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9

成都部署“八大行动”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 2021年03月19日 07时5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3月15日,成都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简称《规划》),为成都生产性服务业描绘了下一步的发展路径。

    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城市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提升城市能级位势、构建国际供应链体系的关键产业。成都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解读规划出台背景时介绍,“十四五”时期,成都将迈入建设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迈向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新阶段,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成都的必然选择。

    目标: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达35%

    目前,成都生产性服务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门类和发展体系,正成为成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5143.1亿元,较2017年增加979亿元,年均增速达11.1%。

    成都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能从另一组数据中窥探: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中,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功能区共有28个,占比达42%。

    “然而,从发展短板来看,成都生产性服务业目前还面临着业态发展与城市功能升级不相适应、辐射范围与区域协同共兴不相适应、供给质量与产业升级发展不相适应、空间布局与产业集聚特征不相适应、制度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五个不适应’问题。”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金融与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小琪看来,此次《规划》的出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记者注意到,此次出台的《规划》为成都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阶段性目标。从最近目标看,到2025年,成都将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中国西部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具有全国辐射能力的信息中心、具有亚欧影响力的流通中心,建成全国总部经济汇聚新高地。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8800亿元(现价),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占GDP比重达35%。

    途径:构建“一轴带动两港协同三级支撑”空间布局

    《规划》显示,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成都将构建“一轴带动两港协同三级支撑”的空间布局。

    其中,“一轴”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轴,“两港”即国际航空港和国际铁路港,“三级”即城市核心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片区专业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园区配套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在这一空间布局中,每个区(市)县都将承担起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以“一轴”为例,成都将以天府大道为轴,以五城区、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为主要支撑,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轴,承担发展极核功能和引领带动功能,重点布局发展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

    位于“一轴”范围内的武侯区,提出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条举措,如针对超甲级写字楼缺乏的现状,武侯区将尽快发布超甲智慧楼宇空间建设指引,鼓励和支持业主方和运营管理单位整合载体资源,为促进重大项目入驻创造先决条件,进一步盘活载体资源;以人民南路、武侯祠、红牌楼等4个片区为重点,通过拆旧建新、优化改造以及保护传承等手段,释放更新土地面积,满足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的供给需求。

    行动:部署“八大行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为切实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将部署“八大行动”,具体包括天府总部经济聚核成势行动、高能平台经济创新建设行动、“亚蓉欧”全球服务联网行动、服务业功能区创标杆示范行动、成都服务标准化品牌化行动、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行动、生产性服务新场景营造行动、数字“新基建”创新赋能行动。

    在生产性服务新场景营造行动方面,成都将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营造一批“端对端”的云智慧、云金融、云咨询、云商务、云贸易、云培训等生产性服务线上应用场景。营造高品质科创空间赋能生产服务的应用场景。建立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开展特色典型应用场景试点示范,营造引领创新的机会场景。

    对此行动部署,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沙治慧表示了高度认可。她认为,成都以应用场景来牵引产业发展,是以需求端引导供给端的创新做法,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孵化,并通过新场景发布,为其他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引导方向。(记者 蒋君芳)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部署“八大行动”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 2021年03月19日 07时5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3月15日,成都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简称《规划》),为成都生产性服务业描绘了下一步的发展路径。

    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城市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提升城市能级位势、构建国际供应链体系的关键产业。成都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解读规划出台背景时介绍,“十四五”时期,成都将迈入建设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迈向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新阶段,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成都的必然选择。

    目标: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达35%

    目前,成都生产性服务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门类和发展体系,正成为成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5143.1亿元,较2017年增加979亿元,年均增速达11.1%。

    成都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能从另一组数据中窥探: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中,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功能区共有28个,占比达42%。

    “然而,从发展短板来看,成都生产性服务业目前还面临着业态发展与城市功能升级不相适应、辐射范围与区域协同共兴不相适应、供给质量与产业升级发展不相适应、空间布局与产业集聚特征不相适应、制度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五个不适应’问题。”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金融与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小琪看来,此次《规划》的出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记者注意到,此次出台的《规划》为成都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阶段性目标。从最近目标看,到2025年,成都将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中国西部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具有全国辐射能力的信息中心、具有亚欧影响力的流通中心,建成全国总部经济汇聚新高地。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8800亿元(现价),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占GDP比重达35%。

    途径:构建“一轴带动两港协同三级支撑”空间布局

    《规划》显示,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成都将构建“一轴带动两港协同三级支撑”的空间布局。

    其中,“一轴”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轴,“两港”即国际航空港和国际铁路港,“三级”即城市核心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片区专业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园区配套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在这一空间布局中,每个区(市)县都将承担起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以“一轴”为例,成都将以天府大道为轴,以五城区、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为主要支撑,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轴,承担发展极核功能和引领带动功能,重点布局发展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

    位于“一轴”范围内的武侯区,提出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条举措,如针对超甲级写字楼缺乏的现状,武侯区将尽快发布超甲智慧楼宇空间建设指引,鼓励和支持业主方和运营管理单位整合载体资源,为促进重大项目入驻创造先决条件,进一步盘活载体资源;以人民南路、武侯祠、红牌楼等4个片区为重点,通过拆旧建新、优化改造以及保护传承等手段,释放更新土地面积,满足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的供给需求。

    行动:部署“八大行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为切实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将部署“八大行动”,具体包括天府总部经济聚核成势行动、高能平台经济创新建设行动、“亚蓉欧”全球服务联网行动、服务业功能区创标杆示范行动、成都服务标准化品牌化行动、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行动、生产性服务新场景营造行动、数字“新基建”创新赋能行动。

    在生产性服务新场景营造行动方面,成都将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营造一批“端对端”的云智慧、云金融、云咨询、云商务、云贸易、云培训等生产性服务线上应用场景。营造高品质科创空间赋能生产服务的应用场景。建立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开展特色典型应用场景试点示范,营造引领创新的机会场景。

    对此行动部署,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沙治慧表示了高度认可。她认为,成都以应用场景来牵引产业发展,是以需求端引导供给端的创新做法,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孵化,并通过新场景发布,为其他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引导方向。(记者 蒋君芳)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