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技防、工程治理,三位一体降低地灾隐患风险——
既要有“千里眼”,更要能“提前跑”
既要有“千里眼”,更要能“提前跑”
廖家山滑坡体下方的桩板墙。安州区自然资源局供图
每遇大暴雨,家在绵阳市安州区千佛镇的曾建平一颗心总是悬着,“担心雨大了山会垮。”
作为地灾监测“老兵”,曾建平已在这条战线上“奋战”近10年。
漫漫防灾路,与曾建平同行的,还有“钢筋铁骨”的铜墙铁壁之躯、武装着“千里眼”“顺风耳”的智慧大脑。
他觉得,一路走来,防灾队伍的力量正越来越强大。
点位背景
绵阳市安州区千佛镇,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是全省地质灾害重点防御地区。今年汛前全区已查明地灾隐患点565处,威胁3600余户1.1万余人生命财产安全和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潜在经济损失近4亿元。
地灾点多面广,隐蔽性强,识别难度大。“隐患在哪里”和“什么时候发生”仍是防治难题。
为了提升隐患发现识别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四川提出开展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全覆盖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初步摸清隐患风险底数,构建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平台,形成“专业监测+预警平台+责任人+监测员”的立体监测预警格局。
铜墙铁壁托住破碎山体
千佛镇最危险的地灾隐患点,非廖家山滑坡莫属。2017年8月28日,一场强降雨让本来就不太稳定的山体裂开了一条大口子,地质专家现场踏勘后面色沉重,“可能会整体滑下来。”
山下,是千佛镇人口最集中的场镇。专家预测,如果山体滑下来,会首先吞没场镇,四散弹射的飞石则可能堵塞公路、河道,形成堰塞湖……预计造成的损失会超过2.8亿元。
为了“看住”摇摇欲坠的山体,在监测员盯防之外,安州区部署了全方位的自动化监测体系,安装了雨量计、GNSS表面位移监测、裂缝仪等地灾专业监测设备。
不过,想要真正稳住山体,还得依靠钢筋铁骨的治理工程。廖家山滑坡被列入了全省特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省上下达专项治理资金621万余元,采取了抗滑支挡、桩板墙、截排水、被动防护网和涵管扩容等措施。
其中,最核心的治理措施是一段长20多米的桩板墙。桩,是高达10米的立柱,像钉子一样插进滑坡体下方,搭起一根根骨架;板,横在桩之间,用混凝土浇筑成型;桩板连成一堵墙,像一条孔武有力的手臂,在山体裂缝的正下方,托住破碎的山体。
安州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吴刚介绍,通过自动化监测的大数据分析,廖家山滑坡趋于稳定,下一步将考虑“销号”。
把地灾风险隐患降到最低
有了“铜墙铁壁”和“千里眼”,但曾建平丝毫不敢放松。平常,他每隔三五天就上一次山;到了汛期,更是天天都要往山上跑。
不过,廖家山滑坡这种建立了严密监测体系的隐患点,并不是吴刚最担心的。统计显示,约8成地质灾害发生于预案外的隐患点。
对这些隐蔽的地灾风险隐患,安州区的做法是“尽量找”和“提前跑”。
随着我省地灾风险调查评价项目陆续启动,安州区也在今年开始对千佛镇等重点城镇和地区开展了1:10000地灾风险调查评价,进一步摸清了隐患底数。
对汛期预警,安州区更是严格执行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三避让”的刚性要求。7月中旬,一场强降雨袭击安州区,4个危险区乡镇组织了77起避险转移,共转移群众274户873人。
这样的转移,已成为安州防灾的常态,在“早撤快跑”指挥棒下,截至2020年,安州地质灾害连续11年零伤亡。
记者手记
让“早撤快跑”成为防灾自觉
千佛镇是安州区的避暑胜地。地质灾害如果来了,怎么保障游客安全?一名农家乐老板指着大门说:“我们不等它来就要撤的哦。”老板说,只要接到预警信息让撤,他们绝不含糊马上就撤。
关心地灾预警的,不仅仅是做游客生意的农家乐老板们。记者随机询问当地群众防灾常识,大家都能对答如流。
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曾说,“公民防灾意识提升,减灾效果才好。”但要培养出良好的防灾意识,绝非一日之功。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安州区每年汛前都会通过多个渠道组织铺天盖地的防灾宣传,确保全镇人均接受培训至少一次。十年浸润,群众的防灾意识逐渐提升,防范地灾,早撤快跑,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行动自觉。这样的氛围,值得其他地区借鉴。(记者 寇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