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4

从制造到智造 民营制造业图强

  • 2021年04月14日 07时3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仁寿一家陶瓷企业,一名工人正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忙碌。潘建勇 摄(视觉四川资料图片)


    通威太阳能智能制造车间。图片由通威集团提供

    制造业展现出“硬实力”,得益于我省出台政策帮助民营企业纾危解困,也来自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的新动力

    持续推进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赋能、触网、上云”

    日前,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为2.9%,实现26532.93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长2.9%,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比上升5.9个百分点,“工业挑大梁”的政策撬动作用明显。

    “去年疫情发生后,民营经济领域农业、工业恢复速度快于服务业,制造企业纷纷复产、转产、达产、扩产,彰显了四川制造业的‘硬实力’。”省民营办相关负责人说,从制造到智造,民营制造业加速图强。

    展现实力

    工业挑大梁,民企占据头部企业“半壁江山”

    近日,四川王力安防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开料、上粉、焊接、组装、自动切片、成模……自动化流水线上,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今年订单生产工期已经排到6月了,最近正在赶制重庆金科地产的8000樘订单。”生产厂长张友权说,“大订单很多,重庆、成都等地的订单都供不应求。”2月24日,这家遂宁市蓬溪县门业企业的母公司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逆势上扬的还有四川阳辰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疫情带来的挑战中藏有机遇,我们一边研发创新产品,突破技术壁垒,开拓新市场,一边对老产品进行优化和升级,成功开发出了第四代多功能充值缴费终端,取得很好的市场反馈。”公司董事长刘春锦说,这期间享受到了包括100多万元税收返还在内的许多政策红利,整个行业开始回暖后出现大量需求,公司订单数量稳步增加,实现营收1.5亿元,单四川市场就达到9000多万元销售业绩。

    中小企业和龙头制造业企业都展现出“硬实力”。年初,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发布2020年四川制造业企业100强名单,榜单前10名中包括5家民营企业,占据了四川制造业头部企业的“半壁江山”。从营业收入看,新希望集团位列榜首;从利润看,新希望集团和剑南春集团分列第二、三位。

    “2020年,我们实现工业总产值162.25亿元,同比增长4.81%;营业收入实现127.68亿元,同比增长11.97%。”剑南春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进行了酿酒生产线机械化改造,下一步将进行大唐国酒生态园等项目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将保障新增年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新增年利润15亿元以上,项目年需采购包装材料金额在6亿元以上,可带动成都、绵竹、什邡的包装产业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袁正分析,制造业强势复苏首先得益于我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政策帮助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纾危解困。“成渝地区大市场构成的内循环加上自贸区、中欧班列(成都)等促进的外循环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他表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我省在人口、资源要素、区位及市场规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将持续为我省民营经济制造业提供发展新动力。

    经济和信息化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四川制造业增加值总量达10746.8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是2015年的1.2倍,企业利润是2015年的1.6倍。“这是四川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取得的成效。”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

    崭露头角

    数字化转型,加大“四川智造”研发投入

    无人驾驶、手脉识别系统、感知检测融合和场景认知……此前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AI熊猫智能公交车,近日跑上了湖北省襄阳市新开通的81路公交线。

    “上车扫码,扫的不是手机支付二维码,而是手掌皮肤以下3毫米处内部活体特征。”它的制造者——深兰人工智能(四川)有限公司总经理苟华超介绍,车上的司机监控系统会全方位智能监测、感应驾驶和安全员实时状态,完成人工智能的分析和处理,对驾驶过程中的分神、吸烟、打电话、疲劳驾驶等进行识别、记录及提醒等。熊猫智能公交车获得广州、上海、武汉、长沙等地测试或商用牌照,并在天津、常州、衢州等多个城市运行。

    越来越多的“四川智造”崭露头角,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型乳企面临的流量、产品、渠道三大焦虑,我们希望依靠数字化转型战略解决。”新希望乳业数字科技部总经理王少君说,全面实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后,人工效率逐年增长,2017-2019年提升约19.2%,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约13.5%。

    智能制造生产线也将为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增添新动能。“同等产能的智能制造生产线,用工将减少约62%,进一步促进降本增效,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副总经理翟绪锦说。

    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持续推进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赋能、触网、上云”,转型成效明显。“譬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上线,并打造了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白酒行业节点,实现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间精准对接及跨企业、跨区域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助推全省白酒产业迈上3600亿元。”

    研发投入力度加大。2020年四川制造业企业100强中,91家企业填报了研发费用数据,共投入研发费用237.0408亿元,比2019年增长3.45%,占营业收入总额的2.09%,较2019年有所提高,平均增长率14.32%。其中,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6家,民营企业包括通威集团、新希望集团以及四川科伦实业集团,同样占据“半壁江山”。新希望集团的研发费用以1257.27%的增长率位居第一位。

    刘春锦表示,今年公司要将营收的8%-9%用于研发,继续加大投入。“四川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加大。对于未来,我们也有了更多想象空间,那就是要参与国家电网重大项目招标,争取5年内实现上市。”

    科技攻关

    完善产业链,合力攻克“卡脖子”问题

    “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四川有底气,但劣势也很明显。”受访者频频提到。

    四川省民营智能制造业商会会长、四川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仁强认为,我省制造业最大困难在于缺乏高质量专业人才和技术研发创新。

    《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20年度报告》显示,从规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看,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入库数量最多,达1019家。科技厅高新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总量在增加,但整体投入仍不足,大多数企业只是拥有外观与实用新型专利,具备发明专利的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够。

    “项目扩建较难,也是民营制造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一大问题。”德阳市民营办相关负责人坦言。

    省民营办相关负责人建议,依托省领导联系指导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加强调度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加快续建项目建设进度,推动现有储备项目尽快开工,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围绕完善产业链创新链,继续深挖制造业投资潜力,谋划储备和精准招引一批制造业重大项目,提升我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海林以光伏行业举例,“光伏制造具有高耗电特征,四川是唯一具有用清洁能源生产清洁能源优势的地区。”他建议进一步降低光伏制造业用电成本,研究用光伏发电制造光伏装备,实现光伏全产业链良性循环。

    四川关键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卡脖子”问题突出。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建议,要加大力度组织实施重点产业链“卡脖子”科技攻关,遴选一批有基础、有实力的企业、产品和项目,优先予以政策、资金倾斜,鼓励其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逐步实现进口替代,进一步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王海林认为,四川民营企业不仅要在电子制造领域发挥固有优势,也要在数字经济、物联网、共享经济、区块链等新经济领域抢抓新机遇。(记者 宁宁)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从制造到智造 民营制造业图强

  • 2021年04月14日 07时3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仁寿一家陶瓷企业,一名工人正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忙碌。潘建勇 摄(视觉四川资料图片)


    通威太阳能智能制造车间。图片由通威集团提供

    制造业展现出“硬实力”,得益于我省出台政策帮助民营企业纾危解困,也来自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的新动力

    持续推进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赋能、触网、上云”

    日前,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为2.9%,实现26532.93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长2.9%,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比上升5.9个百分点,“工业挑大梁”的政策撬动作用明显。

    “去年疫情发生后,民营经济领域农业、工业恢复速度快于服务业,制造企业纷纷复产、转产、达产、扩产,彰显了四川制造业的‘硬实力’。”省民营办相关负责人说,从制造到智造,民营制造业加速图强。

    展现实力

    工业挑大梁,民企占据头部企业“半壁江山”

    近日,四川王力安防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开料、上粉、焊接、组装、自动切片、成模……自动化流水线上,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今年订单生产工期已经排到6月了,最近正在赶制重庆金科地产的8000樘订单。”生产厂长张友权说,“大订单很多,重庆、成都等地的订单都供不应求。”2月24日,这家遂宁市蓬溪县门业企业的母公司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逆势上扬的还有四川阳辰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疫情带来的挑战中藏有机遇,我们一边研发创新产品,突破技术壁垒,开拓新市场,一边对老产品进行优化和升级,成功开发出了第四代多功能充值缴费终端,取得很好的市场反馈。”公司董事长刘春锦说,这期间享受到了包括100多万元税收返还在内的许多政策红利,整个行业开始回暖后出现大量需求,公司订单数量稳步增加,实现营收1.5亿元,单四川市场就达到9000多万元销售业绩。

    中小企业和龙头制造业企业都展现出“硬实力”。年初,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发布2020年四川制造业企业100强名单,榜单前10名中包括5家民营企业,占据了四川制造业头部企业的“半壁江山”。从营业收入看,新希望集团位列榜首;从利润看,新希望集团和剑南春集团分列第二、三位。

    “2020年,我们实现工业总产值162.25亿元,同比增长4.81%;营业收入实现127.68亿元,同比增长11.97%。”剑南春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进行了酿酒生产线机械化改造,下一步将进行大唐国酒生态园等项目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将保障新增年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新增年利润15亿元以上,项目年需采购包装材料金额在6亿元以上,可带动成都、绵竹、什邡的包装产业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袁正分析,制造业强势复苏首先得益于我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政策帮助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纾危解困。“成渝地区大市场构成的内循环加上自贸区、中欧班列(成都)等促进的外循环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他表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我省在人口、资源要素、区位及市场规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将持续为我省民营经济制造业提供发展新动力。

    经济和信息化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四川制造业增加值总量达10746.8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是2015年的1.2倍,企业利润是2015年的1.6倍。“这是四川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取得的成效。”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

    崭露头角

    数字化转型,加大“四川智造”研发投入

    无人驾驶、手脉识别系统、感知检测融合和场景认知……此前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AI熊猫智能公交车,近日跑上了湖北省襄阳市新开通的81路公交线。

    “上车扫码,扫的不是手机支付二维码,而是手掌皮肤以下3毫米处内部活体特征。”它的制造者——深兰人工智能(四川)有限公司总经理苟华超介绍,车上的司机监控系统会全方位智能监测、感应驾驶和安全员实时状态,完成人工智能的分析和处理,对驾驶过程中的分神、吸烟、打电话、疲劳驾驶等进行识别、记录及提醒等。熊猫智能公交车获得广州、上海、武汉、长沙等地测试或商用牌照,并在天津、常州、衢州等多个城市运行。

    越来越多的“四川智造”崭露头角,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型乳企面临的流量、产品、渠道三大焦虑,我们希望依靠数字化转型战略解决。”新希望乳业数字科技部总经理王少君说,全面实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后,人工效率逐年增长,2017-2019年提升约19.2%,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约13.5%。

    智能制造生产线也将为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增添新动能。“同等产能的智能制造生产线,用工将减少约62%,进一步促进降本增效,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副总经理翟绪锦说。

    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持续推进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赋能、触网、上云”,转型成效明显。“譬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上线,并打造了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白酒行业节点,实现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间精准对接及跨企业、跨区域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助推全省白酒产业迈上3600亿元。”

    研发投入力度加大。2020年四川制造业企业100强中,91家企业填报了研发费用数据,共投入研发费用237.0408亿元,比2019年增长3.45%,占营业收入总额的2.09%,较2019年有所提高,平均增长率14.32%。其中,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6家,民营企业包括通威集团、新希望集团以及四川科伦实业集团,同样占据“半壁江山”。新希望集团的研发费用以1257.27%的增长率位居第一位。

    刘春锦表示,今年公司要将营收的8%-9%用于研发,继续加大投入。“四川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加大。对于未来,我们也有了更多想象空间,那就是要参与国家电网重大项目招标,争取5年内实现上市。”

    科技攻关

    完善产业链,合力攻克“卡脖子”问题

    “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四川有底气,但劣势也很明显。”受访者频频提到。

    四川省民营智能制造业商会会长、四川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仁强认为,我省制造业最大困难在于缺乏高质量专业人才和技术研发创新。

    《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20年度报告》显示,从规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看,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入库数量最多,达1019家。科技厅高新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总量在增加,但整体投入仍不足,大多数企业只是拥有外观与实用新型专利,具备发明专利的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够。

    “项目扩建较难,也是民营制造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一大问题。”德阳市民营办相关负责人坦言。

    省民营办相关负责人建议,依托省领导联系指导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加强调度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加快续建项目建设进度,推动现有储备项目尽快开工,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围绕完善产业链创新链,继续深挖制造业投资潜力,谋划储备和精准招引一批制造业重大项目,提升我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海林以光伏行业举例,“光伏制造具有高耗电特征,四川是唯一具有用清洁能源生产清洁能源优势的地区。”他建议进一步降低光伏制造业用电成本,研究用光伏发电制造光伏装备,实现光伏全产业链良性循环。

    四川关键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卡脖子”问题突出。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建议,要加大力度组织实施重点产业链“卡脖子”科技攻关,遴选一批有基础、有实力的企业、产品和项目,优先予以政策、资金倾斜,鼓励其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逐步实现进口替代,进一步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王海林认为,四川民营企业不仅要在电子制造领域发挥固有优势,也要在数字经济、物联网、共享经济、区块链等新经济领域抢抓新机遇。(记者 宁宁)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