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护航 宜宾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区域科教中心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2016年以来,宜宾市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双轮驱动”和“大学城、科创城”建设的发展战略,实现在宜办学高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两个翻番”,一批科研机构相继落地,宜宾市成为我省唯一的厅市共建“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申报城市。
张健(左)在访谈中
“大学城、科创城”建得如何了?建设过程中有什么创新举措?未来有什么发展方向?9月27日,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健,做客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与广大网友互动,对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一“揭秘”。
宜宾科创中心 何川摄
高校学生增至7万
高新技术企业较去年增长75%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拥有“海、陆、空”全方位的立体交通格局,去年,宜宾成功获批全省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双城”恰好处在这片热土上。
张健告诉网友,2016年前,宜宾只有1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仅2.5万人,“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宜宾高质量发展的两个突出短板。”为补齐短板,2016年10月的宜宾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宜宾市委提出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作出了“打造科教强市,建设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的重大部署。
经过四年的全力推进,“双城”已建成一期12平方公里,二期6平方公里正在建设,已累计签约高校达19所,在宜办学高校达11所,在校大学生由2016年的2.5万人增加到今年秋期的7万人,累计培养留学生已达到50余个国家700余人;此外,在宜高校已与近20个国家的50余所高校和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等12个科研机构和2个院士工作站入驻运行。
据悉,宜宾在教育资源上的“跨越突破”,带动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较上年增长75%,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2016年提升9个百分点,达56%。
张健答网友问
围绕区域发展设置特色科目
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双10”目标
在宜宾的高校和研究院,均围绕区域发展的产业需求导向,设置了特色学院和专业,“这也是宜宾’双城‘区别于其他地区大学城、科创城建设模式的特色和亮点。”张健与网友交流时表示,截至目前,来宜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围绕全省“5+1”、宜宾“8+2”产业需求,建立了45个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平台;在宜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与省内外企业、院校签订了人才培养、技术咨询等合作协议265个,开展联合科研攻关项目200余项,产教融合型企业40余家,“企业在本地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大大降低了知识搜寻成本,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构建起知识转化为经济的链条,也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可靠力量。”
根据宜宾市相关规划,力争“十四五”末,全面实现10所普通高校、10万大学生和10所高职院校、10万高职生的2个“双10”目标,推动大学城科创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区域科教中心,为宜宾2021年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2025年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科教支撑。
实现20分钟高校生活圈
“双城”持续递进“三园、四基地”
针对网友感兴趣的“双城建设的模式上有什么创新举措”的问题,张健也“和盘托出”,据他介绍,宜宾建设“双城”,首先高规格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多名厅级领导为副组长的市“双城”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并采取市场化建设模式,即由宜宾市政府出资组建市科教产业投资集团公司,作为宜宾科教产业创新发展和“双城”开发建设运营平台,承担科教产业及“双城”项目融资、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任务。
此外,采取“三个三分之一”建设模式,即“双城”规划土地,三分之一用于大学、科研机构建设,三分之一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三分之一用于商业商住市场化开发,用城市开发的盈利,平衡大学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变过去以卖地为主的一次性土地财政收入为以运营为主的持续性商业开发收入,同时,采取多元化校地合作模式,对于公办高校来宜开展学历教育的,采取’交钥匙工程‘,对于社会力量投资的优质民办高校,按法定规划和土地招拍挂程序取得教育用地,自行建设运营,市校共建模式,由宜宾市科教集团投资公司与社会力量共同出资建设等。”
为更好推动新形势下“双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区域教育中心,宜宾还持续加强大学院内的学习生活舒适度,如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已延伸至大学城,同学们出校门即可乘上网红智轨,宜宾主城区所有商业圈均纳入大学城20分钟生活圈……下一步,宜宾将在加大大学城、科技创新城基础上,还将加大“三园、四基地”的建设,其中“三园”指高教园、高职园、大学科技园,“四基地”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基地。(记者 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