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创新推出“五化一体”工作举措着力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成都市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从招标投标活动的各方主体、各个环节入手,创新推出“五化一体”工作举措,着力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2021年以来,全市共开展不见面开标约1399次、远程异地评标约218次,推行的电子招投标每年为市场主体节约标书编制工具使用费、标书印刷费、差旅费等各类费用约8000万元,切实降低了市场主体参与成本。
一是着力建设信息系统,推进招投标监管常态化。不断完善“互联网+招标投标”信息系统,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的通知》,从具体环节着手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建设,特别是重点发挥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平台作用,推动各级各部门统一在行政监督平台开展在线监管和抽查检查,实现行政监督统一规范、及时到位。
二是着力落实主体责任,推进招投标活动规范化。印发《关于建立成都市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行为规范积分监督管理机制的通知》《成都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文件编制指引(2021版)》《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主体行为规范指引》等,对招标人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履行主体责任的行为进行检查、收集、处理、评价,引导招标投标活动各方主体主动规范日常行为,推动全市招标投标活动提质增效。
三是着力创新监督力量,推进社会监督透明化。充分发挥社会专业力量作用,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公开面向社会征集400余名社会监督员,建立起行业权威人士助力加强监管招标投标的工作机制,借助社会监督力量强化“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促进社会监督透明化,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推动形成共治共享的招标投标营商环境。
四是着力完善信用体系,推进行业管理科学化。以招投标从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口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大幅提升监管效率,倒逼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科学规范招投标行为。一是调整考评重点,突出“优”字抓清理。结合营商环境要求,重点从清理排斥条款的角度,对信用管理细则进行优化完善。二是转变审查方式,突出“实”字抓监督。信用信息录入方式由传统的行政单位审核录入调整为以企业为责任主体的自主填报,将信用评分各环节暴露在阳光下,倒逼从业单位如实填报,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同时增强了监督力度。三是强化代理管理,突出“全”字抓覆盖。印发《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信用综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起全链条的信用管理和评价机制,推动形成监督部门主动指导、市场主体主动配合的优化营商环境新局面。
五是着力强化以学促改,推进业务培训系统化。结合疫情防控要求,2021年通过网络在线会议的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组织开展了多场招标投标领域专题培训,全市各级部门、单位和机构共计约5000人次参加。加强对招标投标制度规则的梳理整合,整合后全市招标投标规范性文件仅保留22项,并将现行有效的常用法律法规政策汇编发布在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平台和成都发展改革微信公众号,满足市场主体随时查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