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广安区6个“1+1”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近年来,广安市广安区把“一枚印章管审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按照“审管分离、受办分离”原则,积极探索6个“1+1”运行模式,全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审批职能、审批人员“全集中”,审批主体由碎片化向一体化“全聚合”,政务服务效率大幅跃升。
一、化繁为简,实现“一局一章”集中办。将发改、经信等18个部门承担的137项行政许可、28项关联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局行使,18个部门18枚印章审批减少为1个部门1枚印章审批,并结合审批事项之间的关联性,划转事项划分为投资建设、商事登记、社会事务、涉农事务、文教卫事务5大类别,实现多个部门分散承担审批职能变为一个部门承担,由部门间协作变为一个部门内部股室间协作,由跑多个部门变为只需到一个部门一个窗口即可完成办证,打破了部门间审批业务壁垒,审批效率大幅提高。
二、梳理整合,推进“一减一优”轻松办。逐一分析、比对、研讨申请材料,对多审批事项的共性材料、能够网络核验的材料和没有法律依据的证明一律精减。围绕市场主体无法提供场地证明材料和房屋产权证明开具难、开具慢等问题,推出“告知承诺”“容缺审批”,用《承诺书》代替经营场地证明材料办理《营业执照》,避免企业和群众来回跑。按照“流程最优、期限最短、服务最好”原则,对所有事项审批流程进行再造,实现“一窗受理”。全面清理法定依据不足、部门擅自设定、现实管理中无必要设定、相关审批事项重复设定的前置审批条件,最大程度砍掉审批门槛,所有审批流程统一整合为“受理、审查、决定”三个环节,打造合法、高效、便捷的审批通道,整体实现审批事项材料减免75%,承诺提速94%,审批环节优化50%。
三、共享互通,实行“一厅一网”自助办。一是实体政务大厅集中办。划分行政许可、公安户政、税务服务、工程建设、企业开办、公共服务等6个专区,对税务、公安、住建、规划等部门及水电气公共服务,整建制集中进驻,按照业务关联性嵌入审批流程中,实现“模式、时效、监督”三项统一,“行政许可与公共服务”两轨并行。二是网上办事大厅远程办。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应上尽上”原则,将全区1173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实现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全覆盖,网上一次办事项数达100%,全程网办率达98.91%。办事群众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即可体验“情景式引导”贴心服务,实现办理业务“足不出户”。三是掌上办事大厅微信办。开通“微信办”服务功能,搭建掌上办事大厅,办事群众可全天候通过手机申办审批业务、上传材料、查询资讯等,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同时提供免费寄递服务,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的转变。
四、优化模式,推行“一窗一结”高效办。一是设置全科“无差别”综合窗口。依托自建综合办公平台,全面推行“前台一窗无差别综合接件、后台审批股室并联审批、发件窗口一窗出证”行政审批新模式。行政审批所有业务全程无纸化办公,审批事项所有环节平台内流转,实现申办人“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站办结”。二是推出“主题式服务”套餐。紧扣群众关注的热点,将“餐饮”“住宿”“药房”等高频服务事项涉及的所有审批事项进行有效整合,为群众提供“一件事”场景化主题套餐服务。三是增设“企业开办一窗通”。企业登记注册办结时限由原来5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小时办结。推行企业注册登记“多证合一”“免费印章”“免费邮寄”等改革举措,实现营业执照、公司印章、公共卫生许可证等证照一站领取,企业开办实现“零成本、零跑腿”。
五、统筹管理,实施“一员一库”随机办。建立“一员一库”现勘制度(一员:行政审批局组织建立跨专业、跨领域的综合踏勘审查员队伍;一库: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本行业专家库),行政审批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实施实地核查工作,并选派审查员参与。开展分类精准审批,针对专业技术性强的审批事项,由行业主管部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技术审查,保障审批质量;针对办理网吧和印刷企业专项审批,开展“暖企行动”,主动将现场核查环节前置,审批人员提前到现场预勘,大幅降低了申请人开办风险和成本。
六、延伸服务,推动“一城一镇”就地办。充分利用银行“点多面广”优势,开展“银政合作”,将行政审批办公平台延伸至城区银行网点,由银行网点接件、发证,审批部门远程审批,企业可就近选择银行网点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社保登记等企业开办类业务。印发《广安区优化基层便民服务实施方案》,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行政审批平台,将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15项行政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延伸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实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接件、出件,行政审批局远程网上审批,企业和群众就近办理各类业务,打通审批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全域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