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题培训班“分段”在成都和重庆举行
12天“混编”培训,他们收获了啥?
12天“混编”培训,他们收获了啥?
近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重庆举行,推动川渝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与此同步,一场两地厅级、处级干部“混编”的专题培训班也圆满收官。
5月17日至28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题培训班“分段”在成都和重庆举行。在为期12天的培训里,来自川渝两地、长期工作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线”的102名干部“混编”参训。
这次培训有什么亮点?学员们学到了啥?记者进行了采访。
怎么学?
“混编”进行“分段式”培训
事实上,川渝两地干部集中“混编”培训已非首次。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一年多来,川渝两地组织部门坚持把川渝干部培训教育协作作为组织工作服务“双圈”建设的“先手棋”。去年10月,在两地组织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的组织下,川渝两地80名市厅级领导干部首次到上海交大进行为期五天的培训学习。今年,两地干部再次相聚,围绕“双圈”建设展开研讨学习。
这既是培训,也是一次深层次的交流。
遂宁市委常委、副市长杜海洋和重庆市潼南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王超尤是奋战在推进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一线的“战友”。此次培训,两人又成了“同学”——距两人上次相见,还不到一周。5月18日,听完川渝高竹新区发展汇报后,两人在课后对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工作进行了交流,并敲定行程,“6月上旬一起去高竹新区看看。”
除了学员“混编”,此次培训课程也采取“分段”的方式编排,一半在成都、一半在重庆,让两地学员在交叉学习过程中共享经验。同时,本次培训“专题+现场”的课程设置模式,提升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贴合度”,确保了学习质效。
培训中,两地共建的西部科学城是现场教学点位之一。在成都,来自重庆的学员们满怀期待地参观了成都超算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希望这些项目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更多机遇。”大家纷纷表示。
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大数据赋能项目招引和落地,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给四川干部们留下深刻印象。
学到啥?
寻得答案,协作共赢
带着问题来,实地找答案。12天的培训,学员们通过听取专家授课、参与现场调研、分组交流研讨,对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了更多的想法。
新区规划建设中,如何更好平衡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的关系?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主任惠朝旭心中的疑惑在重庆学习期间寻得“答案”。听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庆实践”专题教学,惠朝旭详细记录以“河长制”促“河长治”、严格生态空间管控、深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建设广阳岛片区绿色发展示范等“重庆经验”。
在成都“一带一路”现场教学实践基地,德阳市副市长何苹认真记录下中欧班列(成渝)开行情况并带着疑惑到重庆“‘一带一路’倡议对成渝对外开放研究”专题教学课程上找答案。“区域协同,地缘相近就是优势,德阳和成都市青白江区距离近,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中欧班列(成渝)是德阳发展的机遇。”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川渝合作共建毗邻地区功能平台如何多闯多试?在成都的培训专题课程里,专门安排了三个毗邻地区现场分享。
广安市委常委、川渝高竹新区筹委会党委书记陈捷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目标宏大,毗邻地区要率先突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先行建设;产业协同要重点攻关。”下一步,川渝高竹新区探索出的“五个一体化”要进一步抓实,力争尽快显成效。
“接下来怎么干”的话题也在课堂内外被屡次提及。参加培训班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合作的具体项目和工作要抓实落地。
“川渝两地要共同谋划重大项目,推动产业共兴。”重庆市万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乔乾麟告诉记者,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43个2021年度重点项目均实行“联系市区领导+工作专班”的推进机制“挂图作战”,接下来要进一步细化“进度表”。
杜海洋认为,协同的产业项目、联席会都要追求“务实”,要寻求多点突破、多点开花,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赵荣昌 记者 任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