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知识产权中心打造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省知识产权中心整合“国省市区”四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知识产权专业化服务机构等服务资源,结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线上平台建设,打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打造物理空间聚集、线上线下结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
一、聚集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实现“一窗通办”
发挥服务平台场地资源优势,整合优化专利和商标受理窗口,新设地理标志业务窗口,正式挂牌运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四川业务受理窗口。承接国防知识产权局委托设立国防专利受理窗,会同成都市版权局设置版权登记保护服务窗口。为适应数字经济、文创等新发展的需求,设立原创认证保护中心业务窗口。拓展和优化知识产权服务链条,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质押融资、运营等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个窗口平台、一个咨询号码”,实现“最多跑一次”,建成覆盖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国防专利、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领域的综合公共服务窗口平台。1-10月办理各类知识产权业务23万笔,接待现场办理数万人次。
二、建成知识产权线上平台,实现“一网通办”
依托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知识产权窗口服务和保护中心业务线上线下结合,集成开发网上业务服务系统,链接省内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资源,在全国率先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全领域、全链条“一网通办”。综合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和水平,推广应用知识产权电子证书、网上缴费、移动支付、认证保护等线上便利化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设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整合知识产权各类数据信息资源,建立专利信息、法规政策、典型案例、教育培训、服务机构等专题数据库,涵盖103个多个国家1亿多条专利著录项数据,约4000万条以上中外商标著录项目数据,数十万条知识产权判例法规数据等数据资源,提供专利导航、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等专业化数据分析服务。
三、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现“一站保护”
高质量建设运行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建立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快速保护、协同保护体系。建立专利快速审查“绿色通道”,专利授权周期缩减80%以上。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协助行政调处、执法案件714件。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司法衔接渠道,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和知识产权检察服务工作站,协助行政执法、司法审理和刑事侦查案件333件。设立四川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完成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134件,调解成功率30%。获批成为西南地区唯一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建立海外维权咨询专家库,为11家创新主体提供海外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维权援助等服务。建立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调解机制,办理电商侵权咨询120件。在绵阳、德阳等市(州)建立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中心,在创新资源聚集区设立专利预审员社会实践基地9个,为省级有关部门和市(州)提供专利信息分析报告600余份。组织开展专利审查、侵权判定、海外维权等专题培训66场、近7000人次。截止11月底,已完成快速预审服务企事业单位备案1950家,提交专利快速预审申请7054件,获得授权2917件。
四、发挥综合服务平台优势,实现“一地解决”
发挥服务平台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整合“一窗口”“一平台”“二中心”等服务资源,依托物理空间聚集优势,吸引10余家知识产权行业协会、服务机构入驻,延伸和拓展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运营、价值评估、投融资等高端服务,提供知识产权需求“一站式”解决方案。发挥服务平台的资源和品牌优势,创建“蓝色火炬手训练营”“火上浇油路演厅”“论道IP龙门阵”“致敬IP公共课”“弥香黄金屋书吧”等品牌活动,通过项目路演、专题培训、研讨交流、宣传推荐等方式,搭建知识产权供需对接平台,营造知识产权人文环境,探索知识产权服务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