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信息数据“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

  • 2016年05月14日 10时05分
  • 来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 在信息公开问题上政府的“说”就是“做”


    (资料图)5月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

      政府信息公开绝不是单纯信息发布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首要一点,就是树立起“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的自觉意识,突破掉“不公开是常态,公开是找麻烦”的旧思维。身处大数据时代,最大限度发挥政府信息数据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效用,才是信息公开未来生长的基点所在。

      “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在9日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以这句形象的比喻,点出了我们简政放权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作为中央要求,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已经在全国深入推开,“政务”走向透明化,“公开”渐成常态化。但也正如总理所言,现实中,不同的人对公开的认识仍有深浅之分,公开的做法仍有高下之差,公开的效果因而也就有了好坏之别。一些地方,对“谈公开”顾虑重重,觉得这是革自己的命,不愿甚至不敢向公众坦诚交底,造成了大量的信息迟滞和不对称。这样的现实,让人深思。

      在围棋中,“势”是一种棋道,要实地还是要厚势,是惜子还是取势,往往决定成败。于政府而言,加强信息公开就是大势。形成现代治理体系,培养参与型公民,增强政府公信力,离不开“公开”二字。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民意资源和经验基础,为创新创业做好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支撑,同样要以“公开”为底色。从这样的意义上看,政府信息公开绝不是单纯信息发布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摸不清其中的思路,找不准其中的路径,难免会逆势而行,不得其法。

      所谓“船大调头难”,有的时候,顺势而转的确有一个过程。但是真转还是假转,群众心明眼亮;是快转还是慢转,群众体验真切。首要一点,就是树立起“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的自觉意识,突破掉“不公开是常态,公开是找麻烦”的旧思维。公开透明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目标,一个不会说、不及时说、不充分说、不坦诚说的政府,不可能适应民主政治需要,满足公众知情诉求。在信息公开的问题上,“说”就是“做”。公开前给出承诺、公开中加强沟通、公开后反馈结果,以坦诚相待、实事求是的原则,边说边做、边做边说,政府才能始终呈现在监督的阳光下,公众才能不断增进对政府的信任感。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步伐不断加快,广大公众的政治素养也日益成熟。放在10年前,恐怕没多少人会想到追问政府某项决策的科学性;放在5年前,恐怕很少有人会细细研究预决算报告的微小出入。在公众获取信息欲望空前强烈、信息传播渠道空前多样的今天,政治的公开程度与社会的民主素养,已经进入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公开越充分、越及时,越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在不断实践中提升政治素养;公众的权利意识、监督实践,也对公开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促使这一现代民主政治生活的典型方式更科学、更完善。恰如托克维尔所言,如果一个人能够参与讨论一条通向他家的路,无需解释他就能发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实际上,信息公开不仅是建设透明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关联百姓生活的现实要求。身处大数据时代,人们生活所需的导航、气象、房屋、医疗、就业等信息,往往都来自政府的信息数据开放;产业发展所需的战略思考、布局规划、落地方案等,往往要依托对政府信息数据的挖掘、重组、混搭。可以说,今天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正在实现从关注数量到注重质量,从欣赏姿态到追求实效的转变。对政府部门而言,如果只是有闻必录、复制粘贴,老百姓办事还得跑断腿、磨破嘴,那提升服务就是一句空话;如果只顾硬件更新、技术升级,部门间还是各自为政、壁垒森严,那数据增值也将无从谈起。最大限度发挥政府信息数据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效用,才是信息公开未来生长的基点所在。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政府信息公开甫一开始,就遇上了浪潮汹涌的信息时代。这也决定了我们的公开,不光是政府的自我限权,还必须跟公众的需求赛跑。这个过程会有调试,会有痛苦,但一旦迈出这一步,就再也回不到那种封闭的状态。目前,中央有要求,群众有期待,需要我们在立法上进一步跟进和加强,为信息公开提供更强有力的制度供给。在积极的互相促进中不断提高公开水平,必将助推一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的国家快步到来。(张砥)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李克强:信息数据“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

  • 2016年05月14日 10时05分
  • 来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在信息公开问题上政府的“说”就是“做”


    (资料图)5月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

      政府信息公开绝不是单纯信息发布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首要一点,就是树立起“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的自觉意识,突破掉“不公开是常态,公开是找麻烦”的旧思维。身处大数据时代,最大限度发挥政府信息数据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效用,才是信息公开未来生长的基点所在。

      “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在9日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以这句形象的比喻,点出了我们简政放权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作为中央要求,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已经在全国深入推开,“政务”走向透明化,“公开”渐成常态化。但也正如总理所言,现实中,不同的人对公开的认识仍有深浅之分,公开的做法仍有高下之差,公开的效果因而也就有了好坏之别。一些地方,对“谈公开”顾虑重重,觉得这是革自己的命,不愿甚至不敢向公众坦诚交底,造成了大量的信息迟滞和不对称。这样的现实,让人深思。

      在围棋中,“势”是一种棋道,要实地还是要厚势,是惜子还是取势,往往决定成败。于政府而言,加强信息公开就是大势。形成现代治理体系,培养参与型公民,增强政府公信力,离不开“公开”二字。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民意资源和经验基础,为创新创业做好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支撑,同样要以“公开”为底色。从这样的意义上看,政府信息公开绝不是单纯信息发布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摸不清其中的思路,找不准其中的路径,难免会逆势而行,不得其法。

      所谓“船大调头难”,有的时候,顺势而转的确有一个过程。但是真转还是假转,群众心明眼亮;是快转还是慢转,群众体验真切。首要一点,就是树立起“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的自觉意识,突破掉“不公开是常态,公开是找麻烦”的旧思维。公开透明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目标,一个不会说、不及时说、不充分说、不坦诚说的政府,不可能适应民主政治需要,满足公众知情诉求。在信息公开的问题上,“说”就是“做”。公开前给出承诺、公开中加强沟通、公开后反馈结果,以坦诚相待、实事求是的原则,边说边做、边做边说,政府才能始终呈现在监督的阳光下,公众才能不断增进对政府的信任感。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步伐不断加快,广大公众的政治素养也日益成熟。放在10年前,恐怕没多少人会想到追问政府某项决策的科学性;放在5年前,恐怕很少有人会细细研究预决算报告的微小出入。在公众获取信息欲望空前强烈、信息传播渠道空前多样的今天,政治的公开程度与社会的民主素养,已经进入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公开越充分、越及时,越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在不断实践中提升政治素养;公众的权利意识、监督实践,也对公开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促使这一现代民主政治生活的典型方式更科学、更完善。恰如托克维尔所言,如果一个人能够参与讨论一条通向他家的路,无需解释他就能发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实际上,信息公开不仅是建设透明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关联百姓生活的现实要求。身处大数据时代,人们生活所需的导航、气象、房屋、医疗、就业等信息,往往都来自政府的信息数据开放;产业发展所需的战略思考、布局规划、落地方案等,往往要依托对政府信息数据的挖掘、重组、混搭。可以说,今天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正在实现从关注数量到注重质量,从欣赏姿态到追求实效的转变。对政府部门而言,如果只是有闻必录、复制粘贴,老百姓办事还得跑断腿、磨破嘴,那提升服务就是一句空话;如果只顾硬件更新、技术升级,部门间还是各自为政、壁垒森严,那数据增值也将无从谈起。最大限度发挥政府信息数据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效用,才是信息公开未来生长的基点所在。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政府信息公开甫一开始,就遇上了浪潮汹涌的信息时代。这也决定了我们的公开,不光是政府的自我限权,还必须跟公众的需求赛跑。这个过程会有调试,会有痛苦,但一旦迈出这一步,就再也回不到那种封闭的状态。目前,中央有要求,群众有期待,需要我们在立法上进一步跟进和加强,为信息公开提供更强有力的制度供给。在积极的互相促进中不断提高公开水平,必将助推一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的国家快步到来。(张砥)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