有益尝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中药服用、携带不方便的问题,使中药的使用形式更易于被患者接受。在本次新冠疫情防治中,中药配方颗粒也被广泛应用在患者的救治上,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另外,我们也积极支持鼓励一些医疗机构打造智慧药房,向患者提供中药饮片代煎、配送服务,方便患者使用中药。
主持人:
好的,也就是说,在药剂形式上我们做了优化,在服务上我们也要持续的精进和创新。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
对!
主持人:
好,我们一起来看下一位网友的问题。网友“小金鱼”问道:李局长您好,我在省中医院看见过很多国外的交流的医生,请问中医药在“走出去”做了哪些努力呢?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谢谢这位网友对中医药的关心。近年来,四川中医药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决策部署,先后与中东欧、南亚、北美、俄罗斯等地的30余个国家地区和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签署多项政府间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已经成为四川对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是高位推进中医药海外布局。省委书记彭清华在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第二届川港澳合作周、荷兰经贸推介会期间,多次见证中医药协议签署,强调要推动四川中医药走向海外,建设集国际教育、医疗服务、文化传播为一体的海外中医药中心,深化川港、川澳中医药产业合作。多位省领导在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中俄“两河流域”合作会议、文化中国•锦绣四川等外事活动中推动四川中医药对话世界,促成多个海外合作项目落地生根。
二是建立海外中医药合作机制与平台。以省级中医药重点机构为重点依托,带动一批特色突出的中医药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已在黑山、捷克、白俄罗斯、阿曼苏丹、德国建成5个四川中医药海外中心,喀山、荷兰海外中医药中心正在筹建中。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中医药教育培训中心”等相继落户四川,建成“中国—葡语系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四川)”“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等一批国家级对外交流平台。选派优秀的中医药专家赴海外中医药中心进行诊疗和教学,传播中医药文化。
三是积极拓展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依托农博会、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中国-中东欧卫生部长论坛等国际化交流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和中东欧国家中医药合作。召开川港中医药交流会议,建立“川港中医药发展联盟”。依托海外中医药中心,举办“中医药文化周”“中医药文化推介交流会”等活动。连续三年举办“驻蓉领事官员走进中医药”品牌活动,提升四川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四是加强国内外中医药人才交流培养。鼓励和支持省内优质中医医疗机构和高等院校,邀请海外专家来华交流坐诊,接受境外留学生来川进行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十三五期间”,共培养短期进修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外国学生1200余名。同时,在全国首创“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人才培训班”,培养中医药对外合作复合型人才。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网友“光芒”问道:如何加大中医药紧缺人才培养力度?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谢谢这位网友。十三五以来,我省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牢牢把握“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定位,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在中医药产业、基层等紧缺人才培养上做了很多有益尝试。
一是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重要规划均涵盖紧缺人才发展内容,并单独出台《四川省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成立全省中医药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中医药人才工作全面领导,逐步健全了中医药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布局。
二是加大中医药产业人才培养力度。紧密结合中医药产业发展态势,建设中医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3个,在培训中坚持产学结合的基本思路,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培养中药产业、医养结合、中医康复保健等技能型人才3000余人。
三是定向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精准对接基层用人需求,积极引导、促进高中等中医药类学校与地方政府、医院、企业合作,创新开展订单定向委托培养模式,已为全省基层地区定向培养中医药专业本科生1000余人、中专生2000余人。在院校培养基层中医药队伍的基础上,支持近3000名基层中医药人员接受中医全科转岗培训,努力为基层打造一支留得住、带不走、有能力的本土化中医药人才队伍。
四是培育中医疫病、西学中等紧缺专业人才。建立国家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库,采取线上授课、线下情景模拟训练、现场演习等形式进行培训人才1200余人。依托四川省中医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中医急诊急救、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等临床急缺人才培训。制定我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培训大纲,培养1000余名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和能够提供中西医结合服务的全科医生。强化中医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国家级、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1300余项,培训各类中医药人员11万人次。
五是培养一批民族医药人才。建设民族药学和彝药学2个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建设流派工作室、名医工作室等省级以上藏医药师承平台9个。实施藏医僧尼培养、民族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等专项,培养民族医药人员2000余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编制中医药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坚持需求导向,加大中医药实用紧缺人才培养,重点培养精通重大传染病预防救治的中医药防疫人才,中药生产、加工、健康服务业等方面的中医药技能工匠以及传承民族医药发展、有创新意识的民族医药实用型人才。到2025年底,培养中医药产业、基层等紧缺人才20000名,建成一支能满足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发展需要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也感谢李局长做客我们的直播间,为我们带来耐心的解答。在这里,有个好消息要分享给各位网友,3月5日-4月5日,省政府网站首次面向公众公开征集“在线访谈”栏目2021年度访谈主题,欢迎各位网友踊跃参与、积极建言,我们将于活动结束后随机抽取100名幸运网友,赠送精美小礼品一份;凡建议被采用者,更有额外惊喜奉上。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感谢您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