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最看重的“就业”出成绩单了:总分高、单项强!

  • 2016年12月13日 09时38分
  • 来源: 中国政府网
  • 【字体:

  • 2016年5月6日,李克强考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正在会商农民工就业形势的工作人员展开讨论。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249万人。

      这份2016年的“就业成绩单”堪称亮眼。首先是“总分高”。按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出的承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0万人以上,全年就业目标任务不仅提前完成,并且已完成了124.9%!如果把同期自然减员345万人算进来,实际的“新就业人员”达到1594万人。

      “就业为民生之本”、“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李克强在不同场合强调的话,不仅透露出就业是他的最大关切之一,也意味着就业数据在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方面和GDP、CPI等同样重要。

      “就业”是始终贯穿于本届政府执政理念中的一条主线。在就任总理后所作的3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均突出强调保就业与稳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处理中欧光伏产业争端时,他特别指出这一产业涉及40万人的就业。在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下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他更是专程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察,指出要织牢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的“经纬线”。

      按照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说法,“就业”可谓世界性的长期难题。而在全球经济经历深刻调整、国内经济面临诸多困难的背景下,中国连续3年做到了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要怎么安排这1000万人?”英国广播公司(BBC)忍不住发问。

      答案在本届政府力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商事制度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经济新动能。

      持续不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活力,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4万家。放开手脚的创业者们,不仅创造了“新的第一桶金”,也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其效果堪称立竿见影,即构成总理所说的就业“快变量”。

      事实上,从2014年起,我国连续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120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6前11个月“就业成绩单”不仅“总分高”,而且“单项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达51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2%;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5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8.3%。

      这也体现了李克强“就业观”的重要理念:保就业与惠民生紧密相连。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他在那年的记者招待会上进一步表示:“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我在基层曾经访问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一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评论道:“如果我们把观察中国经济是否健康的指标从经济增速转向就业和居民福利,就不会对投资和经济增速下滑产生这么多忧虑了。”

      “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这是中国经济近一个阶段以来最大的亮点。”李克强总理的这番话富于深意。 (记者 杨芳)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李克强最看重的“就业”出成绩单了:总分高、单项强!

  • 2016年12月13日 09时38分
  • 来源: 中国政府网

  • 2016年5月6日,李克强考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正在会商农民工就业形势的工作人员展开讨论。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249万人。

      这份2016年的“就业成绩单”堪称亮眼。首先是“总分高”。按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出的承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0万人以上,全年就业目标任务不仅提前完成,并且已完成了124.9%!如果把同期自然减员345万人算进来,实际的“新就业人员”达到1594万人。

      “就业为民生之本”、“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李克强在不同场合强调的话,不仅透露出就业是他的最大关切之一,也意味着就业数据在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方面和GDP、CPI等同样重要。

      “就业”是始终贯穿于本届政府执政理念中的一条主线。在就任总理后所作的3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均突出强调保就业与稳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处理中欧光伏产业争端时,他特别指出这一产业涉及40万人的就业。在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下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他更是专程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察,指出要织牢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的“经纬线”。

      按照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说法,“就业”可谓世界性的长期难题。而在全球经济经历深刻调整、国内经济面临诸多困难的背景下,中国连续3年做到了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要怎么安排这1000万人?”英国广播公司(BBC)忍不住发问。

      答案在本届政府力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商事制度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经济新动能。

      持续不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活力,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4万家。放开手脚的创业者们,不仅创造了“新的第一桶金”,也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其效果堪称立竿见影,即构成总理所说的就业“快变量”。

      事实上,从2014年起,我国连续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120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6前11个月“就业成绩单”不仅“总分高”,而且“单项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达51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2%;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5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8.3%。

      这也体现了李克强“就业观”的重要理念:保就业与惠民生紧密相连。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他在那年的记者招待会上进一步表示:“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我在基层曾经访问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一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评论道:“如果我们把观察中国经济是否健康的指标从经济增速转向就业和居民福利,就不会对投资和经济增速下滑产生这么多忧虑了。”

      “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这是中国经济近一个阶段以来最大的亮点。”李克强总理的这番话富于深意。 (记者 杨芳)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