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森林覆盖率由40年前的23%上升到现在的40.2%
义务植树,40年种了8亿多株
义务植树,40年种了8亿多株
在绿树环绕的山顶露营,晚上看星空,早上看日出,遥望雪山,龙泉山的美丽景色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记者 李向雨 摄
挥锹、铲土、护苗、回泥、浇水……10月20日清晨,成都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暨2021年秋季义务植树活动在成都北湖生态公园举行。活动现场,70余位市民代表分工协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1981年,成都开始全民义务植树,40年来,有上亿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植树8亿多株。全市森林覆盖率由40年前的23%上升到现在的40.2%。2020年底,全市森林面积已达864.4万亩,森林蓄积量已达3677万立方米,成都“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的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稳固,公园城市形态初步呈现。
变迁
从只种树深化到景观美化
与同事协力种下了一棵茶树后,邱甲勇用手机记录下了位置。“明年还要来看看自己亲手种下的树长得怎么样了。”邱甲勇就职于成华区城市更新局,已多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当日,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北湖生态公园栽植芙蓉、茶树等120余株,“成都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纪念林”也正式落成。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的纪念林不单单只是种树,还将景观提升考虑了进去。北湖生态公园靠近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纪念林就是按照熊猫造型设计的。”
该负责人表示,40年的努力,让成都很多空间都种上了树,“最初的义务植树,主要靠单位来组织发动,大家积极参与。后来植树的观念更新了、普及了,逐步转向由市民自发参与,以家庭、社会团体为主。”据他介绍,随着植树和城市绿化的不断推进,植树点也从中心城区向更远的范围扩展,“近些年,新的大片种植点,慢慢向新城区拓展。因此,现在成都的义务植树,更注重景观的提升,不仅求量,还要求质。”
40年来,变化的还有市民的理念。“现在,参与义务植树的人越来越多。”2020年,成都共有249.6万人参与各类植树活动,栽植树木848.1万株,1.45万人参与绿地树木认建认养认捐活动,认养树木5.69万株。
该负责人表示:“成都人对城市树木的保护意识也进一步加强了。现在,小区修剪树枝,都会有很多市民关心、监督。”
对成都来说,植树不是简单地多种树,而是要科学地种树,不违背城市绿化应遵循的自然规律,不能贪大求靓,移栽一些不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
创新
推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等模式
40年,成都也在创新义务植树的方式。今年3月,市民王超通过微信报名,来到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种树。“过去,植树点位公布后,就要打电话去抢着报名,现在通过手机就能报名,很方便。”
去年,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门户网站启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围绕义务植树、科普教育两大主题活动,构建了门户网站、抖音、新浪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5个网络平台,预期实现线上参与、线下活动、捐资捐物、信息查询、积分兑换、数据分析6大功能。市民可登录成都市义务植树网站、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门户网站等详细了解。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成都还创新实施“义务植树+公园”模式,打造义务植树主题场景公园和义务植树主题林,植入新业态场景,实现生态价值创新转化。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打造4个义务植树主题场景公园。“主题公园在实现义务植树基地功能的同时,将探索植入科普教育、观光旅游、生态体验等新业态场景,实现‘可进入,可参与’。”
绿意还将在天府绿道上继续延展。今年成都将加快建设天府绿道,推进以竹林景观大道为主要内容的竹林风景线建设。同时,广泛开展以义务植树为主题的摄影摄像和文学作品征集评比,策划实施公民义务植树、抚育管护、科普教育、植物保护等活动。 (记者 雷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