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进行“旱改水”综合整治试点 作为试点之一的隆昌—
“旱改水”改出“鱼米乡”
“旱改水”改出“鱼米乡”
读图2014年以来,宜宾市屏山县统筹各级财政资金3亿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8个,有效保护了耕地,提高了农田抵御灾害能力,改善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农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图片由屏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隆昌市金鹅街道光华村“旱改水”综合整治试点试验田。图片由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综合考虑山水林田湖自然生态系统,一要看水资源是否够用,二要看田地能否稳定蓄水
项目规模近万亩,建设内容包括灌溉与排水工程、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3项单项工程
特写
2019年四川提出“旱改水”综合整治试点,在川南、川东北、攀西地区各选择一个丘区(县)作为试点县,探索对田、水、路进行综合治理,建成易于耕作、旱涝保收的农业生产基地,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耕地保护和利用效率、促进乡村振兴。
9月16日,记者来到试点县(市、区)之一的内江隆昌市。正值秋收时节,由旱地改造的水田收成如何?
为什么要改?
缓坡旱地耕作条件差,撂荒问题普遍
隆昌市金鹅街道光华村是一个典型的丘区村,一半耕地都在缓坡丘陵上。
村支部书记王方全告诉记者,光华村过去是贫困村,坡地耕作条件差,“无论是自家耕种,还是租给别人,收入都很低,慢慢就荒了。”
光华村村民魏万祥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家里只有两亩多旱地,人均耕地只有半亩,“种玉米、红薯,赶上好收成,一亩最多也就卖500块钱。”他很羡慕村里平坝地上的村民,“他们种稻谷,每亩收入1000多斤,就有1000多块的收入。”如果发展稻田养鱼、养虾,每亩的收入还能翻倍。
王方全说,村里旱地撂荒的比较多,之前村里曾经想把浅丘上的旱地流转出去,前前后后有几批人过来考察,但是都没有继续下去。旱地只能种水果,对技术要求高、前期投入大,村里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都不完善,有意向者都因为投入成本太高望而却步。在“旱改水”项目实施前,村里没有成规模的流转,产业根基弱,种植模式仍然以小农为主。
光华村的问题,在全省丘区、山区普遍存在。土地因为效益低被撂荒,因为耕作条件差而失去流转的“资本”,进入恶性循环。
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土地的问题还得靠土地解决,从我省以往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效果来看,通过土地整理项目,改善土地灌溉设施、耕种条件,耕地数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提升了一个等级,大部分土地通过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效益和产出大幅提升。
怎么改?
以水定产综合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
去年至今年初,隆昌市选择了两个区域打造了7块试验田,进行“旱改水”相关技术试验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隆昌正式立项实施“旱改水”综合整治试点项目。
隆昌市“旱改水”综合整治试点涉及金鹅街道光华村等3个村,项目规模近万亩,建设内容包括灌溉与排水工程、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3项单项工程。也就是说,除了改造旱田外,还将实施一系列土地综合整治。
在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记者看到了一张规划图,深浅不一的绿色代表了不同的单项工程。用深绿色标注的“旱改水”项目区域格外显眼,周围浅绿色标注的格田整理项目相对连片。“‘旱改水’没有摊大饼,只在适合的地方进行,以配合平整土地为主要目的的格田整理项目,让整个田块连成一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便于今后小型农耕机械耕作。”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保股股长魏奇说。
旱改水,最关键的是水,一要看水资源是否够用,二要看田地能否稳定蓄水。“我们综合考虑了山水林田湖自然生态系统。”魏奇说,“规划的理念在于综合整治,不能为了保田造成对水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隆昌市邀请专家对当地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进行调查评估。在项目区,有石燕干渠、渔箭河、光华水库等水源,灌溉水源充足,可供水量大于所需水量。
改造区域地势较高,试点中还需要建设泵站提水灌溉。泵站不仅服务“旱改水”地块,还能兼顾周边耕地的灌溉用水,改传统的漫灌为“薄、浅、湿、晒”的灌水方式。
此外,土地平整工程的实施,将大大改善坡旱地、梯田的保水保肥能力。平坝区域格田整理则能够有效蓄积地表径流,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从而减少项目区的需水量。
项目还计划对田间道路进行调整,包括增设道路挡墙、交叉口,加宽道路弯道等,进一步提高道路设施的通行效率和实用性,解决农业生产、田间运输、群众出行等交通问题。
效益几何?
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绿色乡村产业兴起
今年3月初,魏万祥将水稻秧苗栽入了新竣工的二期试验田。他是这块试验田的试验员。魏万祥算了一笔账,3块试验田一共1亩多地,收了1600多斤水稻。“收成不错,跟平坝上的好田差不多。”
据测算,隆昌市“旱改水”项目实施完成后,耕作条件改善,农作物产量可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产出在扣除成本后年纯收入可达977.33万元,而此前项目区全年粮食及经济作物年纯收入仅有646.12万元。
另一方面,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在地区间合理流转,并将指标收益返还于项目区,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拓展农村建设发展的资金来源,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通过“旱改水”进行土地综合整治,为农业结构调整打基础。
去年,“旱改水”项目试验田开工建设,隆昌欧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利用项目红利,以光华村为中心,打造农业产业化项目。旱地改造成水田后,通过流转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将项目区打造为“鱼米之乡”。还可以利用当地林地和一般农田,建设集林果种植、采摘、观光休闲、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绿色农业产业,打造隆昌“后花园”。(记者 寇敏芳)
新闻名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体开展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对闲置、利用低效、生态退化及环境破坏的区域实施国土空间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