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2017年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编制。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举报投诉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6个部分。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从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电子版可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m.pouringspot.com)下载。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四川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联系(地址: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30号;邮编:610016;联系电话:028-86604811;电子邮箱:xxgk@sc.gov.cn)。

  一、概述

  2017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决策部署,创新机制,优化流程,增强实效,为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依法行政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步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轨道。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谋划。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将政务公开作为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持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根据政务公开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实际对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进行调整,由常务副省长担任组长,成员单位从原来的9个增加到34个,工作力量大幅增强。省政府领导同志、省政府办公厅负责同志多次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年度重点工作、推进基层政务公开试点等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突出公开重点,积极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1.围绕助力“稳增长”推进信息公开。一是加强预期引导,发布解读涉及经济发展改革的重要文件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情况等社会关注的重要指标数据,加强全省经济形势监测预警,主动回应、及时澄清误导和不实信息,全年发布政策解读12854条,召开新闻通气会、新闻发布会381次。二是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促进创业创新、保障改善民生和西部大开发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及执行情况信息,集中展示并及时更新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三张目录清单。三是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和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围绕2017年“项目年”工作方案,公开易地扶贫搬迁、重大水利工程、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等重大建设项目信息,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全流程运行透明化。四是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信息公开。围绕PPP相关法律政策文件、项目进展、专家库、咨询机构等公开信息1321条。

  2.围绕助力“促改革”推进信息公开。一是推进“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及时公开行政许可事项取消调整情况,并在省政府网站集中公开行政权力运行结果。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公开行政审批事项11016项,省本级全程网办事项办理比例达到28%;公开企业注册登记、项目投资、创业创新、教育医疗、户籍改革、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房保障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97759项。二是推进国资国企信息公开。全年公开国有产权交易、增资扩股项目信息6975条,按月公开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主要行业盈利、重大变化事项等信息,按年度公开国有企业财务决算指标。出台推进省属企业信息公开指导意见,指导省属企业做好信息公开试点工作。三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信息公开。加大惠农政策公开力度,深入解读农业产业扶贫、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农业补贴、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政策措施,发布相关信息33841条,通过编印操作手册、组织专题培训、驻村干部讲解等方式,真正让农民看得到、听得懂。及时转载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行情,每周发布四川蔬菜、水果和生猪价格行情,释放反映供求关系的市场信号。推动县乡政府及时公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进展情况,方便农民知情、参与和监督。四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审计信息公开。深化全省政府预决算公开,细化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加大“三公”经费、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政府采购项目等公开力度。全年公开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领域支出信息54149条;公开政府采购项目信息、采购项目预算金额、采购文件、中标或成交结果、采购合同、投诉处理结果等信息76425条。指导督促市、县财政部门公开本地政府债务种类、规模、结构和使用、偿还等情况,强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公开营改增相关政策措施、操作办法、改革进展及成效等信息5677条,密切关注社会各界对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的舆情反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推进21个市(州)按要求公开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整改报告等信息。

  3.围绕助力“调结构”推进信息公开。一是推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工作信息公开。围绕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振兴实体经济、支持创业创新、推动新产业健康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现代工业体系、构建工业发展新格局等,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发展指导目录等政策及执行情况。围绕推进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对转变政府职能、统筹双向投资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实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战略、激活创新创业要素等六大领域的信息公开。制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监管政策时,通过征求意见、听证座谈、咨询协商等方式,扩大相关市场主体的参与度。主动收集公众对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政策的反映和意见,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工作。二是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信息公开。健全去产能公示公告制度,实行“事前公示、事后公告”。集中发布化解过剩产能相关信息,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和“四川省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及监管协作平台”公开。督促指导省属企业做好去产能公示公告工作。三是推进消费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信息公开。定期发布全省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定期公开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蔬菜、肉类、粮油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情况和价格走势情况,公开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健康养老等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情况。加强消费者投诉统计分析,每半年出台分析报告。发布四川省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结果42906条。公开产品质量监管政策法规、标准、程序和质量执法、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质量违法行为记录、缺陷产品召回及后续处理情况等信息34499条。全文公开省级地方标准,及时公布天府质量奖评选结果、四川名牌产品和四川省著名商标名单。

  4.围绕助力“惠民生”推进信息公开。一是推进扶贫脱贫和社会救助信息公开。围绕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信息公开。全省90个贫困县均公开统筹整合使用的涉农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乡(镇)政府和行政村公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脱贫人口名单、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公开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信息65848条。二是推进就业社保信息公开。加强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社会保障、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发布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将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及待遇享受人数定期向社会公开。三是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深入解读环保重要政策措施,广泛进行环保科普宣传,及时公开环境治理工作进展、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等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每月公布全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定期公布各市(州)水环境质量状况,每周公布全省省控水质自动站监测信息,每月公开地表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主动公开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基本情况,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危险废物经营、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等重大行政审批事项及企业环境信息评价1903条。依法公开重特大或敏感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结论、环境影响和损失的评估结果等信息。公开推进“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管理保护目标以及河湖保护情况。四是推进教育卫生领域信息公开。做好高校(本科、高职高专)教学质量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和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公开,加大教育督导评估监测报告发布力度,依法公开四川教育事业发展概况。继续推进“阳光招生”,加大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公开力度,多渠道公布全省各中小学招生录取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有序公开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及时发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等信息。继续推进医疗机构院务公开和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落实情况公开。定期对公立医院10个单病种次均住院费用进行公示。各市(州)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做好常规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价格信息公开工作。建立违规违纪问题处理结果公开机制,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五是推进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信息公开。定期公布“四品一械”(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医疗器械)质量抽检信息和抽检结果47386条,主动发布风险警示、消费提示7024条,及时公开“四品一械”行政处罚案件及专项整治行动进展、成效等信息。广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引导人民群众健康饮食、合理用药。切实做好医药代表登记备案信息公开工作。

  5.围绕助力“防风险”推进政务公开。一是围绕防范金融风险推进公开。公开金融市场政策解读信息5926条,注重舆论引导,做到同步联动,防止脱节。密切关注涉及四川省的政府债务、银行信贷、企业投资负债、金融市场运行、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舆情与金融消费者集中投诉问题,针对误读、曲解、不实等情况,及时发布权威信息19235条。发布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和稽查执法工作动态83049条,公开行政处罚决定、市场禁入决定和行政许可决定136427条。二是围绕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推进公开。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定期发布机制,按月公开商品房销售、竣工、房地产开发投资等交易数据。公开房地产市场金融管控、土地供应、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信息5137条,定期向社会通报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典型案例,稳定市场预期,防范虚假宣传、恶意炒作等加剧市场波动,引导媒体全面、客观、公正报道房地产市场情况,形成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公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信息7413条,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租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租房分配、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信息5479条,按季度公布房地产用地供应数据、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等。2017年7月1日起正式运行四川省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在平台上及时公开征地批文、征地告知书、“一书四方案”(或“一书三方案”“一书一方案”)、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情况。三是围绕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推进公开。及时发布可能引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7086条,公开常规检查执法、暗查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28165条。及时准确发布事故抢险救援进展信息,按规定公开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通过网站、报刊等载体向社会公布安全生产“黑名单”。四是围绕防范重大舆情及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稳定推进公开。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常态化工作机制,明确回应主体和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进行回应。严格执行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最迟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限要求,切实提升回应效果。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和政府网站互动功能,提升回应信息的到达率。建立与宣传、网信等部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有关媒体和网站的沟通,扩大回应信息的传播范围。

  6.推进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结果公开。全省公开人大建议和答复11642条、政协提案建议和答复13142条。其中,省政府办公厅公开人大建议和答复313条、政协提案建议和答复271条。

  (三)狠抓规范化建设,促进公开提质增效。

  以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国家试点工作为契机,以点带面,推进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1.抓清单管理,促进公开内容规范化。主动向国办汇报争取全省8个县(市、区)成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单位,建立推进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出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蹄疾步稳推进试点工作。结合试点工作,探索制定20个涉及重要民生事项、重点项目工程、重大行政决策的省直部门主动公开目录,逐项列明公开类别、事项、内容、主体、责任人、时限、渠道、投诉咨询电话等标准,集中向社会公布。

  2.抓流程再造,促进公开程序规范化。一是推动发布、解读、回应的全流程优化和过程制度化。加强政策解读,问需于民,及时回应。将“五公开”要求落实到办文办会,抓好公文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探索开展利益相关方、公众代表、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扩大社会参与,增强对政府工作认可度。二是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加强沟通配合,强化公开时效,确保省政府全体会、常务会等重大会议、政务活动信息24小时内公开,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主动公开文件,纸质件印毕后2小时内上网公开。三是依法规范做好依申请公开。进一步理顺接收申请渠道,指导制定规范化格式化的答复文本,统一同类申请答复口径,增强答复针对性和规范性。积极主动做好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

  3.抓应用提升,促进公开载体规范化。一是提升政府网站建管水平。按照“方向正确、服务群众、规范高效、稳定安全”的原则,以服务群众信息需要、政策需要、办事需要为目标,强化网站服务功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办《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精神,对全省政府网站体系建设、信息内容建设、平台建设、支撑保障等提出具体要求。切实加强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有序关停建管不到位政府网站1409个,在线正常运行的1135个政府网站质量得到稳步提升。扩大“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监督举报平台开设范围,处理反馈网民纠错留言1425条。二是提升新媒体应用水平。印发加强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应用等通知,对政务微博、微信的开通时间、基本建设内容、应用管理等方面提出统一要求,实现符合条件的市(州)和省直部门全部开通,“双微”互动。省政府网站加强与四川发布、督院街30号等政务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探索与“头条号”、“百家号”、百度公共搜索等平台合作。三是提升政府公报建设水平。拓宽赠阅范围,新增部分高校、机场、火车站等赠阅点。在14个贫困县5943个村、居委会开展赠阅试点工作,及时传递省政府各项政策。全面理清省政府公报自创刊以来近32年(1985至2017年)所刊登的政策文件,建立全省电子版政府公报基础数据库。优化政府网站《公报》专栏,完善公报专栏文件下载、关键字检索、打印、分期查询等功能。省政府公报全年发行24期,发行总量85.68万份。

  4.抓机制创新,促进公开监管规范化。一是强化常态监测。依托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管理系统、政务公开监管平台,强化对各地各部门信息报送常态监管,优化调整监测指标,每月通报4方面17项指标监测情况。结合网站普查工作,按季度对全省政府网站建设维护情况进行抽查,上报国办并通报全省,累计约谈14个市(州)、部门问题网站负责同志209名。二是强化日常监测。针对省政府网站,实行全年24小时值班读网,对网站的整体运行情况、链接可用情况、栏目更新情况、信息内容质量等进行巡检,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漏。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完善社会监督评议制度,聘请20名社会监督评议员,形成政务公开的“助力器”,构建起全方位、多角度推进的信息公开监管格局。

  5.抓考核培训,保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承办国办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贯彻落实《政府网站发展指引》 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业务研讨会”,全国18家单位参会。二是举办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专题培训班,解读信息公开工作重点,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提升业务能力。三是加强督促考核。将信息公开纳入市(州)、县(市、区)政府依法行政评估、省政府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全省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以评促建推动全省政府网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多渠道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及其载体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从主动公开的总量看,2017年,全省各级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004737条,同比增加19.63%。其中,省政府办公厅公开政府信息120536条;市(州)公开信息11482446条,同比增加21.14%;省直部门公开信息401755条,同比增加0.65%。

  从主动公开的内容看,概况信息1119378条,占总数的9.32%;计划总结信息83705条,占0.70%;规范性文件信息32376条,占0.27%;工作动态信息5582065条,占46.50%;人事信息45719条,占0.38%;财政信息101787条,占0.85%;行政执法信息1335113条,占11.12%;其他信息3704594条,占30.86%。

  从公开的渠道和方式看,全年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7703621条,其中省政府网站公开信息112060条;通过政务微博公开信息1352204条;通过政务微信公开信息558157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信息2377602条;政府公报公开信息13153条。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

  2017年,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5498件(含上年度结转申请103件),同比增加23.65%。其中,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受理申请793件,同比增加32.39%;省直部门受理申请2298件,市(州)受理申请12407件。

  从申请渠道看,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主要形式为信函申请、网络申请和当面申请,全年申请量分别为8432件、4813件、2084件,所占比重分别为54.41%、31.06%、13.45%;以传真方式申请的占比仅为1.08%。

  从向市(州)和部门的申请量看,在市(州)中,申请量列前5位的分别是成都市、泸州市、绵阳市、乐山市和凉山州;在省直部门中,申请量列前5位的分别是国土资源厅、司法厅、省卫生计生委、商务厅和省外事侨务办。申请公开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土地征收补偿、国内外法律咨询和服务、食品安全标准和医疗、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监管等领域。

  (二)申请处理情况。

  2017年,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4990件,其余508件按《条例》规定顺延到下年度答复。

  从答复情况看,属于已主动公开的有2001件,占13.35%;同意全部公开的有5145件,占34.32%;同意部分公开的有598件,占4.00%;因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原因,不同意公开的有1862件,占12.41%;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有2268件,占总数的15.13%;申请信息不存在的有1556件,占10.38%;告知作出更改补充的有955件,占6.37%;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的有605件,占4.04%。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费用情况。

  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均未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

  四、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举报投诉情况

  全省共受理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2287件,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1046件、被依法纠错334件、其他情形907件。

  全省共受理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行政诉讼2081件,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驳回原告诉讼请求1290件、被依法纠错81件、其他情形710件。

  全省共收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相关举报或投诉7158件,其中市(州)收到5537件,省直部门收到1621件。

  五、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2017年,全省各级行政机关承担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的专门机构有2547个,具体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12039人,其中专职人员2090人,兼职人员9949人。

  全省共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8279个〔不含便民服务站(代办点)〕。其中,在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查阅点5697个,接待人数1327.22万人次;在各级档案馆开设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1087个,接待人数75.62万人次;在各级图书馆开设查阅点1495个,接待人数256.78万人次。

  全省各级行政机关纳入财政预算的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共2764.8万元,其中市(州)占93.85%,省本级占6.15%。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7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较好成效,但在公开内容的精准性、公开流程的规范性、公开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2018年,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一)坚持将“五公开”要求落实到文会办理程序。继续将“五公开”要求落实到办文办会中,大力推进利益相关方、公众代表、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化,将涉及公众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电视电话会议面向社会公开,使政府决策更加透明。

  (二)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贯彻落实《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强化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提高政府网站建管水平。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微信、政务客户端等新平台作用,增强公开实效。整合各类政务热线,完善全省电子版政府公报基础数据库,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三)加大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信息发布审查机制、依申请公开办理机制。建立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制度,实现省政府工作重点领域主动公开目录全覆盖。加大对8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县(市、区)指导力度,着力在政务公开方式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上取得突破,为全国试点工作贡献四川力量。

 附件: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