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2458项创新成果 节创经济效益144亿元
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有多牛

  • 2022年05月01日 07时4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他们当中,有人是仰望天空的无人机领航员,有人是城市地下空间的探秘者;有人希望通过技术突破让中国轨道交通更安全,有人则希望通过发明创造让病患更舒适……他们,都来自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川省总工会围绕“创建一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培育一批劳模创新团队、催生一批创新成果、完善一种创新机制、打造一支创新型职工队伍、实现一定社会影响”的“六个一”工作目标,在全省大力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这个群体在2021年开展了各类创新课题项目2659项,取得了创新成果2458项,节创经济效益144亿元。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多个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了解这群劳动者的奋斗故事。


    武斌在勘查现场。 受访者供图

    他们是城市地下空间探秘者

    工作室名片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武斌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负责人:武斌

    工作方向:研究物探在城市工程方面的利用

    4月24日深夜的成都街头,一群人或蹲或站,正在对排水管网及下穿隧道的空洞做探测前的最后准备……在黑色天幕的衬托下,马路边他们的荧光绿马甲看起来十分显眼。“我们的工作相当于为城市地下空间打‘CT’。”武斌笑着对记者说。

    摸清城市地下“家底”

    为何要进行这样的调查?“城市建设对地下空间利用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据《2021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最新统计,目前成都地下空间发展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八、西部第一,具有较强的开发实力。但开发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地下‘家底’。”武斌介绍。

    不论是高楼还是地铁的修建,都离不开地下空间的安全保障。城市物探就是为保障地下空间安全而开启的一道重要检索。“几年前某地发生的地面塌陷事故,造成4名过路行人坠坑身亡,就是没有重视城市物探造成的后果。”说到灾害预警,武斌语气有些沉重。他告诉记者,如果施工前进行了专业物探,深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有效避免灾难发生。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深夜作业?武斌说:“城市物探面临人类活动频繁、建筑物密集、地下空间浅层已有部分开发利用等调查干扰因素,物探过程还不能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深夜作业的话,声光电震动的干扰比白天小很多,能更高效、精准地搜集地下数据。”因此,工作时间一般选在晚间11点到第二天凌晨5点进行。

    助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城市物探工作,不仅仅将城市地下视为一个空间,还要对已发生的灾害进行总结,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及时预警。同时,还要对城市地热能、地下水等资源有效利用提供保障,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描绘蓝图。”武斌说。

    今年6月1日,四川首部地下空间建设管理地方法规《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该条例要求,要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地下空间安全、有序、协调开发。

    对于法规的正式施行,武斌十分期待。“为了研究地下资源,在城市里打洞、凿坑,不但对城市路面有极大破坏,后期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修复,这种做法已经不适合城市的发展。所以未来利用‘黑科技’无损、经济、高效、环保的探测搜集地下信息,是城市物探目标所在。”

    翻看武斌的工作记录,他们对城市地下的探究从未停止过脚步。“成都市地下空洞探测”“崇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清淤、修复”“地铁19号线双流机场与双流站空洞(疏松体)检测”……这些项目工期,短则四五个月,长则以年计算。

    虽然常年奔波、深夜工作比较辛苦,但这些从未影响武斌对物探事业的热爱。


    周剑团队正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他们是逐梦长空的无人机领航员

    工作室名片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周剑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负责人:周剑

    工作方向:5G网联无人机技术

    “河南米河镇的乡亲们,中国移动空中基站抵达你镇上空……”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突发特大暴雨,米河镇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通信中断成为“孤岛”。灾情发生后,一架搭载空中基站的无人机从贵州安顺起飞,飞行距离超1200公里,横跨4个省,来到米河镇上空帮助当地恢复通信。这架无人机的领航员们,就来自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周剑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创新突破通信链路瓶颈

    该工作室创新性地提出“利用5G移动通信网络代替无人机厂商自建私有通信与控制链路”,解决了传统无人机飞行和控制距离有限的瓶颈。同时,还解决了高清数据传输处理速率慢、带宽窄、不能实时回传等业界难题。

    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周剑向记者介绍说:“随着无人机产业的蓬勃发展,其全球市场在过去几年大幅增长,应用场景包含应急救援、城市安防、交通物流、农林植保、巡察测绘等。然而,除了娱乐航拍外,其他应用目前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其中一个主要瓶颈就是通信链路条件受限制。”

    为此,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在2018年组建了国内首个5G网联无人机团队,对该领域开展探索与实践,并牵头进行了无人机低空网络与通信标准的制定,研发推出了中移凌云无人机管控服务平台和全球首款5G网联无人机机载通信终端,打造了自主可控的“云、网、端、应用”体系。工作室成立以来,已荣获国际级奖项4项,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9项。

    “简单说,我们致力于让无人机飞得更高、更远、更精准,同时通过自动飞行算法控制无人机,无需人员实时控制,以达到释放人力、减负提效的作用。”周剑说。

    成为应急救援“好帮手”

    2019年,四川长宁6.0级地震现场通信保障;2020年,乐山特大洪涝灾害灾情勘察;2021年,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通信保障和受灾群众救援……周剑介绍说,近年来,工作室的5G网联无人机技术,已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了很好作用。

    工作室开发的技术还应用于巡察测绘等多个场景。2022年4月24日,周剑和同事们在成都的中移凌云无人机管控服务平台指挥大厅内,“执行”着200多公里外宜宾屏山县的森林防灭火监测任务。5G网联无人机每架每天可以完成40多平方公里的巡视任务,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40倍左右,可以高效完成河道巡检、矿山巡查、森林防火、人工护林等多种任务。

    不仅在山野户外,城市中同样也可以运用5G网联无人机进行巡察。周剑表示,“我们在陕西西咸新区探索了城市网格化立体消防救援体系。按照消防无人机5至8分钟到达现场作业的技术指标,将城市空间划分为网格化区域,并在其中部署消防无人机。当火情发生时,离起火点最近的消防无人机将自动起飞。”


    李群湛(左二)率团队在工作中。记者 韦维 摄

    他们是我国“同相供电技术”开创者

    工作室名片

    西南交通大学李群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负责人:李群湛

    工作方向: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技术

    你在搭乘列车时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原本高速行驶的列车每隔一段时间,速度就会降下来,缓缓通过一段区域,这是因为列车正在通过不同相别电压的接触网,这一过程叫过“电分相”。列车过“电分相”期间短暂停电,失去牵引力和制动力,依靠惯性滑行,不仅导致列车速度下降,还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停车事故。

    如何让列车不断电运行,在提升线路运输能力的同时,消除行车安全隐患?我国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技术创始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李群湛带领团队率先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

    开辟同相供电系统技术领域

    近日,记者来到西南交通大学李群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时,看到4列方方正正的“大柜子”正进行数据测试。“这是我们工作室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套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装置——同相供电装置。同相供电能够在列车行驶中最大程度取消电分相,消除无电区,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作为工作室领衔人,李群湛自豪地说。

    1988年,李群湛在总结第一代传统牵引供电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同相供电技术”概念与初步方案,开辟出同相供电这一领域的研究道路。

    此后,李群湛带领团队陆续研发出世界首创同相供电技术、牵引网分段保护与状态测控等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完善了同相供电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了第二代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

    2017年,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组合式同相供电装置”得到了以中科院院士程时杰为组长的专家组“顶格”评价:“该系统系原创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世界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抢占发展机遇走在世界前列

    “完成第一代技术向第二代技术转型,只是第一步。”李群湛和团队成员意识到,成果落地对于实现科研价值至关重要。工作室在西南交通大学率先进行了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点改革,创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新型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1项。

    工作室产业化团队总工程师吴波介绍,目前这套技术体系已应用在京沪高铁、大西高铁、瓦日重载铁路、温州市域铁路、成昆铁路、广州地铁18号线等多个工程,有效减少了供电故障,在AT供电方式下可缩小故障范围75%以上,提升了运输效率,节约了运行成本,累计创造经济效益约10亿元。

    然而,李群湛团队并不满足于目前的研发成果。“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在推动第三代新型供电与机车车辆技术落地和第四代智能供电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力争让‘中国创造’一直走在这一领域最前头。”


    她们是“病房里的发明家”

    工作室名片

    四川省人民医院张静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负责人:张静

    工作方向:攻关临床医疗护理实践中的难题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病房里,有这样一群护士:她们在工作之余,做研究、搞发明,先后成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56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创新成果奖10余项,成果转化40余项,被大家称为“病房里的发明家”。当“南丁格尔”变成“爱迪生”,会是怎样的惊艳?4月21日,记者走进四川省人民医院张静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感受这些发明给患者带来的便利。

    攻关临床医疗护理实践难题

    该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是四川省总工会首个以团队负责人命名的医学护理工作室,现有成员12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工作室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临床创新发明为工作方针,着力解决护理相关技术发展瓶颈,重点攻关临床医疗护理实践中出现的棘手难题,同时注重实战经验与理论成果的同步转化。

    “我们的发明主要涉及管道、注射器、排便装置等九大系列。”工作室负责人、四川省人民医院外科总护士长张静介绍说,病房里易见常用的器具,如大小便护理用具、胃管、空针,甚至是床单被套等都被改良过。

    记者在工作室看到,其中一款改良后的胃管增设了鼻部防扯脱固定夹,不易滑脱。胃管入胃的一端,比传统胃管多了五六个小孔,使引流更充分。同时还增加了一个接头,能和空针“无缝对接”,降低了被污染的几率。管道上印有刻度,入胃长短一目了然。“比起传统胃管,这种新型胃管,让患者插管时更舒适一些,护士注药注水也更方便。”张静介绍说,目前这款胃管已经上市,并在部分医院投用。

    一切为了更好地服务病患

    张静说:“不仅是胃管,工作室里所有‘发明’都是在临床护理实际操作中改良产生的,其目的都是减轻患者痛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随后,张静又展示了一项关于病床的发明。“有的患者住院后,因为种种原因,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只能在床上。传统病床在病人大小便后处理起来比较麻烦。我们发明的新型病床,可以让患者通过简单的遥控操作,自动开关便器,完成冲洗、烘干等个人卫生的清理,还能帮助患者实现翻身。不仅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还让患者感到舒适便利。”张静说,这种新型病床不仅适用于医院,也适用于家庭及各类养老机构。“目前,这个专利已经进行转化,进入了产品设计和生产阶段。希望能为更多患者带去福音。”

    对于未来,张静有着明确的规划。她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创新创造和人才培养,把创新工作室下沉到基层医院,力争带动全川乃至全国的护理同仁进行护理创新。”(记者 兰楠 李寰)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年有2458项创新成果 节创经济效益144亿元
    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有多牛

  • 2022年05月01日 07时4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他们当中,有人是仰望天空的无人机领航员,有人是城市地下空间的探秘者;有人希望通过技术突破让中国轨道交通更安全,有人则希望通过发明创造让病患更舒适……他们,都来自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川省总工会围绕“创建一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培育一批劳模创新团队、催生一批创新成果、完善一种创新机制、打造一支创新型职工队伍、实现一定社会影响”的“六个一”工作目标,在全省大力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这个群体在2021年开展了各类创新课题项目2659项,取得了创新成果2458项,节创经济效益144亿元。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多个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了解这群劳动者的奋斗故事。


    武斌在勘查现场。 受访者供图

    他们是城市地下空间探秘者

    工作室名片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武斌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负责人:武斌

    工作方向:研究物探在城市工程方面的利用

    4月24日深夜的成都街头,一群人或蹲或站,正在对排水管网及下穿隧道的空洞做探测前的最后准备……在黑色天幕的衬托下,马路边他们的荧光绿马甲看起来十分显眼。“我们的工作相当于为城市地下空间打‘CT’。”武斌笑着对记者说。

    摸清城市地下“家底”

    为何要进行这样的调查?“城市建设对地下空间利用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据《2021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最新统计,目前成都地下空间发展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八、西部第一,具有较强的开发实力。但开发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地下‘家底’。”武斌介绍。

    不论是高楼还是地铁的修建,都离不开地下空间的安全保障。城市物探就是为保障地下空间安全而开启的一道重要检索。“几年前某地发生的地面塌陷事故,造成4名过路行人坠坑身亡,就是没有重视城市物探造成的后果。”说到灾害预警,武斌语气有些沉重。他告诉记者,如果施工前进行了专业物探,深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有效避免灾难发生。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深夜作业?武斌说:“城市物探面临人类活动频繁、建筑物密集、地下空间浅层已有部分开发利用等调查干扰因素,物探过程还不能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深夜作业的话,声光电震动的干扰比白天小很多,能更高效、精准地搜集地下数据。”因此,工作时间一般选在晚间11点到第二天凌晨5点进行。

    助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城市物探工作,不仅仅将城市地下视为一个空间,还要对已发生的灾害进行总结,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及时预警。同时,还要对城市地热能、地下水等资源有效利用提供保障,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描绘蓝图。”武斌说。

    今年6月1日,四川首部地下空间建设管理地方法规《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该条例要求,要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地下空间安全、有序、协调开发。

    对于法规的正式施行,武斌十分期待。“为了研究地下资源,在城市里打洞、凿坑,不但对城市路面有极大破坏,后期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修复,这种做法已经不适合城市的发展。所以未来利用‘黑科技’无损、经济、高效、环保的探测搜集地下信息,是城市物探目标所在。”

    翻看武斌的工作记录,他们对城市地下的探究从未停止过脚步。“成都市地下空洞探测”“崇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清淤、修复”“地铁19号线双流机场与双流站空洞(疏松体)检测”……这些项目工期,短则四五个月,长则以年计算。

    虽然常年奔波、深夜工作比较辛苦,但这些从未影响武斌对物探事业的热爱。


    周剑团队正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他们是逐梦长空的无人机领航员

    工作室名片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周剑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负责人:周剑

    工作方向:5G网联无人机技术

    “河南米河镇的乡亲们,中国移动空中基站抵达你镇上空……”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突发特大暴雨,米河镇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通信中断成为“孤岛”。灾情发生后,一架搭载空中基站的无人机从贵州安顺起飞,飞行距离超1200公里,横跨4个省,来到米河镇上空帮助当地恢复通信。这架无人机的领航员们,就来自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周剑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创新突破通信链路瓶颈

    该工作室创新性地提出“利用5G移动通信网络代替无人机厂商自建私有通信与控制链路”,解决了传统无人机飞行和控制距离有限的瓶颈。同时,还解决了高清数据传输处理速率慢、带宽窄、不能实时回传等业界难题。

    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周剑向记者介绍说:“随着无人机产业的蓬勃发展,其全球市场在过去几年大幅增长,应用场景包含应急救援、城市安防、交通物流、农林植保、巡察测绘等。然而,除了娱乐航拍外,其他应用目前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其中一个主要瓶颈就是通信链路条件受限制。”

    为此,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在2018年组建了国内首个5G网联无人机团队,对该领域开展探索与实践,并牵头进行了无人机低空网络与通信标准的制定,研发推出了中移凌云无人机管控服务平台和全球首款5G网联无人机机载通信终端,打造了自主可控的“云、网、端、应用”体系。工作室成立以来,已荣获国际级奖项4项,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9项。

    “简单说,我们致力于让无人机飞得更高、更远、更精准,同时通过自动飞行算法控制无人机,无需人员实时控制,以达到释放人力、减负提效的作用。”周剑说。

    成为应急救援“好帮手”

    2019年,四川长宁6.0级地震现场通信保障;2020年,乐山特大洪涝灾害灾情勘察;2021年,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通信保障和受灾群众救援……周剑介绍说,近年来,工作室的5G网联无人机技术,已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了很好作用。

    工作室开发的技术还应用于巡察测绘等多个场景。2022年4月24日,周剑和同事们在成都的中移凌云无人机管控服务平台指挥大厅内,“执行”着200多公里外宜宾屏山县的森林防灭火监测任务。5G网联无人机每架每天可以完成40多平方公里的巡视任务,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40倍左右,可以高效完成河道巡检、矿山巡查、森林防火、人工护林等多种任务。

    不仅在山野户外,城市中同样也可以运用5G网联无人机进行巡察。周剑表示,“我们在陕西西咸新区探索了城市网格化立体消防救援体系。按照消防无人机5至8分钟到达现场作业的技术指标,将城市空间划分为网格化区域,并在其中部署消防无人机。当火情发生时,离起火点最近的消防无人机将自动起飞。”


    李群湛(左二)率团队在工作中。记者 韦维 摄

    他们是我国“同相供电技术”开创者

    工作室名片

    西南交通大学李群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负责人:李群湛

    工作方向: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技术

    你在搭乘列车时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原本高速行驶的列车每隔一段时间,速度就会降下来,缓缓通过一段区域,这是因为列车正在通过不同相别电压的接触网,这一过程叫过“电分相”。列车过“电分相”期间短暂停电,失去牵引力和制动力,依靠惯性滑行,不仅导致列车速度下降,还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停车事故。

    如何让列车不断电运行,在提升线路运输能力的同时,消除行车安全隐患?我国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技术创始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李群湛带领团队率先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

    开辟同相供电系统技术领域

    近日,记者来到西南交通大学李群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时,看到4列方方正正的“大柜子”正进行数据测试。“这是我们工作室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套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装置——同相供电装置。同相供电能够在列车行驶中最大程度取消电分相,消除无电区,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作为工作室领衔人,李群湛自豪地说。

    1988年,李群湛在总结第一代传统牵引供电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同相供电技术”概念与初步方案,开辟出同相供电这一领域的研究道路。

    此后,李群湛带领团队陆续研发出世界首创同相供电技术、牵引网分段保护与状态测控等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完善了同相供电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了第二代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

    2017年,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组合式同相供电装置”得到了以中科院院士程时杰为组长的专家组“顶格”评价:“该系统系原创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世界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抢占发展机遇走在世界前列

    “完成第一代技术向第二代技术转型,只是第一步。”李群湛和团队成员意识到,成果落地对于实现科研价值至关重要。工作室在西南交通大学率先进行了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点改革,创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新型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1项。

    工作室产业化团队总工程师吴波介绍,目前这套技术体系已应用在京沪高铁、大西高铁、瓦日重载铁路、温州市域铁路、成昆铁路、广州地铁18号线等多个工程,有效减少了供电故障,在AT供电方式下可缩小故障范围75%以上,提升了运输效率,节约了运行成本,累计创造经济效益约10亿元。

    然而,李群湛团队并不满足于目前的研发成果。“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在推动第三代新型供电与机车车辆技术落地和第四代智能供电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力争让‘中国创造’一直走在这一领域最前头。”


    她们是“病房里的发明家”

    工作室名片

    四川省人民医院张静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负责人:张静

    工作方向:攻关临床医疗护理实践中的难题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病房里,有这样一群护士:她们在工作之余,做研究、搞发明,先后成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56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创新成果奖10余项,成果转化40余项,被大家称为“病房里的发明家”。当“南丁格尔”变成“爱迪生”,会是怎样的惊艳?4月21日,记者走进四川省人民医院张静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感受这些发明给患者带来的便利。

    攻关临床医疗护理实践难题

    该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是四川省总工会首个以团队负责人命名的医学护理工作室,现有成员12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工作室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临床创新发明为工作方针,着力解决护理相关技术发展瓶颈,重点攻关临床医疗护理实践中出现的棘手难题,同时注重实战经验与理论成果的同步转化。

    “我们的发明主要涉及管道、注射器、排便装置等九大系列。”工作室负责人、四川省人民医院外科总护士长张静介绍说,病房里易见常用的器具,如大小便护理用具、胃管、空针,甚至是床单被套等都被改良过。

    记者在工作室看到,其中一款改良后的胃管增设了鼻部防扯脱固定夹,不易滑脱。胃管入胃的一端,比传统胃管多了五六个小孔,使引流更充分。同时还增加了一个接头,能和空针“无缝对接”,降低了被污染的几率。管道上印有刻度,入胃长短一目了然。“比起传统胃管,这种新型胃管,让患者插管时更舒适一些,护士注药注水也更方便。”张静介绍说,目前这款胃管已经上市,并在部分医院投用。

    一切为了更好地服务病患

    张静说:“不仅是胃管,工作室里所有‘发明’都是在临床护理实际操作中改良产生的,其目的都是减轻患者痛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随后,张静又展示了一项关于病床的发明。“有的患者住院后,因为种种原因,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只能在床上。传统病床在病人大小便后处理起来比较麻烦。我们发明的新型病床,可以让患者通过简单的遥控操作,自动开关便器,完成冲洗、烘干等个人卫生的清理,还能帮助患者实现翻身。不仅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还让患者感到舒适便利。”张静说,这种新型病床不仅适用于医院,也适用于家庭及各类养老机构。“目前,这个专利已经进行转化,进入了产品设计和生产阶段。希望能为更多患者带去福音。”

    对于未来,张静有着明确的规划。她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创新创造和人才培养,把创新工作室下沉到基层医院,力争带动全川乃至全国的护理同仁进行护理创新。”(记者 兰楠 李寰)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