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银保监局“四个着力” 推动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
省银保监局认真贯彻落实银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着力在“建机制、破难题、抓关键、促联动”四个方面下功夫、促落实,进一步提升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截至2021年10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11%,贷款余额户数137.24万户,较年初增加10.18万户。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271.22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56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30.79万户,较年初增长14.88万户。
一、着力“建机制”,准确向基层传达政策导向。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小微业务条线差异化考核要求纳入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折不扣落实“普惠金融类指标在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中权重占比10%以上”政策要求,目前辖内法人机构均已落实该项要求。组织开展全省法人银行机构尽职免责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督查,推动各法人银行机构明确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的容忍度。在监管部门引导下,全省159家法人银行机构均单独制定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尽职免责制度,提升基层员工“敢贷、愿贷”信心明显提升。
二、着力“破难题”,信用贷款余额、占比“双升”。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参与构建“银税互动”“银商合作”“信易贷”等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将外部涉企数据与内部金融数据有机结合,改进业务审批技术和风险管理模型,为企业准确“画像”,不断提升“能贷会贷”能力,着力破解缺乏合格、足值抵押物等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的“难点”“痛点”问题,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截至2021年10月末,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4036.85亿元,较年初增长22.32%;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18.2%,较年初上升2.07个百分点。
三、着力“抓关键”,贷款综合成本持续下降。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等货币、财税工具的“滴灌”作用,将政策红利传递至市场主体。要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严格执行“内部转移定价(FTP)优惠力度不低于50个基点”的规定;地方性法人银行结合自身实际,对小微信贷业务实施内部转移定价优惠或经济利润补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物流行业贷款贴息情况排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疫情受困企业复工达产,帮助其实现“应贴尽贴”。今年前10个月全省法人银行机构当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6.24%,较年初下降20个BP。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树立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理念,主动向小微企业减费让利,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向部分企业提供低于LPR水平的贷款、减少中介机构收费等形式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合计60.45亿元。
四、着力“促联动”,形成支持市场主体合力。深化与四川省税务局的“银税合作”机制,10月末“银税互动”产品贷款余额较去年同期翻一番;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申报税收优惠,用足用好配套政策。联合财政厅开展财经互动政策新闻发布会,做好政策宣讲和资格审核工作,推动财政金融奖补相关政策落实落地。与经济和信息化厅共同开展“产业金融·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提升培训会”,为小微企业讲解金融服务政策和银行产品创新。联合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高校国家资助纳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升受助学生获得感。连续三年编印《四川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手册》,帮助企业快速寻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融资产品;针对疫情受困的文旅行业,编制专属银行保险产品手册,携手企业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