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游勇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 2020年12月03日 19时33分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文化和旅游从来都是相伴相佐、融合交汇的。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这是四川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顺应文化旅游发展大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让广大的网友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省在文旅相关工作方面的推进情况,今天我们的直播间非常的荣幸,邀请到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同志,他将就“扎实做好文旅改革发展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主题和广大的网友进行在线的交流。今天我们的直播间还有邀请到了另外的三位嘉宾为大家介绍,他们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副处长李静波;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四级调研员何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二级主任科员侯顶,欢迎各位。游厅您好,还是首先跟我们的广大网友来打个招呼。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我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游勇,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沟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四川文旅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游厅。今天在直播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也欢迎大家和我们实时互动,在最后我们也会留出一段时间来专门回答各位网友提出的问题。游厅,今年我们都知道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的,在众多的行业当中,文化和旅游行业是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面临这么严峻的形势和考验,我们文化和旅游厅在这一年当中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呢?可以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好的。2020年以来,四川文化旅游从新的发展起点上起跑、在众多困难挑战下奋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复工复产,打赢了一场文旅领域疫情防控阻击和恢复振兴的攻坚战。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文旅经济恢复发展。一是抓文旅场所有序开放。按照国家文旅部“限量、预约、错峰”开放景区场馆和四川提出“三多两有”要求,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推进文旅场馆有序开放。我们创新服务,还强化线上文化服务,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线上活动近万次,服务超过千万人次。二是为文旅企业纾困解难。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帮扶市场主体渡难关,给予164个文旅企业和行业组织给予纾困资金6210万元,为789家旅行社暂退2.62亿质保金。三是实施《四川文化旅游恢复发展计划》。制定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申报国家试点工作。实施“文旅消费提振行动”“夜间消费创新行动”,推出一大批乡村、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和线路。

    (二)召开2020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乐山召开2020文旅发展大会,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发展信心,带动文旅企业活起来、文旅市场火起来、文旅经济旺起来、文旅产业强起来。大会命名了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文旅特色小镇、文旅优秀龙头企业,向2021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地阿坝州授旗。各位网友知道,自从2019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拉开了四川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的序幕,21个市(州)、130个县(市、区)先后召开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各地纷纷出台促进文旅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全省上下形成了竞相发展文化旅游的可喜局面。

    (三)以项目为抓手持续推动巩固全省上下大抓文化旅游的良好局面。一是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坚持项目化方式推进文旅大发展,建立推进全省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六大机制”。二是聚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启动、推进重点文旅项目803个,计划投资1.61万亿元,全行业累计已经完成3000亿元。三是重点项目成效显著。锦绣天府、熊猫古镇·理想新城、腾讯文创总部等重大文旅项目落户成都,绵阳方特东方神话、都江堰融创文旅城等标志性项目已经投入运行。

    (四)着力构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开展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大普查。已经普查出登记全省文化资源271万处、八类旅游资源24.55万处。二是创新财政支持文旅模式。至今年8月,全省发行文旅地方政府债券21支、116.1亿元,分别占到全国同行业的63.6%、44.6%。同时协调金融机构推出“旅游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和服务,为1157家文旅企业和145个文旅重点项目投放贷款1095亿元。今年先后投入2.76亿元支持32个重点项目建设,撬动社会资金投资196亿元。三是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1个、示范项目2个。持续打造“百千万”传统节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组织首届“四川非遗购物节”,实现全川139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厂上线100%。

    (五)着力提升文旅服务品质。一是提升硬件设施。召开全省旅游景区发展大会,出台景区发展导则,指导景区丰富产品供给,促进景区建设全面提档升级。二是着力改善群众体验。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大力改善文旅景区、场馆如厕难、停车难等问题,今年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239座。三是加大检查监督。开展对演出市场、景区景点等9大整治行动和“体检式”暗访,健全全省文旅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机制,进一步提升文旅服务质量。

    主持人:

    谢谢游厅。刚才我们也听得出来,今年虽然文化和旅游的行业受疫情的影响是有一点严重的,但是不管是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我们都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而且是任务越艰巨,我们的动力越足。我们也知道文化和旅游厅是政府机构在改革之后把文化和旅游两个部门组建了,那么在面临我们文化和旅游要融合发展的一个新形势下,能不能请您谈一谈我们文旅厅在组建以来是如何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呢?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好的。省委、省政府对文化旅游高度重视,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了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目标,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也提出了“要把文化和旅游发展作为事关全省工作大局的大事要事来抓”。按照国家的部署,我们省文化和旅游厅进行了合并,自组建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注重推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等方面融合,探索形成了文旅融合的新布局、新思路和新机制。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注重在运行机制上推进融合。一是抓文旅两个机关的融合。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我们一开始就加快机构改革节奏,充分酝酿机构改革方案,实现文旅两个部门快速合并,各项工作快速进入了正轨。针对机构改革中梳理出的50多个突出问题,形成57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制定了60项涵盖机关和系统工作的运行制度。二是抓文旅系统建设的融合。我们研究、探索出文旅合并以后的新特点、规律,初步提出了“一条主线、六大板块”的工作格局。“一条主线”就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统筹起来;“六大板块”主要包括艺术创作、文化遗产、文旅产业、公共服务、交流推广、市场管理等六个方面。我们用4天时间举办了全省500余人次的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培训班,使全省上下从认识层面到工作层面进行培训,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三是抓文旅工作机制的融合。建立“1+2+X”宣传营销工作机制,形成各市(州)、县(市、区)协同联动的宣传网络。建立起文旅资源普查工作模式,推动“文旅双普”等标准体系,对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建立银政企合作机制、全省金融服务与文旅企业恳谈对接机制,切实为企业提供服务。同时我们构建起“1+N”市场管理机制,全面开展四川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

    (二)注重从事业发展上推进融合。一是在艺术创作方面,成功举办第二届四川艺术节,设立四川艺术基金,新创重点剧目32台、修改提升剧目25台,《努力餐》《永远的诺苏》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同心结》入选文旅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舞台艺术优秀展演剧目”。二是在公共服务方面,成功打造“百千万”传统节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每年组织开展“百舟竞渡迎端午”“万人赏月咏中秋”“千狮千龙闹新春”等重大群众文化活动。“智游天府”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实现11501个贫困村文化室全覆盖。三是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32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总数名列全国第6,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长征文化公园四川建设、“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获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四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列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文化保护区,四川扬琴、道明竹编、峨眉武术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彝族火把节入选全国十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五是在宣传推广方面,推出“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宣传口号和四川文旅形象LOGO,成为媒体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与共识。

    (三)注重从产业发展上推进融合。一是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全域旅游创建、文旅特色小镇培育、文旅精品线路推广、节会活动品牌塑造和文旅交流合作等八大文旅融合重点工程,在全国省级层面首创财政支持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去年以来,全省共支持57个重点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资金总额达到5.2亿元。二是推动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和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等领域融合发展,打造中医药旅游示范区(基地)9个、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基地16个、科技旅游示范基地10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三是组建“产、学、研、用”全产业链文化创意联盟,引导文创产品进景区、进商场、进高校到市(州)。

    (四)构建巴蜀文旅走廊促进川渝文旅融合。党中央作出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部署后,川渝加强互动协作,我们围绕加快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积极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一是签署《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12343”合作协议》,建立4项工作机制,制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工作方案。二是共同开展巴蜀文献保护利用工程,成立巴蜀特藏文献保护研究利用工程协调机制,轮流举办巴蜀特藏文献展示活动,推动巴蜀文献整体保护利用。三是共育三大区域品牌,以“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活动品牌为引领,打造中国西部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品牌、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公共数字化品牌。四是同步启动开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活动,成立“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大渡河风景廊道联盟”等等。

    主持人:

    可以说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文旅融合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后面居然给我们展现的是这么大一幅规划的蓝图,可以说战略部署,看得很长远。而且我们之前可能很多人对于文旅融合只是听到了一个概念,但其实从我们的意识布局上来讲,首先要是工作人员有这方面的意识,然后是在我们的每一个区域,甚至是每一个项目当中,都做到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相互发展,并且让还要让广大的老百姓能够接受,我想这是我们文旅厅在今年,也可以说在文旅融合方面做出的一些很大的成绩了。那当然,回到我们今年来说,今年也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五年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各行各业都有着喜人的成绩,所以我们也想听游厅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四川的文化和旅游事业改革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好的。“十三五”以来,四川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文艺创作成果更加丰硕,公共服务不断提质增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逐步完善,文旅经济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文旅市场秩序日趋规范,对外文化交流持续深入,全省上下形成竞相发展文旅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生动局面。十三五期间,全省评选命名20个天府旅游名县,40个特色文旅小镇,12家优秀龙头企业,拥有716家A级景区,5A级旅游景区已经达到了13家,4A达到了284家;拥有省级以上度假区52家,其中,国家级3家。全省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6210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16亿元,年增长达到16.9%。主要体现在:

    一是积极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职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四川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专项方案》稳步实施,全省转制院团构建起符合艺术特点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加快建立起现代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着力培养形成一批如省歌舞剧院、南充市文化艺术演艺集团等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骨干演艺企业,基本实现院团改革导向没有变、阵地没有丢、队伍没有散、思想没有乱。

    二是积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2012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起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服务人口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三是积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文化产业逐步增长。印发《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制定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文艺院团经营发展的办法,建立成都市文化贸易基地和艺术品保税仓库。文化产业总体实力西部第一,文化产业对推动我省经济保持健康发展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市场“放管服”改革,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印发《关于加强全省艺术品市场经营的指导意见》,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探索建立退出机制,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文化执法水平持续提升,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保障有力,文化市场在规范中实现了快速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从1.7万家发展到现在的2万余家,市场总规模稳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

    五是积极探索传统优秀文化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得到创新性发展。出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印发《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和遗址保护工程,振兴川剧艺术,推动藏戏传承。成都平原史前城遗址、茶马古道等6大遗址新列入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项目库。“古蜀文明遗址”、“蜀道”等4处列入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江口沉银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出文物3万余件,汶川地震灾后“理县桃坪羌寨保护与复原工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成为我国唯一获此奖项的项目。

    六是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合作体制改革,巴蜀文化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印发《四川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借助“欢乐春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国家文化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四川文化交流、传播、贸易创新发展。

    七是齐抓并举,强力有序推动文旅融合。高规格召开文化和旅游大会,以点带面,实施文旅融合重点工程,开展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完善文旅融合发展机制,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文化旅游+”,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切实做好人才引进。

    主持人:

    这是我们刚才介绍的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四川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改革方面做出的一些成就,其实刚才也提到了,我们文化和旅游在产业方面的发展。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了,我们四川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方面,有没有进一步的打算呢?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好的。明年我们国家在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即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同时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文化旅游厅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为“十四五”谋好篇、开好局,主要九个方面。

    (一)抓好“十四五”规划编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计于民。重点做好专规《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和一般专规《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同步编制好《四川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四川区域)建设实施方案》等重大规划,注重规划衔接,确保高效率推动、高质量完成。

    (二)强化文旅产品建设,大力发展度假旅游。坚持核心引领、全域提升,做优“大遗址”“大九寨”“大熊猫”“大峨眉”4个世界级文旅品牌,做强“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蜀道”4个国家级文旅品牌,重点培育“大灌区”“大草原”2个区域特色文旅品牌等10大旅游精品。推动建设长征红色旅游走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走廊等4大文化旅游走廊,构建起“10+4”新的文旅品牌发展新布局。同时以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为重点,战略性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从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政策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度假旅游、健康旅游并重转变,形成产品丰富、结构优化的旅游产品体系。让四川旅游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从单一观光消费向多元体验消费转变。

    (三)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配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编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四重清单”纳入国家“大盘子”,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机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文旅精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传播力、竞争力的国家特色文旅产业带和世界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抓好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打造“天府旅游名牌”系列。根据2020年省委常委会第151次会议和全省文旅发展大会精神,统筹考虑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评选体系和考核办法。联动省级相关部门抓好名县9条激励政策落实。依托“智游天府”,实施名县常态监管和动态管理,持续在国内外叫响天府旅游名县品牌。围绕旅游业6大要素,评选命名一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品、名导、美食,加强四川文旅品牌建设,形成以天府旅游名县为龙头的“天府旅游名牌”体系,提升四川文旅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五)抓好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推动文旅经济恢复振兴。制定《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四川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高质量完成28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示范创建,积极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夯实全域旅游示范省基础。精心设计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政策和举措,建好大景区、打造大品牌,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激活演艺消费市场,发展数字文旅、夜间文旅和康养文旅等新经济、新业态、新场景。

    (六)持续抓好艺术精品创作。深化国有院团改革,充分激发内生动力,激发艺术创作源头活水。完善剧本扶持与孵化体系,聚力打造一批重点剧目精品,持续办好四川艺术节等系列重大主题艺术活动。抓好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振兴川剧和曲艺工程,切实推动四川艺术创作高质量发展。

    (七)抓好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探索实施成渝城市公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全面推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错时延时服务,加强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推动建立“四川文化旅游公共数字服务平台”。全面深化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项目)和示范县建设。完成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满意四川游”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以优质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获得感。

    (八)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建设好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加快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全面启动长征国家公园四川段的建设。开展四川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启动黄河国家公园(四川)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区域整体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促进活化利用和传播以及普及,继续办好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重大活动。

    (九)抓好文旅人才队伍建设。抓好乡村能人等专业人才培训。充实全省文旅人才专家库建设。建立“西部地区考古文博队伍国家队”。我们要联合人社等部门制定全省文化旅游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实施方案,建立“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从业人员踊跃参加,部门协调配合,政府激励推动”的全省文旅领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新格局。

    主持人:

    谢谢。真的是非常细致,刚才不光是在即将到来的一年当中,我们在文化和旅游的产业发展方面,就会从9个方面着手,然后每一个方面有更加细致的一些计划。那么我们刚才也说到了,总结了“十三五”,我们要说到的就是“十四五”了,“十四五”马上就要到了,那么在“十四五”时期,未来五年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我省将从哪些方面去进行准备,去进行推进呢?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好的。“十四五”时期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十四五”规划编制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出的一系列新论述、新要求,坚持事业与产业相统筹、保护与开发相协调、融合与创新相结合、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着眼文化旅游高品质供给,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释放文旅经济活力,加快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把四川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文旅资源大省向文旅经济强省转变,把我省建设成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文化高地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具体来说,“十四五”时期,主要围绕4个方面目标推进。

    (一)注重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打造以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等代表的四川文旅品牌,不断涌现文艺精品力作,不断集聚文化名流名家,不断丰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提升对外文化形象。

    (二)注重提升四川旅游吸引力。着力推动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服务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重点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川旅游总收入、接待入境游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等实现翻番。

    (三)注重提升文化旅游供给力。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市(州)有“五馆一院”、县有“四馆”、乡镇和(街道)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优化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A级旅游景区三大产品结构,进一步实施“千A计划”,丰富四川的旅游产品供给。

    (四)注重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规范文旅市场,不断扩大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扶持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实现“双百亿”的企业、上市挂牌企业、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构建起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系。

    实现上述目标,提升四川文化旅游综合实力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全力以赴推动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培育“一区一园一廊一周十大”品牌,规划建设天府文化旅游中心、四川博物馆新馆、巴文化遗址博物馆等重点省级重大文旅项目,推动形成标志性品牌、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持续打造十大世界级文旅精品品牌和四大文旅走廊,支撑四川国际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着力实施“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工程,积极构建发展健康旅游、生态旅游、度假旅游、研学旅游等文旅新业态,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文旅线上新产品,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拓宽供应链,实现产品优势互补。三是着力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加快旅游交通建设,进一步优化我们“智游天府”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规范文旅市场经营秩序,健全旅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文明旅游示范区,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四是构建四川文化旅游品牌体系。持续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健全十大文旅品牌发展联盟机制,办好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等节会,提升文旅节会的品牌影响力。加大成都、乐山等城市品牌建设。五是着力消费扩容提质,打造巴蜀文旅走廊消费圈。与重庆开展深度合作,推进文化休闲街区、艺术街区、剧场群等建设,建设一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周末游、近郊游、自驾游,以及“农家乐”“民俗乐”“村寨游”等业态,与重庆联动实施门票互赠、游客互享、线路互推等活动,建设文旅融合消费网络。

    主持人:

    谢谢游厅的介绍。其实我们都知道,四川人都是非常热爱生活的一群人,所以一说到文化和旅游的话题,大家也是是特别的感兴趣,今天在我们的网络平台上有很多网友都提出了很细致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把时间交给大家,来听一下大家的提问,也请我们的游厅相应的作出一些解答。

    首先来看这一位叫“橙橙子”的网友,他说: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请问我省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哪些?今后会有哪些亮点?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首先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实际上你提的问题刚才我已经做了一些阐述,这里我想再强调三点。第一,旅游品牌建设方面,我们要进一步的提升,我们要重点培育“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大香格里拉”“大蜀道”“大贡嘎”“大竹海”“大灌区”“大遗址”“大草原”等代表四川的十大世界级旅游精品。我们要着力建设长征红色旅游走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走廊等四大文化走廊。通过10+4,构建起我们四川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要进一步推动名牌体系建设,抓好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打造天府旅游名牌体系,围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评选命名了一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品、名导、名菜和美食,加强四川文旅品牌建设,形成以天府旅游名县为龙头的“天府旅游名牌”体系系列,推向市场,推向游客,提升我们四川文旅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是重点发展度假旅游,以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战略性调整四川旅游的产品结构,从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政策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推动四川观光游产品向体验游、度假游、健康游等并重转变,形成更加满足我们游客需要,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四川旅游产品体系。让四川旅游从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并重转变,从单一观光消费向多元体验性消费转变。

    主持人:

    也就是说以后我们可以体验到的这些亮点是很多的,我想如果大家想要具体了解的话,可以去具体的再查一下我们刚才提到的“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它具体的部署有哪些,那么下一次可能有朋友来到四川,您也可以按照这样的一些线路来对他进行推荐。我们再来看这一位叫“逆水行舟”的网友,他想问:乡村旅游是老百姓最喜欢的周末游,但到现在精品有特色的地区越来越少了,请问我省在这方面有发展规划吗?

    资源开发处二级主任科员侯顶:

    这位网友好,我们四川是旅游大省,乡村旅游也是我们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极具优势的资源,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通过这些文件推动我省乡村旅游向特色化、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我们乡村旅游要朝着五个更加目标前进,这五个更加的目标具体是指: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品供给更加丰富、管理服务更加规范、人才队伍更加壮。针对这五个更加的目标,我们重点要抓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规范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编制,重点解决乡村旅游规划不具备科学性,不具备可操作性,不具备可行性的问题。

    二是抓好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使重点乡镇、重点村、重点景点通达四级及以上交通道路,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开通乡村旅游直通车、乡村旅游直通专线等等。

    三是抓好乡村旅游精品品牌建设,比如“天府旅游名镇”“天府旅游名村”“天府旅游名宿”等。

    四是抓好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准备出台《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实施导则》,打造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场景。

    五是抓好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在每个乡镇选3至5名,每个村选1至3名乡村旅游带头人,开展乡村人才培训,研发一套乡村旅游培训课程,全力支撑乡村旅游的往后发展。谢谢。

    主持人:

    谢谢侯顶同志。其实刚才我们这个问题问到的是精品有特色的地区越来越少了,我觉得这个应该要分两方面来说,其实我们之所以感觉到很多地区有特色,就是因为对它的旅游资源或者布局当中进行了一些特色植入,所以今后我们也会在这些方面,可能是同样地区,经过不一样的打造,它会变得更加有特色。

    好,我们再来看这一位叫“星”的网友,可能是一位外地网友,他说:建议咱们四川和周围省区建立互惠互利的政策,有利于四川老百姓出省游,外地老百姓来川游,请问在这方面目前我们有没有政策呢?

    政策法规处四级调研员何钞: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的要求,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和景区景点通过推出一系列门票减免活动,助力激发旅游市场消费潜力,提振冬季旅游市场。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联合开展“巴蜀文化走廊——川渝百万市民免费互游百景区活动”。从2020年9月至12月,重庆A级景区免费向四川籍游客提供60万张门票。我省143家景区免费向重庆籍游客提供68万张景区门票。二是开展“安逸四川,冬游天府”活动,全省202个景区有103个推出了门票全免减免优惠,43个景区实施景区门票半价优惠。其中,甘孜州从2020年11月15至2021年2月1日,实施景区门票半价优惠、门票减免、酒店半价、机票打折等冬春旅游优惠政策,具体相关信息各位网友可以到“甘孜旅游”微信服务公众号上去查询。谢谢。

    主持人:

    谢谢何钞调研员。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建议咱们和周围的省区建立这种互惠互利的政策,现在可以告诉您,我们已经建立了,并且尤其是在川渝地区联系是越来越多的,如果您想要去到某一个地方的话,建议可以到当地景区,或者是当地政府的微信公众号当中来具体地了解,相信都会有相应的一个优惠福利政策给到您了。

    再来看这位叫“千瓦光年”的网友,他想问:有些市(州)一些小点的景区,公共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文旅需求,比如说旅游厕所就比较少,遇到重大节假日的时候特别拥挤,但是平时人很少时候,又是很少的状态,怎样来解决这类的问题呢?

    市场管理处副处长李静波:

    近三年来,我们文化旅游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与资金支持,大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开展旅游厕所建设,截至目前我们全省已经建成了6541个旅游厕所,全省旅游厕所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提高、布局逐步优化。但是由于四川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产业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特别是近几年游客数量大幅增加,在这样背景下,我们四川游客增加一直排一个在全国的前列。加上地域宽广,旅游厕所建设任务依然很重。大假期间一些景区仍然存在旅游厕所特别拥挤,但是平时人又很少的突出矛盾。针对这类问题,文旅部门下一步要重点围绕公共服务提质增效,补短板,强弱项,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旅游厕所建设,进一步增加厕所数量和优化布局;另一方面建议咱们各景区在大假期间购买或租用移动厕所,增加厕位,尽量解决入厕拥挤的问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进一步提升咱们游客的满意度和旅游品质,满足群众的需求。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李处。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也是在着力的进行解决了,可以说未来可期。但是也要理解到,因为咱们四川的旅游资源毕竟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热度很靠前的地区,所以每一年人数都在上涨,所以相对来说可能您看到的是一些表象而已。当然了,这个问题在未来肯定会得到解决。

    好,再来看“逆光飞翔”这一位网友,他想问的问题是关于丁真的,近日,一场关于丁真家乡的话题在微博热炒,作为当地旅游形象大使热度升高,更是引来全国各地一波文旅官微纷纷邀请丁真做客,在热量的炒作下,旅游推广也广泛展开。请问一下是怎么看待网红旅游推广?

    政策法规处四级调研员何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生态的是更宝贵的富矿,我们感到,丁真是一个“原生态”的,丁真在原生态的环境下生长长大,从而造就了他这种纯真、清澈的形象和气质,这样特别的美是与特的家乡的这种特殊环境密不可分的,所以丁真的这种流量不仅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他的家乡。借势丁真走红,理塘、甘孜和我们四川文旅部门迅速反应,推出系列话题并和各省文旅部门在官方微博和广大网友相互互动,相关话题连续两周霸榜热搜,破百亿阅读量,成为今年旅游营销的一个成功案例。这个事情也说明,流量是要引导的好,走上了正途就可以变成正能量,如果是走上了邪途歪途就可能变成闹剧。网红和流量一定要善用,而不能够滥用,要让这样的流量真正发挥它自己的价值,真正把美丽资源盘活用好,这样的流量才能够细水长流,从而真正的让这样的流量延续下去,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我们听到了一句非常可贵的话,就是流量是需要引导的,引导的好,那么这个流量就可能成为正能量,而丁真的这个案例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反映了。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到“远方”这位网友,大家因为丁真这个“窗口”,更加了解四川的美丽,也看到了祖国多地的壮美河山,看似满屏是丁真,其实都是脱贫攻坚,国计民生、全面小康,那么如何来持续加大宣传模式?让四川更多的美景让人所熟知呢?

    资源开发处二级主任科员侯顶:

    四川自然资源富集,民俗文化厚重,实际上丁真只是咱们其中优秀代表之一。此次话题炒热其实更有助于借势推广我们四川丰富的旅游资源,当然我们在其中也要苦练内功,把更多的宣传工作做好,不断加强四川文旅资源产品宣传推广。接下来我们要重点围绕四川冬季“阳光康养”的主题,聚焦西昌、攀枝花,还有雅安等地富集的阳光资源,一是推出“阳光康养”系列产品,盘点适合休闲度假的一些好的去处。二是推出系列海报组图,策划更多新颖的推广形式,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三是在微博发起一些线上的互动,开展征集自己心中“阳光康养”胜地这些类似的活动。四是制作手绘漫画和短视频,让网友能够直观感受到安逸四川的一些休闲趣味。五是制作一些电子地图,通过更加清晰、直观,还有一些便捷的方式为网友提供各类阳光康养、休闲度假的一些好的地点。谢谢。

    主持人:

    谢谢!其实我们四川从来都是一个不缺乏文化资源,也不缺乏旅游资源的地方,我们也希望今天所有嘉宾们的回应,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到四川在未来对于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的一个打造,也能够让大家看到我们未来的一个发展的趋向。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加的了解四川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也能够向我们外地的朋友多多的介绍自己的家乡。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游厅,感谢我们三位到直播间的嘉宾,感谢所有的网友朋友对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下期节目我们再会,再见!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游勇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 2020年12月03日 19时33分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文化和旅游从来都是相伴相佐、融合交汇的。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这是四川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顺应文化旅游发展大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让广大的网友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省在文旅相关工作方面的推进情况,今天我们的直播间非常的荣幸,邀请到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同志,他将就“扎实做好文旅改革发展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主题和广大的网友进行在线的交流。今天我们的直播间还有邀请到了另外的三位嘉宾为大家介绍,他们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副处长李静波;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四级调研员何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二级主任科员侯顶,欢迎各位。游厅您好,还是首先跟我们的广大网友来打个招呼。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我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游勇,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沟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四川文旅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游厅。今天在直播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也欢迎大家和我们实时互动,在最后我们也会留出一段时间来专门回答各位网友提出的问题。游厅,今年我们都知道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的,在众多的行业当中,文化和旅游行业是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面临这么严峻的形势和考验,我们文化和旅游厅在这一年当中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呢?可以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好的。2020年以来,四川文化旅游从新的发展起点上起跑、在众多困难挑战下奋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复工复产,打赢了一场文旅领域疫情防控阻击和恢复振兴的攻坚战。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文旅经济恢复发展。一是抓文旅场所有序开放。按照国家文旅部“限量、预约、错峰”开放景区场馆和四川提出“三多两有”要求,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推进文旅场馆有序开放。我们创新服务,还强化线上文化服务,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线上活动近万次,服务超过千万人次。二是为文旅企业纾困解难。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帮扶市场主体渡难关,给予164个文旅企业和行业组织给予纾困资金6210万元,为789家旅行社暂退2.62亿质保金。三是实施《四川文化旅游恢复发展计划》。制定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申报国家试点工作。实施“文旅消费提振行动”“夜间消费创新行动”,推出一大批乡村、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和线路。

    (二)召开2020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乐山召开2020文旅发展大会,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发展信心,带动文旅企业活起来、文旅市场火起来、文旅经济旺起来、文旅产业强起来。大会命名了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文旅特色小镇、文旅优秀龙头企业,向2021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地阿坝州授旗。各位网友知道,自从2019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拉开了四川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的序幕,21个市(州)、130个县(市、区)先后召开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各地纷纷出台促进文旅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全省上下形成了竞相发展文化旅游的可喜局面。

    (三)以项目为抓手持续推动巩固全省上下大抓文化旅游的良好局面。一是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坚持项目化方式推进文旅大发展,建立推进全省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六大机制”。二是聚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启动、推进重点文旅项目803个,计划投资1.61万亿元,全行业累计已经完成3000亿元。三是重点项目成效显著。锦绣天府、熊猫古镇·理想新城、腾讯文创总部等重大文旅项目落户成都,绵阳方特东方神话、都江堰融创文旅城等标志性项目已经投入运行。

    (四)着力构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开展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大普查。已经普查出登记全省文化资源271万处、八类旅游资源24.55万处。二是创新财政支持文旅模式。至今年8月,全省发行文旅地方政府债券21支、116.1亿元,分别占到全国同行业的63.6%、44.6%。同时协调金融机构推出“旅游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和服务,为1157家文旅企业和145个文旅重点项目投放贷款1095亿元。今年先后投入2.76亿元支持32个重点项目建设,撬动社会资金投资196亿元。三是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1个、示范项目2个。持续打造“百千万”传统节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组织首届“四川非遗购物节”,实现全川139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厂上线100%。

    (五)着力提升文旅服务品质。一是提升硬件设施。召开全省旅游景区发展大会,出台景区发展导则,指导景区丰富产品供给,促进景区建设全面提档升级。二是着力改善群众体验。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大力改善文旅景区、场馆如厕难、停车难等问题,今年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239座。三是加大检查监督。开展对演出市场、景区景点等9大整治行动和“体检式”暗访,健全全省文旅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机制,进一步提升文旅服务质量。

    主持人:

    谢谢游厅。刚才我们也听得出来,今年虽然文化和旅游的行业受疫情的影响是有一点严重的,但是不管是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我们都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而且是任务越艰巨,我们的动力越足。我们也知道文化和旅游厅是政府机构在改革之后把文化和旅游两个部门组建了,那么在面临我们文化和旅游要融合发展的一个新形势下,能不能请您谈一谈我们文旅厅在组建以来是如何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呢?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好的。省委、省政府对文化旅游高度重视,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了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目标,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也提出了“要把文化和旅游发展作为事关全省工作大局的大事要事来抓”。按照国家的部署,我们省文化和旅游厅进行了合并,自组建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注重推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等方面融合,探索形成了文旅融合的新布局、新思路和新机制。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注重在运行机制上推进融合。一是抓文旅两个机关的融合。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我们一开始就加快机构改革节奏,充分酝酿机构改革方案,实现文旅两个部门快速合并,各项工作快速进入了正轨。针对机构改革中梳理出的50多个突出问题,形成57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制定了60项涵盖机关和系统工作的运行制度。二是抓文旅系统建设的融合。我们研究、探索出文旅合并以后的新特点、规律,初步提出了“一条主线、六大板块”的工作格局。“一条主线”就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统筹起来;“六大板块”主要包括艺术创作、文化遗产、文旅产业、公共服务、交流推广、市场管理等六个方面。我们用4天时间举办了全省500余人次的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培训班,使全省上下从认识层面到工作层面进行培训,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三是抓文旅工作机制的融合。建立“1+2+X”宣传营销工作机制,形成各市(州)、县(市、区)协同联动的宣传网络。建立起文旅资源普查工作模式,推动“文旅双普”等标准体系,对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建立银政企合作机制、全省金融服务与文旅企业恳谈对接机制,切实为企业提供服务。同时我们构建起“1+N”市场管理机制,全面开展四川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

    (二)注重从事业发展上推进融合。一是在艺术创作方面,成功举办第二届四川艺术节,设立四川艺术基金,新创重点剧目32台、修改提升剧目25台,《努力餐》《永远的诺苏》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同心结》入选文旅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舞台艺术优秀展演剧目”。二是在公共服务方面,成功打造“百千万”传统节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每年组织开展“百舟竞渡迎端午”“万人赏月咏中秋”“千狮千龙闹新春”等重大群众文化活动。“智游天府”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实现11501个贫困村文化室全覆盖。三是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32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总数名列全国第6,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长征文化公园四川建设、“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获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四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列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文化保护区,四川扬琴、道明竹编、峨眉武术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彝族火把节入选全国十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五是在宣传推广方面,推出“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宣传口号和四川文旅形象LOGO,成为媒体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与共识。

    (三)注重从产业发展上推进融合。一是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全域旅游创建、文旅特色小镇培育、文旅精品线路推广、节会活动品牌塑造和文旅交流合作等八大文旅融合重点工程,在全国省级层面首创财政支持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去年以来,全省共支持57个重点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资金总额达到5.2亿元。二是推动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和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等领域融合发展,打造中医药旅游示范区(基地)9个、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基地16个、科技旅游示范基地10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三是组建“产、学、研、用”全产业链文化创意联盟,引导文创产品进景区、进商场、进高校到市(州)。

    (四)构建巴蜀文旅走廊促进川渝文旅融合。党中央作出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部署后,川渝加强互动协作,我们围绕加快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积极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一是签署《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12343”合作协议》,建立4项工作机制,制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工作方案。二是共同开展巴蜀文献保护利用工程,成立巴蜀特藏文献保护研究利用工程协调机制,轮流举办巴蜀特藏文献展示活动,推动巴蜀文献整体保护利用。三是共育三大区域品牌,以“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活动品牌为引领,打造中国西部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品牌、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公共数字化品牌。四是同步启动开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活动,成立“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大渡河风景廊道联盟”等等。

    主持人:

    可以说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文旅融合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后面居然给我们展现的是这么大一幅规划的蓝图,可以说战略部署,看得很长远。而且我们之前可能很多人对于文旅融合只是听到了一个概念,但其实从我们的意识布局上来讲,首先要是工作人员有这方面的意识,然后是在我们的每一个区域,甚至是每一个项目当中,都做到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相互发展,并且让还要让广大的老百姓能够接受,我想这是我们文旅厅在今年,也可以说在文旅融合方面做出的一些很大的成绩了。那当然,回到我们今年来说,今年也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五年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各行各业都有着喜人的成绩,所以我们也想听游厅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四川的文化和旅游事业改革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好的。“十三五”以来,四川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文艺创作成果更加丰硕,公共服务不断提质增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逐步完善,文旅经济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文旅市场秩序日趋规范,对外文化交流持续深入,全省上下形成竞相发展文旅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生动局面。十三五期间,全省评选命名20个天府旅游名县,40个特色文旅小镇,12家优秀龙头企业,拥有716家A级景区,5A级旅游景区已经达到了13家,4A达到了284家;拥有省级以上度假区52家,其中,国家级3家。全省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6210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16亿元,年增长达到16.9%。主要体现在:

    一是积极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职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四川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专项方案》稳步实施,全省转制院团构建起符合艺术特点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加快建立起现代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着力培养形成一批如省歌舞剧院、南充市文化艺术演艺集团等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骨干演艺企业,基本实现院团改革导向没有变、阵地没有丢、队伍没有散、思想没有乱。

    二是积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2012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起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服务人口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三是积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文化产业逐步增长。印发《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制定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文艺院团经营发展的办法,建立成都市文化贸易基地和艺术品保税仓库。文化产业总体实力西部第一,文化产业对推动我省经济保持健康发展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市场“放管服”改革,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印发《关于加强全省艺术品市场经营的指导意见》,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探索建立退出机制,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文化执法水平持续提升,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保障有力,文化市场在规范中实现了快速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从1.7万家发展到现在的2万余家,市场总规模稳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

    五是积极探索传统优秀文化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得到创新性发展。出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印发《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和遗址保护工程,振兴川剧艺术,推动藏戏传承。成都平原史前城遗址、茶马古道等6大遗址新列入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项目库。“古蜀文明遗址”、“蜀道”等4处列入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江口沉银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出文物3万余件,汶川地震灾后“理县桃坪羌寨保护与复原工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成为我国唯一获此奖项的项目。

    六是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合作体制改革,巴蜀文化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印发《四川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借助“欢乐春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国家文化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四川文化交流、传播、贸易创新发展。

    七是齐抓并举,强力有序推动文旅融合。高规格召开文化和旅游大会,以点带面,实施文旅融合重点工程,开展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完善文旅融合发展机制,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文化旅游+”,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切实做好人才引进。

    主持人:

    这是我们刚才介绍的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四川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改革方面做出的一些成就,其实刚才也提到了,我们文化和旅游在产业方面的发展。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了,我们四川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方面,有没有进一步的打算呢?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好的。明年我们国家在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即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同时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文化旅游厅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为“十四五”谋好篇、开好局,主要九个方面。

    (一)抓好“十四五”规划编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计于民。重点做好专规《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和一般专规《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同步编制好《四川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四川区域)建设实施方案》等重大规划,注重规划衔接,确保高效率推动、高质量完成。

    (二)强化文旅产品建设,大力发展度假旅游。坚持核心引领、全域提升,做优“大遗址”“大九寨”“大熊猫”“大峨眉”4个世界级文旅品牌,做强“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蜀道”4个国家级文旅品牌,重点培育“大灌区”“大草原”2个区域特色文旅品牌等10大旅游精品。推动建设长征红色旅游走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走廊等4大文化旅游走廊,构建起“10+4”新的文旅品牌发展新布局。同时以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为重点,战略性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从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政策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度假旅游、健康旅游并重转变,形成产品丰富、结构优化的旅游产品体系。让四川旅游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从单一观光消费向多元体验消费转变。

    (三)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配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编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四重清单”纳入国家“大盘子”,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机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文旅精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传播力、竞争力的国家特色文旅产业带和世界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抓好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打造“天府旅游名牌”系列。根据2020年省委常委会第151次会议和全省文旅发展大会精神,统筹考虑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评选体系和考核办法。联动省级相关部门抓好名县9条激励政策落实。依托“智游天府”,实施名县常态监管和动态管理,持续在国内外叫响天府旅游名县品牌。围绕旅游业6大要素,评选命名一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品、名导、美食,加强四川文旅品牌建设,形成以天府旅游名县为龙头的“天府旅游名牌”体系,提升四川文旅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五)抓好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推动文旅经济恢复振兴。制定《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四川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高质量完成28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示范创建,积极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夯实全域旅游示范省基础。精心设计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政策和举措,建好大景区、打造大品牌,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激活演艺消费市场,发展数字文旅、夜间文旅和康养文旅等新经济、新业态、新场景。

    (六)持续抓好艺术精品创作。深化国有院团改革,充分激发内生动力,激发艺术创作源头活水。完善剧本扶持与孵化体系,聚力打造一批重点剧目精品,持续办好四川艺术节等系列重大主题艺术活动。抓好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振兴川剧和曲艺工程,切实推动四川艺术创作高质量发展。

    (七)抓好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探索实施成渝城市公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全面推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错时延时服务,加强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推动建立“四川文化旅游公共数字服务平台”。全面深化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项目)和示范县建设。完成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满意四川游”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以优质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获得感。

    (八)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建设好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加快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全面启动长征国家公园四川段的建设。开展四川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启动黄河国家公园(四川)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区域整体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促进活化利用和传播以及普及,继续办好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重大活动。

    (九)抓好文旅人才队伍建设。抓好乡村能人等专业人才培训。充实全省文旅人才专家库建设。建立“西部地区考古文博队伍国家队”。我们要联合人社等部门制定全省文化旅游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实施方案,建立“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从业人员踊跃参加,部门协调配合,政府激励推动”的全省文旅领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新格局。

    主持人:

    谢谢。真的是非常细致,刚才不光是在即将到来的一年当中,我们在文化和旅游的产业发展方面,就会从9个方面着手,然后每一个方面有更加细致的一些计划。那么我们刚才也说到了,总结了“十三五”,我们要说到的就是“十四五”了,“十四五”马上就要到了,那么在“十四五”时期,未来五年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我省将从哪些方面去进行准备,去进行推进呢?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好的。“十四五”时期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十四五”规划编制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出的一系列新论述、新要求,坚持事业与产业相统筹、保护与开发相协调、融合与创新相结合、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着眼文化旅游高品质供给,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释放文旅经济活力,加快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把四川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文旅资源大省向文旅经济强省转变,把我省建设成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文化高地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具体来说,“十四五”时期,主要围绕4个方面目标推进。

    (一)注重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打造以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等代表的四川文旅品牌,不断涌现文艺精品力作,不断集聚文化名流名家,不断丰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提升对外文化形象。

    (二)注重提升四川旅游吸引力。着力推动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服务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重点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川旅游总收入、接待入境游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等实现翻番。

    (三)注重提升文化旅游供给力。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市(州)有“五馆一院”、县有“四馆”、乡镇和(街道)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优化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A级旅游景区三大产品结构,进一步实施“千A计划”,丰富四川的旅游产品供给。

    (四)注重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规范文旅市场,不断扩大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扶持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实现“双百亿”的企业、上市挂牌企业、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构建起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系。

    实现上述目标,提升四川文化旅游综合实力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全力以赴推动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培育“一区一园一廊一周十大”品牌,规划建设天府文化旅游中心、四川博物馆新馆、巴文化遗址博物馆等重点省级重大文旅项目,推动形成标志性品牌、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持续打造十大世界级文旅精品品牌和四大文旅走廊,支撑四川国际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着力实施“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工程,积极构建发展健康旅游、生态旅游、度假旅游、研学旅游等文旅新业态,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文旅线上新产品,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拓宽供应链,实现产品优势互补。三是着力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加快旅游交通建设,进一步优化我们“智游天府”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规范文旅市场经营秩序,健全旅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文明旅游示范区,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四是构建四川文化旅游品牌体系。持续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健全十大文旅品牌发展联盟机制,办好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等节会,提升文旅节会的品牌影响力。加大成都、乐山等城市品牌建设。五是着力消费扩容提质,打造巴蜀文旅走廊消费圈。与重庆开展深度合作,推进文化休闲街区、艺术街区、剧场群等建设,建设一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周末游、近郊游、自驾游,以及“农家乐”“民俗乐”“村寨游”等业态,与重庆联动实施门票互赠、游客互享、线路互推等活动,建设文旅融合消费网络。

    主持人:

    谢谢游厅的介绍。其实我们都知道,四川人都是非常热爱生活的一群人,所以一说到文化和旅游的话题,大家也是是特别的感兴趣,今天在我们的网络平台上有很多网友都提出了很细致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把时间交给大家,来听一下大家的提问,也请我们的游厅相应的作出一些解答。

    首先来看这一位叫“橙橙子”的网友,他说: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请问我省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哪些?今后会有哪些亮点?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

    首先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实际上你提的问题刚才我已经做了一些阐述,这里我想再强调三点。第一,旅游品牌建设方面,我们要进一步的提升,我们要重点培育“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大香格里拉”“大蜀道”“大贡嘎”“大竹海”“大灌区”“大遗址”“大草原”等代表四川的十大世界级旅游精品。我们要着力建设长征红色旅游走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走廊等四大文化走廊。通过10+4,构建起我们四川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要进一步推动名牌体系建设,抓好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打造天府旅游名牌体系,围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评选命名了一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品、名导、名菜和美食,加强四川文旅品牌建设,形成以天府旅游名县为龙头的“天府旅游名牌”体系系列,推向市场,推向游客,提升我们四川文旅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是重点发展度假旅游,以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战略性调整四川旅游的产品结构,从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政策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推动四川观光游产品向体验游、度假游、健康游等并重转变,形成更加满足我们游客需要,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四川旅游产品体系。让四川旅游从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并重转变,从单一观光消费向多元体验性消费转变。

    主持人:

    也就是说以后我们可以体验到的这些亮点是很多的,我想如果大家想要具体了解的话,可以去具体的再查一下我们刚才提到的“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它具体的部署有哪些,那么下一次可能有朋友来到四川,您也可以按照这样的一些线路来对他进行推荐。我们再来看这一位叫“逆水行舟”的网友,他想问:乡村旅游是老百姓最喜欢的周末游,但到现在精品有特色的地区越来越少了,请问我省在这方面有发展规划吗?

    资源开发处二级主任科员侯顶:

    这位网友好,我们四川是旅游大省,乡村旅游也是我们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极具优势的资源,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通过这些文件推动我省乡村旅游向特色化、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我们乡村旅游要朝着五个更加目标前进,这五个更加的目标具体是指: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品供给更加丰富、管理服务更加规范、人才队伍更加壮。针对这五个更加的目标,我们重点要抓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规范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编制,重点解决乡村旅游规划不具备科学性,不具备可操作性,不具备可行性的问题。

    二是抓好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使重点乡镇、重点村、重点景点通达四级及以上交通道路,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开通乡村旅游直通车、乡村旅游直通专线等等。

    三是抓好乡村旅游精品品牌建设,比如“天府旅游名镇”“天府旅游名村”“天府旅游名宿”等。

    四是抓好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准备出台《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实施导则》,打造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场景。

    五是抓好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在每个乡镇选3至5名,每个村选1至3名乡村旅游带头人,开展乡村人才培训,研发一套乡村旅游培训课程,全力支撑乡村旅游的往后发展。谢谢。

    主持人:

    谢谢侯顶同志。其实刚才我们这个问题问到的是精品有特色的地区越来越少了,我觉得这个应该要分两方面来说,其实我们之所以感觉到很多地区有特色,就是因为对它的旅游资源或者布局当中进行了一些特色植入,所以今后我们也会在这些方面,可能是同样地区,经过不一样的打造,它会变得更加有特色。

    好,我们再来看这一位叫“星”的网友,可能是一位外地网友,他说:建议咱们四川和周围省区建立互惠互利的政策,有利于四川老百姓出省游,外地老百姓来川游,请问在这方面目前我们有没有政策呢?

    政策法规处四级调研员何钞: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的要求,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和景区景点通过推出一系列门票减免活动,助力激发旅游市场消费潜力,提振冬季旅游市场。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联合开展“巴蜀文化走廊——川渝百万市民免费互游百景区活动”。从2020年9月至12月,重庆A级景区免费向四川籍游客提供60万张门票。我省143家景区免费向重庆籍游客提供68万张景区门票。二是开展“安逸四川,冬游天府”活动,全省202个景区有103个推出了门票全免减免优惠,43个景区实施景区门票半价优惠。其中,甘孜州从2020年11月15至2021年2月1日,实施景区门票半价优惠、门票减免、酒店半价、机票打折等冬春旅游优惠政策,具体相关信息各位网友可以到“甘孜旅游”微信服务公众号上去查询。谢谢。

    主持人:

    谢谢何钞调研员。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建议咱们和周围的省区建立这种互惠互利的政策,现在可以告诉您,我们已经建立了,并且尤其是在川渝地区联系是越来越多的,如果您想要去到某一个地方的话,建议可以到当地景区,或者是当地政府的微信公众号当中来具体地了解,相信都会有相应的一个优惠福利政策给到您了。

    再来看这位叫“千瓦光年”的网友,他想问:有些市(州)一些小点的景区,公共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文旅需求,比如说旅游厕所就比较少,遇到重大节假日的时候特别拥挤,但是平时人很少时候,又是很少的状态,怎样来解决这类的问题呢?

    市场管理处副处长李静波:

    近三年来,我们文化旅游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与资金支持,大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开展旅游厕所建设,截至目前我们全省已经建成了6541个旅游厕所,全省旅游厕所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提高、布局逐步优化。但是由于四川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产业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特别是近几年游客数量大幅增加,在这样背景下,我们四川游客增加一直排一个在全国的前列。加上地域宽广,旅游厕所建设任务依然很重。大假期间一些景区仍然存在旅游厕所特别拥挤,但是平时人又很少的突出矛盾。针对这类问题,文旅部门下一步要重点围绕公共服务提质增效,补短板,强弱项,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旅游厕所建设,进一步增加厕所数量和优化布局;另一方面建议咱们各景区在大假期间购买或租用移动厕所,增加厕位,尽量解决入厕拥挤的问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进一步提升咱们游客的满意度和旅游品质,满足群众的需求。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李处。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也是在着力的进行解决了,可以说未来可期。但是也要理解到,因为咱们四川的旅游资源毕竟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热度很靠前的地区,所以每一年人数都在上涨,所以相对来说可能您看到的是一些表象而已。当然了,这个问题在未来肯定会得到解决。

    好,再来看“逆光飞翔”这一位网友,他想问的问题是关于丁真的,近日,一场关于丁真家乡的话题在微博热炒,作为当地旅游形象大使热度升高,更是引来全国各地一波文旅官微纷纷邀请丁真做客,在热量的炒作下,旅游推广也广泛展开。请问一下是怎么看待网红旅游推广?

    政策法规处四级调研员何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生态的是更宝贵的富矿,我们感到,丁真是一个“原生态”的,丁真在原生态的环境下生长长大,从而造就了他这种纯真、清澈的形象和气质,这样特别的美是与特的家乡的这种特殊环境密不可分的,所以丁真的这种流量不仅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他的家乡。借势丁真走红,理塘、甘孜和我们四川文旅部门迅速反应,推出系列话题并和各省文旅部门在官方微博和广大网友相互互动,相关话题连续两周霸榜热搜,破百亿阅读量,成为今年旅游营销的一个成功案例。这个事情也说明,流量是要引导的好,走上了正途就可以变成正能量,如果是走上了邪途歪途就可能变成闹剧。网红和流量一定要善用,而不能够滥用,要让这样的流量真正发挥它自己的价值,真正把美丽资源盘活用好,这样的流量才能够细水长流,从而真正的让这样的流量延续下去,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我们听到了一句非常可贵的话,就是流量是需要引导的,引导的好,那么这个流量就可能成为正能量,而丁真的这个案例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反映了。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到“远方”这位网友,大家因为丁真这个“窗口”,更加了解四川的美丽,也看到了祖国多地的壮美河山,看似满屏是丁真,其实都是脱贫攻坚,国计民生、全面小康,那么如何来持续加大宣传模式?让四川更多的美景让人所熟知呢?

    资源开发处二级主任科员侯顶:

    四川自然资源富集,民俗文化厚重,实际上丁真只是咱们其中优秀代表之一。此次话题炒热其实更有助于借势推广我们四川丰富的旅游资源,当然我们在其中也要苦练内功,把更多的宣传工作做好,不断加强四川文旅资源产品宣传推广。接下来我们要重点围绕四川冬季“阳光康养”的主题,聚焦西昌、攀枝花,还有雅安等地富集的阳光资源,一是推出“阳光康养”系列产品,盘点适合休闲度假的一些好的去处。二是推出系列海报组图,策划更多新颖的推广形式,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三是在微博发起一些线上的互动,开展征集自己心中“阳光康养”胜地这些类似的活动。四是制作手绘漫画和短视频,让网友能够直观感受到安逸四川的一些休闲趣味。五是制作一些电子地图,通过更加清晰、直观,还有一些便捷的方式为网友提供各类阳光康养、休闲度假的一些好的地点。谢谢。

    主持人:

    谢谢!其实我们四川从来都是一个不缺乏文化资源,也不缺乏旅游资源的地方,我们也希望今天所有嘉宾们的回应,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到四川在未来对于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的一个打造,也能够让大家看到我们未来的一个发展的趋向。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加的了解四川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也能够向我们外地的朋友多多的介绍自己的家乡。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游厅,感谢我们三位到直播间的嘉宾,感谢所有的网友朋友对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下期节目我们再会,再见!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