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力在四川代表团开放日答记者问
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责任”
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香港商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天府四川自古以来就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生态环境地位独特,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也很艰巨。请问近年四川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什么成效?
尹力(省委副书记、省长、代表团副团长):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四川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赞美,感谢对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
四川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46座,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2800多条,天然湖泊1000多个,是长江、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四川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多样,九寨黄龙、峨眉山、都江堰等自然人文风貌享誉中外。这些都是当地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守护好发展好四川山山水水,不仅对于四川而且对于周边和长江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省份都很重要,责任十分重大。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责任”,自觉扛起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任,2016年在全省21个市(州)全面实施省级环保督察,针对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和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的问题,不仅全面加强整改,而且对全省长期形成的主要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整治,着力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格局。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点推进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减排、压煤、治车、抑尘、控秸”五大工程,下决心出重拳关闭整治“散乱污”企业近3万家,2018年全省优良天数率84.8%,成都平原改善明显,比2015年增加20天。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10万多个,突出加强长江重点流域污染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优良水质比例连续三年上升、达88.5%,劣V类水质比例连续三年下降、控制到1.1%。切实加大生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严控土壤污染。
二是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在全国率先编制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提高项目和规划环境准入门槛。大力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完成沿江5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取缔非法码头82座,加强河砂违法乱采整治。全面实施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完成137个县的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
三是推进以各类自然保护地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修复。全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0.4%。扎实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成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协助划定四川园区面积2万平方公里、占公园总面积的74.4%。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整改管理,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116个小水电已全部取缔。持续开展绿化全川行动,2018年完成营造林1083万亩,退耕还林还草55万亩,治理沙化、旱区土地35万亩。
四是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四川是全国电力生产主要省份。全省清洁能源发电占88%,我们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等现代产业。加快实施“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工程,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变。2018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5%,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5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四川正处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时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压力较大。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努力让四川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谢谢大家!欢迎媒体朋友来四川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