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抓起了一把米
——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永丰村考察回访记

  • 2022年06月10日 09时2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航拍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记者 吴聃 摄


    扫一扫,看永丰村视频。

    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习近平

    考察点位

    永丰村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地处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耕地面积6320亩,建有高标准农田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是全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永丰村与四川农业大学等合作,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距离眉山市主城区10公里,成乐高速公路与成昆铁路复线穿境而过。稻田、村落,阡陌相连,仲夏成都平原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永丰村,了解当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生产、推进乡村振兴、做好疫情防控等情况,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流。总书记的到来,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总书记的关心,说明我们坚持种粮做对了”

    在考察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的稻米展示区时,总书记抓起了一把米,细细端详,仔细询问大米的品质、产量和价格。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总书记念兹在兹,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一进永丰村,听说了这个村名,总书记就表示赞许。“永丰”寓意着永远丰收,而在与永丰村干部群众和农技人员交流时,“丰收”同样是重点话题。

    “总书记的关心,说明我们坚持种粮做对了。”总书记关注粮食安全,让52岁的永丰村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雪平感慨不已。

    李雪平说,他向总书记汇报了永丰村如何看重粮食生产:永丰村位于全省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拥有耕地6320亩。坐拥优质土地,永丰村的选择是一心一意种粮食,全村土地流转率超过96%,均用于粮食生产。去年,永丰村亩均稻谷产量达700公斤,种粮也种出了效益,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

    “在路上,我和总书记说起了我小时候挨饿和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的经历。总书记也很感慨。”李雪平说,拉家常一样的对话中阐明了一个道理: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任何时候都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水稻长势,了解水稻新品种实验推广情况。回忆起见到总书记的场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连说“想不到”。

    马均说,总书记对基地建设和农业科技很关心,不仅详细了解农业科研经费保障、种粮效益和地方稻米的生产情况,对农业科技工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和作出的贡献也给予充分肯定。在马均看来,总书记如此细致的询问,是在提醒大家进一步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真没想到,总书记会顶着大太阳来田里看水稻,一起探讨丰收的办法。”当天下午,永丰村村民王元威就来到了总书记曾经驻足的田块。

    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作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王元威心潮澎湃,他表示,自己一定运用更多的新技术,种出更多的好粮食,为筑牢“天府粮仓”、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书记关注的,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没想到总书记问得这么细。”回忆起6月8日和总书记的互动,李雪平感慨:总书记关注的,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全村户籍人口5716人,常住人口3063人。”在向总书记介绍永丰村后,总书记问李雪平:剩下的人都去哪里了?出去做什么工作?收入怎么样?李雪平说:“要不是在村里干了十多年村干部,我真的就回答不上来。”

    民生问题无小事。考察即将结束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来到村卫生站,详细了解疫情防控、基层医疗体系运行、群众就医等情况。特别是,总书记专门了解了部分慢性病常用药价格及村民平时看病情况,这让永丰村村医周良伦深受感动。

    “从金额上看,这些确实微不足道。但对农民,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农村慢性病人来说,就是个大事情。”周良伦说,他向总书记介绍,在国家集采药品后,“两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常用药价格大幅降低。对此,总书记很欣慰。

    做了24年村医的周良伦说,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医药箱只有“三件套”——听诊器、温度计和血压测量仪。在永丰村,借助国家强化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东风,2019年建成了全新的卫生站,配备了诸多常见病诊疗设备,并新增了一名村医编制。此外,永丰村卫生站还与成都和眉山的医院联合建起了远程诊疗系统,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总书记的勉励,是我们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没想到总书记会对基层干部这么关心。”太和镇党委副书记兼永丰村第一书记刘超非常感慨,在交谈中,总书记问起了她的基层工作经历。

    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基层工作的刘超说,总书记的关怀,就是自己继续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不竭动力。

    “总书记的到来,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太和镇党委书记张曾翔表示,接下来,将更加努力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粮食扩种增产、强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并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让全镇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快更稳,让全镇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李雪平表示,将和大伙一道继续稳定提升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组织好全村劳务输出,既充实“米袋子”也帮助乡亲们“鼓腰包”。

    “绝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周良伦说,自己将继续扎根乡村、服务农民,充实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尽可能为广大村民减轻病痛、守护乡亲们的健康。

    马均表示,接下来,将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在种业攻坚克难的前进动力。继续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带领更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走出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力争在水稻育种研究和种植培育技术推广上取得更大突破,以助推打好“种业翻身仗”、助力种业振兴,进一步助力筑牢“天府粮仓”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记者 王成栋 樊邦平 张蒙)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总书记抓起了一把米
    ——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永丰村考察回访记

  • 2022年06月10日 09时2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航拍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记者 吴聃 摄


    扫一扫,看永丰村视频。

    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习近平

    考察点位

    永丰村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地处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耕地面积6320亩,建有高标准农田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是全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永丰村与四川农业大学等合作,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距离眉山市主城区10公里,成乐高速公路与成昆铁路复线穿境而过。稻田、村落,阡陌相连,仲夏成都平原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永丰村,了解当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生产、推进乡村振兴、做好疫情防控等情况,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流。总书记的到来,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总书记的关心,说明我们坚持种粮做对了”

    在考察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的稻米展示区时,总书记抓起了一把米,细细端详,仔细询问大米的品质、产量和价格。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总书记念兹在兹,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一进永丰村,听说了这个村名,总书记就表示赞许。“永丰”寓意着永远丰收,而在与永丰村干部群众和农技人员交流时,“丰收”同样是重点话题。

    “总书记的关心,说明我们坚持种粮做对了。”总书记关注粮食安全,让52岁的永丰村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雪平感慨不已。

    李雪平说,他向总书记汇报了永丰村如何看重粮食生产:永丰村位于全省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拥有耕地6320亩。坐拥优质土地,永丰村的选择是一心一意种粮食,全村土地流转率超过96%,均用于粮食生产。去年,永丰村亩均稻谷产量达700公斤,种粮也种出了效益,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

    “在路上,我和总书记说起了我小时候挨饿和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的经历。总书记也很感慨。”李雪平说,拉家常一样的对话中阐明了一个道理: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任何时候都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水稻长势,了解水稻新品种实验推广情况。回忆起见到总书记的场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连说“想不到”。

    马均说,总书记对基地建设和农业科技很关心,不仅详细了解农业科研经费保障、种粮效益和地方稻米的生产情况,对农业科技工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和作出的贡献也给予充分肯定。在马均看来,总书记如此细致的询问,是在提醒大家进一步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真没想到,总书记会顶着大太阳来田里看水稻,一起探讨丰收的办法。”当天下午,永丰村村民王元威就来到了总书记曾经驻足的田块。

    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作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王元威心潮澎湃,他表示,自己一定运用更多的新技术,种出更多的好粮食,为筑牢“天府粮仓”、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书记关注的,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没想到总书记问得这么细。”回忆起6月8日和总书记的互动,李雪平感慨:总书记关注的,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全村户籍人口5716人,常住人口3063人。”在向总书记介绍永丰村后,总书记问李雪平:剩下的人都去哪里了?出去做什么工作?收入怎么样?李雪平说:“要不是在村里干了十多年村干部,我真的就回答不上来。”

    民生问题无小事。考察即将结束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来到村卫生站,详细了解疫情防控、基层医疗体系运行、群众就医等情况。特别是,总书记专门了解了部分慢性病常用药价格及村民平时看病情况,这让永丰村村医周良伦深受感动。

    “从金额上看,这些确实微不足道。但对农民,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农村慢性病人来说,就是个大事情。”周良伦说,他向总书记介绍,在国家集采药品后,“两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常用药价格大幅降低。对此,总书记很欣慰。

    做了24年村医的周良伦说,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医药箱只有“三件套”——听诊器、温度计和血压测量仪。在永丰村,借助国家强化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东风,2019年建成了全新的卫生站,配备了诸多常见病诊疗设备,并新增了一名村医编制。此外,永丰村卫生站还与成都和眉山的医院联合建起了远程诊疗系统,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总书记的勉励,是我们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没想到总书记会对基层干部这么关心。”太和镇党委副书记兼永丰村第一书记刘超非常感慨,在交谈中,总书记问起了她的基层工作经历。

    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基层工作的刘超说,总书记的关怀,就是自己继续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不竭动力。

    “总书记的到来,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太和镇党委书记张曾翔表示,接下来,将更加努力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粮食扩种增产、强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并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让全镇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快更稳,让全镇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李雪平表示,将和大伙一道继续稳定提升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组织好全村劳务输出,既充实“米袋子”也帮助乡亲们“鼓腰包”。

    “绝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周良伦说,自己将继续扎根乡村、服务农民,充实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尽可能为广大村民减轻病痛、守护乡亲们的健康。

    马均表示,接下来,将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在种业攻坚克难的前进动力。继续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带领更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走出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力争在水稻育种研究和种植培育技术推广上取得更大突破,以助推打好“种业翻身仗”、助力种业振兴,进一步助力筑牢“天府粮仓”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记者 王成栋 樊邦平 张蒙)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