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9

巴中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今年接待游客超过600万人次

  • 2021年06月29日 07时4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苏力奶奶是四川青川人,8岁参加长征,是当时红军被服厂年龄最小的女红军……”6月19日上午10点,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内,戴着红领巾、身挂扩音器的“红领巾讲解员”鲁欣雨正为一批成都来的游客讲解川陕苏区女红军苏力的故事。今年,鲁欣雨恰好也是8岁。

    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巴中红色文化资源富集,被誉为“革命露天博物馆”。今年,巴中提出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辖区内的红色景点通过多角度创新,广泛挖掘新亮点,传播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1至5月,该市红色旅游接待游客人数达606.3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达49.13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7%、69%。

    推出10条红色旅游线

    6月17日,几乎下了一整天的雨,坐落于通江县红军广场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依旧人气不减,当日,该纪念馆共接待近30个游客团体。

    据馆长王敬介绍,今年以来,到馆游客人数明显增多,“从3月底开始,每周到馆的游客大概在3万人次左右。”

    巴中革命遗址遗迹众多,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3个、红色博物馆纪念馆8个、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5个、国家A级红色旅游景区7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97处,可移动文物3万余件。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巴中把红色资源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把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优化提升全市红色景点、革命遗址群,发布“初心地图”,推出本地红色研学线路10条。

    “最近半个月,我们就接待了13个红色旅游线路的旅行团。”据巴中市新神州旅行社负责人苟勇介绍,该旅行社主要接待巴中本地参团的游客,“今年超过一半的游客都选择红色旅游线路,而往年大概占比在20%左右,红色旅游确实很‘火’。”

    游客中外地游客占比越来越高。“6月份,我们接到的70多个旅行团,有40多个团选择了到巴中。”据南充市康辉旅行社的负责人杨彦刚介绍,今年4月以来,该旅行社开始主推红色旅游,以城市为界,划分了多条红色旅游线路,“在众多红色旅游线路中,巴中基本上是首选。”

    目前,巴中正牵头联系相关革命老区积极谋划“西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走廊”建设,探索通过机制创新共建共享,将广西百色、贵州遵义、重庆沙坪坝区、广安小平故里、南充朱德故里与陕西汉中、西安、铜川、延安等西部红色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连片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

    线上线下互动体验

    “为什么我几十年都守护在陵园里呢?这就要从我的父亲说起……”6月16日下午,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红军烈士集墓前,腿脚不便的“守墓人”王建刚端坐在一张自带的小板凳上,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们讲述他家祖孙三代守护这片陵园的故事及见闻。

    这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今年特地为团体游客开设的“微党课”,方便游客定制选择。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薛元勋介绍,“到目前为止,我们今年已经讲了6300多场次。”

    红色文化是红色资源的灵魂,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说到底就是要传承好红色文化。为此,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招募了40名少先队员,周末或节假日到馆讲解。

    “这在孩子们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共有300余名少先队员积极参与视频录制讲红色故事。”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馆长周璇介绍,5月16日,17名少先队员获得了红领巾讲解员聘书。

    打开产品界面,视角随着高空卫星地图切入,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空山战役遗址等红色旅游经典逐步呈现。“我们很早就在红色旅游中推动使用VR等技术,让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云端’重现,让网友通过在线点击在沉浸式‘掌上游’中体悟红色文化。”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巴中市还创作大型曲艺剧《望红台》和《巴山红军魂》《红韵》等系列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在红色旅游景区展演。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6月20日,通江县毛浴镇,重庆游客刘礼慕名来到“红军挂面”传人谢明友的挂面加工坊打卡,他说:“我从小就听爷爷讲红军的故事,这次给他带两把‘红军挂面’回去,他一定会很高兴。”

    80多年前,红四方面军曾在毛浴坝(现毛浴镇)建立中共赤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如今的毛浴古镇上,店铺林立,红军挂面、苏区农资、根据地百货、将军发屋……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红军的故事。

    6月21日上午,在平昌县佛头山景区的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内,巴州区曾口小学的孩子们向老师展示自己写的红色标语。

    “这是我们特别策划的研学旅游拓展内容。”据平昌县红军石刻标语园管理所所长李臣介绍,由于园区与刘伯坚纪念馆邻近,除了写红军标语外,还策划了听红军故事、唱红军歌谣系列互动体验活动。

    在南江县,退休教师陈喜朝创建的郑家洞博物馆今年也颇为热闹。尤其是馆内准备的忆苦思甜“红军餐”,让游客们感慨万千。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还开展了体验性较强的项目,如“我为红军打草鞋”“我为红军纺线织布”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英烈故事,激发学生的英雄情结和爱国主义情怀。(记者 钟帆 徐浩程)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中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今年接待游客超过600万人次

  • 2021年06月29日 07时4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苏力奶奶是四川青川人,8岁参加长征,是当时红军被服厂年龄最小的女红军……”6月19日上午10点,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内,戴着红领巾、身挂扩音器的“红领巾讲解员”鲁欣雨正为一批成都来的游客讲解川陕苏区女红军苏力的故事。今年,鲁欣雨恰好也是8岁。

    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巴中红色文化资源富集,被誉为“革命露天博物馆”。今年,巴中提出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辖区内的红色景点通过多角度创新,广泛挖掘新亮点,传播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1至5月,该市红色旅游接待游客人数达606.3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达49.13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7%、69%。

    推出10条红色旅游线

    6月17日,几乎下了一整天的雨,坐落于通江县红军广场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依旧人气不减,当日,该纪念馆共接待近30个游客团体。

    据馆长王敬介绍,今年以来,到馆游客人数明显增多,“从3月底开始,每周到馆的游客大概在3万人次左右。”

    巴中革命遗址遗迹众多,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3个、红色博物馆纪念馆8个、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5个、国家A级红色旅游景区7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97处,可移动文物3万余件。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巴中把红色资源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把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优化提升全市红色景点、革命遗址群,发布“初心地图”,推出本地红色研学线路10条。

    “最近半个月,我们就接待了13个红色旅游线路的旅行团。”据巴中市新神州旅行社负责人苟勇介绍,该旅行社主要接待巴中本地参团的游客,“今年超过一半的游客都选择红色旅游线路,而往年大概占比在20%左右,红色旅游确实很‘火’。”

    游客中外地游客占比越来越高。“6月份,我们接到的70多个旅行团,有40多个团选择了到巴中。”据南充市康辉旅行社的负责人杨彦刚介绍,今年4月以来,该旅行社开始主推红色旅游,以城市为界,划分了多条红色旅游线路,“在众多红色旅游线路中,巴中基本上是首选。”

    目前,巴中正牵头联系相关革命老区积极谋划“西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走廊”建设,探索通过机制创新共建共享,将广西百色、贵州遵义、重庆沙坪坝区、广安小平故里、南充朱德故里与陕西汉中、西安、铜川、延安等西部红色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连片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

    线上线下互动体验

    “为什么我几十年都守护在陵园里呢?这就要从我的父亲说起……”6月16日下午,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红军烈士集墓前,腿脚不便的“守墓人”王建刚端坐在一张自带的小板凳上,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们讲述他家祖孙三代守护这片陵园的故事及见闻。

    这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今年特地为团体游客开设的“微党课”,方便游客定制选择。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薛元勋介绍,“到目前为止,我们今年已经讲了6300多场次。”

    红色文化是红色资源的灵魂,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说到底就是要传承好红色文化。为此,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招募了40名少先队员,周末或节假日到馆讲解。

    “这在孩子们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共有300余名少先队员积极参与视频录制讲红色故事。”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馆长周璇介绍,5月16日,17名少先队员获得了红领巾讲解员聘书。

    打开产品界面,视角随着高空卫星地图切入,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空山战役遗址等红色旅游经典逐步呈现。“我们很早就在红色旅游中推动使用VR等技术,让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云端’重现,让网友通过在线点击在沉浸式‘掌上游’中体悟红色文化。”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巴中市还创作大型曲艺剧《望红台》和《巴山红军魂》《红韵》等系列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在红色旅游景区展演。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6月20日,通江县毛浴镇,重庆游客刘礼慕名来到“红军挂面”传人谢明友的挂面加工坊打卡,他说:“我从小就听爷爷讲红军的故事,这次给他带两把‘红军挂面’回去,他一定会很高兴。”

    80多年前,红四方面军曾在毛浴坝(现毛浴镇)建立中共赤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如今的毛浴古镇上,店铺林立,红军挂面、苏区农资、根据地百货、将军发屋……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红军的故事。

    6月21日上午,在平昌县佛头山景区的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内,巴州区曾口小学的孩子们向老师展示自己写的红色标语。

    “这是我们特别策划的研学旅游拓展内容。”据平昌县红军石刻标语园管理所所长李臣介绍,由于园区与刘伯坚纪念馆邻近,除了写红军标语外,还策划了听红军故事、唱红军歌谣系列互动体验活动。

    在南江县,退休教师陈喜朝创建的郑家洞博物馆今年也颇为热闹。尤其是馆内准备的忆苦思甜“红军餐”,让游客们感慨万千。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还开展了体验性较强的项目,如“我为红军打草鞋”“我为红军纺线织布”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英烈故事,激发学生的英雄情结和爱国主义情怀。(记者 钟帆 徐浩程)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