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

服务双城经济圈建设 推动川渝农业农村现代化

  • 2020年07月09日 07时4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共建西南农业智能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和川菜渝味产业发展研究院,围绕“农业智能装备”与“川菜渝味食品”两大领域,共建一批创新平台,研发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研成果,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培养一批专业人才……

    7月7日,西华大学与西南大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重庆举行。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人,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校长张卫国,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校长刘树根共同见证了协议的签署。这是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围绕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在今年5月签订的《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促进成渝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而推出的具体举措。

    发展现代农机装备推动川菜工业化

    四川是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撑,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四川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进程中,省农业农村厅大力支持拥有农业机械优势学科的四川高校。其中,学科专业基本覆盖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西华大学,担当起作为省属高校的责任,不忘建校初心,主动扛起推进四川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大旗,并致力于推动川菜工业化发展。

    作为一所缘起于农业机械化国家战略的高校,农业机械是西华大学办学历史最长的学科之一。在西南地区,该校最早设置“水力机械”和“内燃机”专业,也是四川较早设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为西南地区农业机械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西华大学聚焦四川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立足农业机械和食品学科的传统优势,牵头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和川菜工业化。

    到2025年,四川省现代农业装备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农机流通服务龙头企业产值将达100亿元。现代农业机械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机,而是机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结合,需要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西华大学立足农业机械的传统优势,整合计算机、食品、经济、工业设计等多学科资源,组建了“现代农业”学科群,成立了现代农业研究院。2019年,西华大学在省农业农村厅、省经信厅指导下,成立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智能农机装备研究。学校是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四川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单位,也是四川省农业装备发展路线图和川菜工业化技术攻关路线图牵头设计单位,在服务四川省农业产业发展上积极发挥作用。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高校智慧力量

    站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新起点,成渝地区农业农村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同时,建设成渝高效特色农业带,也为涉农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西华大学与西南大学共同肩负着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川渝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任务。

    据悉,双方将以西南大学建设的丘陵山区农业装备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西华大学牵头成立的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围绕丘陵山地农机装备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智能农机装备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共同打造“川渝制造”智能农机装备品牌,助力川渝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依托西南大学建设的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和西华大学现代食品加工研究基础,围绕“川菜渝味”食品开发、设计、工业化关键技术等,联合开展原始创新与工业化系统集成创新,为“川菜渝味”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两所涉农高校携手合作,聚焦精准、含金量高,是贯彻落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战略合作协议的生动实践,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高校的智慧和力量。

    整合成渝两地资源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农业要发展,科技是支撑。大学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

    未来,两校将坚持资源共建共享,依托和协调两校的资源基础,集聚川渝两地高校、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及川渝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力共建西南农业智能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和川菜渝味产业发展研究院,为川渝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成果。

    同时,两校将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以“农业智能装备研发”和“川菜渝味”产业化为重点,吸纳川渝两地龙头企业、校友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以服务企业发展为核心,开展柑橘(柠檬)全程机械化作业及加工装备研发,助推“世界柠檬金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实施“专家教授川渝食品企业行”专项行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对接100家川渝两地食品龙头企业,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两校还将通过联合举办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或高峰论坛,面向科技前沿和产业未来布局,加强国内外科技创新合作,融入全球创新链,以更开放的胸怀、更高的眼光,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协同创新。

    发展与机遇并存。边慧敏表示,将不忘“农机”建校初心,抓住机遇,聚合川渝两地涉农领域科研、教育、制造、使用和管理等各方力量,着力推进现代农业装备发展与川菜产业化,助四川农业腾飞插上“翅膀”,为川渝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服务双城经济圈建设 推动川渝农业农村现代化

  • 2020年07月09日 07时4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共建西南农业智能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和川菜渝味产业发展研究院,围绕“农业智能装备”与“川菜渝味食品”两大领域,共建一批创新平台,研发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研成果,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培养一批专业人才……

    7月7日,西华大学与西南大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重庆举行。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人,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校长张卫国,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校长刘树根共同见证了协议的签署。这是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围绕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在今年5月签订的《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促进成渝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而推出的具体举措。

    发展现代农机装备推动川菜工业化

    四川是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撑,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四川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进程中,省农业农村厅大力支持拥有农业机械优势学科的四川高校。其中,学科专业基本覆盖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西华大学,担当起作为省属高校的责任,不忘建校初心,主动扛起推进四川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大旗,并致力于推动川菜工业化发展。

    作为一所缘起于农业机械化国家战略的高校,农业机械是西华大学办学历史最长的学科之一。在西南地区,该校最早设置“水力机械”和“内燃机”专业,也是四川较早设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为西南地区农业机械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西华大学聚焦四川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立足农业机械和食品学科的传统优势,牵头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和川菜工业化。

    到2025年,四川省现代农业装备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农机流通服务龙头企业产值将达100亿元。现代农业机械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机,而是机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结合,需要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西华大学立足农业机械的传统优势,整合计算机、食品、经济、工业设计等多学科资源,组建了“现代农业”学科群,成立了现代农业研究院。2019年,西华大学在省农业农村厅、省经信厅指导下,成立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智能农机装备研究。学校是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四川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单位,也是四川省农业装备发展路线图和川菜工业化技术攻关路线图牵头设计单位,在服务四川省农业产业发展上积极发挥作用。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高校智慧力量

    站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新起点,成渝地区农业农村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同时,建设成渝高效特色农业带,也为涉农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西华大学与西南大学共同肩负着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川渝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任务。

    据悉,双方将以西南大学建设的丘陵山区农业装备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西华大学牵头成立的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围绕丘陵山地农机装备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智能农机装备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共同打造“川渝制造”智能农机装备品牌,助力川渝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依托西南大学建设的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和西华大学现代食品加工研究基础,围绕“川菜渝味”食品开发、设计、工业化关键技术等,联合开展原始创新与工业化系统集成创新,为“川菜渝味”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两所涉农高校携手合作,聚焦精准、含金量高,是贯彻落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战略合作协议的生动实践,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高校的智慧和力量。

    整合成渝两地资源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农业要发展,科技是支撑。大学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

    未来,两校将坚持资源共建共享,依托和协调两校的资源基础,集聚川渝两地高校、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及川渝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力共建西南农业智能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和川菜渝味产业发展研究院,为川渝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成果。

    同时,两校将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以“农业智能装备研发”和“川菜渝味”产业化为重点,吸纳川渝两地龙头企业、校友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以服务企业发展为核心,开展柑橘(柠檬)全程机械化作业及加工装备研发,助推“世界柠檬金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实施“专家教授川渝食品企业行”专项行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对接100家川渝两地食品龙头企业,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两校还将通过联合举办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或高峰论坛,面向科技前沿和产业未来布局,加强国内外科技创新合作,融入全球创新链,以更开放的胸怀、更高的眼光,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协同创新。

    发展与机遇并存。边慧敏表示,将不忘“农机”建校初心,抓住机遇,聚合川渝两地涉农领域科研、教育、制造、使用和管理等各方力量,着力推进现代农业装备发展与川菜产业化,助四川农业腾飞插上“翅膀”,为川渝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