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源头预防和优布局、调结构中的作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联动改革,提升规划环评效能,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助推美丽四川建设。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实施意见》的有关内容,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于伟安,就《实施意见》的内容进行解读,并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今天的访谈也将联合新华网、四川观察、四川发布、川观新闻、封面新闻、四川IPTV熊猫新闻频道等平台同步直播,欢迎各位网友通过以上平台积极参与访谈互动。
主持人:
于巡,您好,首先请您跟我们屏幕前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于伟安:
好的,谢谢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通过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这个平台和大家互动交流,谢谢。
主持人:
请您简要介绍下,《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已出台,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于伟安:
省政府2018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在指导全省依法依规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系列文件,对规划环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当前形势下,优布局、控规模、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作用,引领并助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省政府专门部署在2018年意见基础上于2025年3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主持人:
好的谢谢,《实施意见》制定依据有哪些呢?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于伟安:
《实施意见》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有关规定,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和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要求制定。
主持人:
《实施意见》主要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于伟安:
《实施意见》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三部分。
一是总体要求。结合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决策部署以及生态环境部有关文件,明确了规划环评助推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
二是主要任务。共涉及7项内容,“细化分类管理”中明确了开展规划环评的范围;“规范审查程序”中强调了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是规划审批决策的重要依据;“完善分级审查”中明确了规划环评的审查权限;“落实管控要求”中强调了规划环评应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严格审查把关”中明确了规划环评的主要审查内容;“强化主体责任”中强化了规划编制机关主体责任;“提升环评效能”中提出了积极推进规划环评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执法监管等环境管理制度的联动改革等内容。
三是保障措施。规定了编制机关按要求应组织相关地方政府和部门进行会商,强化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管理,应组织规划环评开展和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
主持人:
好的,谢谢。今天的访谈也收到非常多网友朋友的关注,下面我们就回答部分网友的提问。
网友初心不变:我省在2018年就印发了相关意见,与以往的政策相比,这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有哪些亮点和变化?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于伟安:
一是强化规划环评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衔接增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精神,主要任务中增加设置“落实管控要求”部分,在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环评优布局、控规模、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作用,压紧压实规划编制单位主体责任,确保规划环评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到位,从源头上减缓不利生态环境影响、降低环境风险,推动绿色发展。
二是探索产业园区之间开展规划环评联动审查。按照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要求,完善了“细化分类管理”中需开展规划环评的规划范围,强调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探索提出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且区位相邻的产业园区,推行规划环评联动审查,统筹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园区因地制宜、错位互补发展,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底线,也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三是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完善分级审查”中的审查职权,将由省级审查的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下放成都市审查,涉及化学合成类制药、含前工序的集成电路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下放到市(州)组织审查。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联动,对符合分区管控要求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适当简化相关论证内容,加快推动规划实施或项目落地。加大环评改革试点力度,积极推进规划环评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执法监管等环境管理制度的联动改革、协同增效,进一步为地方经济发展赋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网友奇异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规划环评工作有什么新的要求和改变?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于伟安:
规划环评作为环评制度的重要组成,为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生态环境部最新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环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推动环评制度联动改革,进一步提升规划环评效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美丽四川建设。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二是突出规划引领,强化主体责任提升环评效能。三是稳步加大改革试点力度,积极推进规划环评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设项目环评等环境管理制度的联动改革、协同增效。
具体到《实施意见》中,在细化分类管理、完善分级审查、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等政策层面和推行规划环评联动审查、简化项目环评、积极推进环境管理制度联动改革等提升规划环评效能层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举措。
网友半夏:文件中提出了“完善分级审查”,进一步划清规划环评审查中的职责和权限。这个怎么理解?为什么要分级审查?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于伟安: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对分级审查已经提出了有关要求,为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赋能地方经济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分级审查,将主导和协同发展产业定位涉及石化、化工、白酒酿造等污染重、风险高的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权限保留在省级,其余下放至市级审查。既有利于发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专业优势,提高审查效率,又能确保全省规划环评工作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同时,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第357号令规定,成都及7个区域中心城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达州市)仍具有审查产业定位涉及酿造的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行政职权事项。
网友苔藓:对于产业园区之间开展规划环评联动审查,具体将如何做?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于伟安:
产业园区之间开展规划环评联动审查是四川环评的新探索。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且区位相邻的产业园区,推行规划环评联动审查,统筹优化产业布局,这一举措有助于打破产业园区之间的壁垒,推动产业园区因地制宜、错位互补发展。
例如,自贡市在2022年先后启动了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川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两个园区规划环评工作,我们创新规划环评联动审查机制,统筹协调沿滩和富顺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优化了两个园区产业方向、布局及规模,统筹协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网友会飞的鱼:如何强化规划环评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之间的联动?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于伟安: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规划环评是在规划层面从源头上减缓不利生态环境影响、降低环境风险的制度,主要发挥“优布局”“调结构”的作用。规划环评应严格落实其要求,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协调好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实施意见》中,对两者之间的联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的,规划环评部分内容可予以简化(可简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产业发展等规划符合性和协调性分析内容);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并提出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2021年12月,我厅率先在全国印发规划环评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符合性分析的技术要点,明确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需在规划分析、环境影响识别、评价指标体系、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多个方面充分衔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网友看太阳爬上来:环评是企业上项目的必要环节。这些年生态环境部门环评审批时限已大为缩短,但在环评编制和评估阶段,还存在编制进度慢、环评质量不高反复修改等问题,影响环评整体时间,如何进行优化改善?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于伟安:
首先,网友问到的项目环评有关问题是在规划环评完成审查后才涉及的。建设项目在开工前取得环评手续是法定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二十五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近年来,我厅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提前介入、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不断提高审批质效,全省项目环评审批时间已大大缩短,项目环评审批时间已从法定60个工作日提速到24个工作日,审批时间压缩达60%。
网友提到的在环评编制阶段,存在编制和评估阶段进度慢、环评质量不高反复修改的问题,当前的确存在。主要是因为:一是部分建设项目规划、工程设计进展滞后,部分项目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等问题;二是建设单位委托的环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环评报告编制质量不高,导致在专家评审过程中难以一次通过,环评单位反复修改。
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我们持续优化环评服务保障,重点项目通过分层分类建立了服务保障机制,提前介入,协调环评单位加快推进前期编制,指导化解重大敏感问题,提升环评编制质量;另一方面,坚持“管服并重”,常态化开展环评文件抽查复核,持续发布环评质量考评“红黑榜”,为地方政府、园区管委会和建设单位提供环评中介服务信息;开展环评督导服务,指导规范内部质量管理机制,督促指导环评编制单位提升质量。
主持人:
好的,谢谢于巡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